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傳》裡的金兀朮,史書是如何記載的

2020-12-23 騰訊網

《嶽飛傳》裡的金兀朮是金國人入侵中原的統帥,他領兵狡詐多段且勇猛,那麼史書裡的金兀朮是怎樣的呢?

據史書《金史》記載:金兀朮是金世主完顏阿骨打的四子,名宗弼,本名叫斡啜,又叫兀..,也叫斡出。

1.攻佔宋都城東京汴梁,又佔領河北

完顏宗弼以三千人馬侵入宋朝都城東京汴梁,宋朝皇上出城逃亡,緊接著完顏宗弼又選一百騎兵去追捕,沒能追上,但繳獲宋朝三千匹戰馬勝利而歸。

影視劇中完顏宗弼

接著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下詔,命令攻伐宋朝康王,完顏宗弼攻打開德府,此時由於缺乏軍糧,他又轉而進攻濮州。

於是攻克了濮州,宋朝周圍五個縣被迫投降。在攻打開德府的時候,完顏宗弼率領他的軍隊先登城,奮勇攻擊。開德府被攻陷。

接下來攻佔大名府,完顏宗弼又是身先士卒,捷足先登,宋朝軍隊不堪一擊,完顏宗弼迅速佔領大明府,這樣,把整個河北佔領。

影視劇中完顏宗弼

2.率軍渡江攻佔江寧

宋朝康王趙構逃往江南,完顏宗弼從和州出發渡長江。離江寧約二十裡,突然遇上宋朝杜充率領六萬步兵前來阻擊,六萬人被完宗弼及手下人共同擊敗。宋朝江寧守備陳邦光交出江寧,宣布投降

3.率軍順錢塘江佔領杭州。在長江口與韓世忠的船隊交戰

從江寧乘船從錢塘江沿水路,攻杭州,還沒到達杭州,杭州城裡的精英分子,早跑光了,順利佔領杭州,宋朝康王趙構聽說杭州失守,就從越州逃奔明州去了。

宗弼率軍在長江口與韓世忠相遇,雙方在黃天蕩相持四十多天,始終無法戰勝韓世忠,宗弼請求與韓世忠對話,韓世忠要求歸還,欽二帝。完宗弼無言以對。

宋韓世忠船隊

宗弼召集諸將開會,他說:「宋朝人用船咱們用馬這樣熟練,這如何是好呢」?於是完顏宗弼讓手下集破韓世忠的良策。

這個時候有個姓王的福建的人,獻上一計,在船上裝上土,等風停了出長江,有風船不出。

又有人獻上一計,開一條河,同長江連上,於是宗弼一夜就開挖了三十裡河與長江連上。

又有方士獻上一計,殺白馬和挖女人的心。並割破自己額頭祭天。宗弼一一照做

等第二天風一停,宗弼用小船放火,箭如雨發,韓世忠都是大船,風一停,動不了。這樣,宗弼才逃走。

3.戰場上與宋名將嶽飛交戰,多次慘敗

當初,入侵中原時,宗弼有一支非常精銳的部隊,叫子馬,士卒都身穿重甲以皮繩連貫在一起,三人一組。一出動就是幾千人,宋兵因此吃了不少虧。

嶽飛告訴士兵,衝入敵陣,不用抬頭,用刀砍馬腿,結只要一匹馬有一條被砍,整個部隊就不能作戰了。

嶽飛

3.奉命修史

皇統二年(1142)二月,宗弼到京師朝見金天子,奉金天子之命兼監修國史,同時宗弼晉升拜為太傅。

這時,宗弼差遣左宣徽使劉蕩作為外交使節,出使宋朝,拿袞冕圭寶..並玉冊冊封康王為宋朝皇帝。

皇統七年(1147),宗弼出任太師,領導三省事,都元帥、皇統八年(1148),宗弼逝世。宗弼的有一個兒子名叫孛迭。

怎麼樣,你覺得史書上的金兀朮和《嶽飛傳》的金兀朮一樣嗎?

【參考文獻:《宋史嶽飛傳》《金史完顏宗弼傳》】

相關焦點

  • 《嶽飛傳》當中的金兀朮,在正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嶽飛傳》當中,金兀朮是一個非常具有特點的人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嶽飛最大的一個敵手,給當時的南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那麼,正史上的金兀朮,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歷史上金兀朮跟嶽飛傳中的金兀朮有很大的區別,兀朮是根據他的名字音譯而來的,他的女真名字叫斡啜,因為兀朮發音與斡啜較為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兀朮。
  • 秦檜的妻子與金兀朮有染? 秦檜獻妻於金兀朮
    秦檜的老婆王氏和金兀朮在帳篷裡偷情亂搞關於王氏偷情的事,在《宋史》中一點影子都沒有,但在民間,王氏和金兀朮之間的傳說還真不少,而且,還傳得有聲有色。清朝人寫的《說嶽全傳》其中描寫:金兀朮在一個樹林裡發現了正在洗衣服的王氏,一看就是南方人,長的還很騷。一時性起,也不和秦檜招呼一聲,直接就上了。秦檜知道後,也沒啥意見,囚犯一個,能說什麼呢?更何況,自己的老婆還挺喜歡金兀朮的,認為金的身體很粗壯。
  • 陸貞、金兀朮、多鐸,這些負面歷史人物沒必要洗白
    《精忠嶽飛》對金兀朮的洗白金兀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也是歷史上嶽飛的勁敵。在《精忠嶽飛》中金兀朮不僅軍事指揮能力一流,還有情有義。對自己的兄弟完顏宗翰兄弟情深,對自己的愛人生死與共,又對嶽飛敬佩不已。然而歷史上的金兀朮卻並非如此。歷史上的金兀朮確實是一員戰將。他隨父兄滅亡遼朝。之後有南下發動了"靖康之役"北宋滅亡,他先後攻破建康、臨安。
  • 金兀朮後人也在亳州,你知道嗎
    昨天小編編發的嶽飛後人在渦陽一文得到了廣大微友的大量點讚和轉發,為了回報大家對小編努力工作的肯定,小編再告訴大家一個驚人的秘密:金兀朮的後人其實也在亳州。  一看到「完顏」,大家肯定會想到我國的一個朝代「金」,金朝的皇帝就姓「完顏」。這家男主人名叫完顏學中,是金朝宗室完顏宗弼,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大名鼎鼎的「金兀朮」的後裔。按照他們家譜記載,完顏學中是金兀朮的第26代孫。 亳州完顏來自鹿邑  記者來到了牛集鎮牛集村,完顏學中來到村頭為記者引路。
  • 湖南花鼓戲《嶽飛傳》全集,花鼓戲迷
    《嶽飛傳》是一部以嶽飛抗金的故事為題材,略帶有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  嶽飛,字鵬舉,是南宋著名的愛國將領。嶽飛出生三天,黃河決堤,母親帶著他坐在蓮花缸裡逃到了麒麟村。在麒麟村裡,嶽飛幸運地拜周侗為師,並和王貴、湯懷、張顯、牛皋等結為兄弟。幾個少年英雄,滿懷一腔熱血來到大宋軍隊。然而,面對著金兵的入侵,朝廷的奸臣卻不顧國家的安危,將立下戰功的嶽飛遣返回家。
  • 仙人關、殺金坪,吳氏兄弟再創金兀朮
    在金設偽齊的緩衝之下,一切好像又重歸平靜。表面上,平靜的如同鏡面,實則波濤洶湧。南宋方面,四大戰區業已劃分完成。嶽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各領一軍。趙構身旁有楊沂中率領的禁軍保駕護航。五大軍力看似相安無事實則波濤洶湧,嶽飛冠絕天下,早就引起其他三路將軍的不滿。嶽飛書信一封,使得韓世忠英雄惜英雄放下了偏見,而張俊內心則更加陰暗,他勢必要剷除嶽飛。
  • 嶽飛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被敵軍叫做爺爺,把金兀朮打的哭天喊地
    -《滿江紅》《滿江紅》充分體現嶽飛內心的愛國之心。他久經沙場,打得金兵聞風喪膽,私下叫他「嶽爺爺」,金軍統帥更是因他更說出:「撼山易,憾嶽家軍難。」秣兵歷馬,誓收中原嶽飛在參軍之後曾批評朝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對此他曾數次發起過大規模戰役,並且每一次都讓金兵損失慘重。
  • 嶽雲兩踹金營,進出如無人之境:打疼四王子兀朮,砸傷大王子粘罕
    以嶽云為例,在南宋的歷史上也確有其人,只不過按照史實來講,他是大英雄嶽飛的義子,但是在小說中,他的身份直接被刻畫成了嶽飛的親生兒子,而且宋史裡記載的嶽雲手執八十斤「鐵椎」,也被形象地描述成了重達八十斤的梅花亮銀錘,而且是他十三歲的時候,就能輕鬆舞動起來的。
  • 屢戰屢敗的金兀朮能算名將嗎?這個人可不是名將那麼簡單
    跟著山西一路,完顏宗弼只能在太行山裡看秋風。東路出兵,完顏宗弼任行軍萬戶,這才算真正的領兵作戰。而完顏宗弼的戰場表現非常好,一邊倒的勢如破竹。其實,金兀朮想表現不好都不行,因為宋軍太殘廢。第二次汴梁之圍,兩路金軍一起殺到,抓了宋欽宗和宋徽宗。完顏宗弼,繼續彪悍。此時,不是女真太狡猾而是宋軍太無能。升級是升級了,但完顏宗弼離名將還差一段封神之路。
  • 嶽飛精忠報國,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很多人認為趙構是擔心被武將篡權才殺嶽飛的,但事實是趙構就是單純地被金人嚇破了膽。趙構要真的是擔心篡權,後面怎麼弄出一個敢騎在他頭上的奸相。後期趙構見秦檜,隨身都要帶刀以防被秦檜謀害,這可是史書記載的。那為什麼趙構容得下這種隨時可以要他命的權相,卻容不下忠心耿耿的嶽飛呢。
  • 此人手持虎頭鏨金槍,令金兀朮聞風喪膽,卻因不遵軍令而殞命
    他身高八尺,力大無窮,使用一桿碗口粗的虎頭鏨金槍,騎著一匹青鬃馬,配上一身金盔金甲,傲視群賊,勇猛無敵。高寵在小說中的戲份不多,但卻有著光輝奪目的表現。他投靠嶽飛時,以一敵三,擊敗三位嶽家軍猛將。加入嶽家軍後,連續衝破十幾處金軍營寨,對戰金國猛將皆是一槍結束戰鬥,就連能舉千斤神龍的金兀朮,對金兀朮也是聞風喪膽,在高寵槍下也只勉強撐住了一個回合。
  • 河南一縣城,金兀朮後人在此隱居400年,至今仍保留女真習俗
    金兀朮生於古代的哈爾濱阿城區海溝河畔,是金朝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於是常常被人稱呼為「四太子。」天會三年,金太祖擊敗遼後,開始起兵伐宋,想要入駐中原成為這個大地真正的主人,大軍兵分兩路,而金兀朮則被任命為東路軍的行軍萬戶。一年後,金兀朮攻破宋朝的主要城池湯陰縣,並生擒宋軍三千人。
  • 金兀朮在這場戰爭中被打的狼狽逃竄,逃跑後一句牢騷卻成千古名言
    金兀朮是一位比較有本事的金國將領,但是同時也是一位比較有喜感的金國將領,因為在人們印象中,金兀朮好像每次來南宋打仗,都會被人打得灰溜溜逃走。
  • 古代八大用斧猛將,二程三胡四徐五楊六兀朮,第一是位美貌女戰神
    不過孟良被史書忽略的部分,全部被演義補充了出來。在演義中,孟良是一個罕見的猛將,他最擅長使用的兵器是大斧,斧法一流,常持長柄大斧衝鋒陷陣殺敵。不過除此之外,孟良還有一件法寶,是一個火葫蘆,裡面裝滿了硫磺球,如果打不過對方,他就用火葫蘆應急,遼國大將的鬍子都被孟良的火葫蘆燒過。想來孟良不但是一個猛將,還是一個優點幽默的傢伙。
  • 南宋最「低調」的名將:殺得兀朮棄袍割須,名氣卻不如嶽飛
    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名將確實存在「棄袍割須」的行為,他就是金朝名將完顏兀朮,民間稱其為金兀朮!那麼到底是誰把金兀朮殺得如此狼狽不堪呢?此人既不是嶽飛,也不是韓世忠,而是南宋另外的一位名將,他叫吳玠!吳玠出身平民,自幼習武,「長於騎射,曉兵法,讀書能通大義」,十幾歲時就參軍了。當時北宋的主要對手是西夏,吳玠從一名士兵做起,屢立戰功,不斷得到升遷,到靖康年間,他已經是一位副將。
  • 「女真四太子」之鐵浮屠的由來——金兀朮
    鐵浮屠到底是誰發明的,我們已經不知道了,我們只知道用得最多的就是「四太子」金兀朮。有人說它是仿效党項的平夏鐵鷂子而打造的,但女真人和党項人之間沒打幾仗,党項人就臣服了,女真人估計連鐵鷂子長什麼樣都還沒看清楚。
  • 此人是母夜叉孫二娘之子,戰敗金兀朮粘罕,加入嶽家軍後蹤跡全無
    在該書第二十七回中,嶽飛在愛華山一帶進行了周密部署,將十萬大軍分成了六部,每個將領都有明確的任務分工和詳細的作戰預案,預設了一個密不透風的伏擊圈。按照嶽飛的計劃,只要吉青能將金兀朮誘入愛華山山谷,對手將陷入重圍,插翅難逃。不過令嶽飛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一精心部署卻因為牛皋的莽撞而功虧一簣。
  • 精忠報國的嶽飛竟是因他而名聲顯赫?
    金兀朮試試搜索近似圖片金兀朮在歷史上是個了不起的將領,絕不像評書裡寫的那樣逢嶽飛必敗。他和嶽飛交手,總體處於下風,但絕不是每次都讓嶽飛打的潰不成軍。而且最後,他也不是讓牛皋給氣死的。金兀朮逃到南京,可沒想到之前自己打下的地盤被嶽飛給佔領了。金兀朮還沒來得及喘息就被嶽飛帶兵出城一路追殺,沒辦法只能原路撤退,退回了黃天蕩。這時候金兀朮犯愁了,前有嶽飛後有韓世忠,地形也不熟,水站根本就跟人家水師不是一個級別的。金兀朮也是束手無策了,沒辦法,只得張榜求賢,誰能給我出招,我賞他黃金萬兩。你還別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還真有人揭榜了。
  • 南宋三大猛帥:劉錡第2韓世忠第3,第1因金兀朮懼怕被趙構賜死
    《宋史》中的南宋三大猛帥,指的是「韓、劉、嶽」,因《宋史》把張俊和韓世忠、劉錡、嶽飛並為名將,而張俊並無勇猛可言,所以南宋三大猛帥就是韓世忠、劉錡和嶽飛。如果排個序,就是劉錡第2,韓世忠第3,第1是嶽飛,因金兀朮懼怕被趙構賜死。
  • 一塊宰相碑文,顛覆了宋史記載,難怪李清照贊項羽卻一字不寫嶽飛
    然而,翻遍李清照的作品,卻又有令人不解之處,李清照讚揚項羽骨氣,勇於亮劍戰鬥的精神,卻為何一字不寫抗金大英雄嶽飛?北宋宰相的一塊碑文,揭開了這一段隱史! 李清照出生於1084年,死於1155年,完整的經歷了金兵肆虐、北宋滅亡、南宋建立的過程,親眼目睹諸多社會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