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泡腳養生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秋冬季時人抵抗力會不同程度下降,在冬季溫水浴足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同時簡便易於操作。那麼大家知道冬季泡腳的好處與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嗎?冬天又應該怎樣正確泡腳呢?
浴足的好處
足底穴位眾多,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從而使身心放鬆,有助於緩解身體的疲憊,改善睡眠質量。泡腳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進臟器供血,加快新陳代謝;通過泡腳,可以促進體內寒、溼之毒的排出,達到排毒的作用。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逐漸硬化,腳底的供血量相對減少,到了冬季容易出現腳底發涼的情況,每天用熱水泡腳,能軟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彈性。
泡腳要注意這些事情
飯後不能立刻泡腳,最佳時間是睡覺前一小時,如果飯後立刻泡腳的話,會導致血液流到身體其他部位,會影響腸胃消化,從而導致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不良症狀。
大家在泡腳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泡的時間太長,泡腳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長時間泡腳會出現頭暈、皮膚乾燥等不良反應,一般泡腳時間最多不要超過20分鐘,以腳背泛紅,微微出汗為宜,最好不要出大汗。
冬天泡腳的水溫保持在45度左右即可,水溫過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水溫過高人體無法耐受,糖尿病患者腳部皮膚不敏感可適當降低水溫,避免燙傷。泡腳的時候可適當加上艾葉、生薑等中藥,一大堆更好的養生保健功效與驅寒效果。
另外,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壓者、常頭暈者等人群不適宜長時間泡腳。熱水導致全身血管的擴張,可能會引起心臟及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會增加發病風險。
頸肩腰部一個都不能少
不管您是久坐不動的「低頭族」,還是長期伏案的工作狂,都要警惕頸椎病、腰肌勞損等病症。坐著不動雖不是致病的直接原因,但往往會誘發和加劇不少病症。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結合年齡因素,加強對肩、頸、腰、腿等身體部位的保養。
頸
冬季,天氣嚴寒,需要注意頸部保暖,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群。另外,睡覺時枕頭高度合適,以頸部平直為宜,質地應鬆軟;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久坐者最好2~3h起身活動10~20分鐘,或者每隔半小時抬頭、伸脖,做做擴胸運動;在自我保健時,不要做頭、頸部無規律的轉動,活動速度緩慢為宜,避免速度過快引起頭暈、心慌等症狀。
腰
腰為人體運動的樞紐,搖動、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氣血。寒冷的冬季,大多數人不願意活動身體,可久坐容易引起腰痛。建議不要久坐,適時地適當活動身體;另久坐時,可在腰部墊一個小枕頭,維持腰椎正常生理曲線,以減少對腰間盤的傷害。
責任編輯:孟祥玉(EN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