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劉惠)2月5日,記者從呼和浩特市政府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按照「摸清底數、密切監測、暢通渠道、強化保障、從嚴監管、合力引導」的原則,提前籌劃、周密部署,專門成立了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小組,全力保障防疫物資需求和重要民生商品供應,截至目前,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從儲備情況看,截至2月3日,全市大米存量1597噸,面3412噸,食用油1967噸,牛羊肉3048噸、豬肉2546噸、雞蛋77.79噸、蔬菜2441噸、食鹽229噸。從價格情況看,蔬菜、糧油蛋、肉類已連續四天保持穩定。和春節前相比,大白菜、洋蔥、胡蘿蔔、土豆、青椒、油菜等蔬菜價格平穩,白蘿蔔、黃瓜、西紅柿、茄子價格下降,降幅在11-29%之間。除雞蛋略有上漲外,糧油、肉類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呼和浩特市積極抓好生產、流通、銷售三個重要環節。疫情期間,呼和浩特市採取對冬春淡季生產蔬菜的農戶給予獎勵補貼等多種有效方式,全力提升重要民生商品自給能力。據統計,近期主要蔬菜生產基地可上市蔬菜50噸,供應馬鈴薯30噸;保守估計,近三個月內,地產上市豬肉產品可滿足正常年份人均需求的60%。
疫情期間,開闢防疫物資、重要民生商品運輸專項通道,快速、優先保障物資轉運。及時協調解決物資運輸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確保供應渠道暢通。確定近800個門店為重點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企業,指導各旗縣區建立了應急保供投放網絡,在全市範圍內建立了81個投放點,確保銷售渠道暢通。
此外,市委、市政府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原則,建立冬春蔬菜儲備制度,下發凍豬肉儲備實施方案,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儲備。目前全市政府儲備糧食1.2萬噸,食用油3800噸,肉類(豬肉)137.78噸,蔬菜(大白菜、胡蘿蔔、洋蔥、土豆)4500噸,為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密切關注生活必需品的商品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預警報告。在重點農產品集貿市場、大型超市建立市場監管人員「駐場值守」制度,將有271名市場監督管理人員深入18戶大中型農產品集貿市場和142家大中型超市進行「駐場值守」,監測價格水平,督促疫情防控,做好申訴舉報事項的調查處置。強化執法檢查,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860人次,檢查農貿市場22家、超市74家、社區蔬菜副食店386家、藥店306家,從嚴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
1月25日至今,接受各類電話2118件,對涉嫌價格違法行為的進行立案查處,共立案3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