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有算什麼,《長恨歌》裡的王琦瑤才是小三界史詩級的扛把子

2021-02-08 長齋堂

最近爆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林有有是一個除三個女主角外,幾乎有著濃墨重彩的小三,她年輕、有朝氣,看似坦坦蕩蕩,卻若有似無的有著小曖昧,最後帶著她崇拜的星星眼,徹底把顧佳的老公勾上床,輕而易舉就解散了顧佳苦心經營的一個家。

因為一段見不得人的「情」,讓一個家庭的命運發生了巨變,而這個媒介,就是「小三」,小三林有有就是那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人,她的任情任性,她的不負責任,直接拉動了劇情的走向,令觀眾咬牙切齒,也為那個悲情女主唏噓不已。

因為身為一個女人,誰人不夢想著白頭到老,夢想著「一生一世一雙人」,何況她如此賢惠,如此能幹,如此用心,結果情起情滅一霎間,落得個黯然離場。

林有有這個小三真的如此有魅力麼,能夠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摧毀一個曾經看似完美的家庭?!其實,她並不多麼高明,她只是因為年輕,因為新鮮,戰勝了人性的劣根性而已,她在小三界,連入門級都達不到。身材不夠、樣貌不夠,手段也不夠,她同顧佳老公許幻仙的結局,如果顧佳不追究,大概率是新鮮感一過,就各自相忘於江湖。

然後她歸於人海,也嫁人生子,再接受新的宿命輪迴。

那什麼樣才是真正高段位的小三呢,王安憶《長恨歌》中的王琦瑤才是小三中的戰鬥機,一輩子深耕於此,至死方渝。

看似無情卻有情

男人是一種很現實的動物,從十八歲到八十歲,都喜歡十八歲的美女,專情且深情。

明白這一點的女人,都已經勝利了一半;而且可以利用這一點,且矢志不渝貫徹到底,不受誘惑一條道走到黑的那就是鬥戰聖佛了,王琦瑤就是這樣一個女子。

美麗的女子,年輕的時候誘惑太多,太多的男人獻媚,太多的男人用手中的籌碼妄想博得最大的勝算,然後女子的青春終結,嫁人生子,從此深陷泥潭,萬劫不復。

所以王琦瑤從很年輕的時候開始,當她看到上海小弄堂裡,為了幾毛錢就尖酸刻薄的老婦,就沒有打算走這樣一條路,她有著她的羈縻夢想,哪怕只是成為一個權貴人物的金絲雀。

所以她為了達到她的目的,在她昭華最盛的時候,去參加了一場「愛麗絲」的選美大賽,那時的她,用她細斂的眉眼,初看不甚驚豔,再看卻是小家碧玉的細水流長的容貌,在一個權貴男人的心裡種下了一絲若有若無的情絲。

不重口味,卻恰到好處,就仿佛兒時的棉花糖,吃起來不是世俗權貴的盛宴,而是男人進化史裡最綿延入骨,絲絲入扣,化不開入心入肺的初念纏綿,勝在乾淨,勝在飄飄欲仙,而不是世俗裡的濃豔,獨一無二。

更何況她天資獨勢一份風情,女人會的,她未經人事都懂,而且運用自如,美麗精緻如斯容顏,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優雅的代言的舉止,從她走出社會走向男人的那一刻,她就已經擯棄掉了從前落魄種種,很快就能扎能融入另一個階層,而且毫無違和感。

試想想,這是一件多麼高難度的事情,讓我們女人一生下來就要秉月貌,無論出身如何,要優雅,要對男人很了解,能夠吸引高層次的男人,這樣的難度絲毫不亞於一個如果出身在農村,哪怕讀了大學,出了社會不能兩眼一抓瞎,要迅速適應社會並獲得立足之地。

真正經歷過的人都懂,沒有含著金鑰匙出身的人,討一碗飯吃究竟有多難。而王琦瑤一出場,就能獲得權貴的入場券,並討的一張養尊處優飯票,無論期限如何,都看個人本事。

當玩物而不自知,留備胎而不心疼

女人只有自私,才能對於男人無情,你可以以柔軟的外表為武器,卻不能以柔軟的內心示於男人,如果你是一個深情的美人,那災難性的後果將會成倍的加諸己身。阮玲玉夠美夠豔吧,她在入影之前是一個結婚生子過的大美人,入影之後,因為名氣大增,獻殷勤的男人多不枚舉,她接連換了幾個男人,但是因為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太依附於男人的愛,結果在年輕的年華裡,在一個包養他的商人離開她後,最後留下了「人言可畏」四個字就與世長辭了。落得一個紅顏薄命。而王琦瑤雖然最後也成為了一個亂世飄萍,一生寂寞綿長,卻一生都帶著樟腦丸的氣息,在看似優雅精與世俗煙火格格不入的生活當中,走到了她宿命的結局,因為她足夠自私,所以永遠不會選擇自殺。

而她與男人的關係,不是被包養就是一場接連一場的曖昧不明的遊戲,永遠的利益至上。年輕的時候會委身位高權重李主任,明知沒有未來,但因為對方可以給她上流階層的生活以及不菲的報酬,哪怕再有排遣不了的寂寞,她在面對男人的時候,都可以讓男人感覺到情意綿綿,她是天生的男人獵手。

而永遠不會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看似可以託付終身的程先生,最終成為一個庸俗的婦人。

她的價值觀強大到,可以無視周圍任何人的流言蜚語 。

她願意用她的後半生都在為她的「愛麗絲」夢進行緬懷與殉葬,那隻手忠於她的選擇,無所謂對錯。

哪怕青春不再,也有曖昧與粉絲

李主任在變幻莫測的時局當中死後,對王琦瑤當時的狀況著墨甚少,再出場的時候,她早已經過了女人最為風華正茂的年紀,王安憶的筆下並沒有描寫她多麼的局促不安,多麼的恨嫁,多麼的無所適從,她依舊有著外在的優雅與小資,哪怕在亂世當中,只有她一個人。

她依舊在等,在等另一個她理想中的最好的意中人,再進行另一場人生的豪賭。那個人出現的時候,她依舊有著成熟女人的韻味,那個男人是一個流連花叢的大齡富二代吧,雖然放浪不羈,但是還有基礎的生活體面,他們相遇的時候,那個被稱為毛毛娘舅的男人就懟王琦瑤產生了興趣。

都說,男女之間的情愛無非就是一場遊戲,看到王琦瑤與毛毛娘舅之間的你推我擋,高手過招,你想進他欲退,無限精彩也無限唏噓,像極了張愛玲筆下《傾城之戀》裡面的範柳原和白流蘇,不過《傾城之戀》裡是因為一場戰亂僥倖促成了這一對,而王琦瑤失敗了。

毛毛娘舅是一個為了萬貫家財,連親娘都可以殘忍對待的男,縱王琦瑤有十八般武藝,他自巋然不動,再加上沒有動亂時局裡的淺薄深情,曖昧可以,一個除了有徐娘半老的風韻,可以給男人短暫的新鮮感,王琦瑤所有的依憑都即將過期,這是屬於所有女人的悲哀,無論你嫁人與否。

她懂,但是她還是賭了一把,懷上了孩子,結果她賭輸了而已。情場男女的惺惺相惜,兩兩相傷的不過是弱者的選擇權失掉了而已,她願賭服輸,生下了孩子,並養大成人。

我們作為看官,看到的不過是男女利益糾葛裡,真心真情如此寥寥,但如果不能接受現實,破罐子破摔,人生就註定了一敗塗地。

她最後的一段愛情,是一個緬懷40年前老上海的一枚少年,用本是迷幻的愛,給了她一場人生最後的幻夢,在懷璧其罪中陰差陽錯的死去。

王安憶寫王琦瑤這個女人,本意是否定的,否定這個女人的選擇,所以才給了一個如此悲涼的結局。

是啊,世事本就如棋局, 王琦瑤看似聰明,卻可能在大事上從來都是糊塗的,她內心的虛榮與貪婪,再精緻的掩飾,最終在她的選擇面前都如數潰如蟻穴。因為利益場上的人,鮮有現世的真心,所有的套路與精緻的外在包裝都是一種技術,把所有的真心都進行了獻祭,她所有的美貌與優雅都是交換利益的利器,一旦找到如意的下家,套路與技術就運用的渾然天成,不知是局中人,還是戲中人?迷失了她自己,也迷失了觀眾。

所以堅持作了一輩子小三,她又得到了什麼呢,最後她視若生命的金條還是被奪走了,連帶她的命,哪怕她段位再高,結局不過如此而已。

相關焦點

  • 《長恨歌》裡的主角王琦瑤,演繹的正是普通人的一生
    王安憶的《長恨歌》其實講了一個非常樸素的事情,這個樸素的事情是一個普通人的一生。雖然這個故事講了上海的三個階段,主人公王琦瑤也是一個上海女子,但她所展現出來的生活軌跡,不是上海地區所獨有的。普通人的一生,就是平凡度過,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落的憤懣,明天是不確定的,普通人無法預見自己的命運。
  • 《長恨歌》裡的王琦瑤:為啥男人都喜歡她,卻都不娶她?
    都叫《長恨歌》,最後都是紅顏薄命,結合《長恨歌》的詩句來解讀小說《長恨歌》,竟然有異曲同工之妙。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王琦瑤要登場了王琦瑤生長在上海小弄堂裡一個普通人家,父親坐有軌電車上下班,母親坐三輪車去剪旗袍料,家裡僱得起老媽子,但老媽子不過是為了撐個門面,連洗腳水都要倒,絕不浪費每一分工錢的。
  • 《長恨歌》今晚大結局 編劇讓王琦瑤免死(圖)
    由海潤影視、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東上海國際文化影視、上影集團共同投資的35集電視劇《長恨歌》今晚播出大結局。電視劇《長恨歌》的收視率也因王琦瑤的夢想與堅韌而持續攀升。在這兩個星期,在上海王琦瑤成為晚間最大的主角。而大結局中,觀眾都關注王琦瑤以及程先生最終的命運。
  • 跨界美女:《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PK《長恨歌》王琦瑤
    這兩個女人的心,一顆是不會老的,另一顆是生來就有知的,總之,都是那種沒有年紀的心,是真正的女人的心。無論她們的軀殼怎麼樣變化和不同,心卻永遠一樣。——王安憶《長恨歌》最近看了王安憶的《長恨歌》,總感覺王琦瑤生不逢時,若是生在這個時代,或許她這一生會有很大不同吧。
  • 上海弄堂的小女兒情態,就叫王琦瑤
    在小說第一章的末尾,王安憶對人物俯瞰式的預先描繪很值得注意,可以看作是對王琦瑤氣質的概括,也可以看作是王琦瑤出場的白皮書宣言,用的是一種很奇特的人和地點對照的手法,始終是將王琦瑤和上海弄堂統一在一起,意圖是讓她充當上海弄堂的靈魂,王琦瑤出場,上海的弄堂也出場了。「上海的弄堂裡,每個門洞裡,都有王琦瑤在讀書,在繡花,在同小姐妹竊竊私語,在和父母慪氣掉淚。
  • 人生長恨水長東:通過鏡像理論,淺析《長恨歌》王琦瑤的悲劇命運
    大夢一場:欲望困境下的自我構建王琦瑤的出場放是對弄堂、閨閣的描寫之後,因此這一形象更是一種象徵,「上海每一個閨閣裡都有一個王琦瑤」,她不僅是自己,更是這個城市、這個時代。王琦瑤出現在十裡洋場的上海,在這個充滿無限誘惑的欲望都市,去片場參觀的經歷打開了她心中的欲望之門,在聚光燈下的生活風光無限,看似高高在上卻又給了她觸手可及的感覺。
  • 50後上海阿姨解讀《長恨歌》王琦瑤(二),電視劇,黃奕版
    王琦瑤依然孤寂一人。在這些年中,那個在「燈火闌珊處」守侯她的程先生也是孤身一人。此時的王琦瑤閱盡繁華,見過大世面後的沉著和不動聲色。然而,在她那種不動聲色的優雅、冷靜和從容裡隱藏著的卻是一顆不平凡的心。她依然沒有選擇與她同甘共苦,甚至一起坐過監獄的,平庸的程先生為伴侶。她在渴望什麼?是失去的繁華,失去的激情?
  • 現代「史詩」 | 《長恨歌》:在浮華城市的平靜夢裡,烙印著弄堂兒女的繁華傳奇
    總的來說,上海有三種不同形態的裡弄:石庫門裡弄、新式裡弄和公寓里弄,每一種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弄堂最能顯現上海人的生活百態和歲月變遷,其中石庫門更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徵。在漫長的歲月裡,上海的市民曾在此辛苦度日,革命者曾在此秘密活動,文人、學者、藝術家曾在此孕育他們的作品。它既是上海漫長歲月裡的見證者,也是上海人民心裡「街角一盞昏暗燈光」的記憶。
  • 《長恨歌》:做情婦、墮胎、拜金,王琦瑤是如何將好牌打爛的?
    文/羅小可出生在上海的女作家之中,除了赫赫有名的張愛玲外,小編還喜歡王安憶。王安憶的經典作品《長恨歌》描繪了上海女人王琦瑤命運多舛的一生,還反應了上海這座都市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歷史變遷,故事既悲情又現實。從巷弄女孩到「上海小姐」,從金絲雀到最後因金條死於非命,經歷了被包養、墮胎、背叛,王琦瑤親手將一手好牌打爛。
  • 《長恨歌》歷史背景故事情節完全大解析
    它可說是一部史詩。」(李歐梵教授語)  《長恨歌》問世以來獲獎無數,其中最重要的獎項有: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上海文學藝術成果獎。  2001年12月,馬來西亞《星州日報》評選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王安憶被評選為全球最傑出華文作家,並獲得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 《長恨歌》回顧 | 愛情最終的歸宿是什麼?
    薇薇說:這算什麼好事情!王琦瑤不說話,打開箱子,把裡面的被子一床一床搬出來,然後說:我多少年前就為你準備的。說罷眼淚流了出來,薇薇也哭了,卻是嘴硬,不說一句軟話的。王琦瑤給薇薇準備嫁妝,就好像給自己準備嫁妝,這一樣樣,一件件,是用來搭一個錦繡前程。
  • 王安憶《長恨歌》:人面桃花相映紅,繁花落地寂無聲
    《長恨歌》,王安憶創作的關於老上海幾十年風雲變化下小人物王琦瑤浮萍般的人生嘆息之歌。
  • 《長恨歌》| 一個女人的消亡史!
    對於人情世故,對於時尚,對於情情愛愛,她有種天生的聰明。 可是,對於大上海來說,王琦瑤的美麗和聰明又是不夠的。 給她試鏡的導演這樣評價她:王琦瑤的美不是那種文藝性的美,她的美是有些家常的,是在客堂間裡供自己人欣賞的,是過日子的情調。她不是興風作浪的美,是拘泥不開的美。
  • 一個女人的《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02、太過篤定的愛註定會被錯過:程先生對於王琦瑤的愛是無怨無悔,可是原來不計回報的愛有時會變成一種不堪承受的負擔王琦瑤最先遇到程先生,程先生也立馬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女子,也許他們中間隔著太多的東西,先是因為中間隔著一個蔣麗莉,其實蔣麗莉算不得什麼阻礙,因為憑著王琦瑤的性子,她是不會因為友情而放棄愛情的。
  • 大型話劇《長恨歌》(新版)
    先要為她搭一堂布景,於是便有了「弄堂」;然後要推她當選「上海小姐」,於是程先生、蔣麗莉登場,攜著各自的身世,演繹出一段事故;再要她當嫁不嫁,靠人人卻亡,於是移出愛麗絲,移入平安裡;她依什麼偏安風起雲湧的時日?於是為她招集一桌麻將,嚴師母、康明遜、薩沙走進她的客堂;她又依什麼與下一代有了瓜葛?於是讓她私生女兒,女兒帶來她的朋友張永紅、老克臘、長腳,於是她便在年輕一族中盤旋,禍起蕭牆。
  • 鄭秀文六次陪跑金像獎,《長恨歌》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女孩的遺憾
    王安憶亦然,《長恨歌》裡寫舊上海選美,文中種種細節,皆有憑依,也是依靠批判民國的左翼文學去想像的。這也大致符合後來幾十年多數中國人對萬惡舊社會的公眾想像。有一句話似乎是說,如果小說的結局是不好的,悽然的氣氛會力透紙背,氤氳到開口。反之亦然,誘發王安憶創作《長恨歌》的故事以死亡結尾,也預示著《長恨歌》的走向勢必會以同樣的遺恨作為終結。
  • 從《長恨歌》到《金家花園》:上海話劇海派味道漸濃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一條弄堂  既然是老上海的故事,必須是生長在弄堂裡的。《金家花園》的故事就發生在德昌坊這條弄堂裡。  弄堂裡有兩個女人,年齡相仿,金婉瑩和盧水娟,既是主僕,又情似姐妹,一起相伴成長。故事跨越了半個世紀,每一個時代,上海和她們都有自己迷人的一面。
  • 長恨歌長恨,塵埃惹塵埃
    ,橋頭把傘旋成一朵花兒的,是豔麗風韻的王琦瑤;進入六七十年代的平安裡,三十九號三樓裡,有一朵在風中搖曳卻又異常堅強的牡丹花,那是曾經滄海的王琦瑤;再後來啊,穿過八九十年代甚至是整個兒舊上海的錦繡煙塵,被日積月累的光陰的殘骸、心靈的碎片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是長痛不息,卻又無能為力的王琦瑤。
  • 12年前播出的這部劇有盛世美顏的黃奕張可頤謝君豪,徐崢只是配角
    其實2006年的時候導演丁黑就曾把王安憶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長恨歌》改編成電視劇了,電視劇版的《長恨歌》由黃奕、張可頤、謝君豪、吳興國、徐崢等聯袂主演,該劇講述了王琦瑤和四個男人在不同的年齡和時間所經歷的曲折和不同的愛情故事。
  • 鄭秀文的天后之路,真是一曲長恨歌
    也正是這個原因,她在輕喜劇愛情片裡一直順風順水,但一遇上《長恨歌》這種時間跨度大、人物經歷複雜的故事,她便無力掌握。 在鄭秀文的演藝生涯中,《長恨歌》是她永遠袒露著、任人指點的軟肋。 《長恨歌》之前,鄭秀文拍的幾乎都是輕喜劇愛情片,但導演關錦鵬看到了她身上的韌性,邀請她出演王安憶筆下飄搖半生、終身遺恨的上海女人王琦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