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斯粉
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時間的價值。但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就是這個少數派俱樂部中的一員。
從高考文科狀元開始,張磊一路走到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的創始人。他站在盛世之下,卻又隱沒於巨大名聲背後。
但人們總會想起張磊。
每當騰訊、京東、美團、百度、格力等經典投資案例被提及時,那句「做時間的朋友」,以及高瓴資本投資的基礎思維和重要決策標準,使得張磊成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在中國最好的詮釋者之一。
這幾天,張磊的一個經典投資標的在資本市場得到了回報。12月16日,「洗衣液第一股」藍月亮集團成功登陸港交所,當天總市值達到855.17億港元。而持股10%的高瓴資本對應的市值達85億港元,加上此前獲得的2.3億港元分紅,對比當初投入的3億人民幣,高瓴資本這筆投資賺了24.67倍。這是一個耗時十二年的「中國版寶潔」!
當資本的聚光燈打在藍月亮身上時,財經無忌再次精讀《價值》。我們想從高瓴資本和張磊的投資邏輯中,找出下一個「藍月亮」,找出更多「時間的朋友」。
張磊是一名價值投資的忠實踐行者
和時間做朋友的高瓴資本哲學
高瓴資本和張磊的故事是一個「當代中國奇蹟」,而且交織了全球化的命運主線。
2005年,張磊創辦了高瓴資本。在路演時,張磊提了一句響亮的口號:「中國正在崛起,高速火車正在駛離車站,請立即上車!」他向人們講述的不是一個行業和賽道的故事,而一個國家的故事。在他眼裡,「中國就是未來」。
十五年來,高瓴資本從全球化經濟趨勢中成長為巨人,並隱身於人們生活的周圍。你即使沒聽過高瓴資本這個名字,也或多或少與它的投資版圖有交集:在美團點評上訂過餐,在滴滴出行上打過車,用過藍月亮的洗衣液,腳上蹬一雙百麗的鞋,家裡有一臺格力的空調……
高瓴資本的跨行業投資版圖
看似紛繁龐雜,但張磊的心中其實有清晰的主線。在他的《價值》一書中,重倉中國和長期的價值投資是高瓴資本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重倉中國是方向,價值投資是尋找優秀的企業。在這個脈絡背後,我們還能從高瓴資本身上看到什麼?
尋找新物種:如何理解投資機會的?張磊用源自佛經故事的「弱水三千,但取一瓢」來描述高瓴資本的投資哲學。投資項目分門別類,好比弱水三千,但關鍵在於選對那一瓢。高瓴資本不喜歡做天女散花式的投資,而是希望抓住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用超長期的資本周期對企業做最大化的投資。什麼樣的企業是最有價值的那一瓢水?不跟風,不完全被利益驅動,有格局、有創新進化迭變能力的新物種。
創新動態護城河:所有的品牌、渠道、技術規模、智慧財產權等,都不足以成為張磊眼中企業真正的護城河。他認為世界上只有一條護城河,這條河是動態的,而且能夠不斷創造價值。
高瓴資本的「動態護城河」理念,也與「管理哲學之父」查爾斯·漢迪提出第二曲線理論不謀而合。漢迪認為,一家企業要想在變化的時代浪潮和市場環境中不斷創新,需要具備從一條曲線跳到另一條曲線的能力。
守正用奇:這是張磊從老子《道德經》裡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提煉出的表述。對應到投資上,「守正」指的是要堅持好的價值觀,做人做事要「正」,一切回歸常識和本質;而「用奇」則是具體方法論,投資決策要根據市場的增量信息做出應變和創新。
最終,這些都指向了高瓴資本投資哲學的核心——「堅持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高瓴資本從成立第一天起,就堅定地追求長期結構性的投資機會,押注創新,重倉未來,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
精讀《價值》,尋找下一個藍月亮
藍月亮如何成為一個長期主義的新樣本
剛剛上市的藍月亮,幾乎是一個高瓴資本投資哲學的十分契合的完美案例。
首先,這是一個新物種。
藍月亮誕生的時代,家庭清潔市場的主流是肥皂、香皂、洗衣粉。而創始人羅秋平推出的首款藍月亮品牌產品是油煙機清潔劑。2000年,又推出了透明包裝的抑菌洗手液。
儘管洗手液並沒有被大家接受和認可,但2003年「非典」爆發後,中國洗手液市場需求激增,藍月亮一「液」成名。
新物種藍月亮,一「液」成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此時張磊正在研究中國的消費升級。他看到在美國洗衣液已成洗衣劑市場的主流,而國內市場仍然被傳統洗衣粉和肥皂所覆蓋,洗衣液只佔不到4%的比例。但同時,國內的洗衣機數量在急速增長,衣服面料也在快速變化,這些都在暗示著洗衣液的時代即將到來。
張磊找到了羅秋平,說服羅秋平大力投入洗衣液來獲得未來的競爭力。此後,藍月亮不斷升級產品,改變了萬千家庭的洗滌習慣,成為中國洗滌市場中的新物種。
其次,藍月亮構建了一條動態護城河。
業內人士曾評價藍月亮是用「用科學家的思維做消費品」,這種特質在藍月亮的初創時期就已經顯露出來。在國內還停留在袋裝洗衣粉、肥皂洗手時,羅秋平就創新研發出使「油汙一擦就亮」的噴霧式清潔劑,並藉此撬開了家庭清潔用品領域的第一扇大門。
更重要的是,藍月亮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採用綠色環保配方和更節能低耗的生產技術,推動者自身的產品升級,也加固了自己的「動態護城河」。
第三,守正用奇。
圍繞家庭與個人衛生展開,這是產業裡始終不變的「守正」。但藍月亮推出了「專品專用」的消費理念和產品,就是「用奇」。從2011年起,藍月亮開始推動「專品專用」的消費理念,從手洗專用洗衣液,到寶寶專用、旅行專用洗衣液、預塗專用洗衣液,藍月亮慢慢做出了全套家居清潔方案的雛形。
在我們的家庭清潔產品中或多或少都有藍月亮的影子
最後,所有特質都指向「長期主義」。
即使在2008年將重心從洗手液轉向洗衣液領域,且需投入大量資金,經營由盈轉虧,藍月亮也放棄了短期利潤,寧願先虧也要看準趨勢堅持走下去。羅秋平也曾斬釘截鐵地說道:「一個真正好的產品,經典產品,沒有八年、十年的研究和投入,是不大可能的。」儘管在2015年左右,藍月亮被大潤發、歐尚等大型商超排擠,羅秋平也咬緊牙關,長期開拓線上渠道;後來,與商超握手言和,線上線下渠道幫助藍月亮成為了「時間的朋友」。
藍月亮在洗衣液市場上的領先地位保持到現在,打敗了寶潔、聯合利華等盤踞中國市場多年的外資巨頭,從一個短期虧損的公司崛起成為民族日化品牌的領軍者。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藍月亮洗衣液佔國內洗衣液整體市場份額的24.4%,市場第一。
藍月亮洗出來的不是「泡沫」,而是家庭清潔市場無窮的想像空間。
下一個「藍月亮」會是誰
高瓴資本的投資矩陣裡面有非常傳統的公牛插座、藍月亮洗衣液,也有時代前沿的「蔚來」電動汽車、「依圖」人工智慧。但無論是傳統還是前沿,每一個企業都有其獨到的細分市場和競爭力。
近些年,高瓴資本的投資邏輯也在進化,從創新進階到融合,尤其聚焦在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軟體服務和原發科技創新、消費網際網路及科技、新興消費品牌及企業服務四大領域。這其中,「消費」是個核心,將每一個領域串聯了起來。
對於各類「消費」的價值判斷,張磊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曾以抗經濟周期能力最強的酒類企業為例,挑了氣質不同的兩個案例做說明。他分析說:高瓴都有投資的茅臺和江小白並不矛盾,關鍵是能否服務好自己所在領域的客戶,消費升級是更加細分化的,任何產品都有其市場,關鍵是能否在這一市場中做到極致。
張磊認為投資茅臺和江小白並不矛盾,關鍵在於要在細分市場做到極致
投資茅臺每個人都明白其邏輯,但與傳統老酒企、全球消費品巨頭茅臺相比,成立不過十年的江小白,為何能贏得高瓴資本的下注?分析清楚這個案例,應該可以更清晰地呈現高瓴資本孵化多個「藍月亮」的投資邏輯。
第一,江小白是「新物種」。
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曾說自己是「酒行業裡的小白,找到了一個小切口」。小切口往往是從身邊的場景裡發現的問題。
他分享過自己早些年的酒局故事,「我在大學畢業不久的時候,回到老家和高中同學一起喝酒,那個時候喝一杯酒,往往一半的時間在『扯皮』,相互勸酒。」怎麼解決酒桌上相互恭維的問題?在他看來,「其實喝酒呢,也不用相互倒,幾個人各自拿一瓶,喝完了自己倒,自己再拿一瓶。」
洞察這一問題和需求後,江小白就專門去做年輕人輕鬆的喝酒場景。「愛喝就多喝點,不愛喝就少喝點,大家管好自己就行了。」
酒是順口的酒,酒局是順心的酒局,品牌也沒那麼「土了」。江小白就是這樣一個和傳統白酒不一樣的「新東西」。
第二,江小白有「動態護城河」嗎?
江小白其實很早就開始往上遊原糧進發。據財經無忌了解,在自己的酒廠「江記酒莊」擴建的同時,江小白就安排了幾個小夥子在酒廠周圍到處找地種高粱。
當時,這一決定讓很多人納悶兒。但江小白種高粱、建酒廠沒有半點遲疑,而且現在規模還在不斷做大。
不過即使當高粱地和酒廠都建好了之後,江小白保持只做不說。在一場小型分享會上,陶石泉說:「真正開始對外說我們做全產業鏈,運營酒廠農莊的時候,距離創立江小白過去了6年。」「沒什麼好顯擺的,都是謀求長期發展的必修課。」
為什麼一定要在白沙鎮建酒廠和農莊?對於酒行業來說,好的原料、工藝,能夠長時間存放,就是核心。對白酒來說,年份越老價值越高,存放10-20年,光是憑藉酒廠的老酒也可以確保公司不垮。
同時,離開茅臺鎮就釀不出茅臺酒,江小白也一樣。離開白沙鎮,也釀不出江小白這樣的高粱酒。在中國酒業歷史長河裡,白沙鎮是清香型高粱酒的主產區,有著500年釀酒歷史。「100年前,茅臺鎮也得對白沙鎮喊大哥」,有白酒業內人士如是說。
高粱地和酒廠,再加上白沙鎮這個高粱酒的獨特產區,具備長期發展的基礎,這就是江小白的「動態護城河」。
酒廠和高粱地是江小白全產業鏈後端的核心環節
第三,江小白正在「守正用奇」。
對江小白而言,老老實實種高粱,釀純高粱酒,這就是「守正」,那麼江小白做到「用奇」了嗎?
近兩年,江小白的酒廠江記酒莊搞出了兩款備受歡迎的產品,果味高粱酒果立方和梅見青梅酒。「果立方」被認為開創了中國白酒的風味化先河,「梅見」則是對3000年傳統青梅酒的復興——「提升了傳統酒種的品質門檻和品牌門檻」。但本質上,這兩款酒都是在純高粱酒基礎上的優化創新,聽從用戶的口感習慣的召喚。
聽取新生代消費者的意見,左手傳承,右手創新。這就是江小白的「用奇」。
果味高粱酒果立方和梅見青梅酒本質上都是用戶給出的產品口感方向
第四,江小白有「長期主義」特質嗎?
酒是陳的香!釀酒是一件天然的、要與時間做朋友的事情。陶石泉曾在亞布力論壇演講中強調:「酒業要慢一點做,做時間的朋友反而會是一個好事情。」他還坦言,新酒飲計劃是至少為期十年要奮鬥的目標。
高瓴資本合伙人戴粵湘也表示,「高瓴資本最喜歡的創始公司風格是深挖牆、廣積糧、緩稱王。」江小白團隊最初讓她覺得印象深刻的特質主要有三點:
一是,在創業初期,公司堅持做精耕細作的農民,不做一錘子買賣的獵人,「節奏很穩」。
二是,公司最初選擇了重慶這個主戰場進行深耕,而不是為了增加銷售額,立刻要廣撒網。
三是,江小白重倉年輕人、進行長期人才投資等策略也和高瓴資本的策略高度契合。
把這些特質糅合在一起,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個「藍月亮」的影子。在中國酒業領域,高瓴資本的觸角其實很廣。高瓴資本在二級市場還購買了洋河、古井貢酒、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燕京啤酒等多隻股票。但在當前,沒上市的酒企卻只有江小白一個。
時間會給出答案
在藍月亮上市後,資本市場提出的問題是「下一個十年」我們投什麼?
就在最近一段時間,瀘州老窖推出「高光」,汾酒重新定位「竹葉青」,這兩個產品都對年輕人市場有所側重。事實上,新生代人群背後也確實出現了一個「新酒飲」市場,新在喝酒場景多變,新在味道的選擇更豐富,新在喝酒的玩法更有意思。
在2019年的高瓴資本年會上,流出了一張照片。張磊和陶石泉拿著兩杯江小白調的「混飲」,也就是江小白加果汁調的飲品,這種低度數的喝法挺時髦。參加這種會議的時候喝白酒,別人會說你是酒鬼,但是喝江小白混飲,它不一樣。
這是一個小趨勢,也是一個新趨勢。而在這個趨勢下,在這個「新酒飲」的賽道上,成熟的玩家並不多,江小白的成長空間很大,未來可期。
「時間的朋友」:張磊(左)與陶石泉一同品嘗江小白MIX混飲
另一方面,從江小白在酒飲年輕化上的不斷探索來看,未來江小白也可能會從一個單一產品、單一品牌的經營,走向一個多產品、多品牌的玩法。
這樣的下一個「藍月亮」,的確值得高瓴資本和它一起,做時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