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有顆「最亮的星」,湖南這個大學音樂教授分文不取組建留守...

2020-12-22 瀟湘晨報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當49名留守兒童用質樸、純淨的方式演繹《夜空中最亮的星》這首歌時,他們的世界、夢想已經與歌聲一起,飛出了湖南衡陽祁東縣官家嘴鎮的群山,只餘思念依然留守。

這個特殊的留守兒童合唱團成立於2017年,是湖南省第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合唱團,曾先後在梅溪湖大劇院和湖南音樂廳徵服評委、打動觀眾。今年10月,他們將唱著《夜空中最亮的星》前往北京,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向世界展示湖南關愛關心留守兒童,以教育扶貧,打造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樣板的探索。

建校,「第一代留守兒童」心系現在的留守兒童

祁東縣地處衡邵乾旱走廊,曾是衡陽唯一的省級貧困縣。雖然2018年成功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但外出經商、務工人員依然很多,留守兒童現象相當普遍。數據顯示,僅在祁東縣西區就有留守兒童兩萬多人。

2016年9月,在祁東縣西區的官家嘴鎮,一所專為留守兒童打造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祁東啟航學校正式起航。

學校創始人陳亮偉生於祁東、長於祁東,籌備創辦啟航學校時,他不僅讀書讀至中南大學博士,而且已創辦兩家培訓學校,在教育培訓界闖出了一片新天地,過上了眾人眼中發家致富的日子。因此,當他提出回到祁東的小山村裡辦一所義務教育學校時,幾乎沒有人理解與支持他。

2020年5月14日,衡陽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廖健,衡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張霞率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前往啟航學校調研,陳亮偉向大家表達了他回鄉辦校的初衷:「我算是第一代留守兒童,是讀書學習改變了我的命運,現在我想讓農村孩子享受城市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

從2013年籌資一億元開始籌備,到2016年9月打開校門迎來開學,陳亮偉終於將一座達到省城寄宿學校標準的新校園展示在家鄉人民面前。

組團,大學音樂教授毅然支教分文不取

陳亮偉不僅讓學校的硬體條件比肩城市學校,還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優化教育過程,培養素質特長,促進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力主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及才藝,開設了一系列的特色課程,包括手風琴、桌球、拉拉操、書法等共20餘門。

啟航剛剛招生辦學後不久,一次偶然的機會,陳亮偉與博士同門師兄、湖南科技大學教授王育霖相識,便邀請師兄去學校看一看。在此之前,王育霖聽說過留守兒童學校,教育人的情懷讓他接受邀請,去了一次祁東。

第一次走進啟航,王育霖留心觀察了孩子們的情緒與狀態,在學校操場上,他看到一個正獨立走路的小姑娘。王育霖從她膽怯、無光的眼神中讀出一種渴望,這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希望工程」那雙著名的大眼睛。回到大學後,王育霖始終忘不了在啟航見到的那些留守兒童,身為合唱指揮及藝術美學研究老師,他想用音樂敲開孩子們的小世界,用合唱澆灌孩子們的心靈花園。

彼時的王育霖其實很忙,他39歲就評上正高級職稱,平時不僅要給學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課,還要做科研、寫文章,有段時間每天睡眠不足5個小時。不過,王育霖還是找到學院領導,匯報了想成立一個留守合唱團,帶領學生一起去支教的想法,得到了學校與領導的支持。

王育霖這樣的專家教授願意上門授課,陳亮偉求之不得,更讓他意外與感動的是,王育霖提出將分文不取。

2017年4月13日,啟航留守兒童合唱團正式成立,首批招募了66名留守兒童,從而成為湖南省第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合唱團。

波折,第一節課無人張口草草結束

合唱團成立當天,王育霖就為孩子們上了第一堂課,但這卻是「失敗」的一堂課。

回憶那節課,王育霖記憶猶新,因為無論他如何引導與講授,始終沒有一個孩子張口唱歌。這節課很快就結束了,「因為實在進行不下去了」。

回到大學後,王育霖主動請教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學習如何走進留守兒童的內心。邊學邊教的他,從第二節課開始有意識地利用休息時間與同學聊天,帶一些好吃的糖果零食分給學生。漸漸地,同學們跟著王育霖唱了起來,並且越唱越好。

從那時起,王育霖帶的研究生學生每周末都會去啟航學校上課,他自己隔一周去一次,重大比賽之前則會去得更頻繁、待得更久一些。

對王育霖來說,去啟航學校是一段艱難的旅程。他要先從湘潭開車到長沙南站,再坐高鐵到祁東,然後再坐約一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達啟航學校,單程就要花去三四個小時。經常一去就是周末兩天,他有些無奈:「我也是父親,當我在教這裡的留守兒童唱歌時,我的女兒變成了留守兒童。」

各種困難疊加,王育霖一度「懷疑自己成立留守兒童合唱團的決定太過衝動」,在心裡打起了退堂鼓。那是2017年下半年,合唱團正在為參加衡陽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而排練。排練間隙,一個學生走到他面前,非常認真地問他:「王老師,我們要是比賽獲了獎,真的能去長沙嗎?」

孩子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觸動了王育霖,他開始感受到這次特殊的支教的意義。再加上同學們越來越喜歡唱歌、越來越大方,對老師們提的訓練要求都能不打折扣地完成,王育霖瞬間「找到了堅持下去最大的力量」。

放歌,省賽舞臺質樸表演感動長沙

為了避免「5+2=0」的現象,啟航學校同很多城區民辦學校一樣,實行放月假的作息制度。這樣一來,王育霖和學生每周末去給祁東給合唱團上課時,同學們都是有正常課程安排的,大家只能利用午休和晚餐後的空隙進行排練。

剛開始,有很多家長不理解,也不支持。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遠在外地打工,家中負責照看他們的一般是爺爺奶奶,在他們眼裡,孫子、孫女的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而合唱排練會耽誤孩子的學習。

隨著合唱團在各項比賽中取得越來越多的好成績,孩子們性格越來越開朗,學習成績也沒有下滑,家長們這才不再反對孩子進合唱團,甚至合唱團有演出時,許多家長特地趕去學校觀看,鼓勵孩子好好唱。

同學們也非常努力與爭氣,2017年,合唱團成立之初就在比賽中獲得祁東縣一等獎、衡陽市二等獎的好成績。

2018年11月,作為衡陽市的唯一代表,啟航留守兒童合唱團參加了湖南省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走進了長沙梅溪湖大劇院。在此之前,合唱團大部分學生還從未走出過祁東縣官家嘴鎮,對長沙的期待讓他們在排練中更積極、更認真。陳亮偉自掏腰包帶同學們到長沙參賽,還為合唱團的同學們定製了新衣服、新鞋子和新書包。

來到梅溪湖大劇院那天,合唱團孩子們望著從未見過的鱗次櫛比的高樓,看著眼前流光溢彩的車水馬龍,對大城市的期待一下子轉變為拘束與膽怯。上場前,指導老師把所有孩子集合在一起,給他們說了很多鼓勵的話。全程陪同孩子們參賽的陳亮偉激動地回憶:「真正演出時,當指揮老師揚手起拍的那一刻,孩子們的緊張與害怕瞬間消失,唱出了自信與快樂。」演唱結束後,現場觀眾為這支唯一的鄉村留守兒童合唱團鼓響的掌聲達一分鐘之久。

最終,在這場匯集了省內多所名校的展演中,啟航合唱團的小學組和初中組雙雙獲得一等獎,孩子們質樸的歌聲也喚起了更多人對留守兒童的關注。

2019年11月,由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省文化館共同主辦的「不忘初心·文化扶貧」暨播撒藝術的種子關愛留守兒童「愛·啟航」公益合唱專場音樂會在湖南音樂廳舉行,啟航合唱團再次唱響夢想之聲。本場音樂會還募集20餘萬元善款,用於幫助留守兒童的成長,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今年10月,湖南省將在國家大劇院進行《大地頌歌》的演出,展示湖南扶貧攻堅工作的成效,啟航留守兒童合唱團也獲邀將參與第四個篇章《夜空中最亮的星》的演出。現在,孩子們在期待中,認真地排練著。

改變:曾經內向愛哭的女生現在經常笑

在讚譽聲紛至沓來時,陳亮偉和王育霖團隊始終關注的,還是合唱與音樂帶給留守兒童的積極變化與成長。

當年王育霖在操場上看到的小姑娘張炎林現在已經是四年級一名可愛的女生,她正與同學們一起,認真地學唱著《夜空中最亮的星》這首歌。唱歌時,她純真的大眼睛裡閃爍的光芒仿佛真的望著一片星海。然而一年級剛入校時,她性格內向,很少與人交流,還不時地一個人默默掉眼淚。

原來,張炎林來自單親家庭,她的媽媽在她一歲時便離家出走,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她跟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境特別困難。被選入合唱團後,張炎林慢慢地在音樂中、在舞臺上找到了自信,臉上開始露出童年該有的笑容。

張炎林大方地告訴記者,每次合唱團的排練,她都非常期待,現在她不僅會休息時在宿舍裡唱歌,也會在回家後把快樂帶給爺爺奶奶。

同樣在讀四年級的張選康也很喜歡唱歌。張選康的父母常年在廣州打工,他現在每次想念爸媽時,就在空曠的地方大聲歌唱。唱歌為他解憂,也讓他得「優」。張選康表示,加入合唱團後,他的學習成績還提高了,有時考試遇到不會做的題,會在心裡唱一下歌,就會找到思路完成題目。

源於唱歌,孩子們收穫了不同的成長與快樂,合唱團的陳雨馨說:「每次排練的時候我都很高興,合唱團的歌都很好聽,我也學到了一些唱歌的技法。」

源於唱歌,孩子們現在也有了一個共同的心願——「去北京唱歌」。採訪中,所有孩子都表達了想去北京、想去國家大劇院唱歌的心聲,他們也開始想像北京會是什麼樣子的,這也讓他們在排練中更積極認真。

在合唱及一系列特色課程之外,啟航學校還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多次邀請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和衡陽市心理學專家重點針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與呵護。

契合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與育人趨勢,啟航學校還成立了學生生涯規劃發展中心,而這在長沙部分學校都仍是空白。

學校還打造了圖書館、健身房、留守兒童活動中心和遊泳池等,並且每年寒暑假面向留守兒童免費開放。

目前,啟航學校官家嘴校區共有學生1565人,其中留守兒童1361名,佔全校學生總人數的86.9%。還有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學生101人,佔全校學生總人數的6.4%。對於貧困學生,學校也先後出資300多萬元設立助學金和獎學金,目前已共資助100多名貧困學生。

規劃,想再多「管」學生三年

時至今日,陳亮偉左手食指的遠節指間關節處仍有一道傷疤,且食指不能完全伸直。他表示,那是小時候割豬草時留下的印跡。不僅手指上留下難再癒合的傷疤,少時的求學經歷更在陳亮偉心裡留下無法抹去的不悅回憶,這讓他在20歲生日時,就立志要建一所中國基礎教育的標杆學校。

如今短短四年時間,啟航合唱團與學校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政府的重視,陳亮偉坦言:「建校之初就想過會有這一天。中國不止祁東有留守兒童,我希望通過實踐總結出一套經驗與模式來,如果能夠複製或推廣到全國,就會有更多的留守兒童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進而改變自己與家庭的命運。現在,這一天比我的預期更早到來,既是對我和學校的肯定,更是對我們的激勵。」

採訪中,陳亮偉多次感慨:「他們(農村孩子)如果到城裡讀書,成本是很高的,整個家庭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只是,在他心裡裝著別人的忙碌與焦慮時,他自己的辛苦與壓力也被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上,不免「責怪」他:「要你不要回來,你非要回來,總是不聽話。」

「在人前隱藏著淚,在背後苦酒滿杯……」這首劉德華的《男人眼淚》是陳亮偉喜歡的一首歌。他也坦言在辦啟航學校後曾哭過好幾次。但無論已經歷怎樣的波折,又將面臨怎樣的未知,他都堅定地說:「只要中國還有留守兒童的存在,我就會把農村學校辦下去。」

對於未來,陳亮偉還有更遠大的教育夢想,但眼前他想再為祁東建一所職業中專,再多「管」部分學生三年,讓考不上高中的學生能夠學一門技能,而不是在本該奮鬥的年齡輟學無事可做、甚至因過早地踏入社會而走上歧路。

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再到職業中專,陳亮偉有著清晰的目標:「把大城市先進教育理念、優質教育資源引入農村,給留守兒童打造一個幸福成長的『啟航之家』,全面提高農村孩子綜合素質,扶貧先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大地頌歌》正式首演 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是「那顆最亮的星」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胡春雷 記者趙福中報導 動人的故事、精緻的舞美、悅耳的音樂……9月27日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正式首演。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場景和故事讓在場的觀眾數度落淚。來自祁東縣山區的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參加了演出。
  • 來自湖南科技大學
    這群孩子們有最樸素的衣服,最素淨的面容和最動人的歌聲。「每當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每當我迷失在黑夜裡,夜空中最亮的星,請照亮我前行……」當長久守望的稚嫩靈魂發出共鳴,那會是什麼樣的音律?當澄澈好奇的明亮眼神堅定注視,那會是什麼樣的光點?許多人希望從這群孩子身上找尋答案。
  • 大山深處奏響「放牛班的春天」 孩子的音樂夢被點燃
    11個孩子組成兩支搖滾樂隊,他們練歌的視頻在網絡上被廣泛傳播大山深處奏響「放牛班的春天」專家表示,音樂能讓人自信和樂觀,要讓鄉村孩子也能接受有質量的音樂教育閱讀提示在貴州六盤水大山深處,由11個孩子組成的兩支搖滾樂隊被廣泛關注。他們跟隨音樂老師組建樂隊,不僅改變了學校險被關閉的命運,也通過與音樂的相遇更加自信和樂觀。
  • 《大地頌歌》正式首演 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
    來自祁東縣啟航學校的留守兒童合唱團溫情參演。 《大地頌歌》是一部以歌舞形式為主的多媒體場景劇,該劇將我省脫貧攻堅進程中湧現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展現了湖南 「精準扶貧」的決心和精神,傳遞了湖南人民取得脫貧攻堅戰勝利後的獲得感
  • 大山深處奏響「放牛班的春天」
    閱讀提示在貴州六盤水大山深處,由11個孩子組成的兩支搖滾樂隊被廣泛關注。他們跟隨音樂老師組建樂隊,不僅改變了學校險被關閉的命運,也通過與音樂的相遇更加自信和樂觀。專家認為,未來鄉村學校也要補齊音樂教育的短板,讓鄉村孩子也能接受有質量的音樂教育。「暖慢慢飄進心窩,遠方傳來一陣風響。
  • 衡陽這個故事,是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當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樂響起,42名身著紅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臺,投入地歌唱:「每當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每當我需要一種希冀/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走下去……」他們大多皮膚黝黑,身板瘦小。  當晚,表現脫貧攻堅偉大壯舉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上演。當故事原型之一——湖南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登上舞臺,許多觀眾眼睛溼潤了。
  • 這個故事,是中國版「放牛班的春天」
    當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樂響起,42名身著紅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臺,投入地歌唱:「每當我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每當我需要一種希冀/夜空中最亮的星/請指引我走下去……」他們大多皮膚黝黑,身板瘦小。當晚,表現脫貧攻堅偉大壯舉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上演。當故事原型之一——湖南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登上舞臺,許多觀眾眼睛溼潤了。
  • 榜樣力量|大山裡留守兒童們的「陳爸爸」——陳亮偉
    2020年12月29號,湖南省文明辦發布2020年12月「湖南好人榜」。 陳亮偉的名字位列其中。也許你對這個名字還不夠熟悉,但是當提到他的名頭「祁東縣啟航學校校長」時,相信不少人的內心為之一顫。近段時間,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成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合唱團的精彩表現震撼了不少人。
  • 11個孩子組成兩支搖滾樂隊 大山深處奏響「放牛班的春天」
    閱讀提示在貴州六盤水大山深處,由11個孩子組成的兩支搖滾樂隊被廣泛關注。他們跟隨音樂老師組建樂隊,不僅改變了學校險被關閉的命運,也通過與音樂的相遇更加自信和樂觀。專家認為,未來鄉村學校也要補齊音樂教育的短板,讓鄉村孩子也能接受有質量的音樂教育。「暖慢慢飄進心窩,遠方傳來一陣風響。它曾多次想吹散暖氣,他們在某個地方相遇,慢慢地尋找著未來。
  • 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圓夢央視春晚 湖南衛視新聞聯播 1周前
    湖南科技大學2019級學生 黃紫瑩:希望孩子們能越來越好,有著自己的夢想,然後為夢想不斷地奮鬥,不斷地努力。「放牛班」裡春常在 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追夢之旅這支從大山裡走出的留守兒童合唱團,從去年6月走進公眾視野,再到昨晚登上央視春晚,只有短短八個月時間。
  • ...何炅動情演繹支教老師 與留守兒童合唱團演繹《夜空中最亮的星》
    4K高畫質電視版本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2021年1月1日晚在湖南衛視播出。這場一票難求的歌舞劇,終於要以最接地氣的方式跟大家見面。何炅在《大地頌歌》中扮演的是一名培養、鼓勵孩子們的支教老師。何炅飾演的王老師與42名孩子,一起完成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第3幕《夜空中最亮的星》的表演。何炅說,飾演的王老師是通過音樂的鼓舞,帶動更多的同學能夠戰勝孤獨,學會堅強,與孩子們合作是非常振奮人心的,「我每次在表演的時候看到孩子們,都有一種好像我就是他們老師的感覺」。
  • 聆聽鄉村音樂教室的第一課
    鄉村音樂教室的故事有個更久遠的源頭音樂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軌跡,但在廣大鄉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沒有像樣的樂器,也缺乏專業的音樂老師,音樂教育非常匱乏。據了解,凱佐希望學校創建於1935年秋,歷經戰亂之苦,幾易其所,又因地處偏遠山區,學校環境未能有較好改善。2005年,華聯出資為該校興建新校舍,學校破敗簡陋的環境開始有了轉變。
  • 湖南祁東:用歌聲打開留守兒童的心門
    歌聲來自湖南衡陽祁東縣官家嘴鎮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作為湖南省第一支由留守兒童組成的合唱團,它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留守兒童版「放牛班的春天」。這些孩子因唱歌而快樂,因快樂而自信,更在歌聲中打開了一道通往夢想和希望的大門。
  • 這位祁東人獲得了「湖南好人」稱號,他們的故事很感人
    面對這一群留守兒童們的爺爺奶奶,陳亮偉口中的「我們學校」正是他2016年創辦的祁東縣啟航學校。 走進啟航學校,要經過一個陡坡。在這個陡坡的路面上,寫著八個醒目的黃色大字:「人生輝煌,從此啟航」。 啟航學校位於祁東縣官家嘴鎮大源村,是一所民辦寄宿制農村學校。這所學校有1565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有1361人,佔86.9%。
  • 爭取活到2083年,見證這顆恆星的爆炸,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目前位於天箭座的暗星V Sagittae(即V Sge星),即使在中型望遠鏡中也幾乎看不見。然而大約在2083年,這顆恆星將會爆炸,變得和比夜空中可見的最亮恆星天狼星還要明亮。在這次爆炸期間,V Sge星將是銀河系中最亮的恆星。
  • 曾經的留守兒童如今的「逆行者」,這位湖南妹陀重回大山,帶著編織...
    曾經每到年末,這個問題龍山縣的孩子們只能埋在心底,成為他們最期待又最擔心的問題。而現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2000多名曾經的留守兒童,不再為此而思念落淚。因為他們知道,媽媽就在身邊工作,不會再出遠門了。在龍山縣,有一家淘寶店和其背後的工廠,員工全部由留守婦女和殘障人士組成,車間還遍布25個農村。工廠的創始人、85後譚豔林,也因此最近剛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範」。
  • 「做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夜空中最亮的星。」這是學生對農志瑩的評價。師生們眼中的她,是一個對教育事業充滿熱情,在平凡的三尺講臺上兢兢業業的人;師生們眼中的她,師德高尚,勇擔重任,潛心培養「全面發展,追求卓越」的學生,是深受學生愛戴的人;師生們眼中的她,雖然平時不苟言笑,卻是熱情、樸實、充滿愛心的人。農志瑩說,無論是成就自己,引領學生,還是帶動班級,她都努力去做內心嚮往、敞亮心靈、照亮集體的那顆星。
  • 《大地頌歌》何炅動情演繹支教老師,與留守兒童合唱團演繹《夜空中...
    明年1月1日晚19:30,湖南衛視將播出4K高畫質電視版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主持人何炅將在其中飾演重要角色。據悉,何炅在《大地頌歌》中扮演的是一名培養、鼓勵孩子們的支教老師。他與42名孩子,一起完成《大地頌歌》第3幕《夜空中最亮的星》的表演。
  • 快評慢談丨用音樂滋養留守兒童心靈
    新華社報導,在湖南省祁東縣啟航學校有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最近這個合唱團登上了國家大劇院舞臺,演唱的歌曲感染了大眾。據介紹,這所學校四面青山連綿,有留守兒童1361人,佔學生總數近9成。  對留守兒童來說,學校能有個合唱團真挺難得。從七八歲開始,父母外出務工,筆者就成為留守兒童,學校開設的主要課程除了語文就是數學,音樂課則可有可無。這是挺無奈的現實。一方面,貧困地區師資缺乏,沒有專業的音樂教師;另一方面,貧困地區很多人覺得學音樂沒有實際用處。可很多年過去,學校老師教會的課本知識大多遺忘,但課間教會我們唱的《我的祖國》卻深深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