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周默想: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03疏密對比

2021-01-13 三墩小院

宣召:詩篇142:1-7;獻詩:讚美詩383首《耶穌我來歌》



上次我們通過《哀悼基督》2的整體結構進行了分享,今天,我們繼續通過米開朗基羅3 的這件雕塑來進行默觀,願我們能體會到天父那寬厚接納的愛。



基督光滑裸露的身體與聖母衣褶的繁複厚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統一而又富有變化。(圖示:以顏色區分)


耶穌的軀體被聖母厚重的衣衫所包圍,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呵護與接納。基督被人們所棄絕,但是被自己的母親所接納。這正代表著聖父對於聖子的接納,瑪利亞的傷痛也正代表了父神的傷痛。上帝把獨生兒子毫不吝惜地給了世人,世人竟然殺害了祂的愛子。



親愛的朋友,你有想過麼?當一個女人懷抱著自己冰涼的兒子,心裡會有怎樣的感受。你有想過麼?書念婦人當日失去兒子是怎樣的感受。我兒子小時候有一次頭部受傷,我抱著他去醫院縫了四針,整個過程兒子很堅強都沒有哭,我卻哭了。

馬利亞一定記得自己說過的:「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路1:46-48)也許,她也回憶起天使的話:「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參路1:31-35)她仿佛又聽見伊莉莎白的美好祝願與頌讚:「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參路1:42)關於耶穌的很多事情,瑪利亞都存記在心裡,反覆思想。(參路2:19;2:51)

即便是耶穌預言過自己的復活,但是,眼前這一幕要一個母親如何面對,何以承受?西面說過的話「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參路2:34-35),這話應驗了。甚至天地都在感傷、哀鳴,而世界上的人們卻不知道舉哀。


瓦爾登湖


舊約中有明確的《待逆子之例》,實際上,恐怕沒有狠心的父母願意把孩子交給人治死並掛在木頭上(參申命記21:18 -23),但是,天父卻把自己的獨生兒子交出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祂卻又是無辜的。有詩云:「真神愛子,受人凌辱,身懸於十字架,太陽隱避似不忍睹,地震如同驚怕。」 

先祖亞伯拉罕的獻祭中,兒子被替代了下來,沒有真正被殺。而在這次獻祭中,沒有人替代基督,祂受盡凌辱,最終被殺了。當然,這一次也沒有天使出手幹預。耶穌曾經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此時,基督被天父擁抱在懷中。經過這場血的洗禮,聖三一的同工、同尊、同榮更加完美地契合,就像基督受洗的時候佇立在約旦河中一樣,正如基督自己說過的「我與父原為一。」因為,他們從來都是如此的契合。

並且,基督應許我們也將進入這種神聖美好的榮耀之中,「因那使人成聖的和那些得以成聖的,都是出於一」(參來2:10-11)



天父啊,每當我受到傷害,每一次回到你的懷抱,你那裡都有著無限的愛憐與安慰。感謝你,永遠以不變的愛、無限的恩慈,寬容地接納著我、包裹著我。又藉著基督給我們披上了義袍,願你引導我,長久活在你的恩慈裡面。奉主名求,阿們。


經訓: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得前2:24

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著:「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加3:13


註解:

·1  這裡的經文是《賽》四首「僕人之歌」的第四首。

2《哀悼基督》 這件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麗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

3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義大利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與李奧納多·達文西和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以作品中的人物均已「健碩」著稱(含女性),也稱「健碩的人體」。米開朗基羅確實是一位雕塑奇才,他採用「撥沙式」的雕塑法,胸有成竹、一氣呵成。曾有人請教他雕塑的秘訣,他說:「雕塑的秘訣就是鑿去多餘的部分,讓作品從石頭中出來。」主要作品:雕塑《大衛》、《摩西》、《哀悼基督》等,繪畫《末日審判》、《創造亞當》等。

4 歌詞摘自《新編讚美詩》第96首《在十字架歌》。


1.【法】艾黎·福爾著,張澤乾,張延風譯,《世界藝術史》長江文藝出版社,1995.5第一版,1996年7月。

2.【美】Richard Easby編,李欣,李宏偉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4月。

3.董曉玲,《基督教藝術史》課堂筆記,未發表。

4.哀悼基督_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6458930-6672618.html


通知:

本堂周五(4月14日)08:00-11:00受難日崇拜,下午禁食禱告會照常進行。


相關文章:

聖周默想: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01作品簡介

聖周默想: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02整體結構



作者簡介:

李鳳民弟兄,畢業於東北神學院,現於浙江省基層教會全職侍奉。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聖周默想:米開朗基羅《哀悼基督》01作品簡介
    【創作簡介】1496年,23歲的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受一位主教委託,為聖彼得教堂製作《哀悼基督》雕像,這是他的第一批代表作之一,現藏於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哀悼基督》高175釐米,為雲石雕像,這也是他唯一籤名的作品(名字刻在了聖母胸前的衣帶上)。
  • 道格拉斯 | 比薩灰/摩卡啡,像米開朗基羅般追求藝術的人生
    米開朗基羅畫像米開朗基羅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無數輝煌的藝術作品。《哀悼基督》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教堂雕刻的雕像,也是他的成名代表作,這件雕像的問世,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傑作之一。哀悼基督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是米開朗基羅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著名的雕像《晝》、《夜》、《晨》、《暮》就是安放在這座陵墓的石棺上。
  •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且先從《大衛》開始吧米開朗基羅《大衛》(1504)大理石 高434cm 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美術館1501年米開朗基羅接受委託雕刻大衛像,而他面對的是一塊35年前已經動用過的大石頭。
  • 《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1)——米開朗基羅
    藝術成就無與倫比的雕塑米開朗基羅以人體作為表達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剛勁有力、氣魄宏大,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生機勃勃的人文主義精神。1498 年,年僅 23 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兩年後即告完成。
  • 雕塑鑑賞:米開朗基羅的哀悼基督
    在咱們想來一個23歲的小夥,大學剛剛畢業的年紀,還懵懂著呢,為什麼米開朗基羅卻有這麼大的能力與才華呢?這還要從他的童年說起,米開朗基羅六歲喪母,被他爸寄養在一個石匠家裡,養母就是石匠的妻子。因此,小米就在雕塑堆裡長大,每天聽著雕刻石頭的噠噠聲入睡。沒準就是因為這樣的薰陶,小米從小熱愛畫畫和雕塑,他13歲開始正式進入畫室學畫,沒幾年他就奇蹟般地快速掌握了繪畫技巧,轉而開始學習雕塑。
  • 你所不知道的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年僅22歲時,米開朗基羅就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哀悼基督》。    這件雕塑作品堪稱完美,令年輕的米開朗基羅也不禁自滿地在聖母胸前的飾帶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雕塑《哀悼基督》    在接下來的兩年半時間,他又完成了被視為「最完美男人體」的《大衛》。
  • 你所不知道的文藝復興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1564年2月18日,一位偉大的藝術家逝世,享年89歲,他就是米開朗基羅。提到米開朗基羅,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他的大衛雕塑和西斯廷天頂畫。但在他那「超長待機」的人生裡,他還曾以詩歌記錄下了曲折的命運。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比達·文西小23歲,比拉斐爾大8歲。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哀悼基督》創造作品的人或許往往就是作品本身。事實上,米開朗基羅宏偉的作品其實是充滿了浪漫與悲劇性的,那是理想與現實碰撞後的結果。米開朗基羅對於完美的追求是偏執而極端的,他在持續不斷的興奮中活著,而興奮的來源,就是幾乎晝夜不停歇的創作。
  • 看見藝術:孤獨的苦行者,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
    不過,在500年前,就有一位藝術家說過類似的話,那就是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 這位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位畫家,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擅長繪畫的米開朗基羅,用一幅《創世紀》讓後代人頂禮膜拜。
  • 【中外名人藝術▕ 名畫】米開朗基羅作品欣賞~
    因反對教皇和教會腐敗,薩伏那洛拉於1498年5月被判火刑處死,心懷悲憤的米開朗基羅拿起錘子和鑿子,為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創作了大理石群雕聖母憐子像——《哀悼基督》。作者有意把聖母表現得比他死去的兒子還要年輕,用聖母青春常在的形象寄託人文主義關於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人們很難相信這一傑作是出自一個二十四五歲的青年之手,米開朗基羅不得不在聖母衣帶上刻下自己的名字,這是他唯一一次在自己作品上題名。
  • 為什麼米開朗基羅留下那麼多「半拉子」雕像?
    如果你仔細檢閱一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他那些圓滿完成的作品如《馬庫斯》、《哀悼基督》《大衛》《摩西》等,都是屬於中青年時期創作的。而他的藝術創作力達到高峰的中年時期,他卻常常創造一些外形看起來似乎顯得粗糙,像還未完成的雕像。這是為什麼呢?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上愈成熟,就愈感受到自己心中形成的藝術品形象與用手雕鑿出的藝術形象之間有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西斯廷教堂天頂畫與壁畫繪畫上,我們熟知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耗費四年多所完成的曠世巨作,而後又耗時六年於西斯廷教堂住祭壇後面牆壁繪製了《最後的審判》,它們成為了他最重要的繪畫成就創造亞當《最後的審判》布滿了教堂祭壇後方的整面牆壁,人物多達400個,描繪了基督來臨的那一刻,不論生者還是死者都將接受他的審判,被免罪的人將得到永生。
  • 來,米開朗基羅教你寫情詩...
    主要作品:雕像《哀悼基督》、《大衛》、《摩西》、《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以及《晝、夜、晨、暮》等;壁畫《最後的審判》;建築作品美第奇·洛倫佐圖書館、羅馬的卡比多廣場建築群和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和聖壇部分等。米開朗基羅視角下的女性:
  • 米開朗基羅《大衛》
    瓦薩裡說:「這件人像讓古今所有雕像為之失色……當然,只要看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便不再需要看其他已逝或在世雕刻家的作品……」讓這件雕像格外受人讚賞的是,只有米開朗基羅能夠順利雕刻這塊大理石。經過先前兩位雕刻家不成功的嘗試,這塊巨大的大理石許多年來都被丟在佛羅倫斯大教堂的工作室裡,被認為品質不佳。年輕的米開朗基羅想要這塊大理石,覺得自己能夠馴服它,困難也更激發他的決心。
  •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小故事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和傑出的通才,不僅僅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他還是畫家、建築師和詩人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這幅畫是他經歷了四年才完成的。在這期間米開朗基羅不要任何助手。一個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終日仰頭作畫。
  • 每日一畫:米開朗基羅 《最後的審判》
    2020-03-12 10:35:19 來源: 中國美術報網 舉報
  • 米開朗基羅
    Cosetta Lagani◎主  演 恩裡克·洛維索 Enrico Lo Verso       Ivano Marescotti◎標  籤 傳記 | 義大利 | 藝術 | 米開朗基羅
  • 米開朗基羅驚世畫作——梵蒂岡西斯廷穹頂畫《創世紀》
    西斯廷禮拜堂於1481年完工後,波提切利等文藝復興初期畫家以耶穌基督為主題創作了一批壁畫。 最初的西斯廷禮拜堂的穹頂僅僅繪有天空圖案的壁畫。1506年,教皇朱理二世為了紀念叔父西克斯圖斯四世,命令米開朗基羅重新繪製穹頂壁畫。米開朗基羅獨自一人於1508年開始設計創作此壁畫,並命名為《創世紀》,該壁畫於1512年最終完成。
  • 盧浮展訊 |《肉體與靈魂 —— 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
    根據法國政府規定,羅浮宮博物館近期推出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特展《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暫時向公眾關閉。雖然無法親臨現場,但是大家仍然可以通過雲遊的方式探索展覽的精華,感受藝術超越時空的魅力!《肉體與靈魂——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展覽由羅浮宮博物館與米蘭斯福爾扎城堡博物館(Castello Sforzesco de Milan)共同舉辦。
  •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圖鑑 米開朗基羅角色資料一覽
    當遇到超高物防(魔防):比如60關的傑克,米開朗基羅可以讓你愉快的炸飛那群哥布林。自爆哥布林的爆炸範圍為自身2格距離,安放時需要特別注意別炸偏了喲。 以上便是巨像騎士團中的米開朗基羅的技能介紹與角色攻略了,作為當前版本最熱門的騎士,他的強度非常的高,推薦大家進行培養使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幫助到你,更多遊戲攻略盡在九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