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KUZA!談談那些隱藏在《如龍》裡的極道知識與時代背景

2021-02-07 機核

作為一名出生在1985年之前的半文藝半普通青年,筆者最早接觸日本黑幫題材的文化產品是通過兩套作品:一套是90年代初,默多克旗下的衛視中文臺播出的日本系列電影《極道之妻》 ,由東映電影公司投拍,巖下志麻、十朱幸代、三田佳子等人主演,五社英雄、山下耕作、降旗康男、中島貞夫等人先後執導,內容套路大致是:總部位於關西地區的某大型暴力團的老大死了,群龍無首之際老大的妻子接過重擔,成為幫派的」大姐大「。大姐大往往要收拾各種內憂外患:外敵來襲、兒子不成器、內奸叛亂;另一套大概是漫畫《內衣教父》,但印象並不深刻。


PS3時代接觸《如龍》系列遊戲之後,勾起了我對同類內容的興趣,這幾年一直間歇性的做一些功課。剛好最近李小牧先生做了一期機核電臺,對歌舞伎町往事講了一個大框架,我也分享一些自己做的功課。


一、歌舞伎町與華僑/韓僑之間的淵源


現代意義上的歌舞伎町,是日本戰敗後日本實業家鈴木喜兵衛策劃的」民間推進的以演藝為中心的地區復興構想「的一部分,原本預定將新宿地區建設成集合大型歌舞伎劇場,電影院、舞廳在內的文化娛樂地帶,並不包括成人風俗行業。日本政府原定提供物質支持。誰料項目開工在即,日本政府不僅撤出了支持,反而加以限制。無計可施之下,鈴木喜兵衛唯有發動各路人馬,不論是日本人還是外國僑民,不論是黑道還是白道,把這個項目斷斷續續地繼續下去。


在日本的最早一批老華僑和韓國僑民,都是苦於家鄉百業凋敝跑到日本本土來謀生求發展的,或者被日本方面徵用來做壯丁的。日本政府在戰敗後為了減輕政府的福利撫恤負擔,來了個大變臉,從1947年到1952年,通過幾道法令,實現」昔日日本人、今日外國人「,單方面註銷了這些人的日本國籍。


隨著戰爭和硝煙,臺灣省和朝鮮半島南方先後陷入」寧可殺錯一千人,不可放過一個赤色分子「的白色恐怖。 這些人必須留在日本努力打拼。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從事白道生意必須在江湖上有所聯絡,但這並不代表這些人都是惡霸。相反,其中有不少人是在中央大學、早稻田大學乃至公立的九所「帝國大學」學有所成的知識階級。侵華戰爭爆發前,這些人早就在日本有了經營餐廳、藥店等生意積累的豐富經驗和資本。


就這樣,華商、韓商的資本從1940年代末期起,源源不斷注入歌舞伎町。 當時站出來的華商代表人物有五位:林以文(臺中人,」霧峰林家「成員之一,日本HUMAX公司創始人、1973年-1976年出任臺灣」立委「);李合珠(客家人,從業跨越地產和餐飲兩業,也曾擔任臺灣」立法委員「);林再旺(曾任」留日臺灣同鄉會「主席)、利騰山(新宿LEE大廈建設者)、黃江夏(新宿阿西貝會館創業者)。


1960年的歌舞伎町一番街


上世紀40年代末到60年代,這些華商在新宿歌舞伎町做出了如下貢獻:林以文開出了新宿第一個劇場和第一家電影院,並為日本戰後舞臺喜劇的振興做出了極大努力,美輪明宏、森繁久彌等昭和時代的演藝巨星都曾在林以文先生的劇場舞臺獻藝。李合珠開設了新宿乃至日本第一家音樂酒吧和新宿第一家帶有法式風情的夜總會,還有新宿第一家同時提供魯菜(北京菜)、川菜、粵菜、上海菜的」東京大飯店「。林再旺先生在1950年代初開設的「風林會館」則創造了這樣一種業態:在一整棟大樓裡密集提供餐廳、撞球廳、彈子機房、咖啡館、舞廳等各種娛樂,消費者可以在整棟大樓裡一天玩個夠。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老華商和老韓商逐漸退出新宿,有的是人才老去,逐漸放手,有的是事業做大之後,將公司總部搬離新宿,甚至轉型成為跨國企業,在中國內地、臺灣、歐洲、美國投資置業。林以文留下的日本林氏一族,這家人本來就是臺灣著名豪族「霧峰林家」的旁支,事業做大後擁有多家家族型上市公司,最近幾年大舉殺回臺灣餐飲業,並且安排旗下的日式火鍋品牌「MO-MO牧場」打入上海市場。李合珠的後代逐步淡出餐飲娛樂業,徹底轉做房地產出租。


Tokyo MILANO


華商和韓商的地塊面積現在還留下有多大比重呢?我以」如龍極2「神室町地圖中的景物舉例:遊戲中「劇場前廣場」一帶:SEGA街機廳所在的那棟白色大樓,現實中歸屬華僑林家創辦的HUMAX公司。白色大樓斜對過的紅磚大樓,現實中也屬於HUMAX公司。 白色大樓正對面那棟樓,現實中名叫」第二東亞會館「,是韓僑資本」東亞興行「地盤。白色大樓旁邊那個樓,是韓僑建設的」第一東亞會館「,後來無論在遊戲中還是現實中都變成了APA酒店。廣場西邊的的TOKYO PAPURI ,真名叫TOKYO MILANO,是歌舞伎町少數起初就為日本人所有的地塊之一,現在地皮暫借給萬代南夢宮搞VR娛樂館。萬代VR ZONE旁邊有個地方,叫東京MISTERY CIRCUS,那塊地皮原本屬於老華僑李合珠,當年李合珠的」中臺工業株式會社「辦公樓就在這裡。


需要指出,現實中,SEGA的歌舞伎町店並不在HUMAX那邊,而是窩在韓僑建設的」第二東亞會館「。如果玩家現實遊覽歌舞伎町的時候,會在相當於遊戲中千兩大街和粉紅大街一帶看到幾座「LEEビル」大樓 ,那是老華僑利騰山的遺產。


二、日本黑幫分子的階層起源


昔日日本黑幫分子的主要來源,包括受歧視的賤民階層後代、無法融入日本社會的僑民以及受到軍國主義思想浸染的外國僑民。   


日本從古代起,受神道教觀念的影響,視從事屠宰或皮革業的人、祖上在部落戰爭中當過大和族俘虜的人、流浪賣藝的人、犯過罪的人、乞丐、居住在山間的貧苦流民等人為賤民階層。這些賤民不能與普通居民通婚。其中從事屠宰或皮革業的人乾脆被直接隔離或變相隔離起來,防止與其他民眾發生太多交往。



明治維新之後,新政府移風易俗,宣布四民平等,又帶頭嘗試廢除對昔日賤民階層的歧視性措施(史稱水平社運動)。然而在社會上,昔日賤民階層的後代仍然受到或明或暗的種種歧視。在舊日軍內部,如果一個軍官被發現有」部落民「血統,那麼升遷之路將大受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民主化改造的開展,日本社會開展了」部落解放運動「,並且取得了很大進展,然而歧視」部落民」的現象仍然不時發生,一些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熱衷於購買所謂的「部落地帶手冊」,試圖在資料審核階段提前淘汰出生在歷史上賤民密集區的求職者。甚至有些家庭在兒女結婚時會對另一方進行周密的調查,以排除「不潔之血」。


自由記者豬野健治在其著作《黑道與日本人》中指出:昭和中期大多數有部落賤民血統的青年在接受完義務教育之後就只有」要麼混黑道、要麼做苦力「這兩條出路。1980時代後,隨著大規模的城市開發和流動,部落民歧視現象在關東地區和東北地區幾近消失。但關西地區由於歷史原因,賤民後代歧視問題仍然突出。


《黑道與日本人》,另外豬野健治也寫過《新宿任俠傳》這樣的黑道紀實,可以一讀


另一方面,那些在二戰時期被徵用到日本本土的朝鮮工人、以及到日本求學謀生的朝鮮普通人,普遍經歷了日本政府的「昔日日本人、今日外國人」大變臉,各種撫恤待遇等全部被取消。其間,李承晚治下的韓國又發生了濟州島四三屠殺等一連串針對平民百姓的白色恐怖屠殺事件,造成數萬韓國平民逃亡日本。


局勢稍定後,日本政府請求韓國政府協助遣返這些僑民,被韓國政府嚴詞拒絕。被母國政府拋棄、經濟地位又低下,造成這些韓僑一度生活在日本社會的最底層。直到1960年代中期,帶有強烈國族情結的軍人政治家樸正熙執掌韓國政府,韓國才開始重新歡迎旅日僑胞回國創業。但出於歸國韓僑往往遭受白色恐怖的折磨,很多韓僑選擇放棄歸國。 至於允許旅日朝鮮僑民改換韓國籍,允許祖上於日本殖民時代來到日本的韓僑後代在保持韓國國籍的同時繼續在日本永久定居,都是在日韓建交後三十年時間裡才逐步落實的。


華人方面,雖然沒有像韓國人一樣經歷李承晚時期的「大逃日」,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到日本的新華人中,事業學業有成的固然不乏其人,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偷渡客(福建福清、長樂兩地人居多)乃至一些夢斷東瀛的自費學子跌入社會底層。戰後殘留孤兒後代中,有部分人不堪忍受日本人或明或暗的欺凌,組成小團體」怒羅權「,起初志在抗爭,後來走向觸犯法律。」怒羅權「創始人大偉在21世紀之初經歷鐵窗生涯後,在昔日從軍戰友的幫助下,金盆洗手,回國從事正當生意。


當時名噪一時的華人暴力團「怒羅權」,名字的本意是指憤怒抗爭、聲張權利、團結一致。


美國作家大衛卡普蘭和埃裡克杜布羅在他們聯合撰寫的紀實類著作《Yakuza:The Explosive Account of Japan's Criminal Underworld》中明確提及:日本規模最大的廣域暴力團山口組的25000名成員中,70%來自被歧視的」部落民「,還有約10%是韓僑等外國僑民。此段落在日文版中被整個刪掉。曾在日本反間諜單位」法務省公安調查廳「工作的評論家菅谷光弘在2006年的一次演講中披露:山口組成員中,受歧視的」部落賤民「後代約佔60%,朝僑和韓僑後代佔30%,其他人等佔10%。


隨著周邊國家經濟起飛,日本黑社會的人員構成也發生了變化。日本政府在2016年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年入獄的黑道成員中,98.8%的人為日本公民。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僑民中有不少人受軍國主義思想和反共教育影響,組織起幫會力量與認同朝鮮的朝僑、日本共產黨、日本社會黨對抗。在「反共」大旗下,這些人迅速與日本右翼勢力和黑道合流,成為右翼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人物有町井久之(本名鄭建永,創立東亞會)。他們組織的幫派,成為鎮壓日本進步運動的重要打手,據說金大中被綁架事件背後也有韓僑右傾幫派的參與。必須指出,2004年4月23日,日本右翼團體「日本皇民黨」派遣宣傳車衝撞我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正門,其執行人高鍾守就是這樣一位「右傾韓僑」。


至於韓國本土黑幫是否能夠像遊戲中的真拳派那樣向日本發展,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是相反的。1990年,盧泰愚政府為了改善因政治醜聞受損的形象,宣布高調打黑,史稱「與犯罪的戰爭」,韓國黑道的勢力因此大傷元氣,自此走向衰落。——此前全鬥煥、盧泰愚等人都曾藉助黑道力量打壓政敵,這一招「卸磨殺驢」大大出乎韓國黑道人士的意料。


2004年,韓國大報《朝鮮日報》從負責維護國家安全的「國家情報院」獲悉,在韓國國內有43個國際犯罪組織在「開展業務」,其中日本的極道組織就佔了21個,包括山口組、住吉會、松葉會、酒梅組等。至於近期,2017年12月19日,韓國媒體報導:日本關東地區極道組織「稻川會」的成員因涉嫌在首爾江南區銷售甲基苯丙胺,遭韓國警方逮捕。


三、極道電影興衰記        


戰後的昭和時代,日本電影市場主要是東寶、大映、松竹、日活、東映五家大公司各霸一方。其中,東映電影公司以善於製作各種古裝劍俠片見長,人稱」古裝片的東映「。其他各公司雖然也拍了不少優質古裝片,但沒有東映那麼密集。但到了60年代初期,黑澤明的《用心棒》和《椿三十郎》打破了東映古裝片的很多套路,令觀眾耳目一新。而東映在現代時裝題材影片上甚至比不過松竹和日活電影公司。



此時,苦於尋求新題材的東映電影公司高管岡田茂盯上了黑幫題材。在岡田看來,黑幫題材此前沒人拍過,是個全新的領域。早期黑幫人物普遍信奉武士道精神。這意味著古裝片演員在進行表演時甚至不需要轉變風格,也意味著編導只要把古裝劍俠片的揚善懲惡故事套路從幕府時代搬到近代就行了。如果把故事發生的時間段限定在大正時代到昭和初期,拍幕府時代古裝片的很多布景道具還能二次利用發揮餘熱。黑幫片的看點就是黑幫火拼,拍古裝劍俠武打片時積累的經驗和培訓的替身演員剛好都能用上。


更重要的是,在國際市場和日本國內市場:義大利的「通心粉西部片」和日本國內的三級粉紅電影正掀起風潮,這說明傳統的那種「健康」電影已經被觀眾所厭煩了,觀眾需要新鮮的刺激。商業片光靠傳統的「讓觀眾哭泣、歡笑、緊張」這三板斧已經不行了,必須加上一條「讓觀眾好奇,有窺視欲」!岡田茂認為:黑幫片一旦拍好,必然大收旺場,就這樣著手開發了黑幫片。



東映第一部黑幫片是《人生劇場 飛車角》,在當時的東映公司東京製片廠負責人岡田茂的指示下,編導將長篇小說《人生劇場》的一個黑幫配角人物」飛車角「拿出來做主角。全片故事情義交織、武打也算精彩多變,更有男女主角肉帛相見的場面,武打和風月戲碼都與故事有機結合,格調不流於低俗。放映之後大收旺場,岡田茂一舉爬上社長高位。


後來有人分析,《人生劇場 飛車角》的武打場面、香豔畫面,無意中與奧運會舉辦在即、人人渴望發家致富的社會氛圍暗合。接下來東映公司拍了一連串帶有武俠色彩的黑幫片,這些片子普遍把背景年代定在明治時代到二戰爆發前,講得全是披黑幫皮的俠客故事。


到了1972年,岡田茂在看過美國電影《教父》和義大利電影《大時代》後,意識到現代題材的黑幫片也大有潛力可挖,於是命令東映旗下的深作欣二等編導,開發出植根於日本現實的《無仁義之戰》、《仁義的墓場》等系列電影。這些電影多數改編自黑幫分子的回憶錄和新聞記者撰寫的紀實文學,由於有著翔實的資料做後盾,深作欣二本人又受戰後人道主義進步思想影響,格外注意描寫社會生活的變遷,電影本身展現出的不僅僅是黑幫故事,而是日本社會在二戰後的社會變革。


深作欣二排除了一切美化黑社會的情節,讓唯利是圖、兩面三刀的黑社會本來面目破天荒地直接出現在銀幕之上。深作欣二執導的這些「社會批判式黑幫片」公映後格外轟動。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也受到好評。尤其是《無仁義之戰》,稱之為日本版《教父》,當之無愧!


但是這一時期,由於黑道資本的介入,東映也拍了《三代目襲名》、《修羅之群》、《日本的首領》這樣一些為關西山口組和關東稻川會頭目樹碑立傳的片子,其性質相當於尹國駒投拍的《濠江風雲》。這些影片的資金來源引起執法單位的關注,東映公司多次遭到警方搜查,最終查出山口組和稻川會不僅出了錢,還參與了分銷和宣發。此後黑幫題材影片一直受到警方的打擊,最終導致這個類型產量銳減。不過,高倉健作為山口組當時老大田岡一雄力捧的巨星,倒是接了不少片約,如《山口組三代目》、《唐獅子牡丹》等。



東映靠黑幫片大收旺場,自然有人分外眼紅。60年代中期,東寶砸出東映兩倍左右的預算,由五社英雄執導,仲代達矢主演,開拍黑道題材準史詩片《祝賀出獄》,片子口碑還不錯,可惜東映黑幫片已經形成品牌效應,導致票房不振。東寶賠了個底朝天,狼狽撤出黑幫片製作,專心拍攝各種特攝和災難影片。松竹公司基本不碰黑幫片。日活公司倒是拍了一些黑幫片,但限於小打小鬧。日本黑幫片的歷史幾乎就是東映黑幫片的歷史。


實際上,60-70年代東映黑幫片的主要觀眾是如下幾類人: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不滿而參加左派學運的青年學生、藍領工人、社會邊緣人等等。學生們白天與「資本主義走狗」「美帝國主義走狗」鬧學運,晚上到電影院看「法外遊俠大戰黑心資本家」。藍領工人白天上班受老闆呵斥,晚上進電影院當發洩。還有許多對環境汙染、貪汙受賄不滿的人們,進電影院只為出口鳥氣。這些黑幫片還出口到香港等地,結果是間接餵大了港產黑幫片的編導們。


到了1980年代中期,東映製片人日下部五朗發現,由於中產階級社會的形成,電影院的主力觀眾變成了中產階級家庭主婦、職業女白領和女高中生。傳統黑幫片陳舊的情節套路已經無法吸引這些觀眾。剛好,這時日本作家家田莊子經過長期採訪,推出了一本報告文學《極道之妻》,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黑道人物的妻子們或張揚或隱忍的人生。日下部五朗敏銳地發現,從女性的角度演繹的黑幫故事還沒有人拍過。他立即趕到原作者那裡,從松竹口中「虎口奪食」拿下版權。東映公司禮聘著名女星巖下志麻擔任女主角,開拍了《極道之妻》系列電影,這一拍就不可收拾,巖下志麻擔任主角的《極道之妻》正傳系列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末期。為東映黑幫片續了好幾年命。


《極道之妻》系列片備受歡迎,也有其先決條件。1986年,日本制定了《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雖然職場歧視仍然很嚴重,但是更多女性獲得了就業機會。「離開鍋臺、走進社會」成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婦女運動的主旋律。《極道之妻》系列影片講述的中年大姐大在江湖叱吒風雲的故事,迎合了廣大女性觀眾的心理需求,不僅票房大收旺場,在電視臺播出時的收視率也非常高,正版錄像帶也非常暢銷。此後幾部續集的票房雖然逐漸下滑,但電視播映權和錄像帶收入火爆依舊,有效彌補了票房的不足。


《極道之妻》第一部劇照。左邊為男配角成田三樹夫,右邊為核心主角巖下志麻


正如前文所述,日本執法單位一直對黑幫題材影視劇的製作進行幹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本社會的中產階級比重進一步提高、國際旅遊的普及、動畫、漫畫的發展、流行偶像產業的起飛、日本電視節目製作水平的提高、好萊塢大片的衝擊、LD大影碟和VHS錄像帶分流影院觀眾、衛星電視節目的出現,電影不再是人們唯一的娛樂。1990年代日本電影產業徹底陷入低潮。青年中產男女希望在電影銀幕和電視螢屏上看到符合雅皮士口味的內容,而不是漫天打打殺殺的黑幫片。於是日本黑幫電影徹底沒落。1994年,東映電影公司宣布不再單獨投資《極道之妻》系列以外的院線黑幫片,今後如果涉及黑幫題材,也主要投拍面向錄像帶和影碟市場的超低成本黑幫片。而《極道之妻》在巖下志麻主演的正傳完結之後,另起爐灶的高島禮子等人主演的新作,也已經轉攻家庭錄像市場。預算規模、製作水平與正傳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日本黑幫片產量,大致不到昭和時代的十分之一。


四:關於《如龍》系列遊戲中部分幫派、人物的原型和八卦(這部分內容含有個人推測)


東城會:日本有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是影射現實中的「住吉會」,歌舞伎町現實中是住吉會旗下的幸平一家在掌管。 


目前幸平一家應當是由總長 十三代目 加藤英幸掌管


近江聯合:同上,被認為在影射以關西地區為根據地的山口組。


山口組的體系其實非常龐大複雜


《如龍6》最後出場的右翼黑幕、前日本海軍軍官、挪用海軍軍費建造超大和戰艦的罪魁,躺在病床上的大道寺稔。人稱「昭和のフィクサー」,實際上,這個人物,筆者認為也是有歷史原型的。


昭和のフィクサー 兒玉譽士夫


在日本現代史上,只有一個人會被冠之以「昭和のフィクサー」的稱號,那就是舊日本海軍駐上海特務機關「兒玉機關」的負責人——兒玉譽士夫。其主要工作內容有二:一是開展情報工作,二是為日本海軍航空本部搜刮後勤物資,主要手法是以武力脅迫中國居民以最低價收購戰略物資。到日本投降,兒玉手上積累了1.5億美元(當時)的財富。


兒玉靠著貪墨的錢款,在日本政壇極力培植親信,串聯了日本全國大多數的黑幫,試圖引導全日本黑幫集體參與打擊進步學生的活動。兒玉憑藉政治影響力,參與到日本和韓國的軍購項目當中,接受洛克希德公司巨額賄賂,動用自己在偽滿洲國時期的人脈,最終促使日本政府和韓國樸正熙政府接受了F-104戰鬥機為本國防空主力戰機。案件敗露後,日本民眾群情激憤,要求法辦兒玉。兒玉先是中風,最後和大道寺一樣死在病床上。


那麼,最後就以這個可以說影響了戰後五十年黑幫史的人物作為結束吧


本文系用戶投稿,不代表機核網觀點

更多內容請關注機核網

點擊【閱讀原文】給原作者點讚!

↓就這兒!戳死我!

相關焦點

  • 遊戲雜談 從《如龍7》談日本極道文化和時代亂象
    2005年的遊戲行業並不景氣,世嘉高層當時並沒有想到,《如龍》這一火就是十幾年。從《如龍》第一代到2016年的《如龍6》,這個系列成了日本極道文化的傳奇符號。 何謂日本極道? 想要了解這一深刻影響日本社會的勢力,首先得從其起源入手。 「極道」一詞原為道教術語,意指通過極端方法專修其一達到頂尖,登峰造極。該詞東渡日本後,在江戶時代,一批鋤強扶弱的俠客開始以「極盜者」自稱,以表在自己道路上對「極」的追求。
  • 【原創】遊戲背後的極道文化,夜場經營模擬器.
    自從2015年的《如龍0》開始推出中文版後,出色的故事背景和硬派的格鬥方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玩家。後續世嘉在推出的正統續作《如龍6》、《如龍7》與兩部完全重製版《如龍極》、《如龍極2》也全都加入了官方中文,如龍系列便被推上了玩家與各大媒體的風口浪尖。
  • 【原創】遊戲背後的極道文化,夜場經營模擬器。
    自從2015年的《如龍0》開始推出中文版後,出色的故事背景和硬派的格鬥方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玩家。後續世嘉在推出的正統續作《如龍6》、《如龍7》與兩部完全重製版《如龍極》、《如龍極2》也全都加入了官方中文,如龍系列便被推上了玩家與各大媒體的風口浪尖。
  • 如龍:極道裡面,藏著男人的詩篇
    不談,澤村遙在《如龍6》裡面的表現簡直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對桐生一馬和眾多看著她長大的玩家的背叛——辛苦十幾年刀光血影養出來的大白菜,就這麼被豬拱了?還是一個敢做不敢當的小混混?所以如果想要體驗劇情,真的,次時代只要玩《如龍極》《如龍零》就足夠了,因為「《如龍》系列」的極道精髓,都在這兩作裡面了。
  • 《如龍》帶你在夜店裡玩個爽!
    ▲很多風俗店為了避免普通人不敢來店裡消費的問題,主動要求有刺青的客人不得入內(針對極道成員)。日劇《黑服物語》就有這麼一段情節  ●無關緊要的豆知識→日本近年來「半灰」團體日益囂張,他們既不屬於正經人也不屬於有法律指定暴力團組織內,但卻幹著和極道組織一樣違法犯罪的行為。實際上很多風俗店是由這類半灰團體在經營,一旦出了問題就用極道組織那一套手段恐嚇、敲詐客人,因此才導致風俗店看上去好像都是極道組織經營。
  • 紙醉金迷神室町,極道傳說初登場——《如龍0》
    如果你喜愛黑幫題材,那麼《如龍》系列絕對是一場不能錯過的盛宴。在寫這篇評測時,《如龍5》的重製版也即將發售,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在PS4上玩到如龍0-6全系列的中文版,而0、1、2也已經登錄steam,剩下的幾部登錄steam也只是時間問題。
  • 多線敘事的藝術:《如龍0》,熱血極道的「漫畫」
    一個時代即將終結,兩個傳說也即將開始……真島吾朗劇情:雙線敘事的熱血漫畫《如龍0》的故事從主角桐生一馬執行追債任務卻背上了殺人冤案開始,而另一條線則是「從地獄歸來」的夜總會經理真島吾朗接到上司命令去解決目標「牧村實」,兩個主角的故事看似沒有太大關聯,而隨著劇情的推進兩者卻因為「空白的一坪」而慢慢聯繫在了一起,而在此過程中我們也慢慢了解了各個勢力
  • 《如龍0 誓約之地》中文版評測 初入極道
    《如龍0》是《如龍》系列的前傳,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正是日本經濟泡沫急速膨脹,人們盲目狂熱,紙醉金迷的時代。那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本身就很有說頭。若是那個時代裡地下世界的黑幫故事,就更加引人興味了。
  • 淺析日本黑幫文化:「極道」是一種生活方式
    結合遊戲,《如龍》背景中,【東城會】是故事中最大的Yakuza,位於關東地區,從嶋野口中得知,會中似乎有25000左右的成員。  日本憲法明文規定「結社自由」,所以Yakuza可以成為合法註冊的組織,受到憲法的保護,也就是說,就算黑社會有槍有炮燒殺擄掠,只要沒有犯罪證據,執法部門依然只能幹瞪眼。
  • 男人的浪漫——《如龍》系列賞析與回顧(上)
    序《如龍》(港譯《人中之龍》,後統稱《如龍》)系列,在世嘉(SEGA)金牌製作人名越稔洋的帶領下,為我們展現了一副關於日本極道的傳奇畫卷。可能很多不了解相關文化的人聽到「極道」就想到黑幫,進而聯想到各種不法行為。
  • 《如龍》系列製作人專訪:現在對中國最感興趣
    與本作配合推出的還有系列1代重製版《如龍 極》的廉價版,新玩家補劇情,老玩家補情懷。對於國內玩家來說,本作同步推出中文版也是一大亮點。《人中北鬥》,《北鬥神拳》的背景,《如龍》的玩法,在此之前,你是否曾想過「如龍系列」會開展這樣的聯動?
  • 從《如龍》看極道世界的構成與行事準則
    如龍系列中的極道組織  圖一列出了在如龍系列中登場的極道組織。首先讓我們來看左半邊——日本極道:東城會作為主角所在的組織,是關東地區的一大組織,根據《如龍1》中嶋野組組長嶋野太的說法,《如龍1》中東城會的構成員就已經達到了兩萬五千人以上。而近江連合則是掌握著關西的強大組織,與東城會常年處於抗爭狀態。在《如龍2》的騷亂平息後,近江連合才與東城會握手言和,保持和平關係。  在《如龍3》中登場的琉道一家,是盤踞在衝繩的極道團體。
  • 《如龍》中的桐生一馬,真實原型到底是阿部寬還是高倉健
    記得當年《如龍3》剛發行,就有人認為桐生一馬的原型是演員阿部寬。雖然說遊戲中確實有許多真人演員的出現,但畢竟阿部寬不是「極道中人」,缺了些昭和男兒的氣概。
  • 《極道周刊》:帶你了解日本黑幫大佬的生活
    裡面是這樣的桐生:收到破門狀,以後還能重新回到組裡,通常被用來掩蔽警察;而收到絕緣狀就是再也不能回到極道世界,而且會被組裡的人追殺。本來我殺了組長應該是收到絕緣狀,多虧了三代目才能拿到破門狀了事。《如龍1》/《如龍0》/《如龍 極》登場筆者:早就聽說堂島大姐頭、 風間組長兩位不僅在道上混的風生水起,而且在對小孩教育上也頗有心得。堂島大姐頭的兒子堂島大吾已經是六代目東城會會長,而風間組長撫養的錦山彰成為直參組長,桐生一馬更是成為了傳說中的四代目。難道極道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成為極道人嗎?
  • 如龍系列該何去何從?萬能的「老師們」想想辦法啊
    是的,如果《如龍》系列的新作繼續出,賭場、夜總會這些「老財路」應該是和你無緣了,取而代之的自然是「泡珍珠奶茶」「烤章魚小丸子」,藝術也要源於生活嘛,特別是特別擅長描繪在不同時代變遷背景下,隨波逐流的大眾日常的《如龍》系列。  畢竟,日本黑道轉行做珍珠奶茶和烏龍麵章魚丸子的新聞,都是真的。
  • 做錯事情就要切小指,刺青不能亂紋,日本極道文化為何如此特殊?
    日本世界上唯一一個承認黑道的國家,而日本的黑道發展有著相當獨特的文化脈絡,這次我將透過SEGA的《如龍》系列,談談日本的黑道文化。日本黑道又叫極道或者ヤクザ(流氓),來源眾說紛紜,不過最常見的說法是ヤクザ在日語中代表893,加起來等於20,在《如龍》賭博小遊戲「株牌」裡代表最爛的點數。
  • 如龍系列-別樣的黑道,精彩的故事
    日本關於黑道的作品早已數不勝數,今天來為大家介紹其中的代表作,Playstation系列的人氣遊戲-龍が如く(中文翻譯為如龍,或者是人中之龍)在介紹這部遊戲之前,我們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黑幫的有關知識。黑幫是一個社會現象,雖然黑幫在每個現代社會都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形成過程則並不相同。
  • 《如龍》裡的那些陪酒女在現實中幹過什麼事兒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代代紙醉金迷的極道世界中,你是否有一位曾經中意、為之揮金如土的夜店女郎呢?今天我們翻翻那些已經模糊的記憶,聊聊幾位《如龍》系列中陪酒女郎原型的故事。據說高校時代的柚季不練古典芭蕾後胖了20斤,為了減肥不但重拾芭蕾、還打起了跆拳道,雖然減肥成功但是胸部卻瘦不下來(100-60-89),2002年作為寫真偶像正式出道。
  • 《如龍:極2》新情報公開 玩家可以和夜店女郎約會!
    2.劇情之極  能體驗濃厚現代劇色彩也是《如龍》系列的魅力之一。特別是本作的背景裡融入了巨大極道組織的東西抗爭,其中還交錯了一些海外黑幫組織,氣勢非常宏大。另外,本作除了主線劇情以外還加入了「真島篇章」。真島篇是以主人公桐生一馬的宿敵「真島吾郎」的視點講述劇情。
  • 借著《如龍 極2》發售,來聊聊日本警察
    值此青黃不接之際,世嘉倒是不忘炒個冷飯,將之前《如龍 極》的套路如法炮製,重製了一波《如龍 極2》,美滋滋地賺個奶粉錢。在以日本極道為背景的《如龍》系列中,站在極道對立面的警察向來戲份頗多,而在剛剛發售的《如龍 極2》中,更是有一位警察扮演了關鍵人物,對劇情的推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既然如此,今天就讓身為「黑學家」的在下借題發(話)揮(嘮),跟大家來聊聊日本警察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