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首終極送別詩,堪稱絕唱,讀罷才知唐詩為何是巔峰

2021-01-17 國風美詩文

自南朝江淹《別賦》以來,送別詩恆河沙數。一次次的離別,總讓人黯然淚下,相同的揮手,卻是不同的落寞。故別雖一緒,情理千名。數千年來,人世間無時無刻不在上演分別的場景,但是文人才子,總能寫出不一樣的離別之言。

生活之中,想必我們也有不同的離別感受。與戀人的離別,不同於與家人之間的離別;與同窗的離別,不同於與好友的離別。而不同環境,又有不同的情感。或是去國離鄉,一別遙遙無期,或是他城故友相聚,分手更顯孤寂。

送別和離別,是同樣的神傷。離別或許為了安慰對方而故作瀟灑,送別之人,則是無需掩飾自己的情感。當唐朝才情橫溢的詩人,遇上這種普遍的情感,則誕生了許多千古傳唱的佳篇。

學者王兆鵬曾帶著自己的研究生,通過人工計算與大數據分析,歷經17年,從:歷代選本、歷代評點、20世紀論文研究、文史著作選介分析四個方面,排列出了個榜單。

這個榜單,雖然無法代表詩歌藝術成就的高低,但是能夠看出那些詩歌,後世學者研究討論賞析的是最多的。

榜單共有100首,其中大部分都是送別詩。今天說的四首送別詩,不僅是公認的藝術成就高,同時還在這個榜單之上,足見詩作優秀。堪稱唐朝的終究送別詩,前無古人,後有沒有來者,就不敢妄言了。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公元738年,王昌齡因為同情張九齡,被李林甫手下的人排擠,貶至嶺南,後來遇赦回京,又改任江寧丞,不過還是貶謫之職。這段時間,他與一位叫做辛漸朋友十分聊得來,經常吐露心聲。

公元742年,辛漸從潤州北上洛陽,王昌齡便送他到了潤州,然後分手。分手時,王昌齡寫下了這首詩。

此詩是倒敘的手法,前兩句是破曉十分,送走辛漸的場景。寒冷的秋夜,秋雨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滿江皆是雨點的漣漪。清晨送走好友之後,不見好友身影,只有楚山相對而望,倍覺孤寂和惆悵。

後兩句,是分別是王昌齡對辛漸的叮囑:此去洛陽,如果有親友詢問我的情況,你告訴他們,王昌齡還是那個純淨無暇、品格高尚的王昌齡。句中的冰心,是指純潔的心。玉壺,是道教用於,也是比喻心地純潔。

近現代作家冰心的筆名便來源於此。《唐詩鏡》說此詩「煉格最高」。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是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所寫的一首七絕。他們二人,和王昌齡都是好朋友,並且互相都寫過送別詩,不過經過時間的沉澱,一些優秀的作品,脫穎而出成為了名篇,這就是其中一首。

孟浩然屬於詩壇前輩,成名已久。李白遊歷天下時,曾在安陸住了十來年,於此,他二人互相欣賞,結為忘年交。公元730年的初春,孟浩然要去廣陵,也就是揚州,李白在武昌將孟浩然送到了江邊。

因為在武昌分別,所以首句說從黃鶴樓辭別,言明地點。第二句則說出時間,三月,還是煙花迷離的三月,孟浩然去往揚州,一個美麗的城市。

載著故人的小舟,逐漸變小,帆影最終消失在目光盡頭的碧空下。李白依舊沒有離開,仍然望著奔流不息的江水,似乎要目送好友直到揚州。

對於這首詩,宋顧樂形容得非常好:「如朝陽鳴風。」李白這首七絕,簡直將唐詩那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餘韻呈現到了極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佔巾。

這是王勃的一首五律。很多人說,王勃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可能唐詩一哥,輪不到李白。雖然是初唐,但這首律詩的幾處對仗十分工整。

少府是官職,從題目可知,王勃是送一位姓杜的官員去蜀地上任。

首聯描寫的是長安城,短短十個字,就將唐朝京都的氣象描寫得無比宏大,同時還點出了友人將要去的地點。「五津」代指蜀地。

男人之間的送別,沒有那麼多情長不舍,王勃告訴好友,自己的心情,和對方是一樣的。同為遊宦之人,對於背井離鄉能夠感同身受。很多時候,一句「我懂你」,就足以讓好友放下防備,也止不住淚水,知己難尋啊!

頸聯則說了,只要是知己,彼此相知,四海之內,無論何處,哪怕天涯海角,都像是鄰居一樣。宋朝的秦觀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與王勃此句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表達的是只要情深,則可以無視時間,另一個無視空間。

所以最後,王勃勸好友,不要哭哭啼啼,像小兒女那樣,把手巾衣袖都沾溼了。

王勃這首詩,一改其他送別詩悲傷纏綿之態,言語中盡顯曠達,意境宏大,氣象壯闊,對盛唐之詩,影響非常大。用兩個詞形容此詩:格高、氣厚。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是王維的一首詩。在盛唐,王維的名氣,是不下於李白的,這首送別詩,《唐詩排行榜》第二,可見古往今來,有無數人為之沉醉。

元二,是王維的朋友,古人對好友經常會以家族排行來稱呼。安西則是安西都護府。

渭城的清晨,細雨迷濛,微風拂過,便感覺臉上一陣溫潤,路上的灰塵被打溼,無法隨著車馬揚起,空氣清新了不少。旅館周圍的楊柳樹木,經過細雨的滋潤,更彰顯生機,青翠的枝葉,煥然一新。

臨別之際,王維端起酒盞,誠摯地勸道:元兄,再喝最後一杯酒吧,等西行出了陽關,便沒有故人陪你飲酒了。

通篇沒有不舍,但不舍盡在酒中。許多人對此都有共鳴,所以此詩被譜成曲子,名為《陽關三疊》,許多人送別時,都會唱彈這首曲子。

宋代的劉辰翁說: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他稱讚此詩為古今第一七絕。而明代《唐詩絕句類選》,稱此詩是送別詩的絕唱。

以上四首詩,雖然同為送別,但各有不同。王勃的作品,盡顯唐詩氣象,而其他三位,盡現唐詩絕句韻味,由此管窺唐詩,可知其為何是傳統詩歌的巔峰了。

相關焦點

  • 王維是唐詩的全才?他能將邊塞、送別、山水和禪詩寫得出神入化
    詩仙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既擅長寫遊俠詩,又擅長寫送別詩,比如他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在送別詩中算是極品了。李白甚至還擅長寫一些非常婉約的、綺麗的宮怨愛情詩。比如他的《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唐詩,詩唐 ——與孩子讀《唐詩三百首》
    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聞一多我們中國素以「詩國」著稱於世。唐朝流傳下來5萬多首詩歌,成為詩歌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後人整理了許多唐詩精選本,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風行海內外,與《詩三百》並駕齊驅,成為今人最珍視的文化遺傳。「三百首」只是個概數,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有310首詩。
  •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假期老友相聚,會這首詩就夠了
    詠古傷不起,送別滿基情。 這是唐詩愛好者總結的唐詩四大主題——田園、邊塞、詠古、送別。在交通不便、通信不發達的古代,相逢與離別是人生大事,也是最容易觸動詩意的場合。 馬上就是國慶長假了,少不了各種同學聚會,老友重逢。如果讓你選一首詩詞來送給老同學,你會想起來哪一首?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空靈飄渺,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他的詩歌瑰麗詭譎,浪漫神奇之處比之李白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李白的詩比較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而他的詩有時太過奇險艱澀,令人難以理解,故而並不太受人歡迎。不過這也是他不同於其他詩人之處,後人將他這種冷豔傷感的詩歌稱之為「長吉體」,許多文人爭相效仿,卻無人能及。
  • 《唐詩三百首》竟然是一本武功秘籍?
    其他還有逍遙浪漫派的李白李大俠、憂國憂民派的杜甫杜大叔、專給皇帝提意見派的白居易白老師(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掛著羊頭賣狗肉派的韓愈韓教授(以文入詩)、還有不寫標題派的李商隱李同學(「無題詩」為他首創)……這麼多門派,這麼多首詩,這該是個多麼大的寶庫啊!
  • 四首春愁唐詩絕唱,千古名句感受鄉愁與離愁!
    春天裡,有的人歡聲笑語,有的人黯然傷神,四首春天古詩詞,沒有一個愁字,卻透著淡淡的憂愁。【唐】杜甫《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首詩前兩句寫江邊春景,江水與白鷗,青山與紅花,一前一後,層次分明,色澤明快,對比強烈。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雖說創作七言律詩,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是唐朝人才輩出,湧現了無數大詩人,創作了非常多經典的七言律詩。《唐詩三百首》中收錄經典七言律詩50首,《全唐詩》中,七言律詩保守估計也有幾千首,那麼這幾千首作品中,最光輝耀眼的是哪些呢?小仙今天就鬥膽給大家盤點一下。
  • 王勃最孤獨的一首詩,讀來令人感慨萬千,也是他生命最後的絕唱
    另外王勃也是「初唐四傑」之一,相信對於唐詩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初唐時期的這四位詩人,他們每個人都才華橫溢,他們的作品對於後世也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無數的詩人化用他們的詩意,套用他們的名句。,由於寫完了這首詩之後,他便從船上掉落到了海裡被淹死了。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在唐詩300首當中,李白大約有30首古詩入選,佔了總量的十分之一。在這些詩歌當中,李白的詩作或表現豁達自如的一面,或表達出憤激的一面,或有充足的想像力等等,都各有特點。李白的詩歌大多數都是一氣呵成的。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這首送別古詩,堪稱唐詩300首當中最行雲流水的古詩。李白在這首古詩當中所寫的詩句,有不少已經被直接化成了歌詞。來看看你能不能唱出來: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無敵說唱古詩:《李白》| 一首歌,熟記李白生平和唐詩代表作
    停更了兩個多月,這段時間,我們將繼續推送看動畫學唐詩的視頻。今天,我們還要分享給大家一首歌曲。這首歌曲,由無敵老師原創。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用一首首類似的音樂,讓孩子們唱熟每一位唐詩人的生平事跡和代表詩作。點擊下方播放鍵欣賞吧,如果喜歡,請轉發給同學和朋友。
  • 為何說他們賦予了唐詩新的生命力?
    唐朝的繁華,成就了冠絕古今的詩篇,也使得很多有名的大詩人得以流傳千古。然而詩歌的發展並不是一蹴而就。 在唐朝早期,最先流行的是宮廷詩,語句華美卻蒼白無力。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盛興,詩壇上逐漸興起了以寒門學子為主的慷慨詩篇,並逐漸得到認可,他們被稱為「初唐四傑」。
  • 唐代詩人的好好告別:共有青山明月,便沒有人是異鄉人丨周末讀詩
    寫下這首頗「老成」的詩時,王勃才二十歲出頭。二十七歲即因意外溺水而英年早逝的他,留下了很多成熟的經典之作。比如這首送別詩,雖然他還很年輕,但看世界的眼光卻已在暮年。也許從來就沒有所謂「青春寫作」,一切好詩的眼光皆來自暮年,十分鐘年華老去的暮年。
  • 唐詩、宋詞、元曲最美十大巔峰之作,首首動人心!
    【 唐詩十大巔峰之作 】點評: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無通常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也道出了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令人襟懷豪放。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
  • 讚美春天的唐詩,杜牧的《江南春》堪稱絕唱!
    杜牧是唐朝傑出的詩人之一,素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因區別於李白和杜甫的「大李杜」)。杜牧尤其擅長七言絕句,在寥寥28字之中,能刻畫出異常優美動人的畫面。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百花齊放,綠草漫野,鶯啼燕飛,一派生機。
  • 「長安十二時辰」:12首唐詩見證唐朝的一天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電視劇用繽紛的畫面展現了唐朝的一天。今天,詩詞君來看唐詩版的「長安十二時辰」。
  • 【薦讀】唐詩宋詞元曲10大巔峰之作,大境界,真情懷!
    唐詩10大巔峰之作 ——10——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難》李白 噫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無通常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 ——7——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其一》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有詩為證:唐朝從未以胖為美
    不管是初唐、中唐還是晚唐,我們都可以從大量的詩詞中讀到,唐朝的人,或者說是文人階層、中上階層,從來就不曾有過「以胖為美」的審美觀。02、唐朝並不是以胖為美,有詩為證採蓮曲唐·劉方平落日晴江裡,荊歌豔楚腰。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 長安要是沒有國際化,唐詩就少了一半滋味
    唐朝國力強盛,版圖廣袤,奉行開放的外交政策,這一時期的對外交往積極活躍。唐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頂峰,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那麼唐詩中是怎麼表現當時的對外交往的呢?我用數據分析了《全唐詩》中的送別詩。
  • 史上最悲壯的送別詩,慷慨悲歌,仿佛昔日荊軻赴死!
    說到「送別」的唐詩宋詞,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呈現那幾句經典的送別名句,豪邁豁達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纏綿悽婉如「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別緒依依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瀟灑風流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等等。古人臨別必吟詠詩詞、相互唱和,以表離愁別緒,以訴依依不捨,以說叮嚀囑咐,以抒悵望之情。
  • 十首送別詩,幫你扶穩友誼的小船!
    >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送友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起句點出送友遠行時的景物環境,繼寫友人別後將如孤蓬萬裡,不知要飄泊到何處,隱含不忍分離之情。後四句寓情於景,把惜別的情思寫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