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偷家族》影評

2020-10-12 yangmei3241

電影《小偷家族》影評:

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刺激血腥的鏡頭,即使情節上有,電影也通過敘述的方式避免了。六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擠在一個狹小混亂的空間裡生活,剛開始大家都以為只有最小的5歲女孩是撿來了的,後來慢慢才發現,其餘5個人也都是你撿我,我偷你,湊成一大家子。

順序應該是這樣,中年男與中年婦偷情,被婦之夫發現,兩人擔心被滅,於是先下手滅了婦之夫,然後兩人過上了逃亡流浪的生活,後來遇到同樣逃亡流浪的奶奶,奶奶偷了情敵的女兒,組成了四口之家,由於中年婦沒有生育能力,陸續撿了小男孩和小女孩,明知其有原生家庭,故意不還,組成六口之家。

他們沒受過什麼教育,生活來源:

奶奶靠騙,中年男靠偷,還帶著兩個小孩偷,中年男的老婆在洗衣店勞務,唯一合法的營生,只要有機會也配合男人偷東西。還有一美少女,幹色情業務。他們處於生活的最底層。

然而這一家子彼此關心,其樂融融,父愛母愛,祖孫三代共享天倫,雖然生活困頓不堪,他們也懂得生活質量,還全家組團去海邊遊玩。

後來,奶奶去世,小男孩偷東西被逮住,中年婦將所有罪責攬在身上坐牢,中年男因而有機會在外帶孩子,後來發現以中年男的能力無法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未來,只好忍痛讓孩子們都回到了原生家庭,從此,這一家人分崩離析。

回到原生家庭的小女孩並沒有得到象小偷媽媽給她的母愛,她的親生媽媽並不理會她的感受,她只能孤獨地一個人玩。如果讓她有選擇的機會,我相信她會選擇經濟條件不好,但能給予她心理上關愛的小偷媽媽。

原來,小偷家族最厲害的不是偷東西,是偷心,小女孩小男孩的心都被被老奶奶,叔叔阿姨們偷走了,儘管口裡叫不出爸爸媽媽,但心裡其實已經叫了。

從此片,我得出幾個結論:

一、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渴望有一個正常的家庭,有父有母,有子有女,有爺爺奶奶有孫子孫女。相親相愛正常的家庭是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物!

二、儘管通過正當渠道獲得的,如果不珍惜,有等於無。

比如,有人生了孩子,卻自私冷漠,沒有耐心與愛去面對孩子,這個孩子雖然有父母,卻等同於沒有父母。還有的人結婚了,卻不懂得互相尊重包容,為了錢、房子、孩子等一些原因,不得不在一起,這樣的婚姻有等於無,小三的出現不是偶然。當然不排除一些喜歡始亂終棄的傢伙,這些例外不在此列。

三、通過一二,因此,請珍惜自已的家人,不管是親生,還是再婚組合來的,只有付出真心與愛,就是親人,有愛才有家!

相關焦點

  • 《小偷家族》影評
    《小偷家族》影評作者:李子季圖片:網絡」是枝裕和所有的電影一直在圍繞這個主題發問。他把角色設定成最甚至最底層的人。體現的也是最日常的生活。因為這類人在生活的重壓下,很多親情淡薄。《小偷家族》延續了導演一貫的風格,用不緊不慢的鏡頭,記錄了一個「家族」的聚散,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羈絆與情感。電影講述的是幾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家庭,依靠奶奶的養老金艱難度日。
  • 第二屆獲獎影評賞析 |《小偷家族》
    在《小偷家族》中有許多段落是無聲的表演,片中每一次偷盜前都會有類似祈禱的儀式。將有聲的言語與情緒融入細微的動作中是是枝裕和式電影風格構成的一部分。封閉空間內敘事的靈動性以及通過在影片中構建寓言故事段落來對電影本身進行二次呼應也是其獨特的表現風格。
  • 電影《小偷家族》:「小偷」敘事與家族神話的「褶皺」
    電影《小偷家族》海報《小偷家族》:「小偷」敘事與家族神話的「
  • 影評——《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應該是《霸王別姬》(1993年)之後第一部在國內公映的金棕櫚獲獎電影。喜歡是枝裕和導演的人,想來多半都買過票了;但也許有朋友對是枝裕和並不了解,衝著金棕櫚獎「聽起來蠻厲害」,結果「感覺沒什麼看頭」,於是失望一波,勸退周邊朋友一波。
  • 迄今最好的一篇《小偷家族》影評
    《小偷家族》劇組在坎城電影節6月的上海電影節裡,《小偷家族》一票難求,一度炒上天價。今天,8月3日,它終終終終於在院線上映。如果這片都不去影院看,還敢自稱是影迷嗎?上部電影《第三度嫌疑人》一出,大家驚呼:是枝裕和怎麼變了。這次《小偷家族》他又回到自己最擅長的題材,但絕對不是為了炮製一碗熟悉的雞湯。
  • 《小偷家族》特殊家庭裡的一絲羈絆
    以興趣看電影寫影評,僅個人觀點。今天特意看一部具有深度的電影《小偷家族》,很早前是已經有留意該部電影。那我們就以簡單的經典語錄來回憶起,電影裡值得我們回味的片段。電影中的深度意義,雖然沒有理解透徹,但是淺度還是能理解到的……沒有血緣的愛,成為我們之間的羈絆六個人組成的家庭,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偷,但背景卻不相同。通過辦法偷來的親情比原本的親情還要真實。
  • 影評|《小偷家族》:家庭的意義
    和大部分日劇一樣,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也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沒有血緣關係的祖孫三代六個人:柴田奶奶、大治叔叔(爸爸)、信代媽媽、亞紀姐姐、祥太哥哥、玲妹妹,因為各種機緣,構建成了一個臨時家庭,表面上溫暖和諧,實際上靠著各種上不了臺面的臨時工作為生,比如援助交際,比如偷盜販賣。這大概就是電影題目的來源——「小偷家族」。
  • 電影推薦——《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是25年之後,中國電影院再次大規模公映的金棕櫚最佳影片。是枝裕和也成為衣笠貞之助、黑澤明、今村昌平之後,第四位拿下坎城最佳影片的日本導演。 《小偷家族》的故事,始於一個即將結束的冬天,在夏天蟬鳴時,進入最歡快的階段,又收尾於下了雪的冬天。
  • 以王陽明的《心學》來分析《小偷家族》
    從這樣一個「小偷家族」中,我們體會到了人性的複雜,既看到人性中的善,也看到人性中的惡,但這真的是人心嗎——今年6月,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有一條勁爆新聞,剛剛在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大獎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網絡開票幾十秒就被搶光,隨後網上
  • 看這部電影不需要三觀,因為小偷家族偷的是心
    題記:  電影要儘可能的表現日常生活,而不是直言不諱的說出來。  是枝裕和曾說:電影要儘可能的表現日常生活,而不是直言不諱的說出來。  《小偷家族》的優點在於克制。妹妹身上的傷,去世的歐巴醬,跳下天橋的哥哥,真正的殘忍都被留白了。眾生皆苦啊,只有愛是草莓味。
  • 深度影評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式的「憤怒」,讓我們淚流滿面
    就當我們以為是枝裕和要沉寂幾年,沒想到高產的他,今年5月突然一部《小偷家族》登頂金棕櫚。看過《小偷家族》後,不得不承認這是融入是枝裕和十年思考、探索、積累的集大成之作。外表溫和靦腆的是枝裕和,回到了《無人知曉》的狀態,在家庭之外觸及社會問題,拓展了電影的深度和廣度。
  • 【福利】 是枝裕和金棕櫚獲獎電影《小偷家族》原著中文版免費贈!!!
    這一片段在電影中是被剪去了,但在小說中保留下來,以此為標題,《小偷家族》不過也是一部,苦苦等待著那個缺席之人的故事。是枝裕和憑藉這部《小偷家族》奪得了去年的金棕櫚,更是在去年,帶著兩部電影《第三度嫌疑人》和《小偷家族》進入了中國觀眾的視野,一時被大眾津津樂道。
  • 《小偷家族》和「溫情」無關
    這也許是市面上各大自媒體中最不同的《小偷家族》影評。
  • 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看完了電影之後,為什麼還要看小說
    這一片段在電影中是被剪去了,但在小說中保留下來,以此為標題,《小偷家族》不過也是一部,苦苦等待著那個缺席之人的故事。《第三度嫌疑人》就是由三層大懸念包裹的近似商業片的作品,仍然有是枝裕和的作者印記,但還是讓很多人有所失望。而《小偷家族》調整了懸念的劑量,鋪陳在日常生活的書寫中,顯得恰如其分又符合戲劇規律般將人調動。
  • 《小偷家族》影評
    因為那些個歐洲人呢,為了彰顯自己的藝術水平很高,所以就特別在意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技巧,反而忽視了該怎樣去講好一個故事(各位如果多看一點歐洲導演的作品,應該也能感受得到)你看,這不就是文青的毛病嘛不過今年啊,我覺得他們還是騷得有點道理的,因為他們選了一個好故事——《小偷家族》。
  • 上海統考重點新增電影——《小偷家族》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一片,獲得了2018年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是枝裕和的電影主題包括家庭、社會與死亡,不過,在改編一些真實的悲劇故事時,是枝裕和經常會淡化戲劇性的衝突,用冷靜、克制的敘事風格來講述。
  • 18年最好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不是一部溫情治癒的合家歡電影。家裡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血緣關係。而且,每一個人都來自一個破碎的原生家庭。終於隨著奶奶的離世,小偷家庭也走到了分離的一天。能夠回歸原生家庭,或者正常的社會,應該是一件好事吧。然而祥太是厭惡這個小偷家庭的,也一直不肯叫爸爸。
  • 日本電影學院獎揭曉,《小偷家族》獲八項大獎
    日本電影學院獎揭曉,《小偷家族》獲八項大獎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19-03-02 13:18 來源:澎湃新聞
  • 《小偷家族》影評:善良和邪惡,本就是人性中最平凡的屬性
    導語:善良和邪惡,本就是人性中最平凡的屬性,論《小偷家族》在看了《小偷家族》後,小編不得不承認,對於是枝裕和的理解存在偏差。在簡要回憶過去的作品之後,他突然發現他並沒有憑藉熟練的戲劇技巧留在「舒適區」中,相反,他在表面上的繼承和重複中不斷揭示他的深刻觀察世界,生活和家庭。
  •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網友:非常沉重
    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和《小偷家族》 網友:非常沉重之前朋友推薦我看《小偷家族》一直沒時間看,最近剛把這部電影看完,看完之後,又看看一下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無人知曉》,第一次看到這種風格的日本電影,看完之後,讓人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又覺得現實社會的無情和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