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讀】
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全
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全
蔣勳這一代 | 合集7集全
蔣勳為你讀詩 | 合集40集全
本素材來自廊坊檔案。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更多精品資源,見我號菜單欄「老夫廣祥」—「精品資源」 。
中國人愛寫詩,也愛讀詩。長期讀詩的人,不鳴則已,一開口就讓人驚豔。長期讀詩的人,讓人久處不厭,閒談不煩。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說到這幾句詞,你可能會想起前一陣很火的同名電視劇,如果你懂得這首詞,單聽劇名,肯定也能猜出,這是一部以女性成長為線索的電視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是詞壇女神李清照經典的名句,出自她的《如夢令》。字面上的意思是感嘆暮春時節,落花凋零;紅指的是花兒,綠指的是綠葉,實際上啊,是在寫女性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傷感。
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千古名作《如夢令》,從三個方面來講一講這首詞。首先,是這首詞在藝術上的奇絕之處,第二,講對於宋朝女性生活狀態的一種誤讀,第三呢,我想講一講李清照的人生態度。
先看詞牌名「如夢令」,這個詞牌名的由來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這個詞調本來是五代時候後唐莊宗李存勖的自度曲。作為帝王,李存勖是一個悲劇,但他卻是一個文藝全才。還在做公子的時候,他就「雅好音律」,能自己譜曲填詞,甚至行軍打仗的時候,他都要命令前後的隊伍一起唱他寫的歌,美其名曰「御製」。哪怕是衝鋒陷陣的時候,無論勝敗,馬頭一轉,眾人的歌聲立刻齊聲響起。據說,這種方法能讓將士們忘記生死,勇往直前。真可以說是皇帝中的「奇葩」了。「如夢令」詞調據說就是李存勖創製的,李存勖本來給它取的名字是「憶仙姿」,原詞是這樣寫的:「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鳳。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你看,這首詞的格律形式和李清照的《如夢令》是完全一樣的吧?這首詞講的是一段豔遇以及豔遇後分別的傷感,「憶仙姿」中的這個「仙」應該是暗指豔遇中的那位歌女。後來蘇軾讀到這首詞,覺得調名實在太香豔了,不夠高雅,就取李存勖詞中的「如夢、如夢」,改名為「如夢令」了。所以用「如夢令」作為詞牌名,最開始是見於蘇軾的《東坡樂府》。
當然了,詞史上最有名的《如夢令》,應該還是非李清照的這首詞莫屬吧。這首詞很短,也非常好理解。
李清照真是個視覺大師,只用了33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幅春天的畫面。整個場景非常完整,時間、地點、人物、對白和情節、甚至隱含的心理活動樣樣俱全。我們一句一句來看一下。
「昨夜雨疏風驟」,交代了時間。什麼時候呢?昨夜對應的是今天的早晨,而且這還是一個春天的早晨,因為後面提到「海棠依舊」,海棠的花期一般在清明節前後,農曆的三月,這已經是暮春時節了。
緊接著,「濃睡不消殘酒」,下著小雨,沉沉的睡了一夜,這酒還沒能醒來,這得喝了多少酒呀。我們如今能讀到的清照的詞包括存疑之作共約60首,提到酒和喝酒的居然就有29首。愛喝酒還老是動不動就喝醉的女性,即便放在當代也是比較「另類」的吧?可李清照就是這樣的女性。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一句交代了地點和人物,怎麼看的出來呢?從兩個詞來判斷,一個詞是「濃睡」,一個詞是「捲簾人」,這說明詞人當時所處的地方應該是臥室,捲起來的也應該是臥室的門帘或者窗簾。
在李清照的詞中,這個「捲簾人」到底是誰?我個人認為最有可能是她的貼身侍女。侍女一邊慢慢捲起珠簾,一邊探看院子裡的海棠花,一邊回答女主人的提問,你看,短短的一句「試問捲簾人」,蘊含的內容多麼豐富!
這個雨後看海棠的場景,是不是一定李清照經歷的真實場景呢?其實也未必。「試問捲簾人」也很有可能只是詞人虛擬出來的場景,她想借用這樣的描寫來表達自己隱秘的情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晚唐詩人韓偓寫過一首《懶起》詩,其中有這麼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
不用解釋,你也能感覺到這首《懶起》詩和李清照《如夢令》的相似之處了吧!但是,為什麼同樣是描寫捲簾看海棠的意境,韓偓的詩「默默無聞」,李清照的《如夢令》卻能夠流傳千古呢?這首詞究竟好在哪裡呢?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才是整首詞中的靈魂金句。
韓偓的原詩:「捲簾」看「海棠」,花是花,「我」是「我」,意境雖然美,情意卻很貧乏。可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個「應」字就點出詞人著重的不是實景,而是她的心情,她並沒有親眼看到海棠花,卻將心比心地想像:那樣柔弱的花兒,怎能敵得過強勁的風雨呢?
再來看,這點睛的詞眼,「肥」和「痩」。綠肥是說綠葉濃密,紅瘦指的是落花凋零,用兩個擬人化的詞來形容綠葉紅花,讓本來沒有思想沒有情感的植物突然就變得靈動起來,充滿了人情味、就好像海棠是詞人的閨蜜一樣;那個「捲簾人」不懂女主人惜春的情緒,也不懂海棠花的命運,所以她說「海棠依舊」,根本沒有注意到風雨之後海棠花命運的微妙變化;反而是那個根本沒有親眼看到海棠花的女主人,隔著一層帘子,都能和海棠花的心意相通,同病相憐。「應是綠肥紅瘦」,一個「應」字,女主人和海棠花之間,那種閨蜜一般心心相印的情感就呼之欲出了。
同樣的意境,顯然李清照要比韓偓高明了很多。
我們常說詩言志詞言情,詞特別擅長表達幽深含蓄的情感,如果我們再往深處品讀,其實綠肥紅瘦這一句,在我看來還含隱藏著李清照的一種生活態度。
對當下的你我而言,李清照依然是我們人生的一面鏡子。翻看李清照的人生,你會發現,這位曠世才女,其實經歷了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和最深的痛苦。她出生名門,年少時遇到相愛的人,和趙明誠惺惺相惜,恩愛半生;後半生遭遇渣男張汝舟,面對眾人非議,李清照毅然決然起訴離婚。她沒有孩子,晚年沒有兒孫承歡膝下,遭遇靖康之變,顛沛流離。但是,她內心豐盈,底氣十足,從容不迫,大膽堅定,我想借用電視劇裡的一句話來說,「她活得像個太陽」。
李清照為什麼能夠這樣灑脫呢?
我認為,她的內心非常豐富,她的人格也非常獨立,她在精神上從不依附於別人,更不需要從別人的世界裡找價值,在她眼裡,一朵花,一場雨,一聲鳥鳴,都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美,因為她擁有的就是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善於表現美的心靈。「昨夜雨疏風驟」「卻道海棠依舊」正是是李清照對自然之美、人生之美的敏銳感悟。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四季,在我看來,李清照既有春天的綠意,夏天的熱烈,秋日的清冷,甚至經歷了冬天的凝重,但我們每每提到春天,還總是會想起她。因為她筆下的春天清透、美好,筆觸敏感,卻又充滿希望。相比之下,今天的我們很少還能有時間和心情,停下奔忙的腳步,去靜靜欣賞身邊的一朵花開,一場春雨,一片落葉呢。那麼,從現在起,你能否也像李清照一樣,在生活的奔忙中給自己留一點餘地和時間,聽聽自然的聲音,聽聽歷史的聲音,也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我們不是李清照,但我們同樣可以擁有豐盈而從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