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關、殺金坪,吳氏兄弟再創金兀朮

2021-01-10 心安歷史說

南宋紹興二年,隨著建炎南渡,趙宋王朝開始穩定。亡國之恥,靖康之難仿佛就在昨天。在金設偽齊的緩衝之下,一切好像又重歸平靜。表面上,平靜的如同鏡面,實則波濤洶湧。

南宋方面,四大戰區業已劃分完成。嶽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各領一軍。趙構身旁有楊沂中率領的禁軍保駕護航。五大軍力看似相安無事實則波濤洶湧,嶽飛冠絕天下,早就引起其他三路將軍的不滿。嶽飛書信一封,使得韓世忠英雄惜英雄放下了偏見,而張俊內心則更加陰暗,他勢必要剷除嶽飛。曾經富平之戰,南宋戰力皆在張俊之手,權力的魅力迷惑了他的心智。在他的心中,他便是南宋軍方的一把手,張俊不允許任何人比他戰功卓越。再者,領兵之人大多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嶽飛為了緩和矛盾,寫給各大將軍的親筆心中,足以見嶽飛文武雙全。張俊面對著嶽飛那精美的書法,再聯想自己,更是無奈、氣憤。這足以見韓世忠與張俊同為大將,氣量不可兩相對比。趙構更是時刻提防這些大將,雖有楊沂中的禁軍,但是他還是沒有安全感。趙構這個皇帝是一路被金軍打到江南的,他恐懼金軍,他想要絕對的安全,只要有戰爭就有失敗的風險。父親趙佶、兄長趙桓已經是前車之鑑,所以,他要議和,再續澶淵遼宋百年無戰事之夢。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要逼迫金議和,要打,但是不能打太狠。所以,要分兵權去打仗,也要能控制住這四股力量,最好讓他們相互猜忌,這是帝王的必修課,制衡之術。

南宋內部爾虞我詐,新興的金國政權也是如此。作為典型的少數民族國家,軍權便是一切權力的根本。軍界老資歷完顏宗翰和新任小皇帝完顏吳乞買、完顏昌爭得你死我活,突然間一股勢力開始不受控制,金兀朮,完顏宗弼開始不聽指揮,勢必要與趙宋決一死戰。金國上空,圍繞著三朵烏雲。

夾雜金、南宋兩國的偽齊也是提心弔膽。一方面,南宋中興四大將時刻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光復河山、覆滅偽齊的口號盤旋在劉豫皇座的上空;另一方面,劉豫還要保障絕對的戰鬥力、繼續為金搜刮錢財,做好看門狗的本職工作。

三個政權如同三個快要爆炸的火藥桶,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爆發

南宋紹興二年十二月,宋軍主動進軍偽齊,堪稱南宋第一次北伐,也成為三個國家沸騰的導火索。戰事一觸即發。

最早,劉豫鳩佔鵲巢進駐北宋故都開封。並大肆徵集10萬鄉民,兵分12路,駐紮在沿黃、淮兩河的陝西、山東一帶,頗有大舉南下之意。

雖說有十二路敵軍,但是兵力組成儘是鄉野村夫。作戰能力弱,怎麼看都是送到嘴邊的肥肉。可是,正軌的兵馬如韓世忠、劉光世卻按兵不動,出兵的反而是無名小輩。

襄陽鎮撫使李橫和河南府、孟、汝、唐三州鎮撫使翟琮,為什麼他們敢用兵?

他們的轄區靠近偽齊;他們不是正規軍。所謂的鎮撫使,只是趙構為了安撫肯跟隨他的地方豪強而設的虛銜,不是心腹,只是一顆顆棋子。而正是這些所謂當權者的棋子,使人刮目相看。李橫軍一路橫掃兩淮地區,劍指河南,率軍連克汝州、潁昌等地;翟琮領軍由西部出發與李橫形成西南兩路包圍,意取故都開封。

紹興三年二月,兩路人馬在開封城外圍順利會師。如此巨大的戰果震驚宋、金,南宋方面因為李、翟兩句已經深入敵區而無力支援;劉豫也冒著被金國拋棄的危險緊急向金國求援。金兀朮等來了機會,領兵南下,一路攻克了由於戰線太長、糧草不足的李、翟二軍。鄧州、隨州、襄陽、珵州接連被攻克,李、翟二人退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才穩住陣腳。

此時,江南大片腹地暴露在金軍的鐵蹄之下,逆流而上攻取川蜀、順流而下直抵吳越。面對天賜良機,金兀朮沒有選擇任何一條路,反而率領大軍向西南方向進發,因為那裡有吳玠。

再會

駐守陝西的吳玠被留守的完顏撒離喝打敗,真是罕見。完顏撒離喝,人稱啼哭郎君。因為與吳玠交戰數次總是兵敗而歸,得到了這個稱號,不想這次吳玠敗在了他的手裡。

於是,由陝入川的另一條防線即將被打開。這是一次更好的機會。由陝入川,在控扼長江上遊命脈,順勢南下攻取江南腹地,這才是金兀朮給南宋安排的結局。如此良機他必然不會放過,

於公,金軍不善水戰,只有控扼長江上遊,排除南宋水軍的威脅才是上等之選;

於私,之前和尚原大敗丟了完顏宗翰的女婿,自己大敗而歸,他不甘心,金兀朮發誓一定要手刃吳玠。

這次,他們之間的恩怨已經由和尚原轉移到仙人關。

金兀朮還是有實力的,他率領人馬再一次進攻和尚原,這一次,他成功登頂擊敗了吳玠的弟弟吳璘,而吳玠本人正在和尚原之後的仙人關等著他。

宋紹興四年,金兀朮與吳玠再次相遇,地點是仙人關。

金兀朮有了和尚原慘敗的教訓,更加小心翼翼。他進軍仙人關,正要安營紮寨。突然,一位將軍率領一支人馬要殺到關上去。金兀朮急忙率軍攔截,此人是金兀朮的漢族愛將彀英,他急於勸說此次戰役的重點不在於地勢而在於時間。如此忠心換來的只是金兀朮的一頓毒打,在金兀朮的眼裡彀英只是座下一犬,沒有資格指手畫腳。

再敗

和尚原兵敗後的吳璘與金軍一路作戰,終於在戰爭打響之前與哥哥吳玠會合。

2月27日,金兀朮率領十萬大軍進攻仙人關,戰爭正式打響。金兀朮在開戰之前在仙人關東北方向約40裡處佔領了青泥嶺、鐵嶺一線的制高點。他便以制高點為基礎,使得金國騎兵從上自下發起衝鋒。先不論40裡的戰線,使得人困馬乏。僅僅就金國騎兵衝到仙人關下,卻被擋住了去路。仙人關東北方有一道狹長的自然山嶺,好似一道城牆一樣擋住了金軍的去路。吳玠給這條山嶺取了個名字——殺金坪。

當天,統制官郭震駐守殺金坪,連續瓦解金兀朮組織的30多回合的衝擊。吳玠有軍令不能退回殺金坪內,可是在30多回合的較量下,郭震選擇撤退。

之後,郭震被軍法處置,頂替他的是吳璘。

為什麼要死守殺金坪,因為仙人關和和尚原不同,和尚原位於頂峰一點,金軍只能朝這一點攻擊,而仙人關地勢廣闊,雖有天險可守,奈何兵力懸殊。

當天黃昏時刻,金兀朮和韓常各自率領一路騎兵,一路由西側衝擊殺金坪,另一路據東側衝擊。殺金坪被突破,吳璘敗退。

當晚,金兀朮小心翼翼地佔領殺金坪,提防吳玠進攻。經過一夜的相安無事,金軍開始組裝攻城器械。

29日上午,金兀朮帶著30多臺攻城器械向仙人關方向開去。可是他卻無論如何也摸不到仙人關。因為通往仙人關的路上已經滿是鹿角、木柵欄,步兵都難以通過何況是大型器械。金兀朮下令騎兵下馬搬運路障,當騎兵們搬運路障時,仙人關上的投石車開始運作,無數的石塊如流星划過,金軍成了活靶子。當他們搬完路障後,地面上又重新填充了石塊。黃昏時分,道路才被清理乾淨。

這便是彀英所要爭取的時間,早在吳璘向仙人關靠攏時,他便向哥哥提議:殺金坪之地,去原尚遠,前陣散漫,宜益治第二隘,示必死戰,則可取勝。

金兀朮在暢通的道路上衝鋒,不想宋軍竟然主動迎戰。宋軍手持《唐六典》中記載的陌刀。兩米以上的斬馬刀一刀下去,人馬俱碎。在武器的加持下,金兀朮慘敗。自此,金兀朮將進攻的權力交到撒離喝之手。

撒離喝命令騎兵改步兵,進攻仙人關。宋軍以神臂弩迎戰,可是收穫甚小。原來,這些步兵肩負2副重甲(接近140斤),優點是弓箭射不穿,缺點是行軍太慢。看著一波波金軍靠近,第二隘中的部分將領萌生退意,吳璘當機立斷,以刀畫線:死則死矣,過此線者斬。吳璘已經放棄殺金坪,再放棄第二隘,就算吳玠不殺他,吳氏兄弟也會成為全軍的笑柄。正是在這種堅定的信念下,金軍強攻到底也未攻破第二隘。

金軍聚集在殺金坪一帶修正,當金兀朮正在考慮要不要再次進軍時。吳玠率領所有宋軍傾巢出動,金兀朮全軍疲敝,大軍敗退仙人關。

金兀朮二次大敗於吳玠,此生再未敢與吳氏兄弟交手。由陝入川,成為了金兀朮越不過去的坎;和尚原、仙人關是他的噩夢,吳氏兄弟領這位金國的「戰神」完顏宗弼膽寒。

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吳氏兄弟的成功在於智慧謀略,更在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

參考資料

元脫脫、阿魯圖——《宋史》,中華書局

唐張說、張九齡——《大唐六典》

相關焦點

  • 南宋最「低調」的名將:殺得兀朮棄袍割須,名氣卻不如嶽飛
    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名將確實存在「棄袍割須」的行為,他就是金朝名將完顏兀朮,民間稱其為金兀朮!那麼到底是誰把金兀朮殺得如此狼狽不堪呢?此人既不是嶽飛,也不是韓世忠,而是南宋另外的一位名將,他叫吳玠!吳玠出身平民,自幼習武,「長於騎射,曉兵法,讀書能通大義」,十幾歲時就參軍了。當時北宋的主要對手是西夏,吳玠從一名士兵做起,屢立戰功,不斷得到升遷,到靖康年間,他已經是一位副將。
  • 南宋野史:仙人關金兵遭敗績,副統領眼睛被射中後落荒而逃其三!
    將士們十分感動,紛紛說:「主將兄弟以身報國,我們也願以一死報主將!」吳玠十分興奮,當即和吳璘一起挑選了許多優秀射手,配備了硬弓強箭,然後分成幾隊,排成陣式,待金兵衝近陣前,一隊隊輪流發箭,狂風暴雨般的箭矢射向金兵,而且接連不斷,使金兵連一點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兀朮見部下死傷過重,只好下令暫停進攻,退回營寨。吳玠又派出幾支小部隊,從小路繞到敵後,切斷敵人的糧草供應。
  • 屢戰屢敗的金兀朮能算名將嗎?這個人可不是名將那麼簡單
    你只能說金軍所向披靡、金兀朮勇猛無前。這傢伙帶著一夥女真大兵,從長江以北打到長江以南,從建康追到臨安,再在南宋的國土上搜山檢海抓南宋的皇帝。歷史上,還沒有哪朝名將能玩出此等操作。而美中不足的的是:金兀朮遇到了韓世忠。八千南宋水軍,硬是把十萬金軍困在黃天蕩。從這個時候開始,金兀朮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因為他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南宋培養出來的真正名將。
  • 秦檜的妻子與金兀朮有染? 秦檜獻妻於金兀朮
    關於王氏偷情的事,在《宋史》中一點影子都沒有,但在民間,王氏和金兀朮之間的傳說還真不少,而且,還傳得有聲有色。清朝人寫的《說嶽全傳》其中描寫:金兀朮在一個樹林裡發現了正在洗衣服的王氏,一看就是南方人,長的還很騷。一時性起,也不和秦檜招呼一聲,直接就上了。秦檜知道後,也沒啥意見,囚犯一個,能說什麼呢?更何況,自己的老婆還挺喜歡金兀朮的,認為金的身體很粗壯。
  • 陸貞、金兀朮、多鐸,這些負面歷史人物沒必要洗白
    陸令萱因為丈夫駱超以謀反罪被殺,而成為宮廷女奴。但幸運的是,他被選定為北齊後主高緯的奶媽。陸令萱通過一系列操作逐漸把握朝政,後收養穆黃花為女,使她被立為皇后,自己被尊為「太姬」。從此權傾朝野。問題是,她雖然權力欲望及強,但是沒有治國才能。陸令萱聚集了許多朝廷同黨,專擅朝政,穢亂宮闈,貪汙納賄,奢侈享樂,使北齊王朝政治日益腐敗。
  • 吳玠:與嶽飛齊名的抗金名將,曾殺得十萬金軍只剩六千
    吳玠對官兵說,今日便是我兄弟二人報國之日,如果戰敗,我兄弟當先為諸君死。大家被吳玠的話深深感動,發誓願效死力。吳玠帶領大家伐木為柵,並修築堡壘、箭樓等工事,廣積糧草,做好了和金軍殊死一戰的準備。紹興元年(1131年)五月,被譽為金軍第一名將的完顏宗弼,也就是《說嶽全傳》中大名鼎鼎的金兀朮,親統十萬大軍殺奔和尚原。
  • 此人是母夜叉孫二娘之子,戰敗金兀朮粘罕,加入嶽家軍後蹤跡全無
    按照嶽飛的計劃,只要吉青能將金兀朮誘入愛華山山谷,對手將陷入重圍,插翅難逃。不過令嶽飛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精心部署卻因為牛皋的莽撞而功虧一簣。但是,當嶽飛與金兀朮在山間激戰正酣時,北山上的牛皋卻對王貴說:「下面就這一個番將,還不夠大哥一個人殺得,咱們把那麼多車堵在谷口有什麼用?我看谷中的番兵也不少,反正也是閒著,不如把車子挪開,你我衝下山去殺一陣番兵豈不暢快?」王貴也是粗莽好武之人,看見金兵早就想衝下去殺敵,只是未見嶽飛的號令不敢亂動。
  • 《嶽飛傳》裡的金兀朮,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嶽飛傳》裡的金兀朮是金國人入侵中原的統帥,他領兵狡詐多段且勇猛,那麼史書裡的金兀朮是怎樣的呢? 據史書《金史》記載:金兀朮是金世主完顏阿骨打的四子,名宗弼,本名叫斡啜,又叫兀..,也叫斡出。
  • 金兀朮在這場戰爭中被打的狼狽逃竄,逃跑後一句牢騷卻成千古名言
    金兀朮是一位比較有本事的金國將領,但是同時也是一位比較有喜感的金國將領,因為在人們印象中,金兀朮好像每次來南宋打仗,都會被人打得灰溜溜逃走。
  • 此人手持虎頭鏨金槍,令金兀朮聞風喪膽,卻因不遵軍令而殞命
    他身高八尺,力大無窮,使用一桿碗口粗的虎頭鏨金槍,騎著一匹青鬃馬,配上一身金盔金甲,傲視群賊,勇猛無敵。高寵在小說中的戲份不多,但卻有著光輝奪目的表現。他投靠嶽飛時,以一敵三,擊敗三位嶽家軍猛將。加入嶽家軍後,連續衝破十幾處金軍營寨,對戰金國猛將皆是一槍結束戰鬥,就連能舉千斤神龍的金兀朮,對金兀朮也是聞風喪膽,在高寵槍下也只勉強撐住了一個回合。
  • 金兀朮後人也在亳州,你知道嗎
    昨天小編編發的嶽飛後人在渦陽一文得到了廣大微友的大量點讚和轉發,為了回報大家對小編努力工作的肯定,小編再告訴大家一個驚人的秘密:金兀朮的後人其實也在亳州。和小編一起去看看「金兀朮」的第26代孫的生活吧。 在譙城區牛集鎮葛莊自然村西北角,佇立著一套嶄新的五間寬、兩層高的農家小樓。雖然這個農家小樓在周邊很是惹眼,但在富裕起來的農村,也不是一件很特別的事。真正把這家人與村裡其他人區別開來的,是這家主人的姓氏——「完顏」。
  • 「女真四太子」之鐵浮屠的由來——金兀朮
    鐵浮屠到底是誰發明的,我們已經不知道了,我們只知道用得最多的就是「四太子」金兀朮。有人說它是仿效党項的平夏鐵鷂子而打造的,但女真人和党項人之間沒打幾仗,党項人就臣服了,女真人估計連鐵鷂子長什麼樣都還沒看清楚。
  • 《嶽飛傳》當中的金兀朮,在正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嶽飛傳》當中,金兀朮是一個非常具有特點的人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嶽飛最大的一個敵手,給當時的南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那麼,正史上的金兀朮,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歷史上金兀朮跟嶽飛傳中的金兀朮有很大的區別,兀朮是根據他的名字音譯而來的,他的女真名字叫斡啜,因為兀朮發音與斡啜較為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兀朮。
  • 河南一縣城,金兀朮後人在此隱居400年,至今仍保留女真習俗
    而對於金兀朮這個名字,或許一些不熟悉宋朝歷史的小夥伴還比較陌生,但要是說起他的背景或許你會被震撼到,因為他便是大金朝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同時也是進攻宋朝的統帥之一。金兀朮生於古代的哈爾濱阿城區海溝河畔,是金朝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於是常常被人稱呼為「四太子。」
  • 嶽雲兩踹金營,進出如無人之境:打疼四王子兀朮,砸傷大王子粘罕
    比如,小將軍第一次亮相,就輪錘擊殺了金兀朮手下兩員大將,這也給十三歲的他增加了不少信心,立刻決定去兩軍陣前,幫父帥殺敵。小英雄說幹就幹,單人匹馬,帶上銀錘就趕赴嶽家軍駐紮的牛頭山去了。等到二將一碰面,金兀朮也被嶽雲的氣勢震懾了,簡單一問小將身份,確定了他就是嶽飛的兒子,金兀朮立刻毫不留情地舉斧就砍,但他實在是低估了嶽雲的力氣,小英雄雙錘一架,輕鬆地磕開了金兀朮的凌厲攻勢,而後順手一錘
  • 此女將兵器是方天戟,打傷過林衝,兒子殺得金兀朮割須棄袍
    仇瓊英十歲時,父親和母親出門為她姥爺奔喪,但半路遇到強盜,其父被殺,其母被劫掠。三年之後,田虎的國舅鄔梨帶兵再次到她家鄉劫掠,鄔梨沒有子女,見仇瓊英可愛,所以就把仇瓊英抱走,認作自己的女兒。可惜的是,張清在獨松關被厲天閏所殺,那時候仇瓊英已經產下一子張節,她帶著張清的靈柩,回到張清故鄉安葬。多年以後,張節長大成人,隨吳振抗金,大破金兀朮。張節長大,跟吳振大敗金兀朮於和尚原,殺得兀朮亟剃鬚髯而遁。因此張節得封官爵,歸家養母,以終天年,奏請表揚其母貞節。——《水滸傳》抗金名將中沒有叫吳振的人,應該是吳玠。所謂「亟剃鬚髯」,就是「連忙割了鬍子」。
  • 和尚原之戰,數千宋軍敗兵,戰勝金兀朮十萬精兵,南宋續命百餘年
    1131年5月,金將沒立率軍前來攻打。由於和尚原道路狹窄,金軍的騎兵優勢發揮不出來。吳玠親自上陣,斬殺一名金將,大大鼓舞了全軍的士氣。戰至午後,宋軍的生力軍投入戰鬥,沒立搶先逃跑,金軍大敗而回。於是,金兀朮親自領兵十餘萬,決心拿下和尚原,打開入蜀通道。10月,金兀朮以寶雞為大營,築起連天的營寨,準備依仗絕對的兵力優勢,把和尚原這顆硬核桃給砸開。
  • 吳氏宗譜舊序——吳氏文化
    吳氏舊譜序(摘自吳氏宗譜卷首 譜序一頁) 人之生也自吹律審間音而姓氏於是乎是承先啟後而無基業於是乎興姓氏則吾之所本基業則吾之所居本焉而不知所宗居焉而不知所承是謂無親無家罪莫大焉無親不仁也無家不知也吳氏季札之後唐太史競公之流派也則其本之所從來遠矣地有豐之金鬥吳氏之所肇居也生在於斯長於斯萃國族於斯後有天井湖之峙伏前有豐水之汪洋鬱郁蔥匕毓秀特異牧牛羊之崗浴群驥之池皆其勝概也斯則居之所從來又久矣本之是宗居之是承則非冒無知之罪蒙不知之非者可論也於是乎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