光華路包子江湖告急!成都網紅店踢館袁大頭?(內附2家包子測評)

2021-02-16 武漢吃貨

最近武漢美食江湖最大的新聞發生在光華路——一統武漢包子江湖30多年的袁大頭居然被成都來的網紅包子店踢館了!


幾十年來武漢人早已習慣光華路林蔭道下歲月靜好,唯有袁大頭包子門口一處是人多熱鬧的。當我們都以為這樣和諧的光景將會一直延續下去時,袁大頭對面新開的九龍王包子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隊,甚至比袁大頭的隊伍還要長

這件事太稀奇,武漢街坊們看熱鬧不嫌事大,每天吃包子的武漢人和不經常吃包子的武漢人都跑到了光華路去湊熱鬧。

為了給你們帶來最前線的消息,吃貨君也聞風趕到,在工作日下午看到了光華路十字路口附近全都是人人人人的擁堵盛況,這是在打擂臺的節奏啊。

2018年11月5日14:00袁大頭的門口

2018年11月5日14:00九龍王的門口

如你們所見,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九龍王排隊的人數相比袁大頭現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兩家包子店,已經成為時下武漢中老年人們爭相追捧的網紅店,來光華路排過隊、買到包子的爹爹婆婆嫂子們,才是屋裡社區樓上樓下、廣場舞微信群裡現在最時髦的icon

結伴坐公交來買包子的老姐妹兒們

正聚在一起開心的分享勝利果實

身心愉悅得小腳尖都翹起來了

「哈哈哈兩家我都買了。」

「新店一開,袁大頭的包子個頭也做大了!」

買完袁大頭又來排九龍王的大哥

遇到了街坊的婆婆

「您哖買了幾個?」

「20個,你咧?」

「才20個麼昂夠吃咧,我就買了50個而已吧!」

等媽媽排隊買九龍王等累了的小伢

以及買完袁大頭又猶豫想買九龍王的婆婆

買到包子心滿意足帶兒子回家的小嫂子

買了三袋包子還在擔心不夠吃的嫂子

既然是包子界的華山論劍,那就要以味道和口感論英雄,吃貨君這次一口氣吃了兩家店的14個包子,為你們帶來了這份最詳細的光華路決戰紫荊之巔之包子測評!保證你看完這篇微信再去光華路,直接就能買到最合你口味的包子。


🔥 主:袁大頭包子

🔥攻擂者:九龍王大包


📢 評測標準:包子的分量包子皮口感、包子餡味道

*隨機在兩家店各買7種口味的包子進行測評,

最後分數相加即為總成績。

九龍王是空降武漢光華路的成都網紅包子品牌,有20多年的歷史,身後是大企業管理。從成都市的互助路起兵,佔領全市後,以「把店開在最好的包子店隔壁」為戰略,一路攻破昆明、江西。一個多月前進軍武漢,在光華路打響第一戰後,春節前要在武漢開滿30~40家分店

價格優惠:充值50元辦理會員卡,可享受8.5折。

九龍王包子的饅頭、花卷、鮮肉包、豆沙包的定價比袁大頭略貴一點,其餘的差不多。但是他們家辦理會員卡折扣大,會員卡是免費的,充值金額可以用來買包子。據悉九龍王只在武漢設置了會員卡的優惠活動,因為他們被武漢人幾袋幾袋的數量買包子震驚了,其他城市分店都沒遇見過這麼大的購買力。

排隊時間:工作日下午2點半,排了半小時。

在當天的同一時間下,九龍王排隊的人數幾乎都比袁大頭的人數多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一開始我還懷疑過是不是請了託,但排在隊伍裡以後發現身邊都是真正來買包子的市民,排隊漫長的真相是他們店員動作太慢!不管是蒸包子的速度還有店員收銀的速度都不夠快,等得我有點煩了。可能是還不適應武漢人買包子的購買力吧,排隊的隊伍等很久才能前進一步。

好不容易到手,當然要趁熱吃了——

1元/個

包子分量:

饅頭超級大,一個手握不住,兩個手捧著才剛剛好,對女孩子而言可能夠吃兩頓飯。

包子皮口感:

個頭雖大,但面很鬆軟,咬起來不費力,還有一定的嚼勁,回味微甜

2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蔥很多,但是肉也不少,肉餡從第一口吃到最後一口都有。

包子皮口感:

包子皮很蓬鬆,氣孔比饅頭的更大一些,咬起來口感是很舒服的。

包子餡味道:

雖然是鮮肉包,但是給了很多蔥和醬油,所以味道其實是偏醬香的,和武漢大多數的鮮肉包不一樣。肉肥瘦相間,口味偏重,湯汁肉油雖然很香,但是吃完有點膩

1.5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做成了橢圓形,皮非常薄菜餡非常多,湯汁都沁透了包子皮。包菜塞滿了整個包子,一掰開差點灑出來。

包子皮口感:

雖然很多包子追求皮薄餡多,但也不能失去了皮的口感,這個蔬菜包的皮已經完全被湯汁濡溼了,皮子入嘴成了沫子。

包子餡味道:

包菜切成了絲以後可能用醬油炒制過吧,吃起來很像家裡炒的包菜,在武漢沒吃過這種餡料的包子,有點特別,味道也很好。不辣不鹹,醬香味裡帶一點包菜自身的甜,口感清新,不會覺得膩,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子。

3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裡面牛肉餡爆滿,皮都被牛肉汁沁成了橘紅色,一掰開滿眼都會肉。

包子皮口感:

皮子口感略微好於上面的蔬菜包,但是和肉餡的湯汁融在一起後,還是略失嚼勁。

包子餡味道:

鮮紅的牛肉搭配芹菜成餡,口味微微偏辣。芹菜可能在入餡前被炒制過,已經徹底被醬汁入味軟爛,芹菜自身的味道已經淡得幾乎沒有了,僅僅為牛肉提味解膩,不吃芹菜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整體味道還可以,但對於武漢人而言可能有點油膩

2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芽菜和肉的比例差不多是一比一

包子皮口感:

芽菜肉包的包子皮的口感還算及格,入嘴鬆軟中帶有面勁。

包子餡味道:

芽菜肉包是四川特有的包子口味,武漢別家都沒有,是九龍王的一大特色,所以買的人很多,經常供不應求。芽菜是一種鹹菜,芥菜的嫩莖劃成絲醃製而成,和梅乾菜的口感非常像。和豬肉末一起入包子餡後是鹹香的味道,但是不如梅乾菜和醃菜酸香可口,所以味道很一般。

2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餡料也比較飽滿,但沒其他口味的多。

包子皮口感:

包子皮很蓬鬆,但還是不怎麼經嚼,入口沒幾下就融化了

包子餡味道:

豇豆微微帶一點酸,夾雜著零星的肉末。粉絲比我們平時吃的粉絲包要細很多,入嘴以後口感不明顯,很輕易的就被其他食材的口感掩蓋掉了,失去了粉絲包精華口感。整體來說,三種食材在一起搭配得不夠好,沒有特別突出的主要口感和味道,不怎麼好吃。

2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香菇很多,略多於肉,肉餡的肥肉比較多。

包子皮口感:

包子皮厚薄均勻,口感尚可。

包子餡味道:

香菇很多,又有蔥混在其中,所以包子非常香。肉餡多為肥肉,作為一個香菇肉包太油膩了

袁大頭對於武漢人而言都比較熟悉了,與對面的九龍王野心勃勃的戰略經營完全相反,一對夫妻把5平米的小店開到了500平米,30多年來只堅守這一家店,拒絕了所有加盟30多年只漲價過三次,目前的價格還是2013年第三次漲價後的定價。

對面的成都包子店來勢洶洶,袁大頭的店員們在面對顧客們幸災樂禍看熱鬧的神色時表情有點懵,除此之外,據袁大頭老闆自己說:店裡的營業額並沒有因為九龍王的到來受到影響

價格優惠:點評買單享受9.5折。

袁大頭的饅頭、花卷、鮮肉包、豆沙包的定價比九龍王稍微便宜一點點,其餘的價格差不多。雖然大眾點評是無門檻的9.5折優惠,但是來買包子的多數客戶偏向老齡化,他們大多數人都還在拿現金支付,這個優惠活動對於他們而言參與度很低

排隊時間:工作日下午2點,排了10分鐘。

袁大頭的隊伍看起來比九龍王人少一些, 所以我先排的袁大頭。看起來很長的隊伍,其實是紙老虎,10分鐘不到就輪到我了。店員早就習慣了各種購買需求,瞬間理解你說的話,飛快就能滿足你,幾秒鐘就買完走人了。特別是後來再去排九龍王的隊,真是感慨袁大頭店員的聰明伶俐、手腳麻利

吃貨君認為,袁大頭現在的生意應該和我們表面上看到的不一樣,他們家排隊人沒九龍王多,很大程度是因為店員效率高,客人一個接一個買完就走了。而九龍王看起來排隊人多,很大程度是因為接客率低,黑壓壓的人群都是店員效率低導致顧客滯留在店門口的結果。所以袁大頭和九龍王現在生意誰更勝一籌,還說不準呢。

好了,說完排隊感受,還是主要來說說包子吧——

0.8元/個

包子分量:

饅頭一個手握住剛剛好,和一般的包子店比不算小。比九龍王的饅頭要小許多,但是價格上也比九龍王便宜2毛錢。

包子皮口感:

袁大頭的饅頭口感很緊實,氣孔小而密,嚼起來需要費點口力,很紮實。沒有九龍王饅頭的軟而拋,回味也不甜

1.2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豆沙餡不多也不少。

包子皮口感:

袁大頭的包子裡,包子皮最緊最硬的就是饅頭和這個豆沙包了,這兩種發麵的工序可能是差不多的,手捏起來就覺得很緊實,咬起來更是費力。但是因為豆沙包有餡,比饅頭嚼起來又多了幾分回味。

包子餡味道:

這個豆沙包的餡子味道非常好吃。看顏色比較深我還以為是那種甜到齁的紅豆沙,結果吃到嘴裡居然甜度剛剛好,我平時是很怕甜的。豆沙的口感也十分細膩綿柔,稀稠調得恰到好處,吃完一整個包子也沒有感到膩,完全驚豔到我了

3元/個

包子分量:

袁大頭的牛肉包整體大小看起來還算適中,一掰開看到裡面的肉餡,這個分量的確是有點對不起觀眾……客觀點評一下,他們家牛肉包的價格和九龍王一樣都是3元一個,餡子是牛肉丁+乾子,即使用「牛肉丁沒有牛肉醬佔面積」當理由,也解釋不通餡子這麼少的量,咬半天可能都還吃不到一塊肉

包子皮口感:

牛肉包的麵皮口感就比較合適了,比饅頭和豆沙包軟多了,而且仍然有嚼勁。

包子餡味道:

雖然肉餡的量很少,但牛肉丁還是能吃出來真材實料,都是純瘦肉,好像是滷過的牛肉,辣辣的很入味。和豆乾丁混雜在一起,吃起來味道有點像高雄路王師傅豆皮店裡的牛肉豆皮,味道還是非常好的,適合武漢人的口味。

1.5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肉餡是超大一整顆肉球,一掰開差點掉出來,這個價位這個分量在整個武漢都算非常好的了。

包子皮口感:

包子皮蓬鬆有嚼勁,口感不錯。

包子餡味道:

肉包子的肉餡是武漢比較常見的那種,一整顆肉餡像個肉圓子,裡面夾雜著蔥花,味道是偏清淡的那種。但是肉餡一整顆太結實了,和包子皮搭配度不高,吃起來口感不好,肉餡還有隨時一整個掉出去的危險。

2元/個

包子分量:

包子整體大小適中,肉餡的分量比牛肉包子強一分錢。

包子皮口感:

雖然因為肉餡不多而顯得包子皮略厚,但是麵皮口感挺好的。

包子餡味道:

肉是肥瘦相間,裡面混雜了很小的香菇碎,所以在口味比較重的醬香味道裡回味是偏甜鮮的。整體來說味道還行,但是香菇的味道有點蓋過肉味了,有點甜膩。

2元/個

包子分量:

魚香肉絲包是條類似小魚兒的形狀,看起來還挺大的,餡子從頭到尾都有。但是掰開後,從側邊的橫截面我們可以看出來,這些魚香肉絲餡料可謂是在夾縫裡求生存

包子皮口感:

包子皮口感很好,要不是因為餡料太薄導致麵皮很厚,就是已經可以得到滿分的完美口感。

包子餡味道:

不愧是他們家的特色招牌口味,真的非常好吃啊。味道是酸酸甜甜的,很開胃,適合所有的人群口味。筍子非常脆爽,純瘦的肉絲也很嫩,搭配麵皮吃起來感覺兩個包子就是有菜有肉的一頓飯。

0.8元/個

包子分量:

袁大頭的饅頭不算特別大,同樣價格的花卷倒是非常大,兩個手才能捧住,可以和九龍王大饅頭的個頭一戰!

包子皮口感:

雖然袁大頭的花卷比饅頭大很多,但是麵皮沒有那麼硬實了,口感柔軟了許多,掰開來可以看到一片片疊加起來的層次

包子餡味道:

蔥油和蔥末不均勻的分布在整個花卷裡,從麵團的清香裡散發出淡淡的蔥香,吃起來是一口重一口淺的鹹香。除了個頭很大,味道上和平常的花卷比沒有特別驚豔之處,正常水平

兩家店14個包子測評到此完結

下面來看看這份成績單


九龍王:

鮮肉包13×

蔬菜包12×

豇豆粉絲包8×

老面饅頭9×

芽菜肉包10×

香菇肉包10×

牛肉包11×

 總成績:73× 

袁大頭:

鮮肉包11×

醬肉包9×

豆沙包12×

牛肉包10×

魚香肉絲包12×

饅頭7×

花卷13×

 總成績:74× 


九龍王包子餡分量足是一大優勢,還有各種成都風味的包子口味是武漢沒有的,會吸引武漢人的獵奇心理來嘗鮮。但是包子皮不夠勁道是他們家的短板,餡料的味道也還不是非常契合武漢人的口味,整體口感偏油膩了。另外店員接客效率還待加強

袁大頭的包子能在武漢制霸江湖30多年,看來的確是有實力的,味道合乎武漢人的胃口是他們最大的優勢。而餡料越來越少也是他們家近些年來被顧客詬病得最多的缺點,希望九龍王的出現能促進他們改進。包子的麵皮雖然做得還不錯,但也因為餡料少而變得太厚,影響了一定的口感。

吃貨君的測評是客觀的,但大家的口味還是主觀的。有的人對於九龍王的出現拍手叫好,希望能給一家獨大的袁大頭帶來激勵,形成良性競爭;有人忠於幾十年的老味道,依然堅守袁大頭的店前;也有人圖個新鮮便宜,已經充值了會員卡變成了九龍王的常客;還有人只為湊個熱鬧,兩邊都排隊買了嘗一嘗,心裡暗自比較。

原本平靜的光華路包子江湖,現在仍然處於激烈的風雲詭譎之中。

究竟哪家的味道更合乎你的心意,還得你自己去親自嘗一嘗。希望吃貨君這份詳細的測評能給你帶來參考作用,讓你第一口就吃到最滿意的包子。


 你們覺得袁大頭這波守擂成功了沒?

✍️ 編輯 / Gire

📝 主編 / 白廓

📷 攝影 / 黑白

在武漢吃貨後臺回復「吃什麼」 ,每天給你推薦一家好吃的店。

- 每日21:00更新 -

青龍巷 ▏花樣火鍋 ▏紅油熱乾麵


相關焦點

  • 光華路上的包子江湖,成都網紅店直接開到袁大頭對面
    「不止漢口,武漢三鎮的人都愛吃袁大頭」,家住漢陽的王阿姨坐公交轉地鐵來到光華路,一邊排隊一邊糾正排在她後面的陳爺爺。袁大頭包子被武漢人稱為「國民包子」,在這座被熱乾麵、豆皮、面窩、牛肉粉紛爭的江湖裡佔據著一席之地。但就在半個月前,它在包子江湖中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脅。從成都來的外地網紅包子店九龍王直接把首家店開在了袁大頭對面。
  • 中國包子第一信息平臺--包子一哥傳媒!
    張松平單月新開店鋪記錄超45家。一個鎮超28家,每年平均新開早陽加盟店150家以上,帶出來500多個年收入50萬以上的加盟商,1000多個年收入30萬以上的加盟商,介紹師傅上班和幫助店老闆招工不低於200000人次,提供轉店找店信息不低於100000例,積累了超過30萬包子行業的人脈圈子,全國包子品牌老總,生產企業老闆,包子店主,包子師傅,售賣員,幾乎沒有不知道他的
  • 無錫包子江湖,誰主沉浮!
    在這樣寒氣凜然的晨風中,排隊打包一隻能瞬間溫暖手心的包子,就是對生活已久的城市最熟悉的心動。一個城市的甦醒,總是最先開始在街頭巷尾的早餐店;而很多老無錫的一天,則可能是從一家包子鋪開始。無錫人對包子愛得深沉,從老到少,包子店門口的隊排得是不亦樂乎。
  • 成都一家鼎泰豐包子店關門,米其林餐廳依舊難逃關店命運!
    再小的行業,都應有屬於他的媒介近日,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店關門的消息,在整個餐飲圈引發熱議,頭頂米其林餐廳光環,這家來自臺灣的小籠包餐廳卻在成都遭遇了尷尬!2017年2月,門店前告示顯示,1月27日至2月4日休店的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店,居然到了14日依舊未能正常營業,隨後該店被鼎泰豐方面證實已正式關門。
  • 消失的川味名店,成都痣鬍子龍眼包子
    時值抗戰初期,許多下江人來到成都,廖永通的蟹黃包子製法得當,很符合他們的胃口,逐漸小有名氣,便於1938年在半邊橋擺起了包子攤。要想在成都飲食界立足,並非易事,廖永通心知肚明,單靠一款蟹黃包子很難獲得更多人的青睞,於是他博採眾長為己所用,潛心研製出一套獨有的包子製法。
  • 溫志航 ▏半邊橋有家痣鬍子包子店
    作者▕  溫志航天下的吃貨們要談知名的包子,上海有南翔饅頭,南京有雞鳴湯包,武漢有四季美,開封有第一樓,天津有狗不理……真是各領風騷數百年,各有千秋在眼前。我是一個包子愛好者,每到一處都四處打聽,為的是大快朵頤。說到成都的知名品牌,我除在報紙上介紹過韓包子外,一心想寫寫痣鬍子龍眼包子的文章。
  • 上海驚現首家「網橙」包子店?!2400家店,天天排隊的它,逆天大變身!
    路過全家看到三明治和萬年不變的包子決定當個渣男頭也不回地離開發現街角竟開了一家全新的「網紅包子店」——不!「網橙」!吃包子必吃肉包,巴比的肉包人手一隻。一向比市面上的街邊包子店更好吃更乾淨。能夠堂食的這還是第一家。終於可以好好地坐著吃包子了。
  • 魔都第一家「網橙」包子店?火了14年的它竟變成這樣?!
    路過全家看到三明治和萬年不變的包子決定當個渣男頭也不回地離開發現街角竟開了一家全新的「網紅包子店」——不!「網橙」!吃包子必吃肉包,巴比的肉包人手一隻。一向比市面上的街邊包子店更好吃更乾淨。能夠堂食的這還是第一家。終於可以好好地坐著吃包子了。
  • 長沙包子店測評:這25家,我連續吃了半個月…丨小歪探店
    16丨杭州小籠包全店只有一款鮮肉小籠包,老面做的皮,味道鮮美。老闆是杭州人,以前在高橋開過10年的店,搬了地方後生意照樣興隆。小籠包和餃子一天可以賣掉1000籠左右。店裡還有蒸餃、甜酒等,味道都還不錯。1籠湯包9個,4元。
  • 包子的種類很多,在街角的包子店,餡料賣1.2
    ,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因此很多早餐店以賣包子為主,並依靠這種食品製作風生水起。有的包子又硬又厚,吃了幾口就填不飽;有的包子有大皮兒薄餡,餡料汁多,味道好。在胡同對面滕州四院的深處,有一家饅頭店,這家店很簡單,沒有招牌和店名,但是周圍的顧客對這家商店很熟悉,他的饅頭很有名皮薄,餡料很大,尤其是他的餡料,乾淨爽口,味道很好,這個小肉包是用純肉餡做的,一個6毛錢。
  • 黃石最好吃的包子店
    早晨七點,進店過早的人多了起來。「老闆,來一籠湯包!」只要朝店內操作間喊上一聲,不到5秒鐘,一籠熱氣騰騰的湯包就會遞到顧客面前。黃石口碑極好的包子店,有的在街角旮旯,有的甚至藏身居民區內,雖然如此,老闆們卻一點也不擔心吃貨們找不到自己的店,因為,循著香味就能找著!牧羊湖劉昌家包子店聞著香就能找到
  • 萬億早餐賽道裡的「包子江湖」
    近日巴比饅頭的IPO改寫了「包子戰國論」,或許會給更多餐飲人帶去新的思考和方向。接下來,將會從包子品類中挑四個品牌,與各位一起看看他們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商業版圖」。01 包子第一股:巴比饅頭,全國門店2931家在長三角有這麼一家包子店,隨處可見。
  • 為買個包子寧願排1小時隊?這家店有點神!
    ▲不知道吃什麼就關注我們呀|探店|美食|烹飪|生活|爆料QQ 2799521245金小妹微信號 chjxm01今天早上在王府大街上突然出現了一家人頭攢動的店據說這個包子已經讓武漢、成都、昆明人都為之瘋狂在全國開了2千多家店在之後終於開到南京來了!它就是
  • 榴槤包,大肉包……吃了長沙25家包子店的良心測評(值得收藏)
    16丨杭州小籠包全店只有一款鮮肉小籠包,老面做的皮,味道鮮美。老闆是杭州人,以前在高橋開過10年的店,搬了地方後生意照樣興隆。小籠包和餃子一天可以賣掉1000籠左右。店裡還有蒸餃、甜酒等,味道都還不錯。1籠湯包9個,4元。
  • 上海有名的包子鋪,都為你找齊了,你認為哪家的包子好吃?
    在上海這個繁華都市中,從來不缺好吃的包子,老牌的、網紅的、排隊2小時的,但俗話說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吃的包子萬裡挑一。上海包子界的江湖中,也同樣是藏龍臥虎、高手輩出。這裡或許是全上海最早的「網紅店」之一,在網絡不發達的年代裡,它的美味通過口口相傳,贏得了大眾的喜愛。直到如今,在白玉蘭食品的門口,依然經常可以見到排隊的長龍,上海人對白玉蘭的青睞,由此可見一斑。白玉蘭的大肉包可是相當受歡迎的,渾圓的肉餡簡直是實打實一個小獅子頭,微微加熱便是扒衣見軍,溼潤嘀嗒著油脂的湯汁。
  • 西安包子界的扛把子,包子不分葷素1塊5一個,全天店裡擠滿人
    西安這座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美食文化同樣深厚,西安的東新街是有名的夜市美食街,從80年代開始就熱鬧非凡,如今這條街上的網紅店更多了。這條街上有西安美食街傳統三巨頭,老陳家燴菜,王家桶子雞和鄭家包子。鄭家包子因為味道好,價格便宜,不分葷素1塊5一個,享譽西安的包子界,包子雖然很不起眼,但是卻是人們日常很喜歡吃的一種美食之一。包子是我國特有的,有著傳統悠久的歷史,也是我們老祖先聰明智慧的結晶。鄭家包子以前全是純手工製作的,如今已經改成了機器製作了,但是餡料的調製和面和出來麵皮的味道,依然很不錯,深得客人們的喜愛。
  • 鄭州人排隊吃的包子店,你去過幾家?
    ,但又苦於在鄭州找不到更多好吃的包子店愁到脫髮。在有趣君看來,粉絲們推薦的所有包子店都是大家的「心頭愛」,排名不分先後,有趣君在百忙之中對這些包子店做了整理,供大家參考。皮薄餡多的包子自然是大家的首選,在鄭州這樣受歡迎的包子可不止一家。接下來有趣君就帶你看看粉絲們給大家推薦了哪幾家包子店。
  • 這家法國網紅店,把中國包子做成了藝術品
    它就是位於巴黎的「包子小棧」(Bao Shelter)光是從門面設計看就好棒:不過,作為一個中國人走進去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它其實不算一家中餐廳,而是一家融合菜(fusion cuisine)而且它這的包子大多不是我們在大陸常見的那種包子,而是臺灣常見那種割包
  • 興平包子店遍地開花的秘密,原來是...
    早晨在北門橋老魏家包子店,要4個蓮花白餡包子,舀一大碗包穀珍稀飯,挖一小碟辣油水水,滿意地坐在店外的小桌旁,品味一天開始的幸福。以前光知道韭菜大肉香,豆腐粉條得咥,不知道蓮菜、蔥肉和油包子各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