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請收藏這份從頭到腳的隆冬養生建議

2020-12-23 東姐愛生活

周一(12月21日)為冬至,冬至是非常重要的節氣,我國漢代曾把冬至作為公定節假日。冬至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此後日漸短夜漸長,天氣也將越來越寒冷。《十問》有云:「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大意是說:太平盛世,人們多因生活安樂而長壽,長壽是由於人們長年累月對身體的保養、身心健康的積蓄所致。身體好比一個完整的流水作業的工廠,需要我們時時維護、保養各個「零部件」,才能不生病或者少生病,益壽延年。那麼隆冬時節,我們該如何養生呢?

頭部保養知識多

現代社會,生活壓力較大,人們疲勞時或者遇到傷風感冒,頭腦首當其衝,頭脹、頭痛是常常會出現的症狀。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系百脈所通,對控制和調節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頭部對我們如此重要,冬季保養也不能馬虎。

1、不易過暖

《老老恆言》說:「陽氣至頭而極,寧少冷,勿過熱。」這裡,古人的意思並不是說頭部不要保暖,越冷越好。而是順應人體的自然調節,以達到平衡。現代生理學研究認為,頭部血流旺盛,每26秒鐘血液要從頭部循環一周。因此,頭部的血液流動完全可以達到調節人體熱量的作用。所以,隆冬、初春除了耳朵要保護好外,頭不宜過暖,特別是對於小兒來說,不能過分保護,要鍛鍊身體的抗寒能力。但在寒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加重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所以免疫力較低的中老年群體外出時,最好還是要佩戴厚薄適中的帽子和圍巾。

2、注意防風

頭部容易遭受風邪侵入,所以睡覺時不可臥於有風之處,特別是頭不能衝著門窗有小隙漏風處,以免腦部傷風,這一點對於年老體弱者尤為重要。另外,洗完頭髮後,特別是在冬季,要及時吹乾,以防風寒乘機侵入人體。

3、每天按一按

按摩頭部可以促進人體清陽上升,調和人體百脈,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可每天堅持點按風池穴、翳風穴、安眠穴、率谷穴、聽宮穴等穴位,每穴點按30秒鐘即可左右。

胃腸飲食有講究

腸胃是後天之本,合理飲食,順應季節變化的氣候特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季進補是增強體質的好時節,冬季飲食應遵循「滋陰防燥」、「溫腎平陽」的原則。

1、多吃高熱量食品

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冬季人體陽氣內收,保證腎氣充足至關重要。飲食上應注意多吃增加熱量的食物,可以適當多吃動物性食品和豆類食物。如羊肉、鴨肉、大豆、核桃、木耳、蘿蔔、紅薯等均是適宜在冬季食用的食物。羊肉性熱,可溫腎益氣,尤其適合冬季或陽虛的人食用。

2、多吃養陰滋潤食品

冬天氣候乾燥,燥邪最易傷陰,人的皮膚黏膜水分蒸發加速,於是出現皮膚乾澀、鼻燥、唇乾、咽痛等秋燥現象,可以通過食療達到滋陰潤燥的作用。:銀耳、百合、梨子、甘蔗、薏仁、牛奶、白菜、蘿蔔均是冬季滋陰潤燥佳品。

3、儘量少吃鹹食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腎主鹹,食用過多鹹食,對腎臟有較大影響,因此冬季要少吃鹹食。可以適當多吃苦味食物,可以增強腎臟功能,宜選擇的食物有橘子、豬肝、萵苣、大頭菜、茶等。

4、適當多飲水

很多人錯誤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其實冬季氣候乾燥,更應該補水。冬季人體缺水容易出現上火、便秘、口腔潰瘍等症狀。喝鹽水、蜂蜜水尤其適合這個季節。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胃腸吸收功能。每天取適量蜂蜜,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

冬季泡腳養生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秋冬季時人抵抗力會不同程度下降,在冬季溫水浴足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同時簡便易於操作。那麼大家知道冬季泡腳的好處與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嗎?冬天又應該怎樣正確泡腳呢?

1、浴足的好處

足底穴位眾多,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從而使身心放鬆,有助於緩解身體的疲憊,改善睡眠質量。泡腳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進臟器供血,加快新陳代謝;通過泡腳,可以促進體內寒、溼之毒的排出,達到排毒的作用。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血管逐漸硬化,腳底的供血量相對減少,到了冬季容易出現腳底發涼的情況,每天用熱水泡腳,能軟化血管,增加血管的彈性。

2、泡腳要注意這些事情

飯後不能立刻泡腳,最佳時間是睡覺前一小時,如果飯後立刻泡腳的話,會導致血液流到身體其他部位,會影響腸胃消化,從而導致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不良症狀。

大家在泡腳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泡的時間太長,泡腳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長時間泡腳會出現頭暈、皮膚乾燥等不良反應,一般泡腳時間最多不要超過20分鐘,以腳背泛紅,微微出汗為宜,最好不要出大汗。

冬天泡腳的水溫保持在45度左右即可,水溫過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水溫過高人體無法耐受,糖尿病患者腳部皮膚不敏感可適當降低水溫,避免燙傷。泡腳的時候可適當加上艾葉、生薑等中藥,一大堆更好的養生保健功效與驅寒效果。

另外,心臟病、心功能不全者、低血壓者、常頭暈者等人群不適宜長時間泡腳。熱水導致全身血管的擴張,可能會引起心臟及大腦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會增加發病風險。

頸肩腰部一個都不能少

不管您是久坐不動的「低頭族」,還是長期伏案的工作狂,都要警惕頸椎病、腰肌勞損等病症。坐著不動雖不是致病的直接原因,但往往會誘發和加劇不少病症。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結合年齡因素,加強對肩、頸、腰、腿等身體部位的保養。

1、頸

冬季,天氣嚴寒,需要注意頸部保暖,特別是年老體弱的人群。另外,睡覺時枕頭高度合適,以頸部平直為宜,質地應鬆軟;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久坐者最好2~3h起身活動10~20分鐘,或者每隔半小時抬頭、伸脖,做做擴胸運動;在自我保健時,不要做頭、頸部無規律的轉動,活動速度緩慢為宜,避免速度過快引起頭暈、心慌等症狀。

2、腰

腰為人體運動的樞紐,搖動、按摩腰部,能夠健腰強腎,疏通氣血。寒冷的冬季,大多數人不願意活動身體,可久坐容易引起腰痛。建議不要久坐,適時的適當活動身體;另久坐時,可在腰部墊一個小枕頭,維持腰椎正常生理曲線,以減少對腰間盤的傷害。

相關焦點

  •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丨這份冬至養生秘笈請收藏
    原創 名醫話養生 東方衛視名醫話養生今天我們迎來了中國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過了冬至就是新年了。冬至除了是二十四節氣之首,還是一個儲藏健康的養生好季節!那冬至該如何養生呢?不懂這些規矩可是要吃虧的!
  • 今日冬至 | 願你三冬暖
    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冬至時節請暫時放下生活的忙碌回家吃一頓團圓飯哪怕是一碗餃子湯圓只要與家人在一起也足夠溫暖幸福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隆冬時節如何養生?教你從頭到腳保養身體
    冬季泡腳養生隨著天氣逐漸轉冷,秋冬季時人抵抗力會不同程度下降,在冬季溫水浴足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同時簡便易於操作。那麼大家知道冬季泡腳的好處與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嗎?冬天又應該怎樣正確泡腳呢?浴足的好處足底穴位眾多,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從而使身心放鬆,有助於緩解身體的疲憊,改善睡眠質量。
  • 今日冬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冬至後養生,牢記「3養3忌」!照做從頭補到腳、不聽勸小心吃大虧
    不知不覺,冬至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已經進入整個冬季最易生病的三九天!三九天天寒地凍、天乾物燥,人體容易被寒邪、燥邪所傷,因此養生上必須用點心。那麼,這個時間段到底該怎麼養生呢?其實,總結下來就是「3養3忌」。
  • 今日冬至,順祝冬安
    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節氣|今日冬至 靜待春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今日冬至,順祝冬安!
    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
  • 【冬至】南方人如何不靠抖過冬?請收下這份「祖傳禦寒秘籍」→
    【冬至】南方人如何不靠抖過冬?今日冬至又到了南方人靠抖求生的季節南方的勇士們將再度以一身「天罡正氣」迎戰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清稗類鈔》作為大宋首席生活家蘇軾在用過「湯婆子」後秒變鐵粉在書信裡到處跟人安利蘇軾的弟子黃庭堅也有詩詠道:「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到明」蘇東坡致楊君素札云:「送暖腳銅缶一枚,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衾裹之
  • 24節氣 |冬至來臨 正是養生好時節
    自此進入隆冬時節。冬至又叫「冬節」,是古人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人們在這一天祭祖,彼此賀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後,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節氣養生」今日冬至:數九寒天重藏養,養陽秘精益脾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民間素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我國傳統有從冬至開始「數九」的習俗。冬至這一日為「一九」的頭一天,直至「九九」數盡,共八十一日(其中三九最冷)。這個寒冷的季節叫做「數九」或「九九」,也稱為「數九寒天」。中醫認為,冬主收藏。冬季是人體吸取營養,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故極為重視冬至養生。冬至養生,須特別注重以下五個方面。
  •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於媽媽介紹冬至養生這樣應該注意哪些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於媽媽介紹冬至養生這樣應該注意哪些 時間:2020-12-21 13:47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醫大生殖醫院於媽媽介紹冬至養生這樣應該注意哪些?冬至在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中,又俗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此時太陽處於黃經270度,陽光直射南歸線,南半球白晝比較長。而北半球白晝比較短,夜晚比較長,所以古書上稱為日短至。冬至過後,就進入了「數九寒天」,也到了一年中比較冷的時候。在北方冬至日都要包餃子吃,足見對這一節氣的重視,同時也把這個節氣當做冬季養生比較重要的一個時間,冬至養生這3點一點要知道。
  • 今日冬至!數九第一天
    今日冬至!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到,吃水餃」我國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說的就是冬至這一天已經有「年」的氣氛,冬至的夜晚也是一年中最長的,民間還有冬至夜養生覺的說法,就是宜早睡晚起,飲食要好好進補。
  • 今日冬至,這些事你做了嗎?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
  • 今日大雪 隆冬時節話養生
    虎始交:大雪後五日「虎始交」,老虎已經感知到微陽,開始交配了。  荔挺出:再五日,「荔挺出」,荔挺似蒲而小,荔挺大約就是笤帚苗。2、增苦忌鹹  大雪節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但進補要適度。專家建議,大雪之後的飲食宜「增苦忌鹹」,尤其要少吃過鹹的食物。  選擇食補的人群,可多吃蘿蔔、白菜等日常食用的蔬菜,肉類也宜選擇豬肉、魚類或者羊肉,而如果想經常食用紅棗、荔枝、桂圓、枸杞等藥食兩用的食品,最好諮詢醫生,據情選食。
  • 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
    雪花是見著了,紛紛揚揚的,但溫度並不低,那些很少見到雪的孩子們興奮得像尋到食物的雀兒,一會兒叫,一會兒跳。 雪花的確讓人著迷。可惜,因為溫度偏高,很快下到地上的雪就融化了,天空也沒有飄雪,只留漫天的陰沉。 轉眼冬至節氣到了。氣溫,反倒上升了不少,太陽也露臉了,讓人懷疑長沙的冬天不過如此。放心,冷的時候才剛剛開始。
  • 天冷了,5種紅色食物吃一些,美味營養高,驅寒保暖,從頭暖到腳
    天冷了,5種紅色的食物多吃一些,美味營養高,驅寒保暖,讓您從頭暖到腳三九天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來了,寒風吹起,讓人受不了。古話說得好,「三九四九冰上走「。寒冷時節的養生,身體的保暖尤為重要,儘量不要讓自己凍著。飲食上也要注意,多吃一些驅寒保暖養生的食物,把身體養好,疾病遠離你。冬天身體養得好,春天可以打老虎。
  • 冬至|是時候來武功山賞冰雪奇觀,泡養生溫泉啦!
    冬至|是時候來武功山賞冰雪奇觀,泡養生溫泉啦!在今日的18時02分我們迎來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進入景區請出示「疫情防控行程卡」,在出行過程中請密切關注自己的體溫和身體狀況,如出現身體不適,尤其是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立即和景管人員聯繫或到就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景區在石鼓寺、紫極宮、觀音宕都設置了臨時觀察點。 6.特殊人群忌遠途旅遊。不建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新冠肺炎高危人群外出旅行,尤其是遠途旅行。孕婦不能乘坐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