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ETF好賺嗎?三大概念秒懂Meta、微軟的布局

2022-01-29 YIBO工作者

2021年臉書改名Meta,並宣布要以元宇宙為轉型新方向後,元宇宙(Metaverse)這名詞在全球一夕爆紅。隨後,各類元宇宙概念股、元宇宙ETF也紛紛出爐。它到底是什麼?未來市場多大,值得投資嗎?集合Emergen、Newzoo調查機構、微軟、輝達等科技業者說法與外媒分析,一次說清楚讓你秒懂。

▌起源:元宇宙一詞起源,來自美國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所著的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書中描繪未來人們借著戴上特製眼鏡與耳機,就能以虛擬化身優遊於比現實更豐富的虛擬世界。

▌原型:元宇宙的初步原型,除了電影「一級玩家」可看出,還可以從2003年發行的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發現,這個遊戲裡的玩家,不但自己擁有虛擬化身,還能在遊戲世界建立家園,或一起線上觀賞音樂會,形同一個真實的世界。

關鍵概念一:即時擬真體驗

目前元宇宙最被質疑的是VR/AR體驗感不佳,容易暈。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便直言,沒人想把螢幕整天綁臉上。此外,連網速度慢也會影響。夠完善的擬真體驗,才可能讓元宇宙願景成真。

關鍵概念二:虛擬市中心

據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微軟執行長奈德拉與Meta創辦人祖克柏近期公開談話,紛表示元宇宙就是未來市中心,不只用來娛樂,還要扮演商務角色。所有人將來會以虛擬化身,進入到元宇宙市中心上班、開會,甚至研發新產品。

關鍵概念三:導入NFT與區塊鏈如果你擁有NFT或加密貨幣,某種程度就等於進入元宇宙。而近期元宇宙虛擬地產以NFT方式高價賣出熱潮,更說明了未來NFT與區塊鏈在元宇宙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以區塊鏈中的NFT來當作虛擬資產證明,並用加密貨幣支付交易,可看出將是元宇宙經濟運行的主要作法。但是能否運行順暢,以及資金把關也是挑戰。

另外,在此趨勢下,各類接受加密貨幣支付的平臺,以及NFT交易市集也將是必備工具。

產業生態版圖:

元宇宙若能完整實現,需要多元條件配合,包括了金流、雲端與無人化基礎建設、軟硬體整合等。據Newzoo等調查機構提出的元宇宙生態版圖,可以分為以下幾塊,同時已有許多科技公司介入,因此也成為近期元宇宙概念股或ETF被點名網羅的標的之一:


▌ AR/VR/MR體驗使用裝置:宏達電、微軟、Meta、蘋果、三星

▌擬真體驗應用工具或平臺:Roblox、Unity、Sandbox、Decentralan​d

相關概念股與ETF,如何看待?

根據Emergen調查機構的研究,這個新產業,在未來10年內,將以每年43.3%的複合成長率快速壯大。商機確實不小。

不過,相關的元宇宙概念股與ETF,能否成為理想投資標的,還是得回頭看整體產業生態發展,是否能實現元宇宙的三大關鍵要求,達成願景並貢獻營收?才能下決斷。目前仍需持續觀望新發展。


謝謝你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微軟FB們為何急著構建「元宇宙」?領跑在線互動新時代
    不過,Facebook並不是唯一一家在元宇宙上大舉押注的公司。今年5月,微軟表示,它擁有一系列人工智慧(AI)和混合現實(MR)工具,幫助公司從今天開始開發「元宇宙應用」,這是它「獨一無二的定位」。包括熱門遊戲《堡壘之夜》開發商Epic Games在內的多家遊戲公司,也都已經發布了元宇宙的仿真軟體和VR服務。到底何為元宇宙?
  • 魔幻的元宇宙照進現實
    隨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宣布入局: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在5月的開發者大會上表示,自家的Azure就是一個元宇宙產品;Facebook公司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7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未來五年內公司將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英偉達(NVIDIA)宣布推出Omniverse——全球首個為元宇宙建立的基礎模擬平臺……國內方面,相關概念電影
  • 新· 關注| Facebook正式改名Meta,一個元宇宙新紀元由此開始
    Facebook要轉型元宇宙應該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重塑品牌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畢竟Facebook作為旗下的一款社交產品,這個名字早已經不能覆蓋這些年扎克伯格帶領團隊正在做的事情。如果說過去幾年還是扎克伯格在籌備和試錯的探索階段,那現在,扎克伯格無疑是已經下定了決心並規劃好了公司的未來,同時認為當下就是一個最合適的出擊時機。
  • 還沒搞懂元宇宙是個啥,就有人受騙了!
    在人們還弄不清什麼是元宇宙的時候,一些區塊鏈遊戲已經搭載上元宇宙的概念重新收割用戶。
  • 『 Smart News | XR 』元宇宙熱潮或激發10倍增長,XR產業虛火or風口?
    再到2022年1月18日,微軟祭出史上最大手筆收購,斥資687億美元收購著名遊戲開發廠商動視暴雪,在這場併購的相關會議中,元宇宙被提及了8次之多。目前,元宇宙「大火」越燒越旺,已經席捲多個行業領域。《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隨著元宇宙概念火爆全球,作為元宇宙重要「入口」的XR(擴展現實)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 【60秒半導體新聞】偽風口「元宇宙」不是技術問題 是社會問題 現在就是割韭菜/解決痛點,華為推鴻蒙印表機,HP顫抖嗎?
    偽風口「元宇宙」不是技術問題 是社會問題 現在就是割韭菜(中關村在線)今年上半年,「元宇宙」概念也吸引了騰訊、Facebook、字節跳動等科技巨頭扎堆布局。通過VR進入美麗新世界和暢想和當初網際網路企業的崛起何其相似,但是市場熱情從來不能和行業趨勢直接劃等號。元宇宙所提出的沉浸式體驗並不是新話題,甚至與當下的防沉迷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 比爾蓋茨:3年內大多數工作會議將在元宇宙進行
    不久前,微軟(Microsoft)聯合創始人、億萬富翁比爾·蓋茨(Bill Gates)預測,在未來兩三年內,大多數員工將在元宇宙中進行虛擬會議。(圖片:gatesnotes)他表示,疫情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場所,有遠程辦公需求的員工與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企業和員工已逐漸適應新的工作形式,遠程辦公將會把更多的人拉進元宇宙。
  • 20211222虛擬數字人:元宇宙炒作新方向
    2、昨日盤後,上海市委書記指出,引導企業加強研究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的重要平臺,適時布局切入。3、網易召開元宇宙大會,宣布明年一季度推出已內測2年的全球性遊戲UGC平臺。4、12月20日,VR平臺Rec Room宣布完成1.45億美元融資,元宇宙社交平臺有望加速發展。
  • 主題樂園「元宇宙」正式開啟?先看看迪士尼是怎麼做的!
    一個很多人都不認識的新名詞——「元宇宙」,進入了遊樂行業的視野。「元宇宙」是什麼?主題樂園和「元宇宙」有什麼關係?主題樂園如何運用「元宇宙」為用戶帶來新體驗?「元宇宙」的未來在哪裡?元宇宙(英文Metaverse)概念最早出現在1992年美國作家尼爾·史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中。這部小說描繪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元界」。
  • 「元宇宙」之路:昂貴且漫長
    Facebook希望更名之舉可以顯示出,執行長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是如何要圍繞元宇宙的概念重新定位這家科技公司。扎克伯格將元宇宙視為一個也能吸引年輕用戶的關鍵增長領域。扎克伯格在推廣元宇宙之際,Facebook正面臨著來自國會議員、研究人員和用戶的強烈抨擊。
  • 韓國產業界搶灘元宇宙
    來源 | 零壹財經作者 | Chenglin Pua(馬來西亞) 元宇宙在2021年掀起了一陣風潮。許多國際知名大公司都紛紛布局元宇宙,希望能夠吃下這一塊大蛋糕。這當中Meta是最積極的公司,未來要轉型成元宇宙公司並且大手筆拓展元宇宙業務。英偉達則是希望吃下元宇宙建設中晶片需求增加的紅利。國內巨頭也有不同程度的布局。在韓國,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對於元宇宙都採取積極態度。此前01區塊鏈曾梳理過,首爾政府出臺政策、制定規劃,宣布將在5年內打造首爾元宇宙平臺。韓國政府更是成立了「元宇宙聯盟」。
  • 精通移動端布局 - 概念篇
    物理像素    設備獨立像素    CSS 像素    PPI的概念    DPR的概念    縮放的概念    viewPort 的概念    viewport 渲染流程    Meta 標籤說明移動端布局實踐    混合方式
  • 【Let's Go Meta】讓我們擁抱元宇宙
    截止到我截圖已有數十萬條評論,國內各大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其實元宇宙概念也源自於科幻的作品,但它不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可能大家最近才聽過,但其實它在1992年的時候,在Avalanche(《雪崩》)這本科幻小說提出來了
  • 到底什麼是元宇宙?
    30年前,當史蒂芬森在《雪崩》裡面首次提到「元宇宙」這個想法時,他一定想不到這概念現在是這麼火。但到底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可以實現什麼?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大家的說法都不一樣。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各種「元宇宙」的概念。文章來自編譯,篇幅關係,我們分兩部分刊出,此為第一部分。
  • FB改名為Meta!矽谷總部標誌已換成「元宇宙」無限標
    元宇宙概念源於1992年美國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的小說《雪崩》,在書中,他為主人公創造了一個計算機生成的虛擬世界:主人公是一名外賣員,也是一名頂級可黑,一旦他將自己接入元宇宙,他就能用虛擬身份,在虛擬世界住豪宅,甚至拯救世界...圖片來源於businessinsider,版權屬於原作者Facebook 在加州矽谷的總部也已從FB的大拇指換成了新logo:
  • 在「元宇宙」裡看演唱會,是一種什麼體驗?
    ——《雪崩》尼爾·史蒂芬森看起來,無論我們認不認同這個概念,「元宇宙」都在加速發展。 不久前,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在虛擬演藝平臺WAVE上舉辦了個人第一場虛擬演唱會,作為當下全球樂壇裡全網粉絲量最高的歌手,比伯的入局,被認為是「元宇宙」的一件大事。
  • 求求元宇宙別禍害「虛擬人」了
    這都不是元宇宙的鼓吹者們希望你明白的事情——不少人試圖營造熱鬧的氛圍,元宇宙時代,每個人都需要虛擬人,它將成為你的化身和助理,你用虛擬人也在看著其它的虛擬人……但不得不說,這除了助推某種元宇宙狂熱,對釐清概念、技術與產業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還是得給這些鼓吹者潑個冷水,可別蹭今天已經整出活來的虛擬UP主們的熱度了。
  • 元宇宙周刊丨NOLO「交互戒指」取得新進展;中國移聯推出元宇宙相關培訓;BAYC或將與阿迪達斯合作
    Ezel.life 與藝術家 Frida Kahlo 的家人達成合作,將提供其元宇宙預覽。藝術家 Damien Hirst 最近為說唱歌手 Drake 製作《認證情人男孩(Certified Lover Boy》專輯封面.街頭文化元宇宙項目 Realy Metaverse 首次提出 City DAO 的概念。
  • 元宇宙的本質是孞宇宙——埃隆·馬斯克的Modle Π就是元宇宙
    Archer Hong Qian(錢  宏) 全球共生研究院院長Symbiosism Culture Think-Tank Foundation(CANADA)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大概因為大型社交網站FaceBook的更名,以及「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