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從搜集到的福建各地陳氏族譜來看,福建陳氏宗親都歸宗於潁川漢太丘長陳實世系,也就是說都承認其先祖為潁川漢太丘長陳實。
陳實,東漢潁川許人。因為他一生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中庸為本,仁義為懷,為官清正,道德高尚,東漢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被朝廷褒功,賜諡封號,建廟立碑,圖像百城,樹為朝野吏民學習典範,追封為潁川侯,欽賜龍牌。
以陳實為始祖的穎川派陳氏,在福建有三大支派,即以陳政、陳元光父子為始祖的「開漳聖王派」,以陳忠、陳邕父子為始祖的「太傅派」,以陳霸先陳談先兄弟為始祖的「南朝派」。
開漳聖王派、南院派、南朝派為潁川入閩的三大派系,也是臺灣陳氏的三大脈派,三大脈派人口都在100萬以上,佔據閩臺陳氏人口的半壁江山。傳自唐朝初年的陳元光,直接從河南地區播遷過來的「開障聖王」派;
和出身南北朝時期陳朝的皇室,來自長江流域江浙地區的「南朝」派;可以說是構成今天台灣陳姓家族的兩大支柱,兩大脈派陳氏人口佔據臺灣陳氏人口的半壁江山。
臺灣陳氏族人絕大多數都來自福建的泉、漳等閩南地區及粵東的客家地區(義門陳氏支脈後裔)。
由於陳氏是福建的第一大姓,故在歷次移民臺灣的總人數中,陳姓均佔相當大的比重。據臺灣當局統計公布:在臺漢族人口中,其祖籍地在福建的佔80%以上,其中祖籍地在泉州的約佔42%。祖籍地在漳州的約38%。
而全臺陳姓人口佔全臺人口總數的12%。為臺灣第一大姓。可見臺灣陳氏族人的根在福建。
臺灣陳氏最大脈派為「開漳聖王」陳元光所在的全溫支裔:楚滅陳後,最後一位國君陳湣公次子全溫,避難於晉,以陳為姓,史稱陳全溫。後晉卿公孫路麾推薦他到魏國,擔任浚儀大夫(即今河南開封縣西北)。
固始陳氏到了唐代,開始南遷入閩,後裔出了「開漳聖王」陳元光。
這一脈在東南發展,陳氏渡海入臺,始於明末。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臺灣,被尊為陳氏入臺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國建立的300多年間,陳氏遷臺人數很多,陳姓成為臺灣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與林姓共有「陳林半天下」之譽。
陳氏家廟的拜亭往外正視前亭,形成恢弘遼闊的祭祀中庭,這是一般民間宗祠、家廟,很少看見的規格。
陳姓在臺灣是第一大姓,在臺南市各姓人口中也數陳氏為大宗,而臺南市中區的陳姓更是人多勢眾,這裡的永福路152巷,從前是忠義路的7巷,有一座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潁川陳氏家廟,又稱陳德聚堂,
派下陳氏的祖先,都是來自福建海澄的下藔一地,當地陳氏極為繁盛,幾乎每十戶人家就有一戶姓陳,而此地派下傳衍到臺灣的陳姓後裔為數不少,是在臺陳氏二、三十個支派當中的一大宗支.
高雄陳家是臺灣五大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臺灣高雄地區,所以被稱為「高雄陳家」。
清末陳中和時期興旺,至日治時期因配合日本「米糖王國」政策,於1904年設立「新興製糖」,為臺灣最早的本土糖業,後代陳啟川、陳啟清、陳田錨等均從政。
杜聰明博士創辦高雄醫學院時,陳家也曾捐地資助,其中一棟校舍落成後即以「啟川樓」為名,附設醫院則名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陳中和
高雄陳家是臺灣五大知名家族之一,因其發跡於臺灣高雄地區,故被稱為「高雄陳家」。
高雄陳家從清末的陳中和開始,以高雄港通商為主,對大陸及日本輸出糖業致富。陳中和及後代多角化經營事業,跨足農產種植買賣、房地產、碾米、貿易等行業,家族並跨政商界,逐漸稱霸南臺灣。
日據時期,陳中和與長子陳啟貞、四子陳啟峰都當過高雄州協議會會員,六子陳啟川當過高雄市協議會會員,也就是當時的民意代表。
陳啟川當過省轄時期的高雄市長,八子陳啟清曾任制憲國大、臺灣省府委員、高雄中學校長。但從政成績斐然的,是陳啟清長子陳田錨。
陳中和,祖籍同安,1853年出生於打狗地區的苓仔寮,也就是現在的高雄市苓雅區內,為移民到臺灣的陳家第四代子弟。
18世紀末,陳中和的曾祖父輩渡海來臺,定居打狗港苓雅寮,以漁業與農業維生。
家境貧窮的陳中和,16歲就進入主營糖業出口的順和行當夥計,由於機敏能幹,得到老闆陳福謙的信任。
陳中和屢立大功,順和行在1874年擴大營運,更名為順和棧,老闆陳福謙也很放心地把它交給陳中和打理。
後來陳中和憑藉其經辦業務的長才,出任「七十二行郊」總管家(總經理)。
陳福謙去世後,陳中和被陳家後人趕出順和棧。
他更於1887年(光緒13年)自行創立「和興行」。
他對「大陸貿易」相當有遠見,早年便已於中國沿岸福州、廈門、廣州、香港等地,進行市場調查及嘗試島外輸出作業,以擴展糖業市場。
1873年(同治12年),年僅20歲的陳中和首度由旗後押運450噸紅糖赴日本橫濱;回航時,再載運布匹、石油及日用品等返臺販賣,從此確立貿易方向。
「和興行」成立後,在打狗(今臺灣高雄)、香港、橫濱三地經商,絡繹不絕,陳家因而累積不少財富。靠著早期積累的人脈和卓越的商業才能,很快拓展出自己的商業版圖。陳中和35歲那年,成了臺灣南部的首富。
1899年日人開放官有地作為鹽田,陳家於鹽業經營亦相當成功;後來因日人發布「製糖獎勵規程」,發展新式製糖工業,陳家首先於大寮投資設立「新興製糖株氏會社」,1920年時獲利最高,達124.56%;
同年,陳家合資成立「南興公司」創辦新式碾米廠,處處可見其對新興產業的前瞻性。
1908年,打狗港拓建工程啟動,陳中和與日方及板橋林家共同創立打狗整地株式會社,負責浚填工程,他們將港內疏浚的泥沙拿來填海造陸。
位於現今高雄鼓山區的哈瑪星,當時由於地理條件優越,直接被日本人拿走。陳中和雖然出力甚多,但只能被分配到條件較差的垃圾地--鹽埕地段。
不料,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後來高雄市中心由鼓山轉移到鹽埕,垃圾地搖身一變成為鬧市區。鼎盛時期,陳中和擁有一千三百多公頃的自耕地,成了雄霸南方的大地主。
1920年,打狗正式改名為高雄。陳中和也在當時的臺灣總督邀請下,擔任第一屆高雄州協議會員,這是他第一份正式的政治職務。
1922年,陳中和的任期屆滿,他的長子陳啟貞接續擔任二、三、四屆高雄州協議會員。
1923年,成立「陳中和物產株式會社」,營業項目包括農產物種植買賣、土地與建物賃貸、碾米相關行業、海外貿易與其它投資事業等,涵蓋範圍之廣,儼然稱霸南臺灣。
1945年臺灣光復後,陳中和家族的事業並未受衝擊,繼續擁有財富與社會地位。
陳家自陳中和以經營糖、米、鹽致富,但從1941年起,家族產業裡的新興製糖、烏樹林製鹽接連被日本併購,所幸陳家名下留有不少土地,商業根基還在。
1947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為臺灣省政府,魏道明為省主席,陳中和的八子陳啟清出任第一屆省府委員。
臺灣土地改革時期,陳家響應政策拋出大量田地,也因此分得臺灣水泥公司股份。在陳啟清、辜振甫、林柏壽等人的努力下,臺泥公司的營運蒸蒸日上。
1964年,陳啟清創立臺灣汽水廠,積極推動可口可樂在臺灣上市。
不過,政治一直不是陳家的主業,事業經營才是這個家族的重心。陳啟清生前活躍工商界,和辜振甫等人經營臺泥,籌創臺灣可口可樂公司;
陳家至今仍跨金融、瓦斯、醫院、壽險等產業,家族另以婚姻關係交織出綿密的政商網絡。
高雄陳家雖然富甲一方,但作風卻很低調。
現在除了陳中和舊宅保留大家族昔日風華外觀,當年臺灣第一個醫學博士杜聰明創辦高雄醫學院時,陳家也曾大力資助,其中一棟校舍即以啟川樓為名。
陳中和的六子陳啟川,承襲了父親慈善興學的理念,也遺傳了父親的生意頭腦。
陳啟川在23歲時出任家族企業董事,他在1950年,將南和興產轉型為現代化土地資產管理公司,把陳家大部分的土地所有權,都納到南和興產公司名下。
1954年7月2日,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到陳啟川府上拜訪,尋求資助設立高雄醫學院和附設醫院。
陳啟川慷慨地把陳家在建國路邊的三甲多土地和在安生村的十一甲田地都捐了出來。這些土地位於現今高雄十全路附近,總計約1000畝。
陳啟川接受國民黨的徵召,在1960年參加了第四屆高雄市長選舉,以九萬六千多票當選。
在兩屆共八年的高雄市長任內,陳啟川以清廉著稱。他充分執行分層負責制,積極推動高雄市的各項建設,尤其是高雄市的道路規劃,大多在陳啟川任內確定。
1968年6月2日,陳啟川卸任高雄市長,在位八年期間,他從未住過一天官舍,也從沒把薪水拿回家,全都拿來資助僚屬。
許多不易核銷的公帳,他往往都自掏腰包支付,因此常被議員笑稱是賠本市長。
陳家後代各自登山,在全盛時期,高雄市包括三家量販店、三家大型影城、三家餐廳及近十家的汽車旅館,全是向南和興產租地經營。其中一塊位在市中心,面積六千六百多平方米的停車場,土地市值就高達人民幣九億。
不過,2015年卻驚傳南和興產將58%的股權,出售給外商亞太置地。南和興產究竟擁有多少土地資產,始終是個謎。
但2015年的這一樁股權交易案曝光後,才讓答案有些眉目。
根據相關報導指出,南和興產名下的土地高達42公頃,不同土地分區的價位,從每平方米人民幣5萬到20萬不等,房地產估價師依此推估,陳家的土地資產總市值至少達人民幣280億。
陳中和一生縱橫政商,叱吒風雲,精採無比;而陳中和與其子嗣家族雄踞打狗,影響打狗(高雄市)歷史縱深長達百年,
而陳中和家族所發衍出龐大的家族企業,堪稱為高雄市(打狗)的「第一世家」。
據高雄市政府在2004年底的非正式統計,目前以陳家房下子孫或陳家所屬的家族企業,單單在高雄市的苓雅、新興區就約有279筆,共約佔地4.7萬坪,大小建築物有46棟,
均採「只租不賣」的方式經營,粗估市值100億元以上,遑論再加上其他資產,實無愧為南臺灣首富。
如今,陳氏家族散居海內外,「我們家族每年都會聚會一次。」陳田錨自豪地說,每年二月先祖陳中和公生日那天,家族會在陳中和紀念館盛大聚會,有上百名陳家子弟從世界各地趕回高雄參加。
從日據時期到現在,高雄陳家堪稱是南臺灣永遠的第一家族。
然而,在如今南和興產的股權出售之後,也意味著陳家經營理念出現重大改變,這會讓陳家風華再現,還是落寞沉寂,有待更多時間檢驗。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今年的優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