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2020-12-24 小仙說詩詞

前幾天小仙給大家分享了唐朝最好的十首七言絕句: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絕句的最高水平!

今天想給大家分享另一個體裁:七言律詩。

律詩句數固定、講究平仄、押韻嚴格,要求對仗工整,起承轉合,是近體詩最成熟也最難以創作的體裁。

雖說創作七言律詩,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是唐朝人才輩出,湧現了無數大詩人,創作了非常多經典的七言律詩。《唐詩三百首》中收錄經典七言律詩50首,《全唐詩》中,七言律詩保守估計也有幾千首,那麼這幾千首作品中,最光輝耀眼的是哪些呢?

小仙今天就鬥膽給大家盤點一下。

No.1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是杜甫所寫,將其列為唐詩七律第一,爭議不大。

前面說過,李白和王昌齡是最擅長寫七言絕句的,而杜甫就是最擅長寫七言律詩的,其他詩人的七律雖然也有不少佳作,但是從整體上都無法和杜甫相提並論。

而這首《登高》,又是杜甫最精到的作品。此詩是杜甫晚年所作,從技巧上看,已經爐火純青,從感情上看,也最能體現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

當然,杜甫的七律經典之作還有很多很多:《秋興八首》、《詠懷古蹟五首》、《登樓》、《客至》、《閣夜》、《蜀相》……可以說,僅杜甫一個人,就可以評點出幾十首。不過為了給其他詩人一些機會,只好委屈他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查閱。

No.2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稍微能對《登高》產生一點威脅的,就是崔顥的這首《黃鶴樓》,這首詩在普通人中的名氣,可能比《登高》還高一些:可能是因為這首詩比較好懂吧。

這首詩能千古流傳,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當然是因為的確寫得很好。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首詩並不是符合七言律詩的格律,但是詩詞創作以立意為先,詞句其次,格律最末,這首詩的立意高遠,足以讓人忽視格律上的小小缺陷。此詩虛實結合,氣勢恢宏,意境飄渺,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千年以來備受推崇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是詩仙李白的加持。

傳聞李白在遊覽黃鶴樓時詩興大發,想要題詩一首,但當他見到崔顥這首詩後竟然為之擱筆,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後來,李白仿照此詩,寫下一首《登金陵鳳凰臺》,想要與《黃鶴樓》一爭高下,但後人普遍認為李白還是輸了。

No.3 《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徵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這首詩大家可能稍微陌生一些,但是將其列為第三名是毫無愧色的。它是唐朝詩人沈佺期所作。詩名又叫《古意》、《古意呈補闕喬知之》、《古意呈喬補闕知之》等。

這個時期,律詩尚未完全定型,沈佺期的這首詩就成為七律的領頭之作。此詩的主人公是一位長安少婦,她所「思而不得見」的是徵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全詩辭藻典雅,華美豔麗,情景結合,意境鮮明,被歷代詩評家認為是溫麗高古之佳篇,對後世的七言律詩,尤其是邊塞詩影響深遠。

No.4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錦瑟》,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屬於他最富盛名的「無題」系列。對於此詩的內涵,千年來無數讀者一直爭辯不休,但是它的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每一個讀者都可以體會得到。

在杜甫之後,有不少詩人都會主動學習杜甫的詩詞風格,最有名、最成功的當屬宋朝黃庭堅引領的江西詩派。而在唐朝,學習杜甫最成功的就屬李商隱了。李商隱也是除杜甫外,唐朝七言律詩寫得最好的。

他的七律代表作除了多首纏綿悱惻的「無題」外,還有很多和杜甫風格相近的作品,比如:《杜工部蜀中離席》、《安定城樓》、《籌筆驛》、《春日寄懷》等等。

No.5 《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此詩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關於此詩,還有一個小故事,小仙之前給大家講過:

>>>唐朝詩人的高手過招,最大的贏家是他!

此詩是懷古詩中的精品。全詩敘說的內容是歷史上的事實,狀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實景,抒發的感嘆是詩人胸中的真情。詩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襯,相長相生,營造出一種含蘊半瞻的蒼涼意境,給人以沉鬱頓挫之感。

小仙是特別偏愛劉禹錫的,之前還特別寫過關於他的專題,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點擊:

>>>他不是唐朝最出名的詩人,但肯定是最猛的詩人!

No.6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此詩是劉禹錫一生的摯友柳宗元所寫。

柳宗元的詩詞和文章,宛如汩汩的清泉,泠然刺骨、甘冽逼人。這首詩也可以看出這樣的風格。當然這與詩人的人生經歷不無關係。寫此詩時,柳宗元正因為永貞革新而被貶柳州,多愁多病。此詩正是寫給當時一起被貶的四位朋友的。

此詩抒寫思念朋友而難以見面之意,表現出一種真摯的友誼,雖天各一方,卻有無法自抑的相思之苦。詩中的風雨,不僅僅自然現象,也蘊含了詩人遭貶以後憂恐煩亂的心境特點。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向來以散文傳世,但其實他的詩詞寫得非常好,蘇軾曾評價說: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大概意思就是,柳宗元的詩詞,文字簡練,但是意蘊無窮。

除了這首是以外,柳宗元的七律代表作還有《別舍弟宗一》等。

No.7 《鹹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許渾的代表作。

許渾在唐朝詩人中的名氣不算太高,但是也寫過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上次講七絕的時候,小仙就準備講他的《謝亭送別》,後來還是狠心放棄了。但是這首七律不能不選上。

此詩情景交融,景中寓情,在呈現自然之景的同時又體現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景別致而悽美,情愁苦而悲愴,意蘊藉而蒼涼,境雄闊而高遠,為唐人登臨詩篇之佳作。

「山雨欲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即將有大事發生的那種緊張氣氛。

No.8 《九日齊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這是晚唐詩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小仙前幾天剛剛給大家講過杜牧,在這裡就不重複了:

>>>杜牧詩作精選:小杜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No.9 《望薊門》

燕臺一望客心驚,簫鼓喧喧漢將營。

萬裡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一般給唐詩排名,邊塞詩都會稍微佔一點便宜,因為邊塞詩豪放大氣,最能體現盛唐氣象。祖詠的這首《望薊門》能在競爭激烈的評選中出線,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不過這首詩本身的品質和藝術價值也是毫無問題的。全詩意境遼闊雄壯,充滿陽剛之美,帶有濃鬱的盛唐時期的慷慨之氣,寫景狀物中又寄寓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和投身疆場為國立功的壯志,是一篇催人奮進的愛國主義樂章。

No.10 《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最後這個名額,小仙經過反覆思量,決定給劉長卿的這首《長沙過賈誼宅》。

唐朝詩人群星璀璨,劉長卿並不太顯眼,不過他的五言詩寫得特別好,被譽為「五言長城」;七言詩評價稍低一些。然而這首《長沙過賈誼宅》確實唐朝七言律詩中的精品。

這首懷古詩表面上詠的是古人古事,實際上還是著眼於今人今事,含蓄蘊藉,詩人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於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

以上就是小仙評選出的唐朝最佳的十首七言律詩了。限於數量,很多很多詩人和經典之作就只能放棄了,比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白居易的《放眼五首》、溫庭筠的《蘇武廟》、《經五丈原》、韓愈的《左遷藍關示侄孫湘》、盧綸的《晚次鄂州》、高適的《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元稹的《遣悲懷》、秦韜玉的《貧女》等等等等,這些詩都是流傳千年的經典之作,也都不遜色於上述的十首詩,也是小仙常常吟誦的。

最後給大家來一個彩蛋:

吊白居易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這首詩是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所作,是弔唁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全詩語言通俗凝練,感情真摯,表現了作者對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現了對他詩歌的讚賞,同時突出了白居易詩作具有非同凡響的藝術成就。

身為一個日理萬機的皇帝,都能寫出如此精妙的七律,唐朝七言律詩的輝煌由此就可見一斑啦!

相關焦點

  • 經典碑帖:饒介《書七言律詩三首》
    饒介《書七言律詩三首》,選自「元人法書」第九幅。饒介家藏甚豐,見識廣博,書遠師王獻之與懷素,史稱其草書飄逸似懷素,圓勁暢朗,神追大令(王獻之)。饒介《書七言律詩三首》本幅用筆起伏多變化,在大令風格的行書中,又融入懷素的筆意。全作揮灑自如,氣脈酣暢,間雜章草筆法,益增古樸趣味。
  • 他是唐朝最「懶」的詩人,僅兩首詩現存於世,孤篇卻力壓全唐
    而中國的詩,又有唐詩宋詞一稱,唐代的詩在古代歷史上影響是非常大的,唐代詩有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近體詩有絕句和律詩,而這兩種又分五言和七言,所以唐代的詩多種多樣。在唐代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派別,以王維、孟浩然為主的山水田園派,以王昌齡、王之渙為主的邊塞詩派,以李白為主的的浪漫派,以及杜甫為主的現實派,凡是這四大派別的人產出的詩都非常的多。
  • 這十五首詩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水平,你覺得呢?
    【上榜理由】聞一多: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王夫之曰: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譚元春:春江花月夜,字字寫得有情,有想,有故。《網師園唐詩箋》:悲壯渾成,應推絕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上榜理由】《唐詩品匯》:全是託興,終之悠然。不言之感,復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猶不忘淡,詩之尤不朽者。
  • 唐朝四首終極送別詩,堪稱絕唱,讀罷才知唐詩為何是巔峰
    當唐朝才情橫溢的詩人,遇上這種普遍的情感,則誕生了許多千古傳唱的佳篇。學者王兆鵬曾帶著自己的研究生,通過人工計算與大數據分析,歷經17年,從:歷代選本、歷代評點、20世紀論文研究、文史著作選介分析四個方面,排列出了個榜單。這個榜單,雖然無法代表詩歌藝術成就的高低,但是能夠看出那些詩歌,後世學者研究討論賞析的是最多的。榜單共有100首,其中大部分都是送別詩。
  • 王勃《滕王閣序》後的《滕王閣》詩,連七律都不算,有沒有水平?
    不過後世對此詩最大的質疑是這首詩雖然是56字,但卻連七律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首七言古詩。多年來,很多人以是否能寫一首格律工整的律詩,來判斷詩人們的水平。唐代後眾人把杜甫捧為詩聖,和他在律詩格律上完美表現不無關係。而王勃這首詩,粗看上去確有七律之風,但細品下多處出律,所以怎麼也算不上是工整七律。明代文人胡應麟,也曾對此提出過質疑。本期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唐詩三百首》竟然是一本武功秘籍?
    就是流傳很廣的那首詠雪詩,「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飛入梅花都不見」。前三句是乾隆孫子的,最後一句的點睛之筆是隨行的大臣沈德潛為了怕冷場為他接上的。當然,這件事也許只是個傳說,不過至少我們能從中讀出來一點言外之意:乾隆寫詩的水平實在不咋地。可見,他爺爺編的《全唐詩》對他也沒有起到多大作用。
  • 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太少了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
    說到《唐詩三百首》,幾乎無人不知,連三歲小孩子都能背誦。 上學的時候,誰沒有為那些背不完的唐詩而頭疼呢? 年歲漸長,才漸漸讀完唐詩,才知道這本書的難得。
  • 哪首詩才是唐詩的第一首?誰算是唐代第一位詩人?
    唐詩,是指創作於唐朝的詩歌,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唐詩對後人研究唐代文化、政治、經濟、民情、風俗、服飾、音樂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說起唐代詩人,大家第一印象應是李白、杜甫,但是,誰才算是唐代的第一位詩人,哪首詩才算是唐代的第一首詩?
  • 讀唐史品唐詩:萬裡寫入胸懷間
    泱泱華夏,悠悠歲月,從春秋戰國、夏商周、秦漢一路進行風雲演變、王朝更替,迎來了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唐朝。唐朝科技、詩歌和藝術等方面,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據著舉重若輕的地位。眾所周知,唐朝最為突出的文學成就非詩莫屬。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彩奪目的明珠。在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它獨闢出一座永遠絢爛多姿豐富多彩的園圃。在這神奇的園圃裡,可謂「百花齊放」,優秀詩人輩出,名篇佳作噴湧,在詩的世界裡吐豔爭芳。
  • 對聯和律詩對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實際上,在《全唐詩》裡這種證據很多,除以「句」的形式出現的大量對聯外,還有很多生動的對聯故事。在名勝古蹟中也有仍然保存的歷史信息,如藏於山西晉祠觀寶翰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對聯:「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全唐詩》中年代最早的律詩也出自李世民之手。無獨有偶,成熟的律詩見之於初唐,有文字可考的對聯也見之於初唐。這說明,起碼在李世民時代,對聯和律詩已屬於並列存在的關係。
  • 這本書等了3年,終於迎來了它的回歸—《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
    這本書,等了3年。2017年末,《金聖歎選批唐詩六百首》,上線20分鐘就被一搶而空。因為一些原因,這套書沒能再版。145位詩人及其小傳、595首七言律詩,再加上鬼才金聖歎的經典點評,堪稱一場唐詩的文化巡禮。
  • 唐詩三百首 朗誦大全集7CD音頻
    資源簡介《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唐詩三百首》共選入唐代詩人77位,計311首詩,其中五言古詩33首,樂府46首,七言古詩28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諸詩配有注釋和評點。 五言古詩簡稱五古,是唐代詩壇較為流行的體裁。
  • 杜甫十首最經典的七言律詩,篇篇都是千古名篇
    杜甫的各體詩歌中,又以七律成就最高,今天小樓就輯錄十首杜甫最為經典的七言律詩,與大家一同賞析。 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 唐詩三百首朗誦MP3版本大合集
    資源簡介《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 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這首《出塞》是七絕還是樂府詩?
    這兩個問題和題主的問題答案一樣:都是。一、王昌齡的《出塞》是七絕王昌齡的《出塞》兩首,都是七言的絕句,不過這兩首有區別,第一首是近體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首平起平收,首句押韻的七言近體絕句,平仄、黏連、押韻都符合格律要求。第二首是古體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 唐詩三百首排名第一的七律詩作,乃是千古詩聖的扛鼎之作
    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的七律作品。其中杜甫崔顥的兩首古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最高的。在不同的版本當中,有的人把崔顥的《黃鶴樓》列為唐代詩人所作的七律第一;而有的人則把杜甫的這首《登高》作為唐詩最優秀的七律作品。
  • 他是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惡名遠揚,但這首詩卻被我們奉為經典!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詩歌的國度,那時候大唐國力興盛,詩歌也處於大發展時期,無論是武將還是詩人都層出不窮、各領風騷,像我們熟知的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都是這一時期的傑出代表。但是自古以來文學水平和為人處世的品格從來都不能劃上等號,在唐朝這浩如煙海的文人墨客當中,我們很難保證所有的詩人都非常的完美,畢竟人無完人,有些人在詩詞的創作方面天賦異稟,但是在為人處事方面卻十分的差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詩人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宋之問。
  • 解讀《蔣勳說唐詩》,說一下唐詩中的獨特精神和宇宙意識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蔣勳說唐詩》,說一下唐詩中的獨特精神和宇宙意識,以及什麼是生活中的唐詩。要認識唐詩,須先認識詩唐,也就是詩的唐朝。這句話來自聞一多先生,因為唐朝人的生活就是詩的生活,詩在他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經歷了八個世紀後,清代康熙年間編定的《全唐詩》中,收錄的詩歌還有將近五萬首,說明這些作品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
  • 蔣勳說唐詩,說出唐詩真正的美
    在《蔣勳說唐詩》這本是中,他說,唐詩一般都很短,但是卻用精煉的表達,將漢語的美推向了另一種境界。它的畫面感給了讀者充分的留白。這種意境,不需要翻譯成現代的漢語去解釋。如果硬要解釋的話就相當於用白開水去稀釋一杯酒,反而失去了這杯酒的醇香。蔣勳用花季來形容唐代,他認為唐詩就是花季中那朵最鮮豔的花。這朵花盛開之前經過了特別長時間的準備。
  • 我國遼寧千年寺廟,佛像竟徒手接炮彈,還代表中國建築最高水平!
    眾所周知,我國是著名的佛教大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的發展也是特別的廣泛,所以在很多地方隨處可見寺廟的身影,但是你知道在我國還有一座非常厲害的佛像,不僅可以徒手接炮彈,還代表了十一世紀中國建築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