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為十一月節,天大寒才有落地盈尺不可止的好雪——思念那一夜翻江倒海般的狂風,漫天雪鬃呼嘯。待早上一睜眼,冰封的窗戶就亮得耀目。使勁推開雪封之門,雪龍飛舞,飛雪彌天,太陽隨寒氣凜冽,雪濤鋪天蓋地,都被映為玫瑰紅。溝壑道路被掃平,新雪遍地,一腳沒膝蓋,一腳一雪窩,這才叫過癮之大雪。
夜讀·大雪 朗誦:敬一丹 時長:2'45''
大雪三候
鶡鴠不鳴:大雪之日「鶡鴠不鳴」。鶡鴠是寒號蟲,求旦之鳥,大雪時,此陽鳥感陰至極而不鳴,「夜之漫漫,鶡鴠不鳴」。
虎始交:大雪後五日「虎始交」,老虎已經感知到微陽,開始交配了。
荔挺出:再五日,「荔挺出」,荔挺似蒲而小,荔挺大約就是笤帚苗。
好雪好雪
好雪好雪!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拂草如連蝶,落樹似飛花。散葩似浮玉,飛英若總素。
白羽
幽靜多懷之夜,白羽終於倦飛,早起雪影拂窗,推門終於遍地是純潔著的溫潤,清氣浮浮。灑空小院靜,積素陋庭閒,冰清玉潔,真不忍驚擾。所謂「白羽雖白,質以輕兮;白玉雖白,空守貞兮。」這般純淨能維繫多久?——很快就會被人人粗暴踐踏,汙濁為泥。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朱偉著)
大雪民俗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北方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
「瑞雪兆豐年」
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良好的越冬環境。
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大雪養生:強體抗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人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為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
1、飲食調養
飲食調養也是養生的重要一項,陰虛之人宜防燥護陰、滋腎潤肺,可食用柔軟甘潤的牛奶、豆漿、雞蛋、魚肉、蜂蜜、銀耳、蘿蔔、白菜、香蕉、甘蔗等食物,忌食辣椒、胡椒等燥熱食物。
而陽虛者應食用溫熱、熟軟的豆類、大棗、南瓜、韭菜、芹菜、慄子、雞肉、狗肉等,忌食粘、幹硬、生冷的食物。
2、增苦忌鹹
大雪節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但進補要適度。專家建議,大雪之後的飲食宜「增苦忌鹹」,尤其要少吃過鹹的食物。
選擇食補的人群,可多吃蘿蔔、白菜等日常食用的蔬菜,肉類也宜選擇豬肉、魚類或者羊肉,而如果想經常食用紅棗、荔枝、桂圓、枸杞等藥食兩用的食品,最好諮詢醫生,據情選食。
3、重視頭部和足部的保暖
大雪期間,是陰氣最旺盛的時期,注意保暖很重要,尤其應重視頭部和足部的保暖。從中醫理論上講,這個節氣若不戴帽子,頭部散失的熱量就會非常多,頭部的保暖與人體的熱平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寒冬護腳尤為重要,建議大家應該選好保暖的鞋襪,最好選用透氣性好的棉線襪,同時多活動足部,促進血液循環。
4、通風換氣
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半小時。
5、及時補充水分
大雪節氣,室內氣候乾燥,新鮮蔬菜減少,會造成維生素B缺乏而誘發口角炎。應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由於室內外乾燥,空氣溼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保證器官正常的新陳代謝,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於2000~3000毫升(即常說的「8杯水」,一杯約300毫升)。
6、健脾防止嘴唇乾裂
一到冬季,特別是常在室外的人,口角周圍及嘴唇總會出現脫皮、乾裂,甚至少量出血的現象。平時吃東西受到嚴重影響不說,還總有「哭笑不得」的尷尬。
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健脾是防止嘴唇乾裂的關鍵。食補菜單多吃蔬菜水果。
如山藥,營養豐富,含有游離胺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質,具有滋補脾腎的作用,自古就是補虛佳品,且有多種吃法。
黃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也應多吃。還有蓮子、大棗和桂圓等都有健脾的作用。
7、居室的溼度要合宜
大雪期間,室內空氣乾燥,易導致皮膚粗糙起皺,甚至乾裂。用取暖器的家庭應注意居室的溼度,最好有一個溼度計。
一般而言,生活在相對溼度40%~60%的環境中最感舒適,如相對溼度低了,應做相應的調節。
比如,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溼拖把拖地板,或在取暖器附近放一盆水,以增加溼度。
若在室內養盆水仙,不但能調節室內相對溼度,還會使居室顯得有生機。
8、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
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溼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9、早眠早起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
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深夜的溫度會更低,睡覺時要注意保暖,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避免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發生。
10、改善心情多吃香蕉和燕麥
今冬霧霾天不少,有可能讓人變得陰鬱,改善心情可多吃些「開心食物」,推薦香蕉及燕麥等穀物。
香蕉所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減輕心理壓力,排解緊張與憂鬱;
燕麥等穀物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可維護神經系統穩定,增加能量代謝,對抗壓力、抗抑鬱也有幫助。
11、晨起喝碗熱粥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
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蓮子粥、紅棗桂圓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12、有氧運動
冬季體育鍛鍊時,應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專家認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氣病」,這部分人更不能「貓冬」。
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13、防眼疾
氣候寒冷的惡劣天氣,要儘量減少外出以控制對眼部的影響。積雪不化,在大雪中呆久易患「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
該病多因太陽光中紫外線由雪地反射到人眼角膜上,引起角膜損傷,因此雪地不宜久留,如雪地工作或旅遊觀光應戴上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墨鏡。
謂秋冬之時,萬物斂藏,養生者宜順時而養,須護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凡有損失陰精的情況皆應避免。出《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養陰中成藥,可服用人參健脾丸、生脈飲、玉靈膏、黃精糖漿、複方蜂乳、雪哈參精等,上述各種中成藥,可在秋冬季選擇用,以消除燥熱之邪對人體的侵襲。
即使沒有造成口乾、舌燥之津傷者,也可少量服用。但因滋陰藥多厚膩,故凡脾胃虛弱者,當先調理脾胃。
中醫「秋冬養陰」,其基本原則是應滋潤切忌耗散,常用補藥如下:
玉竹:味甘,性平,有養陰潤肺、益腎生津作用。玉竹還有強壯作用,但其力緩和,宜久服,可消除疲勞,強壯身體,抗衰防老。
天冬:味甘、苦,性寒,清肺降火、滋陰潤燥。天冬單用就有效,天門冬膏即以鮮天冬搗汁熬膏,每服一湯勺,早晚空腹溫酒下,久服有益氣延年之功。
西洋參:西洋參味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功能為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西洋參主要作用有兩點:
一是用於氣陰虛所致的少氣、口乾、乏力,或肺陰虛所致的咽幹、聲音嘶啞、乾咳等症;
二是用於陰虛發熱的午後潮熱,亦可用於高熱病中氣陰受損所致的氣短乏力、口渴、脈無力等症。
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耐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特別是秋天,更是以服用西洋參為好。
沙參:沙參有南、北之分,兩者清養肺胃之功相同,常用於補益保健。如《神農本草經》載其「補中益氣」;《名醫別錄》載其「安五臟,久服利人 」。
美尚會展MSHZ6688美尚會展——是「全國糖酒會」專業展會服務商,全國糖酒會組委會指定代理商!集參會策劃、展示設計、工程製作、廣告執行、新聞發布、公關禮儀等服務於一體,旨在為生產廠家與經銷商構建一座相互溝通、交流的「鵲橋」.是您身邊貼心的糖酒會策劃專家。
關注請搜 美尚會展 或 MSHZ6688。
聯繫方式:400-028-6686 028-8516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