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臉書改名Meta,並宣布要以元宇宙為轉型新方向後,元宇宙(Metaverse)這名詞在全球一夕爆紅。隨後,各類元宇宙概念股、元宇宙ETF也紛紛出爐。它到底是什麼?未來市場多大,值得投資嗎?集合Emergen、Newzoo調查機構、微軟、輝達等科技業者說法與外媒分析,一次說清楚讓你秒懂。
▌起源:元宇宙一詞起源,來自美國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所著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書中描繪未來人們借著戴上特製眼鏡與耳機,就能以虛擬化身優遊於比現實更豐富的虛擬世界。
▌原型:元宇宙的初步原型,除了電影「一級玩家」可看出,還可以從2003年發行的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發現,這個遊戲裡的玩家,不但自己擁有虛擬化身,還能在遊戲世界建立家園,或一起線上觀賞音樂會,形同一個真實的世界。
目前元宇宙最被質疑的是VR/AR體驗感不佳,容易暈。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便直言,沒人想把螢幕整天綁臉上。此外,連網速度慢也會影響。夠完善的擬真體驗,才可能讓元宇宙願景成真。
關鍵概念二:虛擬市中心據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微軟執行長奈德拉與Meta創辦人祖克柏近期公開談話,紛表示元宇宙就是未來市中心,不只用來娛樂,還要扮演商務角色。所有人將來會以虛擬化身,進入到元宇宙市中心上班、開會,甚至研發新產品。
關鍵概念三:導入NFT與區塊鏈如果你擁有NFT或加密貨幣,某種程度就等於進入元宇宙。而近期元宇宙虛擬地產以NFT方式高價賣出熱潮,更說明了未來NFT與區塊鏈在元宇宙中將扮演重要角色。以區塊鏈中的NFT來當作虛擬資產證明,並用加密貨幣支付交易,可看出將是元宇宙經濟運行的主要作法。但是能否運行順暢,以及資金把關也是挑戰。
另外,在此趨勢下,各類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的平臺,以及NFT交易市集也將是必備工具。
產業生態版圖:
元宇宙若能完整實現,需要多元條件配合,包括了金流、雲端與無人化基礎建設、軟硬體整合等。據Newzoo等調查機構提出的元宇宙生態版圖,可以分為以下幾塊,同時已有許多科技公司介入,因此也成為近期元宇宙概念股或ETF被點名網羅的標的之一:
▌ AR/VR/MR體驗使用裝置:宏達電、微軟、Meta、蘋果、三星
▌擬真體驗應用工具或平臺:Roblox、Unity、Sandbox、Decentraland
相關概念股與ETF,如何看待?
根據Emergen調查機構的研究,這個新產業,在未來10年內,將以每年43.3%的複合成長率快速壯大。商機確實不小。
不過,相關的元宇宙概念股與ETF,能否成為理想投資標的,還是得回頭看整體產業生態發展,是否能實現元宇宙的三大關鍵要求,達成願景並貢獻營收?才能下決斷。目前仍需持續觀望新發展。
謝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