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演變史 牛排憑什麼不能吃全熟?牛排配番茄醬就不能當總統?是誰讓

2021-01-13 騰訊網

『牛排演變史』

牛肉在西方屬於高級料理,因此牛排是一個講究比較多的料理。很多人將食用牛排看作用餐禮儀的一部分,普通人還好,如果有身份的人在食用牛排時舉止不當,甚至會被西方媒體進行抨擊。此外面對溼式、乾式熟成,不同的Rare以及菲力、沙朗等專用術語,新手往往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牛排按種類分為:菲力、肉眼、沙朗以及T骨,菲力瘦肉較多,肉眼肥瘦相間,沙朗富有嚼勁,T骨則同時包含菲力與沙朗兩種肉排。牛排直接新鮮冷藏即為溼式熟成,而放入恆溫室中經過7至28天自然風乾則為乾式熟成。乾式熟成成本極高,是最高檔的牛排。至於牛排熟度,則全靠個人喜好調較,從全生到全熟均可,一般以奇數區分。

法國作為西方的美食之都,也是最早開始流行食用牛肉的歐洲國家之一。然而牛排卻不受法國人民的青睞,法國菜裡的牛肉大多是燉煮的,這是因為中世紀的法醫認為牛肉性質乾冷,需要用水中和。在法國,勃艮第紅酒燉牛肉才是最具代表性的料理,牛排只不過是一種快餐而已。

英國是第一個流行吃牛排的國家,牛排和烤土豆被視為執政者樸實低調的象徵,用來抨擊其他政客奢華的用餐習慣。英國人對牛排的喜好和痴迷已經有兩百多年了,要知道最適合製作牛排的安格斯牛,就是源自英國的最古老肉牛品種,惠靈頓牛排更是英國原創的國菜料理。

美國人是世界上最愛牛排的人,最初牛排在美國是切成厚片,放在吐司上用手抓著吃的。這樣的粗獷風格受到廣大工人階級的歡迎,加上美國適合發展畜牧業,養牛成本較低,規模龐大,豪放的大吃牛排就逐漸發展為了美國的核心文化。不過這個時期人們吃的牛排都是全熟的,半生的牛排被認為是不健康的。

20世紀,高端法國菜的風潮席捲了紐約,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成為了風尚。而臨床醫學表明牛肉是生吃帶給人體隱患最小的肉類食材,所以美國的Steakhouse為了彰顯自己的手藝高超,逐漸把牛排越做越生。不過全熟牛排才是所有熟度中要求廚藝最高的,有些Steakhouse的廚師擔心做不好,甚至拒絕製作全熟牛排。

去年美國總統川普因為吃牛排要全熟,並且搭配番茄醬而被美國媒體大肆抨擊挖苦,認為他不夠高雅,缺乏魅力。然而喜歡全熟牛排配番茄醬的不止川普一人,很多美國總統都喜歡這種搭配,因為對於總統來說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全熟牛排做不好肉汁會流失,而搭配番茄醬可以有效提高口感,這是個萬能的搭配。

牛排文化進入日本後,喜歡做到極致的日本人培育出了全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肉用牛品種「日本和牛」。日本和牛的牛肉被稱為「雪花肉」,多汁細嫩、入口即溶。日本和牛牛排是牛排中的貴族,牛肉烤制後脂肪融化,香氣撲鼻而來,很多美國著名的Steakhouse也使用日本和牛製作最高檔的牛排。

相關焦點

  • 外國人喜歡吃三分熟帶血水牛排 國人喜歡吃全熟 牛排幾分熟好吃?
    有次川普宴請馬克龍一行人吃牛排,在曼哈頓西餐廳,餐廳廚師不小心把牛排煎成全熟的,服務生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端上來,沒想到川普吃的大呼過癮。布麗吉特很意外的問川普,總統先生,您能咬得動嗎?川普私人管家幽默的說,川普先生和中國人有同樣飲食習慣,喜歡吃全熟的牛排。吃牛排生熟程度其實根要據個人喜好,不過牛排三分五分熟比較新嫩,肉汁比較多,好多人看到牛排血水覺得不衛生其實是個誤區,因為生血是會凝固的,牛排的血水是肉汁叫肌紅蛋白營養很豐富。
  • 為什麼吃全熟的牛排會被嘲笑?牛排到底適合幾分熟,看完就明白了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自己第一次吃牛排,我不僅要了全熟的,把牛排切成一塊塊的小塊,還找服務員要了雙筷子,我就這樣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下尷尬的吃完了,我覺得我是來享受美食的,不是吃給別人看的,這樣吃舒服就這樣吃,我覺得那些會嘲笑吃牛排全熟的人,無非就兩種原因。
  • 女朋友要點全熟牛排怎麼辦?
    但當服務員問你說要幾分熟,什麼醬汁的時候,你才真的犯了難——一塊菲力要個五分熟真的好嗎?加點牛肝菌汁會般配嗎?最要命的是,即使你胡亂搭配的牛排能夠矇混過關,但面前那位可愛的女士突然說想點個全熟牛排,難保證服務員轉過身之前會投來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
  • 王品牛排,這家牛排館,服務員推薦我點全熟
    王品牛排,一家做了20年全熟牛排的牛排館在這裡,服務員會非常自信的向你推薦他家的招牌「全熟牛排」「牛排過熟後的難嚼」一直讓我不情願、一而再的降低熟度更符合中國胃的全熟牛排不禁讓我鬥膽選擇了「帶筋,帶骨,帶肉 「的臺塑牛排--
  • 為何外國人不吃「全熟牛排」,中國人則「不熟不食」?
    傳統中餐對牛肉做法大同小異,但都會全熟製作;而外國人則喜吃牛排,西餐牛排多是處於半生不熟狀態。不管外出吃西餐還是自家製作,都喜歡把牛排做得3成/5成/7成熟等,甚少有外國人把牛排做全熟品嘗,就算平常吃牛肉,也不喜歡牛肉做得全熟而食。
  • 牛排吃全熟的,為什麼會被「笑話」?聽聽西餐廳廚師怎麼說
    說起西餐廳的食物,很多人立馬會想到牛排,因為從本質上來說,西餐廳很多食物並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但是唯獨牛排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很少去西餐廳就餐的人,每次去吃西餐都會必點牛排吃。不過關於牛排的爭議也是不少,其中一個就是牛排到底要吃幾分熟的問題。
  • 去吃牛排,七分熟、三分熟的英文該怎麼說?
    你喜歡吃牛排嗎?喜歡幾分熟的?中文的幾分熟用數字代表,但英文的幾分熟該怎麼說呢?
  • 吃牛排,千萬別點八分熟!
    到底那些牛排的名字是啥意思?幾分熟的最好吃?牛排的熟度吃牛排時常常聽到有人說要八分熟,其實是不對的,畢竟牛排的熟度一般是依據單數區分的。是不是有點驚訝,竟然還有一分熟!那不就是接近全生了嘛。其實啊,一分熟的牛排可以是安全的,只要牛排本身需要足夠新鮮,烹飪工具生熟分開,就可以享受美味的生肉口感了。
  • 在西餐廳點八分熟牛排被嘲笑,不能點八分熟?我花錢就喜歡這樣點
    在西餐廳點八分熟牛排被嘲笑,不能點八分熟?因為是第一吃牛排,在點牛排的時候點了一個八分熟,因為怕全熟的太老,又怕五六分熟的太生,就選擇了一個比較折中的八分熟,結果話一出口旁邊餐桌的人就笑出了聲,就連服務員都忍不住嘴角上揚,我一臉的問號和尷尬!服務員調整好情緒告訴我牛排只要奇數的熟度,沒有偶數的。
  • 如何吃懂一塊高級牛排?|肉眼牛排|牛排|牛肉|法式牛排|和牛|西餐廳
    ▵ 乾式熟成牛肉培育房美式牛排美國食用牛排的方式粗獷且豪邁,不拘小節,整塊腓力牛排燒烤後再切片。現在人們熟知的牛排出現在十九世紀早期的紐約,作為宴會菜陳列在各種政治活動上。最初美國的牛排吃法是將牛肉切成厚片放在吐司上用手抓著直接吃。
  • 「老闆,牛排八分熟!」恐遭服務員嗤笑,你真懂得怎麼吃牛排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逐漸走向西餐廳,吃起了牛排,韓國料理,日式料理,更喜歡嘗試一些以前沒有嘗試過的食物,尤其是牛排,近年來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不管是情人節的小浪漫,還是節假日與同事朋友小聚,牛排都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你真的會吃牛排嗎?
  • 牛排幾分熟最好吃?牛排幾分熟好吃?
    對於牛排新手來說,必須要知道,國內的牛排生熟程度只以奇數區分,只有一三五七以及全熟,沒有二成熟、四成熟、六成熟、八成熟這幾類說法。至於為什麼這麼叫,大家也沒必要去深究,這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叫法,而英文當中有他對應的固定叫法。具體如下:
  • 全熟牛排 十分穩妥
    況且,很多食物雖被世人奉為絕世美味,但總有不合群者如我,即便面對名家出品,也只覺得味同嚼蠟,提不起什麼興致吧。所以老話兒說得好,有愛孫猴兒,有愛豬八戒的。就拿大伙兒喜聞樂見的牛排來說吧,有人覺得帶著血的方才美味,可有人卻偏偏享受不得這等茹毛飲血的生活,比如我,總覺得牛排還是處理到不見血色為好,若這樣還能保證鮮嫩口感和純正牛味,也許更能顯得原料和手法的出眾呢。
  • 牛排也分高低,貓膩就出在了牛肉上,看看你吃的是不是合成的牛排
    西餐廳的定位很浪漫,主要就是以情侶約會為主,一對情侶約會吃飯時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去西餐廳吃牛排。吃牛排多浪漫啊!溫馨的燭光、浪漫的氛圍、舒緩愉悅的音樂、再配上一份美味的牛排,哇!真的是浪漫至極的享受啊。不過話說回來,西餐廳裡的牛排大家有沒有仔細的去觀察過呢?
  • 一塊八分熟牛排引起的尷尬!
    但是,對於小編這種單身狗來說,去西餐廳吃飯可不就是為了能提升一下自己的bigger嘛,當然不能在牛排幾分熟這種問題上摔了跟鬥。那麼身為一個老司機,到底牛排應該點幾分熟才顯得有逼格呢?首先關於牛排的熟度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只要記住一點,在中國牛排一般只有奇數熟度,一分、三分、五分、七分和全熟。(有些人說是翻譯問題,偶數熟才是真理。。。這裡就不做討論了,畢竟大多數人都認可奇數熟)
  • 牛排幾成熟?八分熟吧!
    但是,去西餐廳吃飯可不就是為了能提升一下自己的bigger嘛,當然不能在牛排幾分熟這種問題上摔了跟鬥。那麼身為一個老司機,到底牛排應該點幾分熟才顯得有逼格呢?首先關於牛排的熟度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只要記住一點,在中國牛排一般只有奇數熟度,一分、三分、五分、七分和全熟。(有些人說是翻譯問題,偶數熟才是真理。。。這裡就不做討論了,畢竟大多數人都認可奇數熟)
  • 吃牛排被問牛排幾分熟,3分熟、5分熟、7分熟……你說對了嗎?
    牛排,是西方餐飲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像米飯在我們中國飲食中的地位一樣。現在很多情侶或朋友聚會都喜歡去餐廳點一份牛排、小吃、奶茶,服務員一般會在你點了牛排之後客氣地問:「先生/小姐,您的牛排要幾成熟?」。3分熟、5分熟、7分熟……你真的說對了嗎?
  • 為什麼我們常吃的牛排都是國外進口的,中國的牛肉不能煎牛排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平常吃的牛排都是進口牛排。多是南美進口(巴西,阿根廷等多個產地)。為什麼沒有國內牛排呢?肉質不是很嫩,咀嚼不動,還有些肉腥味,不不適合做牛排,一般炒菜或者是滷肉更適合一些。比如,我們的牛肉醬就非常好吃。其次,國外有很多農場,這些牛都是用谷飼或者草餵養出來的。天熱農場餵養出來的牛,肉肉質就會比較嫩。我國的牛飼養環境,從宰殺到運輸,都不太嚴謹。所以,我們的牛肉必須要煎到全熟才可以吃。
  • 很多人吃牛排覺得點「全熟」沒面子,行家:點全熟老闆都讓你三分
    很多人吃牛排覺得點「全熟」沒面子,行家:點全熟老闆都讓你三分! 人的一生總是忙忙碌碌,大部分時間除了睡覺就是工作,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很少,所以要學會享受生活。
  • 牛排指南 | 西冷牛排和沙朗牛排的區別
    在西餐逐漸席捲中華大地的各個角落時,其實完全不必出外排隊吃餐廳呢。牛排的種類有許多,買上自己喜歡吃的,再煎出合自己口味的數度,滋味更羨慕,氛圍更溫馨。說到西冷牛排和沙朗牛排的區別,這裡小編不得不先給各位科普一下牛排的種類了。牛排根據肉質的不同總共有五大類,其中幾乎全瘦的嫩牛柳、牛裡脊被稱為菲力牛排,而瘦肉與肥肉兼具的則叫肋眼牛排,肥肉包瘦肉的則為西冷牛排,菲力牛排和西冷牛排兼具的則為T骨牛排,最後一種則是牛小排了。那麼沙朗牛排呢?小編你這個騙子,沙朗牛排是被你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