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信條》是趙本山拍的,豆瓣能打多少分?

2020-09-07 徐老遊

原創 木蹊 青年相對論 昨天



這兩天,諾蘭的《信條》在包括朋友圈在內的各大平臺刷屏。



大部分的評價都是:燒腦,看不懂,不知道要說啥。


但是,很多影評人卻寫了萬字以上的影評,號稱全解析,全劇透,一文看懂《信條》......


我也去電影院看了看,


「一頭霧水」。


又看了十多篇萬字解析長文,


「一頭霧水」。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這部電影的觀後感。


莎士比亞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倒是很好的吻合電影。



你可以把它翻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也可以翻譯成「做還是不做,這是一個問題」。


你可以把「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看成是人類文明最經典的概括。


也可以把這句話當成一個傻子的喃喃自語。



藝術嘛,就是用來大膽想像,過分解讀的。


如果解讀不過來,乾脆就給他加一些「高大上」的詞,比如「後現代主義」。


舉個例子。


《噴泉》,杜尚的最經典的作品之一,也是最廣泛引起藝術界討論的藝術作品之一。



聽完我的描述,你的第一感覺是不是《噴泉》很高大上。


喏,給你看,所謂的《噴泉》實際上就是一個小便池。



當年藝術家們搞聚會,杜尚大師不知道是沒有準備,還是構思已久。


拔了一個廁所的小便池,籤上了他的假名R.Mutt後,就把它送交了紐約獨立藝術家協會的展覽。


你猜結果怎麼著,拿了大獎,杜尚一舉成名!


這時候,藝術家和群眾就產生了對立。


群眾的觀點是:這尼瑪逗我呢?


藝術家的觀點是:這個《噴泉》啊,真是醍醐灌頂!原來,我們還可以從這樣角度去重新審視生活,原來我們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對話.......



藝術家的話是不是很難懂?


對咯,不然怎麼叫藝術家呢。


這時候,對藝術家的「難懂」又會演變成兩大解讀。


一種解讀是,你這是在裝逼。


還有一種解讀是:啊,藝術風格的背後,是時代的變遷,是人們精神生活的救贖與掙扎。



前者可以和你講出濤濤道理。


後者也能和你說個道理濤濤。


回歸到到電影《信條》,我不劇透,也不分析。


但我想把他比成《噴泉》。


如果說,《信條》能給人帶來什麼啟發。


那麼把他當小便池的人,它就是個小便池。


把他當藝術品的人,他就是個藝術品。



這部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看完電影後,你更能體會人群的撕裂和多元。


撕裂的第一點,是優越感。


「看懂了的人」會認為「看不懂的人」:


層次低,智商低,沒文化。


「看不懂的人」會認為「看懂了的人」:


愛裝逼,無腦吹,給自己加戲。



撕裂的第二點,是雙標性。


同樣是晦澀的電影,國際名導諾蘭拍的就是深刻,國產小導演拍的就是垃圾。


同樣是一個符號,諾蘭的更大概率會被解讀成包羅萬象,宇宙真諦,什麼希望、生命、意義、了解、過去、未來...


這些個泛泛而談的常用詞,統統給他套上。


而國產小導演的更大概率會被解讀為:傻x,離譜,莫名其妙,邏輯混亂。


誰又能說服誰呢?



所以啊,輿論場大多時候都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地方。


你有錢,你買了個lv,會覺得自己有品味。


你沒錢,你看別人買了個lv,會覺得人家沒品味。



你說,如果《信條》是趙本山拍的,豆瓣又能打多少分?


今天的文章,沒有主旨。


就是想給大家提三個微不足道的人生經驗:

1 ,少吵架:不要試圖把意見相左的人拉到自己陣營,傷和氣。


2,把自己看的低一點:老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戾氣會很重,影響生活質量,把自己當成傻逼,幸福感會大大提升,真的。


3,少講道理,多掙錢:歷史告訴我們,有錢人說什麼都是對的。



-完-

----------------------

相關焦點

  • 諾蘭導演讓粉絲失望了一次,《信條》豆瓣低至7.8分
    《信條》的豆瓣評分,如今已經跌到7.8分!這個分數,其實已經是屬於中上水平電影的分數,對於一般導演來說,可以代表表現良好,但對於《信條》的導演諾蘭來說,已經是發揮失常!因為不算《信條》,諾蘭之前拍過10部電影,僅有一部《失眠症》是7.5分,其餘作品都是
  •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
    《信條》豆瓣評分7.9分,影評過分精彩:最燒腦,最好的動作戲今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系列影評一舉衝上了熱搜,目前《信條》豆瓣評分為7.9分,打四星、五星的人居多,但也有少數人打一星和二星,該片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豆瓣方顯示已經有16
  • 《信條》影評:《信條》的觀影體驗如何?
    昨天看豆瓣評分時,《信條》還勉強在8.0分,今天已經跌到7.9分了,打分人數13.8萬。《信條》這次拉低了諾蘭作品的整體口碑,現在IMDB評分,也跌倒了7.9分。像雷德利·斯科特這樣的超級導演,都開始拍美劇《異星災變》(9.2分)來描繪自己的哲學理念了。
  • 萬眾期待的《信條》終於上映,但豆瓣分下滑,諾蘭這次跑偏了?
    第一時間去電影院看了本月最期待大片,諾蘭的新片《信條》,在不劇透的基本前提下,給大家說說觀感,供購票參考。但是《信條》,真是喜歡不起來。但像《信條》現在這樣搞,滿地線頭,索性算了。有人失望到把《信條》比作李安的《雙子殺手》,倒是還沒有差成那樣(李安對不起)。
  • 《信條》看完了,我來和大家對對答案,能進豆瓣250嗎?
    ,就是《信條》,關鍵還不在電影,而是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這可是《盜夢空間》、《星際救援》、《記憶碎片》及最經典《蝙蝠俠》系列的導演,諾蘭每部電影幾乎都在豆瓣250強榜單。先說結論,《信條》的故事構架8分,而劇情-1分(因為他是諾蘭才扣分),最終得分7分。
  • 《八佰》為何能引爆電影市場?諾神的《信條》都沒能撼動
    管虎的《八佰》上映已經20天了,票房依舊保持較高的票房佔比,如今票房已經超過24.8億了,如果能撐到國慶檔,估計在《信條》上映時候,《八佰》的出品方華誼兄弟估計心裡也犯嘀咕,好不容易出一部爆款電影,還碰到諾蘭這個硬茬,不過看到這幾天《信條》的表現,華誼兄弟基本可以鬆一口氣了,《八佰》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 諾蘭新片點燃全國大銀幕,「燒腦」的《信條》能創造多少票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靳東陳喬恩版《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豆瓣8.6,你給打多少分?
    可是如果把《九層妖塔》當成一個打怪獸的商業片來看,也還是及格的,把紅犼改編成怪獸的特效製作部分,效果堪稱驚豔。裡面有當時還沒紅的孫儷,這劇可比《玉觀音》拍的早~因為正午陽光的劇一向質量不錯,特別是這幾年國產劇哀鴻遍野,更顯出正午陽光的良心劇品質,所以豆瓣的8.6分保不齊有不少印象分,因為《精絕古城
  • 諜戰神作《信條》:站在觀眾角度我打5分,站在藝術角度我打9分
    如果你問我今年最好看的影片是哪一部,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出《信條》這個名字。你要問我為什麼,我肯定會說因為這部電影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曾經拍攝過的影片都被人津津樂道。評分最差的一部也有7.7分,這是什麼概念?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9月4日凌晨,在《信條》「跨時空連線」中國首映禮上,諾蘭向北京、上海等五城的首映現場觀眾透露了他為何對創作「時間」特別喜愛。那麼,假如能逆轉時空回到某個時刻,諾蘭最希望到穿越到何時?對此,諾蘭的答案出乎意料,他直言自己不願回到任何時間點,就像片中主角所說:「已經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
  • 坐擁330億電影票房的諾蘭,能憑「燒腦」《信條》再掙多少?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  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諾蘭電影太燒腦,看不懂《信條》一點也不丟人,睡一覺就「懂」了
    昨天看豆瓣評分時,《信條》還勉強在8.0分,今天已經跌到7.9分了,打分人數13.8萬。 《信條》這次拉低了諾蘭作品的整體口碑,現在IMDB評分,也跌到了7.9分。 能激發諾蘭不斷嘗試、挑戰自己的好作品,才是最大的問題。 科幻片拍過了,《星際穿越》豆瓣9.3。戰爭片拍過了,《敦刻爾克》豆瓣8.4。
  • 《信條》上映5天2.4億票房,為什麼看不懂,豆瓣還7.8分
    為解惑,到豆瓣轉了一圈,原來看不懂的人大有人在,本人心裡總算是找到一絲絲安慰。豆瓣7.8的評分,雖然很多人看不懂,打分的時還是手下留情的。花煜寒想起有次夜場看《霍比特人》,也差不多是這種狀態,本就犯困劇情沒有足夠吸引,自然而然就睡著,等快結局時被先生拍醒,看了一眼,第二天完全不知道自己看過了什麼,一臉懵逼。
  • 當張藝謀遇上趙本山,用價值1400萬劇本拍出4.7分電影
    起初參與到商業電影的創作時,張藝謀顯然不太適應,但是憑藉其高超的導演技巧,以及對電影知識廣泛的涉獵,他也總能將各種題材的作品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恰到好處的平衡。這其中諸如將歷史題材和武俠類型相結合的《英雄》,整部影片不僅立意宏大,色彩豔麗,而且還憑藉其大明星、大製作、大營銷的策略,創造了國產片的票房紀錄。《英雄》的成功,標誌著國產商業電影的崛起,並拉開了國產大片十幾年徵程的序幕。
  • 《信條》開畫口碑挺好 豆瓣8.3
    備受影迷期待的好萊塢大作《信條》今天正式在國內上映,大家都想一睹滿分導演諾蘭新的作品,到底有多燒腦。從目前豆瓣顯示的情況看,《信條》豆瓣開分8.3分,其中四成的觀眾給出5星,四成的觀眾給出4星,超一成五的觀眾給出3星,以及極少部分的2星和1星。
  • 《盜夢空間》98分,《信條》99分
    如果要總結看完《信條》的感受,大概可以用很多年前上量子物理課時,老師跟我們說的第一句話:想要進到這裡,你必須完全忘掉以前的物理常識,接受這個新的世界。這是一個「時空逆轉」的故事,但這個逆轉,跟我們以前看過的那些時空旅行的故事,完全不一樣,又還超越了自己,因為諾蘭之前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某種程度上來說都是在玩時空敘事,如果說《盜夢空間》有98分的話,那《信條》,至少有99分。
  • 你能看懂嗎?《信條》今天國內正式上映:豆瓣8.4 收穫超多5星好評
    備受影迷期待的好萊塢大作《信條》今天正式在國內上映,大家都想一睹滿分導演諾蘭新的作品,到底有多燒腦。從目前豆瓣顯示的情況看,《信條》豆瓣開分8.4分,其中四成的觀眾給出5星,四成的觀眾給出4星,一成五的觀眾給出3星,以及極少部分的2星和1星。
  • 《信條》導演諾蘭:在座的各位,拍電影都很無聊
    千呼萬喚始出來,諾蘭大神的新作《信條》終於上映了。一部電影能燒 48 萬米膠片,如果將它放在田徑跑道上繞圈圈,能繞上 1200 圈。在拍《信條》時,劇本裡有一段飛機失控而後被炸毀的戲碼。橋段也不算新鮮,不同導演也早有不同的應對方案:一般導演:特效,衝啊!較真導演:模型,安排!諾蘭:刷卡,我買一架!
  • 看不懂《信條》又如何
    有網友將《信條》比作江蘇高考數學題——「無論看多少遍題目,無論是否有解析,我都做不出來」: 還有網友表示,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課,不認真預習觀看指南,那麼看《信條》將猶如「裸考」一般令人絕望:在豆瓣電影上,《信條》的評分目前為22萬人打出的7.8分,成為諾蘭少數沒有上8分的作品。
  • 用十部經典鋪路,諾蘭終於拍出了《信條》,可惜觀眾看不懂
    作品的類型定位是懸疑,需要描述的人物群體眾多,卻主次分明的設計,讓觀眾觀感友好,豆瓣評分8.6分。豆瓣評分8.5分。豆瓣評分8.9分。將「科學」融入《信條》用十部經典鋪路,諾蘭終於拍出了《信條》,這部電影被定義為諾蘭電影裡最燒腦的作品,一般帶點科幻意味的電影,除了精彩的特效之外,大多會帶上一些空間色彩,物理科學知識,科幻意味著對於未來的想像,以及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