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粉絲把自家麥田修剪成小米logo:文化輸出到底靠什麼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正解局 正解局 收錄於話題#正解企業系列84個

正解局出品

我們一直在強調文化輸出。

文化輸出看起來虛無縹緲,但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具體的國民來說卻有實實在在的好處。

美國《時代周刊》有過一個調查。

調查對象是56個國家(地區)的12萬民眾,好感度排名第一的就是日本,高達77%。

所以,日本在全世界的整體形象還是比較正面的,日本投資、日本遊客也受到大部分國家歡迎。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

日本護照,全球免籤的國家(地區)超過190個,是全世界免籤最多,通行能力最強的護照。

這和日本多年來的文化輸出,也是密不可分的。

前些年,中國在全球推動孔子學院建設,但現在因為外部環境變化,出現了一些困難。

中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好萊塢大片。

我們該怎麼辦?

今天,看到一個小新聞倒有些啟發。

前幾天,小米印度地區總裁Manu Kumar Jain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條消息。

印度一家小米商店的合伙人,同時也是一名忠實的米粉,為了表達對小米的熱愛,在自家的麥田裡,用收割機把莊稼修剪成小米logo的形狀。

最後的成品,就是下面的樣子。

一兩年前,一個印尼的小米粉絲更是給他們的女兒取名字叫「xiaomi」。

你能想像,有人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叫「iPhone」或者「Dell」「三星」什麼的嗎?

但小米做到了。

在另一個層面來說,包餃子,寫春聯,舞龍燈……固然文質彬彬。

但商業力量,在文化輸出中,更加悄無聲息。

2

兩年前,中國在馬爾地夫造了一座橋

6號線11標:中馬友誼大橋連接了馬代的首都、國際機場和最大的居民島,解決了馬代人民的實際問題。而印度的大橋藍圖是連接了一個小小居民島、一個工業島(其中還有一半是垃圾堆場)、一個工地島(目前,無人定居),不過,除了這3個島,其他島就遠了,你讓印度怎麼辦呢?

局長:在馬爾地夫造橋,中國佔據了先機。一是吃了第一個螃蟹,圓了馬爾地夫的橋梁夢;二是吃了最重要的那隻螃蟹,連接了最重要的三個島嶼。

印度想東施效顰,就怕造不好,即使造好了,也很難達到中國的效果。

3

胡夫:金融化、空心化、娛樂化、老齡化的日本悲歌!

局長:今天再補充一點,日本社會也有封閉的一面。

在全球一體化越來越明顯的今天,任何高精尖技術的研發都離不開全球精英的通力合作。而目前選擇去海外不斷鑽研的日本年輕人正在減少。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一項數據顯示,2017年在美國的研究生院就讀的日本學生僅有990人,而10年前的2007年曾超過2500人。

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國最頂尖的人才,相關學術氛圍也更加自由濃厚,在美國獲得的知識、經驗、人脈對於後期的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在美國的大學中,來自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等國的學生也超過了日本。

而被視作研究活動指標的科學論文數量,日本近年來也下滑嚴重,在1995—1997年間,日本位列美國之後排名第二,但近年來已經滑落到了第5的位置。而中國則從第11位迅速攀升到了第2位!

隨著各國研究人員和大學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國際性的研究開發項目也在增加。日本國際合著論文比例為33.9%,這一數字在國際上來看並不算高,遠低於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老牌世界強國。

正是由於在海外積累經驗和人脈的日本研究人員在減少,閉塞的日本學術界如何推進國際間合作,成為一大難題。

4

William:放眼全球,多印的錢可以購買沙特的石油等戰略物資進行儲備。貨幣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局長:美元是重要基石,有時候成為了一種雖然看不見,但比飛彈還厲害的軟實力。

原標題:《印度粉絲好瘋狂,把自家麥田修剪成小米logo:文化輸出到底靠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米在印度
    事實上,愛立信與小米的專利糾紛已存在3年。在小米3發售時,愛立信就曾試圖「對話」小米,但小米遲遲未有回應。「一怒之下」,愛立信強烈要求法律制裁。「無視」競爭對手,往往禍患也會殃及自己。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已成紅海。
  • 國產四巨頭logo的含義,華為備受爭議,小米最有創意!
    能夠辨別手機最為直觀的方式則是手機的logo,每個手機品牌都有自家獨特的logo。它是手機中最常見的,不過也正是因為人們對它太過熟悉,所以往往會忽視它。每個手機品牌logo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含義,你知道這些logo的含義嗎?第一個,華為logo。華為logo經過了多次的改變,它最初的時候,雖然也是採用花瓣設計,但是數量要更多一些。
  • 手機西遊:小米在印度
    小米「為發燒而生」的產品理念,為其贏得了一大撥忠實的粉絲,小米手機也成為行業標杆。 小米是否適合「西遊」—目標國的制度與環境 目標客戶確定後,企業需要對目標國的制度與環境進行剖析,以判斷在該市場長期發展的可能性。 文化環境。
  • 比Gucci還貴的項鍊被粉絲秒光,吳亦凡的潮牌到底skr什麼水平?
    28日晚8點,天貓店鋪A.C.E.正式上線,產品包括項鍊、手鍊、耳釘共16種配飾,價格在580-24800之間不等。明星開自主品牌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靠著流量短時間內衝個銷量也不算難。而品牌的後續發展還是需要專業的管理、持續的創意、靠譜的設計才行。吳老闆這一波生意到底是只能在粉絲中割韭菜還是立志把自己的潮流帶出圈,還得交給時間定奪。
  • 中國特色淫紋也能文化輸出?
    在半年以前,伏拉夫的廣告就已經上升到三萬一條了,別人要來賺國人的錢,這幾年國家總在提倡搞文化輸出,伏拉夫用愛國文化搞一波反向輸出,也沒什麼問題。網際網路時代,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場,有市場的地方就有需求,這種話讓外國人來說自然倍兒有面子。明眼人都明白,他蹦躂就蹦躂吧,也沒做什麼違法犯忌的事,放著就不管就好了,還能礙著我們沙雕網友過節不成?
  • 小米粉絲文化背後的隱憂:粉轉黑
    一個人用一款什麼樣的手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錢和見識,兩樣都沒有的米粉其實是很可悲的。對手機的狂熱追捧,其實和追韓國明星的那些腦殘粉沒有任何區別。所謂的粉,本來就是極端狂熱,並且缺乏理智的。魅族當年出M9的時候,正是小米崛起之時。這群所謂粉絲便在魅族論壇評論裡褒揚小米,並開始對魅族說三道四,而他們在不久前還是狂熱的煤油。
  • 小米的成功靠的是什麼?小米如何改變?
    小米的成功靠的是什麼?小米如何改變? 但是,大家對於小米的映象一直都停留在過去,很多人認為小米沒有技術、做的是低端產品、是代工組裝的產品,也正是因為很多用戶抱有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得小米在多次衝擊高端產品的路上遭遇了很多的困難,也走了很多彎路。 那麼,大家對小米真的有誤解嗎?雷軍到底想讓大家看到怎樣的小米? 小米的成功靠的是什麼?
  • 王一博的媽粉:追星前後自家孩子的改變,正能量輸出該有的樣子
    導語:一直想找一個典例,給王一博的媽媽粉,正向的能量輸出是最好的教育!都說王一博的粉絲中,媽媽粉姐姐粉眾多,對於王一博的追捧可謂到了全民皆知的地步!可是真正的長輩粉們,不是單純口上的誇讚,而且王一博身上的特質,到底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跟改變,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你粉他的意義存在!
  • 小米計劃在印度發布新機,搭載一億像素攝像頭,型號為小米10i
    小米打算在印度推出搭載108MP相機的平價手機「小米10i」#小米手機#印度算是小米除了中國以外最重要的市場,因此小米在印度推出的機型可以作為全球市場的一大參考。印度小米今日宣布,將在2021年1月5日推出一款新手機,並公布一段預告影片;從影片來看,這款手機除了內置四鏡頭之外,還寫了「108」的字樣,明顯表示這款手機將搭載108MP感光組件。至於小米將在印度推出的這款手機到底是什麼,外媒推測應該是小米先前在中國所發表的RedmiNote9Pro5G,改成「小米10i」的型號進軍印度市場。
  • 談談文化輸出
    最近文化輸出四個字,又仿佛成了朋友圈的熱點。尤其以某個田園牧歌、歲月靜好的女性在外 網圈了幾百萬粉,收入過億為證。
  • 華為10年「躍見非凡」,與麥當勞的想法不謀而合,而小米成印度製造
    國外科技產業分析機構Canalys指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全球出貨量超越蘋果,全球市場排名第三,國內市場排名第四,而印度市場排名第一。小米用戶大惑不解,難道小米真成了印度製造?
  • 淺談二次元文化與文化輸出
    喜歡動漫人物要被說成死宅,閱讀網文、輕小說同樣不被人理解。但是,當亞文化逐漸向主流文化靠近,像二次元文化這樣極接地氣的內容,成了我們文化輸出的有力先鋒。近幾年咱們有很多優秀的動畫在國內外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全職高手》、《哪吒之魔童降世》、《霧山五行》,它們有吸引人的內容和優秀的製作團隊,獲得好成績理所當然。
  • 《一剪梅》爆紅歐美 網友:文化輸出還靠65歲的費玉清!
    原標題:《一剪梅》爆紅歐美成全網熱梗 網友:文化輸出還靠65歲的費玉清!66歲的費玉清,最近不費吹灰之力突然就在歐美爆紅了!外國網友開始研究「xue hua piao piao,bei feng xiao xiao」到底是什麼意思,發現大致意思就是「下大雪,颳大風」,不過這首歌本意是借著梅花傲立於雪來突出人物至死不渝的感情,「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確實也是為了突出梅花所生長的環境惡劣。
  • 【五歲抬頭團】神秘的麥田怪圈又出現了!!!我們來看看到底什麼是麥田怪圈,又什麼怎麼形成的(老高與小茉粉絲俱樂部)
    美麗又神秘的麥田怪圈,給人類傳達著什麼信息呢?
  • 想要對外輸出文化影響力,國產IP還欠缺什麼?
    於是在難度和亂象的雙重製約下,轟轟烈烈持續幾年的「IP熱」似乎只留下了一地雞毛:IP開發仍然局限在幾個經典IP,擁有對外輸出能力的原創IP依然乏善可陳,我們的文化IP到底還欠缺點什麼?國產IP困境:存在感稀薄、構建不足和形式局限今年年初《頭號玩家》上映並成為輿論熱點的時候,國內相關文化IP產業曾經有過一次「到底欠缺了什麼」的集體反思。
  • 小米OV拿什麼接盤華為?
    國內市場的增長放緩促使中國手機廠商在幾年前開始向外尋找機會,而在地理位置和文化觀念等方面佔據優勢的印度和東南亞則成了小米和OV出海的首選市場。對於購買水平相對較低的這兩大市場來說,主打「性價比」的國產手機可以說是為其量身定做,小米OV們也憑藉這一賣點迅速在印度和東南亞市場打開局面,並最終打敗三星和蘋果成為該地區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
  • 文化折射國運---文化輸出思考!
    每當我們說文化輸出前,其實不妨先想一下,我們不自覺的接受的那些文化輸入!或許你可能不知道印度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如何偉大,但是,你現在走遍全世界都可以吃到印度的咖喱,都知道寶萊塢的電影動不動就會給你給你跳上一段。或許現在沒有幾個人能認真的讀一讀英國湖畔派詩人,還有哲學家比如培根和休謨的作品,但是全世界都看《哈利·波特》,007,福爾摩斯,英超。
  • 小米變印度「國民公敵」:滾出印度;雷軍一口氣投了三家晶片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燦芯半導體曾於2010年和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結盟成戰略夥伴,其基於中芯國際工藝研發了公司自主品牌的「YOU」系列IP和矽平臺解決方案。除去戰略夥伴關係,中芯國際還是燦芯半導體第一大股東,持股達到24.61%。
  • 李子柒、神農和孔子,能輸出從來就不是什麼文化,而是生活
    李子柒這幾天上頭條了,這姑娘在農村陪著奶奶生活,自己動手做醬油、做拉麵、做桂花酒,拍成視頻,海外粉絲幾百萬。扶欄客以前也不知道還有這麼一位高人,這兩天偶然看到熱搜的話題,李子柒輸出的是不是文化?不禁嚇了一跳,扶欄客的記憶裡,能夠成功輸出文化的不是孔子這樣的大師,就是迪士尼這樣的大款,李子柒究竟是何許人?能輸出文化?
  • 竟是因為抖音「文化輸出」了全世界??
    因為做到全球APP下載量排名第二的抖音不僅給全世界沙雕網友創造了勇於分享愚蠢行為的快樂平臺還做到了過去一些傳統文化想都不敢想的事——那就是病毒式的「文化輸出」!左右就這麼說吧誕生於大眾的網絡文化讓中國人看到了自己真正喜歡什麼自己決定它的興衰這就是網際網路的「流行」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