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薩斯降B大調小協奏曲--郝傑老師演奏

2021-03-02 長號聯合匯

        德國作曲家Ernst Sachse(薩斯)的降B大調小協奏曲。這首曲子可以說是一首「萬能」的樂曲,無論業餘考級、參加各種考試、參加比賽、開獨奏音樂會,都適用的一首樂曲。

        小編曾經發過一個低音長號版本的,很多人想聽次中音長號版本的,今天小編就把郝傑教授教學DVD中的內容發送給大家欣賞。

MP3音頻,退出也可以繼續聽哦~

郝傑教授

美籍長號演奏家,教育家,上海交響樂團長號首席,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樂隊學院長號教授。

上海音樂學院外籍長號教授郝傑:出生於山東青島。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央樂團學員班,跟隨中央樂團首席長號演奏家姜德操先生學習長號。1984年起擔任中央樂團長號首席,成為樂團最年輕的聲部首席。同時為電臺、電視臺錄製了很多唱片,其中包括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片頭音樂,至今仍廣為使用。1987年,在由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徵爾導師山田一雄指揮的音樂會上,演奏了《萊西》長號協奏曲。1990—1993年,郝傑在德國漢諾瓦音樂學院獨奏班學習長號演奏,師從德國北部廣播交響樂團長號首席海爾木特·賽費爾。1992—1993年,他又跟隨柏林愛樂樂團首席長號約翰·達姆斯學習長號。1996年,郝傑在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繼續深造,師從西南密西根交響樂團首席長號約瑟夫·希克納和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長號海弗裡德曼並取得碩士學位。

2000年,郝傑作為美籍專家,應中國愛樂樂團邀請回國,擔任該團長號聲部特邀首席。2009年,擔任上海交響樂團長號首席至今。

相關焦點

  • 莫扎特G大調長笛協奏曲的演奏及其風格
    他確立了18世紀古典主義協奏曲的結構原則:三個樂章對比並置的套曲結構,雙呈示部,獨奏樂器有技巧性的華彩樂段等。27部鋼琴協奏曲佔有突出地位,代表作有d小調、c小調、A大調等;7部小提琴協奏曲中,G大調、A大調、D大調比較突出;其他還有單簧管協奏曲、長笛和豎琴協奏曲、圓號協奏曲、長笛協奏曲等。  莫扎特共寫了三首長笛協奏曲,G大調長笛協奏曲第一號(K313)是其中之一,作於1778年。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作為他唯一創作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不僅有著精湛的、絢麗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豐富的音樂內涵,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深刻的思想性。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5號,創作於1878年,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此生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在小提琴音樂史上,能與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比肩的,大概只有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了。與貝多芬、布拉姆斯、孟德爾頌一樣,柴可夫斯基一生也只寫過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現在,人們稱這4部奏曲為「四大小協」。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附小提琴譜-柴可夫斯基曲,帕爾曼、穆特演奏
    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部歡快、活潑、充滿青春氣息的作品,它歌唱生命,表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樂觀主義精神。這首樂曲當初相當不受世人歡迎,然而歷史最終證明這是一首絕無僅有的音樂傑作,在音樂舞臺上久演不衰,成為許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木 子   譯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年,俄羅斯作曲家)作品眾多,但是一生中只創作過一部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於1878年創作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與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獨奏小提琴始終處於主導地 位,協奏樂隊則並不處於從屬的地位,而是積極參與發展樂曲的音樂形象。樂 隊的音響效果特別具有一種昂揚振奮的緊張度,因此該曲又被稱為《交響協奏曲》。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採用傳統的三樂章結構。第一樂章是昂揚著英雄精神的奏鳴 曲。第二樂章是莊嚴壯麗的小廣板。第三樂章是充滿活力的迴旋曲。
  • 聆聽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1878年,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創作了獻給他的好友匈牙利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1831—1907)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 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賞析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⑩
    《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莫扎特《G大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的藝術賞析往期協奏曲主題:協奏曲賞析系列①丨柴可夫斯基和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一次聽完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丨 協奏曲賞析系列②;是愛情激發蕭邦寫下了《第二鋼琴協奏曲》丨協奏曲賞析系列③;莫扎特《第十二鋼琴協奏曲》的藝術特徵及演奏技巧丨協奏曲賞析系列
  • 小號版《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對於小號的魅力,你一無所知!!!
    胡梅爾與他的老師海頓另一處相同的是他也為小號音樂留下了一部經典之作,這就是《E大調小號協奏曲》。胡梅爾雖比海頓晚出半個世紀,但他也同樣沒有見到有閥鍵的小號,所以他的小號協奏曲也是為孔鍵小號寫的。胡梅爾是一個謹慎精細的作曲家,他尊崇前人的藝術經驗,喜歡在嚴謹的音樂範型裡尋找創作的快樂,他的小號協奏曲嚴格地遵守協奏曲三個樂章的規範,布局成快、慢、快的三樂章。
  •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大衛·格瑞特 2068
    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被譽為世界「三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其他兩首為貝多芬與勃拉姆斯創作。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充滿了濃鬱、優美的俄羅斯風味和柴科夫斯基鮮明的特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他很少用光輝的D大調寫成的作品之一。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於1878年,是作曲家一生創作黃金期最傑出的一部作品。1877年柴科夫斯基結束了與他的學生米留科娃僅有兩個星期的婚姻後,作曲家前往巴黎、維也納、及義大利旅遊散心。
  • 海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當時到底用什麼樣的樂器演奏的?
    懂小號的人,沒有人不知道海頓的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Concerto per il Clarino = Trumpet Concerto in E
  • 【考拉長笛】貝多芬《降B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小金鐘特輯>
    都是絕對不容錯過的學習「摹本」希望大家能夠所有幫助,謝謝ps:收到組委會權威消息初中組第二輪曲目為庫默爾,非庫勞版本高中組第二輪為德梅斯曼《F大調義大利協奏曲》更正曲目如下現將各組別、各聲部展演第二輪、第三輪必奏曲目公布如下:長笛組曲目小學組第二輪:費爾斯協奏曲(第一樂章)費爾斯初中組第二輪:夏日最後一朵玫瑰小變奏曲 庫默爾初中組第三輪: 降B大調奏鳴曲(第一樂章)貝多芬高中組第二輪:F大調義大利協奏曲(第一樂章)德梅斯曼高中組第三輪:e小調第七協奏曲(第一樂章)德維安納
  • 一首費爾德風格的蕭邦夜曲丨《降b小調夜曲》(Op.9 No.1)教學探微
    左手開放性的琶音伴奏注意手指打開放平,手腕很好地帶動手指運動,以至於手指彈的很連,在轉到降D大調時,我們要彈出彩色的變化。A段的最後4小節(15—18)蕭邦發出了熱情的聲音,在演奏大跨度的音時,把手放平,像是從鍵面上滑過去,小指的觸鍵面積應大些,這樣能保證手指的準確度,同時音色也能好些。B段總體為降D大調,其中有幾小節轉到D大調上。
  • 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他歷時26年完成了《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此曲由不間斷演奏的四部分組成。此曲對於學習鋼琴演奏具有很大的意義。它要求演奏者擁有極好的樂感以及高水平的鋼琴演奏技巧。本文著重分析這首作品的藝術價值、創作經過以及旋律的發展和主題的呈示等特徵。
  • 【今日名曲】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1878年柴科夫斯基來到瑞士日內瓦做短期的休養,此前他經歷了逃婚、跳莫斯科河自殺未遂、結束為時9個星期的不幸婚姻等一系列事件。三月冰雪尚未消融,清新溫馨的春天氣息激發了作曲家的創作靈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就在異國他鄉完成了《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
    當中,有所謂的三大小提琴協奏曲,分別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61)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77)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此外,還有所謂的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即上述的三首再加上:上述四首小提琴協奏曲,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必演的曲目。
  • 音頻欣賞--莫扎特G大調長笛協奏曲第1號K.313--帕胡德演奏
  • 莫扎特《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K314
    莫扎特最知名的三首長笛協奏曲即:《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G大調第一號長笛協奏曲》和《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G大調第一號長笛協奏曲》和《D大調第二號長笛協奏曲》這兩首曲子是在同一年創作的。其實莫扎特一生中為長笛獨奏和樂隊寫了最少五首樂曲,其中現存的有四首,也都是在1778年完成的。
  •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賞析
    《第一鋼琴協奏曲》是一部充滿青春激情的作品,具有磅礴的氣勢,它的旋律激昂澎湃,沁人心扉。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它以壯麗的氣勢開始了最初的序奏,最開始在樂隊奏出六個小節之後,接著轉入D大調,從而作為了整個曲子的基礎音調。然後鋼琴奏出旋律,樂隊再進行演奏,整個尾奏是充滿華麗式色彩的。
  • #藝術#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荷蘭巴赫協會:完全巴赫系列 -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WV 1045西方音樂史中你必須知道的50個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