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顧出來後,基民的選擇多了,煩惱也來了。是自己選基金買,還是把錢交給基金投顧打理?
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單品基金和基金投顧並不是「魚」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兩類投資服務
基金和基金投顧,提供的是不同的投資服務。
據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9日,全市場有2335位基金經理,7201隻基金。其中,股票型基金為1244隻,混合型基金為2973隻。
(截至2020/11/19)
基金經理進行債券、股票等資產的配置,做買賣決策。
而你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計劃好買什麼類型的基金,分配多少資金。
然後在相應的類型的基金裡,根據基金經理從業年限,投資風格,以及基金的過往收益、回撤情況等,進行基金的篩選。
再來看下基金投顧。
目前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機構已有18家,公募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券商和銀行都已入場。
這些渠道各有優勢,有的是基金產品線更全,有的是投研經驗更豐富,有的是服務更有針對性。
從目前已經上線的基金投顧來看,主要提供三大類服務。
第一,做基金的篩選,設置不同類型的策略組合。滿足投資者活錢管理、穩健理財、財富成長和人生規劃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第二,根據市場特徵動態調整,進行投顧組合內基金的調倉。
第三,持續的陪伴服務。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的基金顧問服務,在市場起伏時,幫投資者進一步理解短期波動。
投資者要做的,首先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渠道,然後,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組合的選擇。
不僅是在選產品,也是在選服務。
匹配的人群
對於投資者來說,單品基金和基金投顧並沒有高下之分,更多的是看哪個更適合自己。
喜歡短線持有基金,做低買高賣;
長期看好某一行業,想做行業主題基金或者行業指數基金的定投;
長期跟隨某一位基金經理,特別認可他的投資風格和體系;
有專業的投資知識,對不同類別的基金熟念於心,對宏觀大勢有自己的專業判斷,希望自己做資產配置;
有自己的基金篩選方法,能夠運用夏普比率、年化收益、最大回撤等指標對基金進行分析……
這些情況,自然是單品基金更合適的。
相反,如果是剛嘗試做基金投資,看著市場上的7000多隻基金不知道怎麼選;
沒有太多的金融知識,只是看什麼基金熱門買什麼,效果不盡如人意;
希望多持有幾隻基金,分散風險,但又不知道如何搭配;
頻繁交易,經常買在高位,賣在低位,勞心勞力,卻收益寥寥;
不知道該買什麼樣的基金,也沒有時間去研究和打理基金……
諸如此類的情況,則是使用基金投顧服務更加合適。
(文章來源:中歐基金)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