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未來簡史》3、正處在一列沒有剎車的快車上,狂奔成「神」

2021-01-17 曉書童頻道

狂奔成「神」

人類的文明發展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強化自身的能力,這個邏輯在未來也是不會改變的。只是說之前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從外部來著手考慮,把我們的能力藉助某個工具進行強化。比如說,電視機,延伸了我們的眼睛,收音機延伸了我們的耳朵,汽車、飛機延伸了我們腿,計算機網際網路延伸了我們的大腦和思維。這一切的強化都是通過外部設備來實現的。

今後呢?強化人類的能力,開始從我們身體內部進行考慮!赫拉利給了我們三個名詞。生物工程,仿生工程和無機生命工程。

生物工程

首先說生物工程。我們人類是有強大的潛力的,40億年來我們通過進化來釋放生命的潛力,我們從阿米巴變成了爬行動物,從爬行動物變成了哺乳動物,再從哺乳動物變成了猿,最後成為了今天的智人。但是潛力這個東西通過自然選擇把他一點一點的挖掘出來實在是太慢,太慢了。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現在看見冰淇淋這些東西的時候,明明知道對身體沒有好處了還是無法抗拒,吃得自己越來越胖呢?就是因為我們的文明進步速度遠遠超過了身體的進化速度。在採集狩獵時代你遇到食物一定要儘量多吃,把這些能量在身體裡存儲起來,才能保證在沒得吃的時候能多抗一段時間。但是現在呢?吃飽對於我們來講根本不是問題。然而我們的身體依然抵抗不住誘惑,這就是身體進化和文明發展不同步了嘛。我們肯定沒有耐心等待自然選擇發揮魔力,我們就要運用生物工程。可以做到什麼呢?

仿生工程

仿生工程,就是讓人體和各種非有機的設備結合。直觀一點的想像就是X戰警,除了腦子是他的之外,其他全部都是機器。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仿生工程的運用像是義眼、仿生手臂這些東西,多半都是為了幫助那些有障礙的人的。但是以後可就不是了。

無機生命工程

這個就更牛了。完全突破有機體的限制,直接打造無機的生命。神經網絡由智能軟體替代,我們不再受有機化學的限制。形象一點來說就是把你的意識從你的大腦中全部拿出來,之後放到一個計算機裡。你徹底和你的身體分離,包括你的大腦,都和他們說再見。生命第一次從碳的世界進入矽的世界,從有機生命進入無機生命領域。

聽聽剛才我們所說的這些其實也並不用太過的驚奇。縱觀歷史,我們通常所謂的神,也並非是無所不能,多半是擁有某些特別的超能力。但是這些數千年前所謂的超能力,今天也只不過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比如說是我們現在可以遠距離通訊,我們可以控制天氣,能夠高速移動,可以飛。這些在之前看來不都是如同神跡般的能力嗎?到目前為止,我們是靠創造工具來與昔日的諸神競爭,但是很快我們就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和智力也超越神。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到來,那也就和我們現在使用智慧型手機一樣的平凡無奇。就像是我們早已經習慣擁有網際網路的世界,但是要知道網際網路它可正是奇蹟中的奇蹟啊!

智人退場

赫拉利說我們智人確實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我們的退場方式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絕對不會像是好萊塢電影裡演的那樣,忽然出現一群反抗的機器人,之後把我們全部滅絕。赫拉利的觀點我也非常同意,我們將自己一步一步的升級進化,這個過程中持續的與機器人和計算機融合,一直到某一天我們的後代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寫下《聖經》、修建起長城或者是會因為卓別林的滑稽動作而發笑的動物了。

這一切並不是在一天或者是一年之後發生的,而是通過無數看似平凡的行為的累積,而我們現在就處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自己想想看,如今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把自己更多生活的控制權移交給了智慧型手機,或者正在嘗試某種新型的藥物。我們在追求健康、快樂和力量的同事,也在慢慢的改變自己的特質,特質一個接著一個的改變,直到人類不再是人類。

沒有剎車的狂奔

你說難道我們就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走嗎?我們難道不可以知足嗎?在擁有了快樂和永生之後,我們就一定還要去追求那令人害怕的超能力嗎?抱歉,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是絕對絕對停不下來的。因為這永生、快樂、和成神這三個議題它就是無法分割的。為什麼呢?

簡單舉例來說吧,當研發出假肢,讓截肢的患者能夠重新走路的時候,同樣的科技就能用來為健康的人進化升級。如果能夠發現防止老年人記憶力衰退的方法,同樣的方法也能用來為年輕人增強記憶力。

治癒與進化之間根本就沒有界限,醫學一開始總是用來拯救痛苦的,但同樣的工具和知識還能給本沒有這份痛苦的人帶來額外的快樂。

比如說,偉哥一開始用於控制高血壓的,但後來驚喜地發現,它竟然對陽痿有幫助。於是,偉哥開始讓數百萬人重新獲得正常的性功能;但很快,就連沒有陽痿問題的男人也開始服用偉哥,好讓自己得到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能力。

同樣的,現代的整容技術也是如此,整形外科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當時是用來治療士兵臉部創傷的。但在戰爭結束之後,整形醫生發現同樣的技術也能用來讓正常人變得更加漂亮。整形手術一方面繼續幫助傷病患者,另一方面也越來越多地用來為健康的人加分。如今,整形外科醫生賺得盆滿缽滿,其實他們這樣做唯一明確的目標就是要讓健康的人進一步提升、讓富有的人變得更加的漂亮。

我們在通往神人的道路上,是根本停不下來的。沒有人會踩這個剎車,也沒有人知道這個剎車在哪裡。

知識的悖論

最後再說一個話題,《未來簡史》這本書是一本預測未來的書。有些記性好的同學應該還記得,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未來是不可預測的。他說我們研究歷史,並不是要知道未來究竟會如何,而是要了解現在的種種現狀絕非「必然」,也並非無可避免。未來的可能性必定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這是他在《人類簡史》中說的。但是他現在居然拿出了一本預測未來的書,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在他的知識體系中出現了如此明顯的矛盾嗎?這個問題,我有必要解釋一下。

赫拉利說未來不可預測的理由,是因為未來這個東西是一個二級混沌系統。所謂二級混沌系統就是說結果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發生改變。比如說現在的原油價格是大概50美金一桶,如果我們預測說他明天會漲到100美元,那麼商人們立即就會搶購,以便能在明天的漲價中獲利。但是大家一槍,結果就是今天油價就會漲到100美元,而不用等到明天。明天到底是多少呢?不知道!

那赫拉利既然明確的說未來不可預測,為什麼還要給我們未來簡史呢?答案是,因為他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準確的把未來呈現出來,而是要像剛才說的預測明天的油價導致今天發生瘋搶一樣,他是要改變未來。

比方說卡爾馬克思在其著作《資本論》裡就預言說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們無休無止的榨取工人們的剩餘價值,工人們必定起身反抗推翻資本主義的統治,最終走向社會主義。

而赫拉利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他並非是要通過《未來簡史》預測未來,而是要通過預測來改變未來!

赫拉利說這就叫做知識的悖論,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是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知識本身就會立刻失去價值。我們擁有越多的數據,對歷史了解的更加深入,歷史的軌跡就會改變的越快,而我們自身的知識也會過時的越快。所以,我們想要真正理解現在都變得越來越困難,更不用說預測未來了。

科技是奴僕,我們才是主人

《未來簡史》這本書中的預言,都只不過是為了討論現在我們所面臨的種種選擇,更重要的是,他在邀請我們一起參與改變未來。赫拉利預言人類會做到長生不老,會得到永遠的幸福,會通過各種手段改造自身,獲得神性,最終導致智人的退場。列舉出這些種種的可能性之後,如果我們對這樣的未來真的不滿意的話,還會有機會考慮其他的替代方案,還有機會去改變他。

其實從赫拉利的文字間我們都可以看出他對未來的擔憂,特別是在一些道德層面的問題。科技在帶給我們無窮力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可怕的可能性。因為歷史給我們證明的是,利用同一種科技,我們可以構建出完全不同的社會。比如說工業革命時期的新技術,像是火車、石油和電力。用他們可以構建社會主義,可以構建自由民主,同時也可以構建法西斯政權。這其中的選擇並非是科技在主導,而是取決於我們的人類的道德和價值觀。

那麼同樣的道理,生物技術、虛擬實境、人工智慧,這些科學技術是無法決定人類社會的未來走向的,決定權依然握在你我的手中。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快播的王欣,技術本身確實是無罪的,但是濫用它肯定是有罪的。

我們為什麼會憂心忡忡的擔憂未來的種種改變呢?也許正是因為改變會帶來的未知,而我們所恐懼的正是未知本身吧。不過呢,我們要知道,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卻是一切都會改變。無論好壞,你我都是逃不掉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在微信公眾號搜索「曉書童頻道」,或在各大音頻平臺也能找到曉書童。

相關焦點

  • 《未來簡史》:智人到神人
    繼《人類簡史》火遍全球後,2016年9月,猶太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緊接著出版了續集《未來簡史》。《人類簡史》講述了智人發展遷徙到全球的過程,得益於虛構,我們發展為社會化的現代智人。比如,我們信仰的神、崇拜的金錢、追求的社會地位都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虛構。由虛構衍生出來的一套社會秩序幫助我們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書的最後赫拉利表達了由於人工智慧的出現,智人可能退出歷史舞臺的觀點。
  • 在東方快車上,沒有案件,只有酒
    這是《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裡的片段,波洛神探乘上這一列豪華快車,從伊斯坦堡出發,而一場處心積慮的謀殺也即將爆發……這部電影改編於英國推理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多次搬上熒幕,而導演肯尼思·布拉納自編自導再度挑戰經典,2017年版本正熱映,雖然票房突破2億,但是評價似乎褒貶不一。
  • 東方快車,不僅只有謀殺案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將一列始於1883年的豪華列車,駛入大眾的視野之中。現實版東方列車的傳奇故事,並不比這些由它而生的著作遜色。從巴黎到君士坦丁堡(現更名為:伊斯坦堡),每趟歷經13天,3959英裡的豪華慢旅之中。
  • 【「閱享家」線上直播第十五期】《人類簡史三部曲》我們所能看到的未來
    ★引發全球大討論的思想炸彈,《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系列燒腦神書,顛覆你的世界觀!★ 《人類簡史》第十屆文津圖書獎獲獎作品!★ 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丹尼爾•卡尼曼、歐巴馬、羅振宇、張頤武、陳嘉映、傅盛齊力推薦的怪才歷史學家!
  • 那一列飛馳在東方的搖滾快車
    客官請繼續……    打開酷我音樂,找到收藏的「東方快車合唱團」樂隊,放起30年前的專輯懷舊一下,雖然不是會員但是他們的歌是免費聽的,剛聽第一首突然回憶滿滿,專輯發行於1989年,那年剛學吉他。    講到學吉他,剛開始受隔壁大哥哥的影響喜歡上這個西洋樂器叫「結他」。電視上也看到劉天禮的吉他教學,更多的是受歐美港臺流行音樂的影響,有線電視還有MTV臺,可以看到國內外的很多樂隊,從此走上了一條音樂的不歸路。
  • 德普叔同款「東方快車」上沒有謀殺案,看來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電影和小說裡的這列「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是真實存在的。也因為《東方快車謀殺案》的風靡,使得這輛列車後來成了浪漫、神秘、冒險的代名詞,貴族、名流、明星趨之若鶩。伊斯坦堡再往東就是俄羅斯,那裡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而金鷹快車就是這條鐵路上最頂級的豪華列車。
  • 5.29/30 6.1東方快車仙林首班開票!
    二零三四,主題是未來主義!二零一五年,我們設想一種由未來主義發端,可能發生的未來,一個由隨機的大爆炸而產生的理性年代,曾經人類的弱點都得以修正,理性正在以真理和天賦的形式統治著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無需法制,人類一切道德上的瑕疵已成為上個世紀的謊言。 這個時代,我們放棄死亡,科學已經成為一種詩性的智慧。 這個時代,我們失去姓名,沒有生產力的個體不配擁有姓名。
  • 《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上的民間陪審團
    自從上一次在朋友圈裡推薦推理小說《希臘棺材之謎》後有很久了。絞盡腦汁的坐在書桌前,瘋狂的想著自己該寫些什麼,百度的首頁正在瘋狂的為我推薦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我就忽然回憶起了初中時代的自己——黑燈瞎火的一個周六的夜晚,我點開了1974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片頭綁架的場面、鏡頭和音樂嚇得驚慌……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不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書迷,但這一列朝著英國倫敦飛馳的列車上發生的命案,卻儼然是典型完美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式密室殺人案。
  • 除了謀殺案,東方快車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歐洲處在這個短暫的和平間隙中,人們依然樂於乘坐直達君士坦丁堡(後更名為伊斯坦堡)的東方快車,前往已呈四分五裂之勢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觀光遊覽。實際上,作為世上第一列將歐陸幾大城市連成通暢網絡的鐵軌線路,東方快車本身已成為一個遊覽景點,承載著迎來送往的傳奇故事。被它那神秘藍色車廂所吸引而踏上旅途的,不止是舊日王國的皇親貴族,更有一批批引領了新世界文藝風潮的著名作家和藝術家們。
  • 我只想和你一起讀讀《時間簡史》
    不過,這份對未來的認識過程則耗時漫長,劍橋大學物理系博士苗千回顧《時間簡史》中關於人類認識宇宙的歷程時提到,「這個歷程非常漫長,也可以說非常的艱難」,艱難在於「人們長久以來認為我們無法認識宇宙」也沒有「研究宇宙的工具」,另外還因為「宇宙的真正形態」是「反直覺的」。
  • 傳奇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
    1971年,由於寢卡附加票的收益未能支付老舊列車的維修及翻新,Wagon-Lits將寢卡車分別售或租予多個歐洲鐵路公司,只維持營運人員的服務。1976年,巴黎至雅典服務中止;1977年5月19日,最後一列巴黎往伊斯坦堡列車抵到站後,直通東方快車業務完全停擺。
  • 尤瓦爾·赫拉利:如果科學家都像《人類簡史》那樣寫書,我們就沒有...
    ▲尤瓦爾·赫拉利,「簡史三部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作者。儘管赫拉利本人是個羞澀的「書呆子」,但他的個人商業化運營卻異常成功。在《紐約客》的一篇報導中,赫拉利說自己年輕時,已對宏大敘事懷有心無旁騖的熱情,下定決心將一生「不被日常生活的瑣事所困擾」,而是將寶貴時間和最大努力花費在理解「大局」上。
  • 11.15 青果小劇場 東方快車&行界樂隊 「東方快車」原聲音樂趴!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為此,《圖解時間簡史》對《時間簡史》進行了通俗的闡釋,為更好地理解霍金的思想提供了捷徑。
  • 【1+1】《東方快車謀殺案》:成了快車上的隱身人
    編者按: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改編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日前受到廣泛好評,國際在線1+1觀影團邀請全國網友欣賞了該片。觀影團網友「藍色天空0928」在看完影片後,認為自己仿佛是東方快車上的一個神秘隱身人,能近距離看著案件是如何被完美解決的。
  • 揭秘|沒有肖恩·康納利就沒有《東方快車謀殺案》說法從何而來
    前段時間寫了,一些讀者讓我再寫寫《東方快車謀殺案》。好,今天小野繼續為大家解讀經典,關於《東方快車謀殺案》臺前幕後、周邊秩事,說點你不知道的。本文躺在草稿箱裡那幾天,康納利老爺子尚為世間一人,待發表時,已成陰間一鬼。世事無常啊,在此默哀三分鐘。接著說正事兒,曾有人說,沒有肖恩·康納利就沒有《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說法是從哪來的?
  • 「謀殺」東方快車的那些歌
    雖然叫《東方快車謀殺案》,但是電影裡的東方快車並沒有走完全程,並沒有從土耳其伊斯坦堡真的開到法國加萊,而是在克羅埃西亞破完案就結束了。這本《佩拉宮的午夜》就是通過阿加莎寫《東方快車謀殺案》時住的那個酒店作為切入,去寫了伊斯坦堡的歷史。在寫這篇推送找圖的時候,意外發現,這本書在amazon和jd.com上全都沒有。
  • 9部列車上發生的「刺激」電影
    1、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案》是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阿爾伯特·芬尼、勞倫·白考爾、馬丁·鮑爾薩姆、英格麗·褒曼、傑奎琳·比塞特等主演的犯罪推理影片。該片於1974年11月24日上映。該片講述一名富商在東方快車上被謀殺,比利時大偵探偵破這宗離奇兇殺案的故事2、釜山行《釜山行》是由延相昊執導,孔劉、鄭裕美、金秀安、金義城、馬東錫、崔宇植等主演的災難片,影片於2016年7月20日在韓國上映。
  • 新作 《東方快車》:這一次,不談愛情,我們遭遇時代.
    新的題材,新的開始,這一次,我們討論未來。「越過月之山,潛入影之谷,走吧,向前走吧——如果你真的尋找著黃金國?」南國劇社2015年年度製作 2011級「重建一代」畢業作品不談愛情 南國轉型 最強陣容打造2034年未來世界未來主義×偵探懸疑風×搖滾樂隊=後現代劇場東方快車 In-Orient Express
  • 6.24/25/26丨最後一班東方快車開往黃金國,在南大黑匣向二零三四的未來告別
    」將從南大黑匣子劇場開往黃金國最後一場「後現代未來主義謀殺案」原來我們真的會向尚未發生的未來告別那麼陌生,卻又那麼熟悉歡迎來到二零三四年,沒有紀元的烏託邦倫敦開往上海的東方快車上2034年,一列從倫敦出發,途經伊斯坦堡,三天時間即可最終到達上海的「新東方快車」試運營。伯爵夫婦,大法官,政客,女家庭教師,女僕,秘書,流亡公主,貼身醫生,上尉,商人,女電影明星以及意外獲得車票的偵探,首節車廂的13名乘客,與列車上的乘務員一起,展開新時代的「東方快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