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多真是一個好人呢。」
「嗯。」
「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先看看書吧。」
2017年在北京,十月秋涼,暖氣遲遲不來,天色暗淡,室內冰涼,心情也像被蒙了灰,急需一個出口。打開電腦,一個人在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間裡看了《何時讀書天》,和以往看過的日本電影一樣慢節奏,太平靜,太緩慢,卻步步緊逼至呼吸困難,似乎用鈍器戳著你的痛處,告訴你這不是夢。
大廠美奈子,寡淡的長相,素色的穿著,不起眼的工作,平凡得幾乎隱形。每天天不亮就開始為小鎮上的人家送牛奶,送牛奶是她超市收銀員工作之外的兼職。在未甦醒的小鎮,層層疊疊的石階間只有她粗重的呼吸聲。這份兼職是她的嚮往和追求,她希望為鎮上每戶人家送牛奶,不是關心流言,只想與小鎮深交,證明自己活著。從初中就立志不離開小鎮,然後就堅持了一輩子,如同愛著心裡那個人。五十年日復一日相同的生活,沒有婚姻,心中住著一位愛人,長久不言明,和每個深夜的燈光書本作伴。她看起來並不孤單,反而充滿活力,不知疲憊地奔走在一個個牛奶箱間。
幾十年去等待一個人,去守護一份思念,我無法想像。或許這個時代太多人急於追求結果,抓住一個人就不遺餘力地問對方是否愛自己,嚇退對方。難有人靜下心去見證變遷,更不用說心靜如止水。
大廠美奈子在明信片中寫道:「讓一個人不察覺很難.....」少女般的心思,卻讓人心酸。愛的人年少時曾是戀人,卻因發現他的父親和她的母親的婚外情,他們再難擁抱。後來他娶別人為妻,她未嫁。他叫槐多,槐多的妻子將不久於人世,槐多盡心盡力照顧,十足的好丈夫,大廠美奈子每天默默把槐多定的牛奶送到門口的牛奶箱,槐多聽到她離開的聲音,才取回牛奶為妻子做早餐。槐多的妻子知道槐多和大廠美奈子的往事,卻從未懷疑丈夫,反而在自己最後的時光裡,留字條在牛奶箱約見美奈子,希望美奈子在自己離開後和槐多在一起,照顧彼此。我驚訝,是如何的愛與寬容,讓每個人都沒有怨憎,我看著他們的交談,看著美奈子拒絕後的慟哭,感覺到生命的涼薄和脆弱,若生命缺乏厚度,必將一擊即碎。
曲曲折折,大廠美奈子對槐多大喊:「喜歡我吧!」他們互訴衷腸,像孩子一樣騎車奔馳,笨拙地擁抱、做愛,伴著一屋子的書,陪伴她一個個夜晚的書,我在這一幕落下眼淚,為這等待多年的愛,為這根植於生活的力量。大廠美奈子的心不再平靜,波濤洶湧,槐多最終因為救落水的孩子溺亡。他離開時是笑著的,還是深愛的吧,我固執地覺得他是溺亡在美奈子的洶湧愛潮中。
均勻的腳步,急促的呼吸,不再被喝掉的牛奶,碰撞叮噹響的牛奶瓶,鳥鳴,風吹,草動,大廠美奈子還是這樣活著,他像一陣風來了又去,書一如既往陪在每個沒有他的日子裡,卻也是每個有他在心裡的日子,他從來都在那個屬於他的博物館裡,不褪色,只經歷年歲,長長久久。他短暫地來過,看過這為他存在的博物館,建造者就知足了。無所謂孤獨,無所謂無趣,這一生也可綿長而溫暖。
我在看完電影的第二天和當時喜歡的人出門吃飯,說起這部電影,難掩激動地講著自己所有的想法,卻因為害羞全程死盯著眼前的披薩。他說:「想和你一起看一部很慢很慢的電影。」我欣然,心想「不愧是我喜歡的人吶!」到最後我離開北京,這也只是一句停在飯桌上的話,關於他是否喜歡我也無從得知。因為一些不堪的事,我對朋友說了他難聽的話,怨憎失望縈繞不散,日日夜夜。一年後,我終於釋懷,對朋友說後悔當初說的惡言。我離開時說「很高興認識你」,那就停在這裡,只記得彼此溫暖對方的時刻,至於之後的事那是他的選擇,各自人生,各自打算,願賭服輸,我又何必那麼不可愛?
「槐多真是一個好人呢。」
「嗯。」
「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先看看書吧。」
我用電影裡的這段對話發了一條微博,在評論裡累著所有2018年來看過的書和電影。生活嘛,總得仰仗著專心一些事繼續下去。博物館存在,畢竟不是日日的去處,去過見證過就足夠。
先看看書吧,萬事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