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第一爐香》選角失敗的嘲諷聲很多。吃瓜網友從質疑主角馬思純、彭于晏,到質疑導演許鞍華?真是無知者無畏了。[震驚]
許鞍華今年73歲了,作為華語影壇少有活躍的且成績斐然的女導演,剛在7月份榮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成為全球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導演,堪稱華人之光!
那關於選角失敗的鍋應不應該扣在許導頭上呢?
其實,許導不是不懂張愛玲吧,畢竟她是導演圈最知名的張愛玲粉絲。她對待張愛玲作品非常認真,不但自己投入了心力研究,還請教了很多張學專家。執導過《傾城之戀》《半生緣》,也執導過《金鎖記》的舞臺劇。雖然當年《傾城之戀》白流蘇的選角也不是特別好,但《半生緣》選角就很對啊,梅豔芳和吳倩蓮簡直是共用一張臉,還有葛優、黎明、黃磊每個人都很貼合角色。
熟悉許鞍華的人應該都知道,許導雖然是大導演,但她不是個特別有話語權的大導演。她執導的片子很多都是叫好不叫座。是個雖有文藝理想,卻始終缺錢拍片的導演。與專注商業片早早享用上豪宅名車的同行相比較,她一直出行搭地鐵坐公車,至今仍租房生活,常去學校兼課或拍廣告為幫補生活……所以,小編更願意相信《第一爐香》的選角極有可能是商業考量的結果吧。
許鞍華的導演履歷中,個人有過六座金像獎、三座金馬獎、亞洲電影終身成就大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各種獲獎的煊赫戰績。
她特別擅長挖掘女演員身上的潛力,外界稱「影后製造機」,鮑起靜、蕭芳芳、葉德嫻、斯琴高娃、李麗珍,都曾因出演她的電影,而戴上「影后」的桂冠。所以吧,可以嘲諷資本,嘲諷畸形以流量為王的影視市場,真是不應該嘲諷許導。
在金像獎歷史上,迄今為止有兩部大滿貫的影片:一部是《女人四十》,一部是《桃姐》,皆出自許鞍華之手。許鞍華曾形容自己拍電影就像賭徒,而且是一直不肯離席的那種。身為華語圈內最好的女導演,優秀是真的相當優秀,窮也是真的很窮啊。想拍自己喜歡的電影,卻常常找不到投資。
例一《天水圍的日與夜》有獎項有口碑,但也是靠曾經嘲笑過她的王晶出資幫助才得以完成。
例二《桃姐》也橫掃一切電影節獎項,許鞍華在找投資時,也是四處碰壁,沒人願意出手最終找到劉德華。劉德華談了投資的初衷:「她(許鞍華)對我說,『我很久都沒有足夠的錢來拍戲了,你能不能幫我?』這句話打動了我,我也覺得很難過。
於是,3000萬的成本,劉德華投資了2000萬,並出任男主角,自降片酬,方才令《桃姐》得以開拍。
國內最具權威的電影評論者戴錦華教授就曾評價過:「許鞍華的電影不光是半部香港電影史,而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走過的中國,包括海峽兩岸和香港,包括中國大陸歷史變遷的影像畫廊。」
許鞍華獲獎無數功成名就,已經73歲的高齡老人,仍然在樂此不疲地為電影事業奔波。近幾年也開始北上挑戰更大的華語電影市場,不知道會不會為了生計向資本妥協,拭目以待吧。
文字原創,圖片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