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過冬至,吃湯圓包餃子,準備13道菜祭祖,祈福家人平安順利

2020-12-28 李家媽媽美食

泉州過冬至,吃湯圓包餃子,準備13道菜祭祖,祈福家人平安順利。

今天起了個大早,和婆婆倆人去趕早市,從菜市場帶回一大堆食材,有排骨、蝦、丸子、墨魚等等,一到家兩人一起準備,用了將近2個小時,才將所有要用來祭祖的東西都準備好。

今年的冬至,我們家除了自己動手包湯圓,還包了一些餃子,湯圓和餃子一起吃了。在我們這習俗比較多,除了湯圓和餃子,還會準備十幾道菜用來祭祖,祈福家人平安順利。

這次共準備了13個菜,事先在家裡用保鮮袋打包好,回老家時直接拿出來裝盤就可以了。今天讓大家看看,泉州媳婦都做準備了哪些食材用來祭祖呢?

鰻魚

鰻魚是婆婆提前準備好的,炸過之後的鰻魚更容易定型,比較好裝盤,這種鰻魚沒什麼魚刺,炸好的鰻魚可以用來燉湯,味道很鮮。

大蝦

蝦是早上買的,簡單清洗後,加薑片水煮,放熱後再裝進袋子,這種煮過的蝦,若是再煮第二次,口感會比較硬。

雞翅

雞翅也是提前一個炸好的,先將雞翅加醋、雞蛋清、蒜蓉醬、糖、鹽醃製入味,再加香炸粉和地瓜粉攪拌均勻,大火下鍋炸,中途轉中火,剛出鍋的雞翅外酥裡嫩,特別香。

香腸

香腸是一個朋友送的,這次冬至特意做的,自己買了材料自己做。可以用來烤著吃,或是炒肉都挺不錯的。

蝦餅

蝦餅直接在菜市場買就有,裡面包蝦肉、豬肉,還有加了香蔥,外面裹了一層粉醬和麵包糠,下油鍋一炸,非常香。

雞蛋腸

雞蛋腸是婆婆做好的,雞蛋加水打散,再加少許香菇碎和肉末,加鹽、味精調味後,裝進處理好的大腸,將兩邊綁緊,下鍋煮熟就可以了。

馬鮫魚

今天的這2道魚菜,現在馬鮫魚正當時,特別肥美,切片後的馬鮫魚直接下鍋炸,可以做成紅燒或是醬燜都美味。

排骨

現在排骨一斤48,買了2斤,生的食物是不能用來祭祖的,排骨冷水下鍋,煮20分鐘左右,撈出瀝乾水分就可以裝盤了。

墨魚

今天墨魚很大隻,一隻差不多有一斤多,一斤墨魚45,一隻花了50塊,將墨魚去除內臟,水開後,加薑片煮熟透就行,這樣處理後的墨魚可以用來炒菜,口感一點也不會柴。

丸子

丸子是閩南的特產,光丸子的品種就很多,有包心魚丸、肉丸子、馬鮫丸等等。今天買了一斤不包心的魚丸子,這種魚丸子口感特別清脆,平時可用來煮湯,味道挺不錯。

芋頭

感覺今天油炸的食物有點多了,芋頭也是炸的,炸好的芋頭,可以加排骨做一道芋頭燒排骨。

白鯧魚

今天,光魚菜就準備3道了,都是提前炸好,今天的白鯧魚不大,一斤差不多5隻左右,一斤36塊。將風乾後的白鯧魚,改了一下花刀,這樣更容易炸熟透,炸到外面焦黃酥脆時,再撈出瀝乾。

上面這十幾道菜,就是閩南媳婦過節,需要準備的菜單,除了這些,還會準備一些水果和乾貨,像肉乾、魚乾、肉醬都是可以,要不一時準備這麼多道菜,一家人一餐又吃不完,放著又容易壞。

大家都說說看,你們那裡是怎麼過冬至節的呢?

「人間煙火,也不過是一碗粗茶淡飯」。我是李家媽媽美食,每天分享家常菜,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讚。本文由李家媽媽美食原創,嚴禁搬運。

相關焦點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後要祀神祭祖,而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所以,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祭天祭祖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風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冬至吃餃子  每逢一個節氣,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冬至更不例外。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冬至的吃,註定是豐盛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風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北方食餃,南方食粑。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非常之多。 酬神祭祖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
  • 冬至到,除了餃子,湯圓、年糕也是美味選擇……
    冬至時,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吃餃子、吃肉湯,南方一些地區吃湯圓,還有地區冬至有著別樣美食,一起看看這一天全國各地吃什麼吧。北方:冬至餃子不凍耳朵冬至這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流行吃餃子。俗語說「好吃不過餃子」,冬至也不例外。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於是,冬至吃什麼,就成為了南北方地區人們備受關注的話題點。北方人說:「冬至要吃餃子」!而南方人說:「冬至要吃湯圓」!當南北方人們為冬至吃什麼而爭論不休時,其實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關於這一不同飲食習俗的淵源。
  • 冬至除了餃子湯圓還能吃啥了,這9樣東西你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此後,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在元宵節吃湯圓。明清以後,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的。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特別是在唐宋,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皇帝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官府舉行「賀冬」儀式,老百姓們也會在這一天祭祖,現在依然還有很多地方會在冬至做祭拜。因此在這天,家人們都會提醒儘量早點回家。因為根據民間習俗,盤古開天之時,正是冬至的時候,這時候天才剛被打開,萬惡無首,天地遨遊,百鬼夜行。雖然這一說法無從考證,但本編表示,大冬天的能早回家還是早點回家,外面畢竟冷。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特別是在唐宋,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皇帝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官府舉行「賀冬」儀式,老百姓們也會在這一天祭祖,現在依然還有很多地方會在冬至做祭拜。因此在這天,家人們都會提醒儘量早點回家。因為根據民間習俗,盤古開天之時,正是冬至的時候,這時候天才剛被打開,萬惡無首,天地遨遊,百鬼夜行。
  • 深夜食堂|冬至日,吃餃子也好,吃餛飩也罷,不僅僅是味蕾的滿足
    今天是冬至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今天就來盤點幾道冬至適合享用的美食。冬至團,團團圓圓冬至的節令食品是冬至團,冬至團用糯米粉做成,中間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蘿蔔絲等。包成團,稱作「冬至團」,並饋贈親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團圓的意思。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糰。
  • 冬至吃什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餃子寓意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還有什麼講究?快點來漲知識嘍!
    12月22日是冬至日,冬至是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作為吃貨的小夥伴們肯定早已將冬至節氣包含的地理知識都忘光,只記得吃餃子。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補補關於冬至的一些知識,以及了解一下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吧!
  • 野餐、包餃子 衙前二小情暖冬至系列活動"上演"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夥計,並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  南方也一樣。《吳中歲時雜記》載:「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節。」冬至前一天,親朋好友互相贈送食物,稱為「冬至盤」。這天晚上人們設宴飲「節酒」過冬至夜。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楊太說,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冬至到了!除了吃湯圓,翔安人還吃「蝦米」?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也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後,意味著進入「數九寒天」>在冬至這一天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北方地區習慣在這天吃餃子而在我們南方,則要吃湯圓在閩南地區,冬至還有進補的說法閩南人冬至呷蝦米?
  • 冬至?|?今日宜:吃餃子|湯圓|節日|南方人|美食_網易訂閱
    包餡    禾豐園:醪糟湯圓  坐標:1F西  Carrot soup  民間有言:  「冬至蘿蔔夏至姜,適時進食無病痛」    看看小榆今年的冬至吧  「家人們」一起動手  和面 拌餡 剁菜 擀皮 包餃子  滿滿的儀式感  看這架勢  是不是氛圍滿滿
  • 冬至的奇特習俗話你知,吃湯圓嚼餃子,還有習俗好吃更好玩!
    在冬至的時候,人們最為熱衷的大抵是餃子。瑩白色的餃子,熱騰騰的熱氣緩緩浮起,輕蘸醋汁,咬開半口,或許是翠綠點綴肉料,又或許是鮮蝦紅裡透白炸裂口腔,好吃又給人莫大的視覺享受。餃子一直都是冬至時最為廣為人知首選,事到如今也只有湯圓能與它並駕齊驅,引起一大堆北方"餃子派"和南方"湯圓派"的撕逼大賽了。
  • 冬至快樂,「餃子」和「湯圓」我全都要
    班固的《漢書》中曾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意思是「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至今,我國各地依然有過冬至的習俗,一般以南北為界:在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吃湯圓的習慣;而在北方地區,通常則是吃餃子。
  • 誰說冬至吃餃子,我們偏要吃「紅薯粉皮燉羊肉」!
    — 冬至祭天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在《周禮春官·神仕》、《後漢書禮儀》、《東京夢華錄》和《清嘉錄》,中都分別有所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湯圓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 明星冬至都吃啥?黃曉明吃餃子,佘詩曼吃湯圓,譚詠麟美酒佳餚
    一年一度的冬至節來了,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家裡吃好的,跟家人一起團圓。作為明星來說,每一個節日,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侈」,因為有的人在忙碌工作,不但不能吃好的,更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有的不忙碌工作,恰逢到過節,也是一種幸運。那麼明星們冬至節都吃啥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