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片展」本周將開幕 看浮世繪掠影和日本文學光景

2020-12-09 文匯網

一年一度的「日本新片展」將於本周啟動,共展映八部最新日本影片。圖為《希望》劇照。 (片方供圖)

橋本一、堤幸彥、藤井道人、佐藤快磨、春本雄二郎、波多野貴文……這些當今日本影壇主流與新銳導演的力作將集中登陸滬上影院。本周五起,《北齋》《沉默東京》《希望》《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小說之神》《我是大哥大》《由宇子的天平》八部影片將亮相 「日本新片展」。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北齋》和《由宇子的天平》在日本公映前率先與國內影迷見面。

銀幕再現《神奈川沖浪裏》背後的天才故事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和東京國際電影節聯手首次將影展項目拓展到電影節之外,在上月舉行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片單中的《北齋》作為閉幕影片首次亮相。在《北齋》中,導演橋本一將鏡頭對準了「浮世繪」三傑之一——葛飾北齋。說到日本美術的標誌性作品,出自葛飾北齋之手的《神奈川沖浪裏》不得不提。2020年適逢葛飾北齋誕辰260周年,影片圍繞北齋和出版人蔦屋重三郎(阿部寬飾)和搭檔柳亭種彥(瑛太飾)的故事展開,揭秘了這位天才畫師波瀾壯闊的一生。在電影中,坎城國際電影節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得主柳樂優彌和日本現代舞大師田中泯分飾青年與老年北齋。

《由宇子的天平》是導演春本雄二郎的第二部作品。影片主角由宇子是一名紀錄片導演,她率領製作組就三年前發生的一起被霸凌女學生自殺事件展開多方調查,並圍繞幾個失去親人的家庭進行拍攝。可在還原事件始末的過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至,讓由宇子對真相和謊言的看法失去了平衡,迫使她做出了改變人生的決定。《由宇子的天平》是一部極其「安靜」的作品,全片沒有採取任何配樂,在這個充斥著道德衝撞的故事裡,導演用理性的鏡頭語言,令觀眾沉浸在第一視角中,親手撥開眼前的迷霧,從而走進漩渦中的真相。

改編自當代文學的影院爆款接連上新

今年共有三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所積累的人氣也讓這些影片成為影展中最受歡迎的作品。鬼才導演堤幸彥再度接下了其拿手的懸疑題材,選擇的文本則是人氣作家雫井脩介的《希望》。故事講述了富裕的石川一家受到人人羨慕,某日,兒子規士擅自外宿後,石川一家幸福的日常生活完全被改變了。隨著規士的同學被殺案件浮出水面,規士涉案的可能性也逐漸顯現……

另一部懸疑小說《沉默東京》則為波多野貴文提供了靈感,東京某電視臺在聖誕夜接到一個匿名電話,聲稱在惠比壽藏有定時炸彈。此後,罪犯又在網上發布消息,稱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將是澀谷八公廣場,並要求與首相對話。在情節層層推進的同時,一幅反戰群像也逐漸明晰。改編自作家野中智素同名小說的《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是本次展映中最具日影文藝氣息的作品之一。陷入單戀的14歲少女喜歡在屋頂上消磨時間,某個夜晚,她遇見了一位無所不能的老婆婆,兩人共同譜寫了一段離奇的夏日童話,而導演藤井道人標誌性的慢鏡頭與精緻的畫面風格也為影片更添浪漫色彩。

作者:王筱麗

編輯:徐璐明

相關焦點

  • 看浮世繪掠影和日本文學光景
    一年一度的「日本新片展」將於本周啟動,共展映八部最新日本影片。圖為《希望》劇照。(片方供圖)■記者 王筱麗橋本一、堤幸彥、藤井道人、佐藤快磨、春本雄二郎、波多野貴文……這些當今日本影壇主流與新銳導演的力作將集中登陸滬上影院。本周五起,《北齋》《沉默東京》《希望》《宇宙中最明亮的屋頂》《周圍有嬰兒的哭聲嗎?》《小說之神》《我是大哥大》《由宇子的天平》八部影片將亮相 「日本新片展」。
  • 展日本風情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近日在上海開幕。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  策展人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整理,讓觀眾明白浮世繪到底是什麼,它的發展又是怎麼從單色到彩色,再到黃金時期和走向頹廢,而不是讓觀眾只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色彩。」
  • 「日本新片展」杭州站拉開帷幕 七部重磅新片將與杭州朋友見面
    12月18日晚,「日本新片展」杭州站開幕式在杭州百美匯影城(嘉裡中心店)拉開帷幕,《北齋》作為開幕影片率先與影迷見面。18日晚與大家見面的開幕式影片《北齋》,講述的是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故事,將主要圍繞青年時期的北齋和著名出版人蔦屋重三郎、老年期的北齋和他的搭檔柳亭種彥展開。開幕式現場,《北齋》劇組也特地錄製了問候視頻,向杭州影迷遙寄問候。
  • 日本新片展開幕片《北齋》:講述浮世繪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12月11日晚,作為2020年上海影展的年末重磅活動,由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天山電影院-虹橋藝術中心旗艦店拉開帷幕,《北齋》作為開幕影片率先與影迷見面。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線上展(一)
    8月31日下午,「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 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湖北省博物館舉辦《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曾攀、孫夏)1月15日,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開幕,吸引眾多浮世繪愛好者前來觀展。本次特展的展品,均由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先生捐贈。
  • 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上海開幕 8部新片促進中日交流
    12月11日,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上海天山電影院開幕。受訪機構供圖新華社上海12月13日電(記者夏康靜 許曉青)第四屆日本新片展11日晚在上海天山電影院揭幕,8部日本新片將陸續在天山電影院和大光明電影院放映,共18場。日本最新人物傳記片《北齋》作為開幕電影在上海首映。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魯迅曾說:「關於日本的浮世繪師,我年輕時喜歡北齋,現在則是廣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他提到的三位大師——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浮世繪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稱為「浮世繪三傑」。  今天,他們的作品齊聚外灘壹號,亮相「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日本浮世繪《富嶽三十六景》在湖北首展
    新華社武漢1月15日電(記者喻珮)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15日在武漢開展。包括葛飾北齋的「巨浪」、《凱風快晴》等一套46件作品集中呈現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世俗生活百態。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以木刻版畫為主。其中,在葛飾北齋名作《神奈川沖浪裏》中,作者仿佛將自己置身於風浪中的船上,迎難而上,畫面充滿力量。這幅畫作也使得「巨浪」成了日本的流行文化,鞏固了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以及其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浮世繪」意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具有肯定現世精神的積極意義。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由於社會功能、藝術傳統方面的差異,又各自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並反映出不同的心理訴求和民族性格。
  • 開眼界,日本浮世繪可不止春畫和海浪圖!
    而日本這個國家也真的蠻奇怪,表面彬彬有禮,實際上生活裡各種亂搞,這種事情也可以說是他們的世間百態。更誇張的是,日本皇室裡把亂搞升級成一種仿佛有儀式感的東西,日本最有名的一本書《源氏物語》講的就是皇室裡面怎麼亂搞,當然這本書文學價值很高哦,所以你說連皇室都這樣,世間百態是什麼樣子?然後最早提到浮世繪的作品,名字叫《好色一代男》。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如果把大師們化作一個團體,冠以浮世繪之名,誰是你心中的C位大師呢?一起來「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現場一探究竟吧!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神奈川沖浪裏浮世繪與國畫比起來,少了一分凝重感和意境,它們看起來更像現代人畫的畫,又或者說看起來有點看漫畫的感覺,這是兩種不同的畫風,卻一樣帶給我們的美的感覺。好了,不多說,開始浮世繪的介紹。首先,要明白「浮世」是什麼意思。浮世意指人們所生活在此的現世、人世間生活百態,它所指稱在塵俗人間的漂浮不定,衍伸為一種享樂的人生態度,因為這種描繪歡樂榮景的華麗刻劃就叫浮世繪。剛開始時,浮世繪是畫在紙上或者錦帛上,和我們中國是一樣的,日本人稱「肉筆畫」(怪怪的)。
  • 【福利】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來魔都
    (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可以說應展盡展,觀眾將能夠徹底地了解浮世繪藝術。),越發地能讓人讀懂這些歷經歲月洗禮的浮世繪精品,並將對日本浮世繪文化有更形象的認知,從而真正地看懂浮世繪。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葛飾北齋 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25×38cm 紙本 1831年 中國美術館藏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第一時間看最新日影!「日本新片展」如約而至
    2017年起,每年冬季舉行的「日本新片展」,在中國影迷和日本電影文化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相聚的橋梁。2020年冬季,「日本新片展」如期而至,12月11日至27日將在上海、杭州兩地的影院展映,為影迷再度吹來「霓虹新風」。為了今年的「日本新片展」,上影節網羅了一批題材豐富、類型多樣的日本電影新作,經過認真選片和精心策展,使得口碑佳作與首映新片齊聚。「日本新片展」期間,有9部日本新片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