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俠氣上雲空。
這句引自秦少遊贈新任河東太守劉使君的《贈劉使君景文》,寫得正是太守劉景文拿到官印之後,心中俠氣直上雲霄,打算一展宏圖的盛年景象。許多篆刻愛好者,都十分喜歡引用這首詩來解釋篆刻的魅力。
人間何處有此境
篆刻,是我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有著至少2000年的歷史,在古代時更是作為一種工具符號與"權力"聯繫起來,給自身添加了一絲古老而神秘的意味。它既與歷史密切相關,又直溯漢字淵源,旁通書法、繪畫,又兼及鐫刻刀法,是一門十分考驗篆刻人文化修養的綜合性藝術。方寸之間,一筆一刀,埋藏著人生跌宕起伏,萬千氣象,也展現著篆刻人的人品性格與文學修養。越了解篆刻,越能從中體會到其從裡到外散發的強烈藝術魅力。
從古至今,篆刻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國璽官職、還是藏書作畫,甚至是書信往來,重要文件……篆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去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歷代許多文學家、詩人、書畫家都對篆刻情有獨鍾。除了上述提到的國璽官符,名章私印之外,他們還喜好取用一些典故成語、詩詞佳句或者俚俗語言作為閒章篆刻,饒有情趣和意味。當我們看到這類印章時,也會覺得分外的別有意趣、興味盎然。
江竟瑞篆刻 一組閒章
如今,篆刻也成為一門傳統文化藝術愛好者的必學技藝。俗話說"七分篆,三分刻",尤其對於書法、國畫愛好者而言,如果能在完成一幅讓自己滿意的作品之後,再蓋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個人印章,那麼則會使整個作品顯得更加高雅韻致。
如何鑑賞篆刻?我們通常會從印材品種、形狀特徵和文字篆刻三個方面進行鑑賞。作為有意入門篆刻或者初學者而言,在練習書法的同時,學會欣賞篆刻文字的形式與布局也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篆刻的筆法是丰神靈動還是莊重典雅,字體是幽雅有古意還是筆勢壯健等,都體現著篆刻之人的審美取向。一方印章,它的氣韻、動靜、逸致、情趣,風貌等,都體現著作者的思想情緒和當時的藝術質感。古時一些優秀的印章作品,或勻落潔淨,或雋逸盎然、富麗典雅,都與其對藝術和人生的理解有著無法分割的關係。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近幾年國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和接觸篆刻這門藝術。然而即使篆刻藝術的學習資源開始豐富起來,篆刻也並非是一門簡單易懂的"大眾向"興趣愛好。它既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也需要老師系統性的講解相關的知識和技藝,因此,找到靠譜的篆刻學習課程十分重要。為了能夠讓更多的普通的篆刻愛好者學習到優質篆刻課程,大鵬教育在今年開設了篆刻學院,並找到專業篆刻講師領銜授課。無論是零基礎從入門開始的系統性綜合篆刻學習,或是針對性的專項提升、相關理論知識學習,篆刻愛好者都可以在大鵬教育的找到自己心儀的課程。
鄧石如閒章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陰陽刀筆,金石華彩。上下千古,一體渾然。篆刻藝術之中的意與古會,需要篆刻人鍥而不捨的不斷追尋和與探求。而在閒暇之餘,如果能夠親手篆刻幾方名章私印,在藏書的扉頁之間,在山水寫意之間,拓印上自己的喜愛的詩詞閒章,也不失為另一種意義上的與古人心意聚合,拋卻去人間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