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懂《信條》的文科女能說啥?

2020-09-12 痒痒溜溜

作為一名文科女,首刷《信條》後是怎樣的心情?

五 味 雜 陳 。

電影節奏快到讓我極度不舒服。看完後只有:

哇靠,女主好美,好高,腿好長。

哇靠,飛機炸了,好猛,好刺激。

哇靠,公路飆車,好快,好暈暈。

我問同伴:「你看懂了多少?」

「80%。」

「呵!我8%都不到。」我悻悻的說。「那你給電影打多少分?」我問。

「9分。」

「這麼高?我可能給7.5分吧。」

「那是因為你沒看懂,看懂了你就不會這麼評價了。」

對,我的確沒看懂。

一群人戴著面具突突突突突這TM都是誰和誰?

為啥逆男主和正男主一見面就要打打打?

你們TM到底在幹啥!!!能不能考慮下我的智商!!!

然後我帶著我的懵B試圖去影評裡找答案,結果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風氣。

好像看不懂是你不對,跟電影跟導演無關。

好像看懂了就能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智商。

好像讀懂諾蘭的作品是一種能拿來炫耀的榮譽,發個朋友圈都有若隱若現的優越感。

不知道這種奇怪風氣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頭到尾被信息量牽著走的觀影體驗是災難性的,我還沒來得及搞清在幹什麼,一切就結束了。

但沒看懂,不是我打7.5分的理由。

「拋開顯而易見的優點外,這個電影給我的感覺更多的是冷冷的金屬味,理性嚴謹的思維,老套的英雄主義...相比他以往的作品來說,我找不到太多...觸碰靈魂的東西。」我說到。

「你為什麼要在一個擅長燒腦懸疑的導演電影裡找靈魂的東西?看諾蘭的電影就是為了去燒腦的。」同伴說。

我沒有反駁對方,因為我也在思考一個問題。

是否所有電影都必須要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內容,豐富飽滿的角色塑造,震撼人心的情感共鳴,耐人尋味的人生思考?

我始終認為,諾蘭在把時間概念早已玩得出神入化、爐火純青之後,他會灌輸進他真正想表達的東西,把想對觀眾說的話見縫插針的藏在臺詞和細節裡。

所以我不再刻意去分析晦澀難懂的時間鉗形運動情節,而是抓住一些其它的蛛絲馬跡。

以下連結裡是我的一些看法,配合我觀影時拍的一些照片。不要擔心我劇透,就我這水平只能看點表面的東西,況且燒腦部分我全拎出去了,還特意繞開了電影順序來講。

歡迎大家前往觀看:痒痒溜溜

相關焦點

  • 你敢承認沒看懂《信條》嗎?
    跟諾蘭之前的《盜夢空間》一樣,對於《信條》的評論,網上基本步調一致「很燒腦」,甚至有的觀眾反饋「出門下樓梯都感覺往上走」,而我看完了信條,是真的差點沒把我腦燒死,看完後最大的印象,竟然是留在我腦海中關於劇情的一個個細節的問號,還有跟隨劇情推進、震耳欲聾的音效!
  • 沒人能一遍看懂的燒腦神片《信條》,學好物理化 才能看懂
    就像《信條》中的情節一樣,如果羅伯特·帕丁森一開始就知道拍攝《新蝙蝠俠》會令他成為巨石強森之後又一位患上新冠的超級英雄扮演者,他還會繼續原來的人生軌跡嗎?換成別人也許不會,但他的答案一定是:會。對於這位前性感男神來說,對他星途至關重要的兩部電影的命運似乎總是糾纏在一起,據說《信條》開拍那天,他正式成為新一任「蝙蝠俠」。而就在《信條》在決定票房成敗的中國市場上映的第一天,同時也是《新蝙蝠俠》重新開拍的第三天,據《名利場(VanityFair)》報導,這位正冉冉升起的下一代好萊塢巨星感染新冠,電影被迫再度停拍。
  • 《信條》燒腦?秦昊沒看懂 周筆暢稱動腦很開心
    1905電影網訊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信條》正在熱映中,目前影片在中國內地的累計票房已突破日前,秦昊就發文表示沒看懂《信條》,直言「如果我說沒看懂,會被人懷疑智商有問題嗎?」網友們則紛紛表示「你要相信,你不是一個人」「連數學天才張東升也難逃一劫」,蓋章了《信條》的高能燒腦。而另一位影迷周筆暢在看完電影後,則驕傲地表示「看懂了。但不劇透。動腦很開心。」
  • 沒人能一遍看懂《信條》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當時國內外幾乎所有評論都出奇一致——「沒,看,懂!」  如果有人自稱一遍就看懂了,可以試試二刷三刷——會發現越看問題越多。這是一部整體故事脈絡清晰,但燒腦細節可無限回味的電影。筆者已經三刷,也不敢說百分百吃透了這部作品。  有人問,《信條》算是《盜夢空間》的精神續作嗎?  算,也不算。
  • 如果《信條》是趙本山拍的,豆瓣能打多少分?
    但是,很多影評人卻寫了萬字以上的影評,號稱全解析,全劇透,一文看懂《信條》......我也去電影院看了看,「一頭霧水」。後者也能和你說個道理濤濤。回歸到到電影《信條》,我不劇透,也不分析。但我想把他比成《噴泉》。如果說,《信條》能給人帶來什麼啟發。那麼把他當小便池的人,它就是個小便池。
  • 秦昊沒看懂《信條》在線問會不會被懷疑智商不夠
    9月6日晚,秦昊發文問沒看懂《信條》會不會被懷疑智商有問題,他寫道「今天看了《信條》,如果我說沒看懂,會被人懷疑智商有問題嗎?
  • 或許,沒看懂《信條》的含混狀態,才是意義所在
    看完《信條》這幾天一直在困惑,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看懂。雲裡霧裡非常懵圈,想來想去決定從幾個層面拆解,不是拆解《信條》、是拆解「到底有沒有看懂《信條》」。《信條》是拯救世界的常規類型片模式,沒啥看不懂的。概念上能理解,感知上無法對接。
  • 就算沒看懂《信條》,我也要說它很無聊
    這兩天影迷圈的問候語大概是:諾蘭《信條》你看懂了嗎?這種天生變態的動機真的很老套,而且大哥你跟未來的人類都能說上話,咋沒問問那邊有沒有啥特效藥?我琢磨著未來的人類都能穿越回來了,醫療技術想必已經進步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了吧。
  • 文科生是怎麼看懂《信條》的?正確姿勢是這樣的
    在評論中,打出三星以下的人,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想法:物理概念太炫了,不知道要說啥。但電影從始至終都沒說過,他們之間的情誼是愛情。包括,在結尾處,凱特沒忍住,沒等到信號,直接就送反派上了西天。她說,自己不想讓反派以為是他贏了。這時候,她是被丈夫脅迫,只想復仇的妻子。
  • 《信條》,全國一大半人都沒看懂
    下午和兩個博士同學一起去看了最近上映的電影《信條》,這是由《盜夢空間》導演諾蘭操刀的新作,網上一片叫好聲,我們仨認為沒幾個人能看懂。
  • 非物理專業如何輕鬆的看懂《信條》
    據說要看懂《信條》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1.熵增熵減是怎麼回事。 2.祖父悖論是什麼意思。 嗯,也許這是一個物理專業者的自我修養吧,但是不要忘了,諾蘭是個商業片導演,商業電影要想掙錢,首要的是群high,是普適。而「祖父悖論」一般智商在線的影迷在簡單的解釋之後都應該能明白,並且能夠知道「祖父悖論」怎樣影響電影的劇情發展,但是理解「熵增熵減」除非有點硬核知識,否則別想簡單的明白。
  • 沒人能一遍看懂《信條》 這篇解答你的所有小問號
    《信條》媒體場最早的評論解禁時間,當時國內外幾乎所有評論都出奇一致——「沒,看,懂!」  如果有人自稱一遍就看懂了,可以試試二刷三刷——會發現越看問題越多。這是一部整體故事脈絡清晰,但燒腦細節可無限回味的電影。筆者已經三刷,也不敢說百分百吃透了這部作品。  有人問,《信條》算是《盜夢空間》的精神續作嗎?  算,也不算。
  • 電影《信條》看不懂?網友調侃1億票房裡有9500萬都是沒看懂
    此外,還有1.7萬位貓眼用戶給《信條》評出了8.6分的高分。克里斯多福·諾蘭能在時間和空間的想像中還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來對於電影《信條》裡的故事情節也是非常的深奧,並非看一遍就能完全看懂的。反正我是沒有看懂。
  • 諾蘭的《信條》,一遍真的能看懂嗎?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果然,諾蘭新作《信條》上映後,引來了極高的討論度。而這其中被問的最多的一句話不是你覺得怎麼樣?而是你看懂了嗎?真的看懂了嗎?剛開始看以為大boss是那位商人,沒想到真的就是他自己。
  • 沒人能一遍看懂?幫你解答《信條》裡所有的小問號
    來源:新浪娛樂8月22日是《信條》媒體場最早的評論解禁時間,當時國內外幾乎所有評論都出奇一致——「沒,看,懂!」今天這部電影正式在國內公映,挑戰大家智商的時候到了。看不懂《信條》,絕對不丟人。如果有人自稱一遍就看懂了,可以試試二刷三刷——會發現越看問題越多。這是一部整體故事脈絡清晰,但燒腦細節可無限回味的電影。筆者已經三刷,也不敢說百分百吃透了這部作品。娛理微博關於《信條》能不能劇透的小調查有人問,《信條》算是《盜夢空間》的精神續作嗎?算,也不算。
  • 《信條》3刷沒看懂劇情,完全被一米九的仙女吸引了...
    》我看懂了」目前豆瓣電影、貓眼以及海外爛番茄等影視劇平臺的《信條》評分都在上遊水平,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就完事了。但直到一條名為 的話題被頂到微博熱搜時,筆者恍然大悟,有些兄弟《信條》3刷不是為了看懂劇情,而是為了眼前這位一米九的仙女。
  • 其實,諾蘭的《信條》,真的很容易看懂
    還有人拿《盜夢空間》做對比,覺得《信條》的邏輯可能諾蘭自己都沒搞清楚。看了第二遍,我才發現,電影實際上還挺容易看懂的?除非你想深究學術領域的東西,那沒問題。但只要知道了劇情,理解時空逆轉的套路,我們就能看懂《信條》。
  • 沒看懂《信條》,但你可以看懂羅伯特·帕丁森
    近段時間大家討論最多的電影無疑是《信條》了,諾蘭的電影每次都能給我們驚喜,擴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電影上映有幾周了,每周我都能看到《信條》相關的話題上熱搜,除了電影本身的樸素迷離以及大家對劇情的解讀外,影片男二羅伯特·帕丁森也是人們熱議的焦點。
  • 《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而心理活動大概就是,我好像看懂了!啥?等等他說啥?這什麼玩意兒?  走出電影院後一臉迷茫,趕緊去看看影評博主分析貼,看看自己看對了沒有。  一次觀影行動搞得像是影迷資格證考試,甚至還得二刷去尋找答案。
  • 《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而心理活動大概就是,我好像看懂了!啥?等等他說啥?這什麼玩意兒?  走出電影院後一臉迷茫,趕緊去看看影評博主分析貼,看看自己看對了沒有。  一次觀影行動搞得像是影迷資格證考試,甚至還得二刷去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