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影展策展人陳繪彌:臺灣電影的能量是「人」

2020-12-23 新浪娛樂

來源:新浪娛樂

陳繪彌

新浪娛樂訊 旅居英國倫敦的電影人陳繪彌(Aephie)近日在臺北對話新浪娛樂,她作為策展人於2019年在英國、冰島舉辦首屆臺灣影展,更與英國泰德美術館、寇松影院、冰島唯一獨立電影院Bio Paradis合作,放映《家在蘭若寺》、《你的臉》、《大佛普拉斯》等十五部臺灣電影作品,售票場次創造滿座率85%的亮眼成績,她笑著形容:「我們是冰島第一個亞洲影展,很像一個登入月球的動作。」

登入月球很難,就如同要讓遠在英國、冰島的觀眾進入臺灣電影一樣困難,對於歐洲地區的影迷來說,對於臺灣電影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楊德昌、侯孝賢[微博]、蔡明亮、李安[微博]的國際知名大導演的作品,隨著臺灣電影多元發展,越來越多新銳導演嶄露頭角。於是,陳繪彌去年邀請蔡明亮赴英國放映作品,當然也邀請對當地人來說是「新面孔」的魏德聖[微博]、黃信堯、黃惠偵、陳芯宜、楊力州、阿洛·卡力亭·巴奇辣等導演與簡士耕編劇。

身為一個創作者,陳繪彌明白影展不能只是一次性就消逝,她臺灣影展規劃五年藍圖,除了英國之外將在北歐國家巡迴,去年的冰島、今年的挪威,往後將赴丹麥、瑞典、瑞士等國家,她的目標最終希望成立創投平臺,擔任橋梁促成雙邊交流,她表示:「一定要去瑞士,除了它是非歐元區之外,也是最有錢的國家。」

陳繪彌從2018年接下這個案子,而他的團隊不超過十個人,從無到有過程艱辛,邀約影人時需要先做足功課後極力說服,也遇過片商冷漠以對。走過第一屆,今年第二屆英國臺灣影展於三月舉行、第一屆挪威臺灣影展於九月登場,盼能讓更多人看到臺灣電影的能量與潛質。

新浪娛樂:接下臺灣影展策展人的契機?

陳繪彌:2018年二月我接下這個案子,五月我回臺灣參加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大家都不知道我在幹嘛,我很認真把所有該看的、該參加的活動參加完,也參加臺北電影節,遇到高雄電影節的尾巴以及金馬影展。我當時也在想到底有沒有必要做臺灣影展?也拜訪導演們,我想要做臺灣影展的最大目的是,希望還在掙扎和創作的人出去之後,面對到不同的觀眾群時能心生信心。去年第一屆我們放映陳芯宜導演的《流浪神狗人》是很好的例子,甚至有英國觀眾跟我說,他每年都有去柏林影展,為什麼他不知道這部片子?我們甚至也出現《行者》買票的排隊人潮,整件事情讓我們完全誤會臺灣電影的能量,臺灣電影的能量是「人」。

新浪娛樂:當初如何策劃第一屆冰島/英國臺灣影展?

陳繪彌:我策劃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屆主題就是「Allergens/特異體質」,我們是華語世界裡面能承受不管是同性議題、原住民土地議題、認同議題等,我們有這樣的空間,在這三十幾年出現一個高峰。我們是冰島第一個亞洲影展,後來在跟長輩聊天的時候,很像一個「登入月球」的動作,因為現在去很多地方,我們不會是第一個。我希望不要是一次性的,我自己是做創作的,一次性的東西是消耗不會是加乘,我們未來會在英國以及巡迴北歐等非歐元區國家,最終希望成立創投平臺,讓英國、北歐的資源看到及投資臺灣電影或是臺灣投資他們的電影,是雙向的。

新浪娛樂:分享今年舉辦第二屆英國臺灣影展與第一屆挪威臺灣影展。

陳繪彌:第二年我希望回到臺灣電影新浪潮,主題為「Wounded /被受傷」,電影人從故事的方向做時代紀錄和療愈,我邀請剪接大師廖慶松,會推出剪接師專題,會分享他如何和楊德昌、侯孝賢、萬仁導演工作。另外我也邀請錄象藝術家陳界仁,他一直都以藝術家的身份關心社會動態,開幕片是陳界仁專題、閉幕片是柯金源導演的《海》,當然我們也會持續VR(虛擬實境)單元,內容從人類、歷史、社會、族群帶到環境。

新浪娛樂:策展過程最卡關、最困難的地方?

陳繪彌:我很像一個斷層面,我們要處理不只是單純做影展,我們要處理的是兩個對彼此這麼不熟悉的文化必須要找到共通性,我那時一直和冰島的電影院的策展團隊說「其實臺灣跟你很像」,我們兩個地方是歐亞板塊對角線兩邊的火山島,希望可以有一些浪漫的連接。另外,我並不是可以讓臺灣電影可以競賽的影展,若在其他影展先放映了,才不會讓電影的歐洲首映權消失在我的身上,其實我的難處很多,因為我自己也是做電影創作,我知道要讓電影有價值,是必須要去到某些地方。有些片商對我也是蠻殘忍的,覺得我要來搶片,我只是想關心與被更新(be updated)新導演們的其他影展計劃而已。

新浪娛樂:去年你邀請魏德聖導演赴冰島參與臺灣影展,邀約大導演的困難?

陳繪彌:魏德聖問我為什麼想要把他帶到冰島?我跟他說,因為我看了很多臺灣電影,能把後殖民的故事講完並做出商業電影感的只有你了吧!我想要把這個故事帶給他們,而魏德聖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在荷蘭轉機,因為他要去跟荷蘭的船討論事情,我們就配合他。第一屆是因為大家無法想像臺灣影展會是什麼樣子,大家也對冰島和英國不熟悉,我很難說服他們、我也不能跟他們保證票房,所以我要跟對方團隊溝通,為什麼臺灣要被連接到還沒有去過的場域,而魏德聖開始有點好奇要怎樣去面對冰島的觀眾。

新浪娛樂:而邀約蔡明亮導演赴英國參與臺灣影展的過程?

陳繪彌:我先把他全部的東西都看完了,也去到其他有舉辦他的活動的地方,我以一種「沈浸式」的方式出現在他們周圍。那時候最大關鍵點是《家在蘭若寺》,因為沒有人可以做到他想要的規模,我那時就對他承諾一件事情,如果我要做他的單元,我會做他想要被看到的這部VR片。蔡明亮就說,他對影展沒興趣但對美術館很有興趣,2018年我第一次見到他是五月,後來我去了沙丘也做了他的其他研究,後來我透過他的製片聯繫希望能和蔡導見面,我當時已經先花了很長時間把美術館談到,我帶著美術館的agreement(協議書)跟他說,這個東西真的可以做,我們共同策展讓他選他要播放的片子,《不散》一定要放之外,其他的是他可以讓現在的人知道他在做什麼,我覺得可能這句話有打動他,因為很多人都想做他的回顧展,我不是要做他的回顧展,臺灣影展最大目標是希望往未來走。我也跟他說,他在英國一定有很多隱藏的粉絲,而且他十三年沒去英國,要不要去一下?我也跟他保證泰德美術館一定是他的TA(目標受眾)。

新浪娛樂:去年第一屆舉辦,英國、冰島觀眾有給什麼特別印象深刻的回饋?

陳繪彌:我們辦完冰島影展後,我們的社群平臺就收到很多信息詢問,接下來想去臺灣玩有什麼推薦行程!我們接下來七月、八月會把一個冰島導演帶來臺灣,會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花蓮每個城市停留三個晚上,會選五部片,導演就會做映後和體驗,這些都能在地化。我也會請人側拍一些東西,也會請電視臺做一集臺灣旅遊專輯,九月去挪威的時候,挪威人就可以看視頻,他們就知道我不會做完就走,明年他們可以來玩。

關於陳繪彌

2015年獲得倫敦電影學院碩士學位,師事英國知名導演Richard Kwietniowski。長期於英國、臺灣、冰島三地與各類影人及創作者合作拍制視頻,參與過的計劃包含Us Among the Stone(英國)、Europa(英、法及盧安達合拍)和親愛的卵男日記(英國、臺灣合拍)。

2016年擔任溫布敦藝術學院(Wimbledon College of Arts)客座講師(visiting lecturer)。2016-2017年入選英國電影協會(BFI)與圖像藝術協會(The Screen Arts Institute)的新秀培訓計劃,成為首位獲選的東亞編導。2019年創辦英國及北歐臺灣影展,成功將多部電影及影人帶入英國主流戲院以及核心的當代藝術機構。

(新浪娛樂臺灣站林怡妘/文)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女影,Femture未來的模樣——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策展人羅珮嘉專訪
    影展是很好的場域,大家聊了才會知道,原來有這些狀況存在,慢慢地才能看到影像帶給人的力量。凹凸鏡DOC:我們都知道臺灣已經進入「後同婚」時代,從影展單設「酷兒反身像」單元可以看出這一議題的重要性。除同性戀平權外,還有哪些是2020年的臺灣女性間熱議的話題呢?正在發生的「女性微型革命」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
  • 《臺灣國際酷兒影展》短片入圍名單揭曉
    此次脫穎而出的5部入圍參展影片帶來不少驚喜。《蘋果男孩》有小朋友熟識的牛奶哥哥林宗彥參與演出,該片聚焦在中學生的性別認同與師生戀情節,文學風格意味濃,是迷人的詩意小品之作。  四部劇情片在有限的經費裡,敘事表現流暢,影像技術到位,演技自然。另外紀錄與實驗風格兼具的《晃遊身體》,則是紀錄多個角色看待自我的心路歷程,其中包括臺灣知名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他在片中無畏全裸紀錄自己與身體的對話,毫不遮掩。
  • 大陸同志紀錄片《從黑夜到白天》榮獲臺灣酷兒獎
    酷兒影展今天在臺北圓滿閉幕臺灣國際酷兒影展(TIQFF)特設的「臺灣酷兒獎」今天(11月1日)評選出三部獲獎短片,分別是臺灣的
  • 【主題展】值得擁有的一整套主題美陳方案「幾米吹泡泡裝置展」
    一樓DP點還可發現繪本中的小女孩坐在紅色的願望小屋上,晃著雙腳吹著泡泡;牆壁有大型彩繪,畫中的小孩們抬起頭,似乎在尋找空中的泡泡坐在屋頂的女孩吹起了泡泡,原來這些飄散在中庭的泡泡,全部是女孩吹出來的。(這些小燈泡展現出來的泡泡非常逼真,有著透明清澈的外殼)
  • 【活動】強勢登陸臺灣!2017中國國際瓦楞展+彩盒展臺灣觀眾有望突破1000人!
    三展同期,貫穿包裝行業產業鏈,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和參觀價值獲得臺灣當地包企高度認可,現場完成預登記80餘人;達成參展意向600多平方米;除了常年合作的臺灣紙器同業公會外,還與臺灣2大印刷協會——臺北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臺灣區印刷暨機器 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就戰略合作達成合作意向!2017年4月,2017中國國際瓦楞展、彩盒展現場臺灣觀眾有望突破1000人!
  • 「日本新片展」本周將開幕 看浮世繪掠影和日本文學光景
    一年一度的「日本新片展」將於本周啟動,共展映八部最新日本影片。圖為《希望》劇照。 (片方供圖)橋本一、堤幸彥、藤井道人、佐藤快磨、春本雄二郎、波多野貴文……這些當今日本影壇主流與新銳導演的力作將集中登陸滬上影院。本周五起,《北齋》《沉默東京》《希望》《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小說之神》《我是大哥大》《由宇子的天平》八部影片將亮相 「日本新片展」。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上海影迷一年一度摩拳擦掌的「盛事」,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一如既往的難搶票。《北齋》海報《北齋》:他在海浪中賭上自己的人生作為大熱門的《北齋》當晚也是人氣滿滿,雖然影院上座率尚未恢復100%,當晚的天山電影院還是顯得「人氣爆棚」,印有浮世繪圖案的影展周邊大受歡迎,現場排起了長隊。
  • 迎春展「2020泰岱藝苑新銳—陳劉思達油畫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舉行
    春節將至,泰岱藝苑新銳—陳劉思達油畫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1月18日下午在泰安市美術館如期舉行,陳劉思達是2020年度「泰岱·藝苑新銳—泰安市美術館青年藝術展」系列推介展首期推出的青年藝術家,也是我市油畫界最年輕的舉辦個人畫展的畫家,在新春來臨之際,給觀眾朋友們奉獻出我市青年美術新生力量所帶來的不一樣的審美感受和青年藝術創作者對藝術表現出的執著與不懈追求所帶來的震撼
  • 第十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ARTFORUM專欄
    不少新興亞洲影展甫一創建就啟動電影市場和創投計劃,向贊助商與本地政府證明影展自身的經濟潛力。同時,所謂全球電影節網絡的形成也意味著:新影展儘管缺乏文化歷史的積累,但通過採用通用的選片概念、語法與組織方式,它們也能夠很快融入這個體系之中,並通過影展的平臺與各方參與者、行動者展開對話,甚至在這種對話中對全球語法進行轉譯,建構自身的特性。
  • 臺灣電影導師焦雄屏:第五代導演不了解類型片
    焦雄平曾為蔡明亮等人擔任監製    上世紀80年代赴美留學,焦雄屏選擇中國電影為研究對象,此後二三十年間,她擔任國際電影節評審、嘉賓,以及影展策展人,不斷推動臺灣乃至華語電影與國際的對話對於電影界「教母」的頭銜,她往往認為不準確,但三十年來對華語電影的守望相助,從對臺灣新電影運動的合作聲援到與內地影人的相識相知,她與華語電影圈的休戚相關卻從來毋庸置疑。踏入21世紀已逾十年,如何看待識於微時的第五、六代導演的轉型瓶頸?曾經隔海相望的兩岸電影,融合發展後將呈現怎樣的力量對比?這一切的背後依然有她敏銳的目光。
  • 是對手亦是朋友,徐寅生、李富榮憶日乒國手星野展彌
    聽啊我的好友,這迫不及待的歌唱,是期待中日世代友好的心聲——二零零七年七月五日 星野展彌」。這是一生的對手、一輩子的朋友星野展彌在2007年送給他的禮物。圖說:星野展彌的禮物 周國強 攝聽聞2月22日星野展彌在日本逝世,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和前亞乒聯主席李富榮,迅速託中國乒協向日本乒協發送唁電,對星野先生為推動亞洲及世界桌球運動的發展、促進中日兩國民間交流和友誼作出貢獻表示敬意,並對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
  • 疫情激發藝術創作能量 臺灣華梵美術系舉辦畢業作品展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藝文產業,卻激發出臺灣華梵大學學生更豐沛的創作能量;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畢業展《收訊範圍外》日前舉行開幕式,現場不但有能讓病毒灰飛煙滅的《喵僧法師》、《三象神龍》等結合時事議題的精彩創作,學生還自己創設「華梵藝術家
  • 獨家 程青松出任臺灣國際酷兒電影節評委 並將首次參加臺北同志大遊行
    著名電影編劇,《青年電影手冊》主編程青松是內地第一位出櫃的電影人,並一直勇敢地為同志發聲。2011年他與蔡康永,宋丹丹,金星一同獲得過首屆「彩虹媒體獎」;2013年他在臺灣出版了《關不住的春光——華語同志電影20年》一書;2014年他擔任上海驕傲節中國同志電影展主席。這次程青松受臺灣國際酷兒影展組委會邀請,擔任臺灣酷兒獎的決選評審,將與其他評委共同評選出三部最佳作品。
  • 培樂多、彌鹿、美樂童年攜手工玩具新品亮相CTE中國玩具展
    為了滿足家長們教育孩子的全新需求,培樂多、彌鹿、美樂童年等玩具品牌也順應潮流,推出了益智、手工、創意DIY類等藝術手工玩具新品,以培養孩子對藝術和美學的感知力和創造力。10月21日至23日,第十九屆CTE中國玩具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之際,培樂多、彌鹿、美樂童年等知名品牌將攜2020年玩具新品驚豔登場,展現手工類玩具的魅力!
  • 上海國際電影節「日本新片展」上映影片有哪些 電影名單
    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日本新片展」,一直是喜歡日本電影的影迷們在冬日翹首以盼的影展活動。今年「日本新片展」將於12月11日至27日在上海、杭州兩地同步進行,展映8部重量級日本新片。經過上影節的精心策劃,即將展現在觀眾面前的,都是新鮮出爐的名導新作,和類型多元的首映新片。
  • 乾貨:臺灣新光三越雞年特展作品介紹
    雖然小迷路是全臺灣最不愛寫功課的小朋友,但是他充滿才華、幽默感,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深邃靈魂。在這樣一個紊亂的時代裡,我們都需要迷路的快樂能量,帶領著乾燥無感的大人們遇見出其不意的人生風景。曾和臺北市政府、知名便利商店合作,以孩子單純的觀點觀察世界。
  • 【主題展】2016年百變花媽-新我們這一家特展(高雄場)@國際美陳俱樂部
    ★美陳主題展特色★❶領先日本官方獨家授權,大型花家公仔可愛指數爆表!❷卡通經典場景重現,走進花家生活一探究竟!❸互動、體感、拍照,享受花式幽默樂趣!透過現代藝術的展示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這一家」連載18年來累積的漫畫結晶,並從中獲得滿滿愛的能量!
  • 對話北影節展映單元策展人 獨家解析完整展映片單
    我們在排片出爐的當天,和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單元策展人沙丹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對話。 在這場對話中,他向我們解釋了為什麼大家期待的費裡尼影展沒有出現在片單中,今年全新的「鏡界」單元又是什麼目的,以及北影節未來的策展思路。或許,影迷也能從中「種草」不少冷門佳片。
  • 柳樂優彌,這回還是楊冪演嗎?
    柳樂優彌、田中泯主演電影《北齋》曝光首款海報!阿部寬、瑛太、玉木宏也參演本片。影片描繪了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傳奇一生。柳樂優彌、田中泯將在片中分別出演青年、老年的葛飾北齋,阿部寬飾出版商蔦屋重三郎,瑛太飾戲作家柳亭種彥,玉木宏飾另一位名家喜多川歌麿。
  • 新北市舉辦祈福漫畫展 百位知名漫畫家交流新篇
    為讓大眾透過漫畫了解日本佛教與臺灣多元信仰,並感受漫畫所能帶來的正面能量。特展籌備、研究2年時間,與日本漫畫家筆下的佛世界展執行委員會、臺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攜手合作,終於促成這次聯展,以漫畫串起臺日文化、宗教交流的新篇。祈福漫畫特展的大型立體拍照區布景,從日本海運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