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丈夫的稱呼:從郎君到老爺,如何體現女性地位的降低?

2020-12-22 秦思君

眾所周知,在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國的這片土地上,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從來都是不平等的。自三皇五帝出現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雖然高喊著男女社會地位是平等的。

但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不公平的, 男人與女人之間更存在著太多太多的不平等。例如,在一段感情中,更容易受到傷害的是從來都是女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女人不僅僅是操持家務,還得賺錢養家。

古代士人

結婚前的男人的所謂「我養你」,也從來都說騙人的。而且社會對於女孩子的要求更是極為嚴格,女孩子在工作中必須得十倍努力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但很多時候卻還是會被社會所淘汰!

然而這些不僅僅是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相當發展的今天才出現的,自古以來,男人們都把女人看作是自己的附屬品,是自己的所有物,他們有權利處置和對她們嚴厲。這種不平等在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上,也有著深刻的體現。

一、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傳統文化之中,女性地位伴隨著封建王朝的延續更迭,呈現出一種逐漸下降的過程

在儒學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浸染之下,所謂「夫為妻綱」等的思想一再地束縛著不同時期的女子,在宋明時期程朱理學的深刻影響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成為宋明時期女子的必要學習課程。

古詩詞中也有著對於這方面的深刻記敘,《詩經》曾有言曰:

「於嗟鳩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這雖是對女子的勸誡,誰又能說這不是對男女不平等的深刻體現。在封建王朝統治之下的年代裡,男子從來就可以三妻四妾,沾花惹草,而不會被人們所輕視。

女子則被所謂的「從一而終」、「一女不事二夫」等思想的左右和控制。「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表面上是對女子的保護,其實質誰又能說不是對女子的不公平待遇的體現了。

然而當我們翻開厚重的歷史書卷時,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了解到,男人與女人之間不平等的關係也並非是從來就有的,它是時間和歷史不斷發展變化的產物。

理學鼻祖朱熹

這一變化從夫妻間的相互稱呼中就可以看出來。今天的我們都知道,婚後夫妻常稱呼對方為「老公」、「老婆」,然而這僅僅是今天的我們的稱謂。

在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制度下的中國的這片土地上,夫妻間曾經存在著各式各樣,不同的稱謂,即:良人、郎君、官人、老爺、外子和先生等。

這些稱呼中,除了「良人」和「郎君」外,其他稱呼均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具體象徵,也是男尊女卑社會現象的具體呈現。

何為「良人」,「良人」一詞指的是夫妻雙方對對方的稱呼,即妻子稱丈夫為良人,丈夫也可以稱妻子為良人。

這種可以相互稱呼的方式雖然會給夫妻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方便和尷尬,但卻真實顯示著在當時當世,男女地位是平等的。

「郎君」一詞的出現是為了避免「良人」稱謂的諸多不便而改變的。「郎君」是妻子對丈夫的雅稱,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記載,在「良」字的右邊加「阝」變成「郎」,可以代表丈夫。

後來隨著時間的不斷向前推移,人們覺得單音節詞「郎」,太過於甜膩,於是又在「郎」字後面加一個「君」字,自此成了郎君,也成為了太多時候妻子對於丈夫的雅稱。

這兩個不同的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後者是對前者的改進和創新,然而卻還是夫妻間地位依然處於相對平等狀態的深刻體現。這時候的夫妻生活應該是歲月靜好的,「一日兩人,三餐四季」的幸福生活成為了可能,也是現在的我們最為嚮往和希望的。

二、古代社會女性地位的降低,實質上社會分工細化的產物,這種社會分工的細化,也體現在了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之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不同,妻子逐漸成為了家庭的主要操持者,也逐漸將自己家庭化,為後來社會地位的逐漸下降埋下了伏筆。

宋代官員

而丈夫在外務工,或者考取功名,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力量,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而丈夫也自持著這一點功績將妻子對家庭的付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當妻子人老珠黃時,他們也有了再納新歡的可能,自古風流才子多無情郎便是如此了。

男女社會地位的逐漸不平等,從夫妻間的相互間的稱謂的變故是可以看出來的。良人、郎君是夫妻間地位處於平等狀態的最好展現,那官人、相公、老爺等稱呼的相繼出現便是男女不平等的具體體現了。事實證明,男人有權,有錢就會變壞,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官人」一詞出現於政治、經濟和文化高速發展的趙宋王朝的統治時期。

在趙宋王朝時期,在宮廷中首先出現了「官家」一詞,從來上流社會的流行就會被被統治階級所模仿和使用,隨著時間的不斷發展,在平民百姓中也有了「官人」這一稱謂,甚至還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在為人所知的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對許仙的稱呼便是「官人」了。

直到今天,北方地區民間仍保留著將新郎稱為「新郎官」的傳統習俗。從這稱謂的變化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在宋代理學的不斷興盛過程中,男人的家庭地位也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自此,男女社會地位不平等的現象更加嚴重了。

「外子」一詞也是趙宋王朝時期妻子對於自己丈夫的稱呼,也有稱自己丈夫為「外人」的。與之相對應的便是丈夫對於妻子的稱呼了,在這一時期,丈夫普遍稱呼自己的妻子為「娘子」或「內人」、或「賤內」,後者雖是謙詞,但男女社會不平等之意仍然顯露無疑。

同樣是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制度,同樣是彰顯男女地位的不同和不平等,即在宋以前雖有男女社會地位不平等的現象存在,但多數時間仍然是相對平等的和不明顯的。

在宋王朝之前的各個不同時期,女子的權利和地位還是得到社會認同和認可的,秦有羋八子,漢有呂太后和竇太后,唐有武則天,她們都是女子掌握實質權利的最好證明,也都是男女社會地位較為相對平等的表現。

三、宋代以男性為主體的文人士大夫的地位上升,促使女性徹底淪為附庸,而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也變成了「老爺」這種具有主僕性質的形式

為何在趙宋王朝時期,男女社會地位不平等現象如此嚴重,追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在於趙宋王朝的統治時期是文人士大夫得到長足發展的重要時期。

在趙宋王朝的統治時期,文人士大夫犯法最嚴重的懲罰莫過於流放而已,北宋著名詞人蘇東坡因言獲罪受到的懲處也不過是流放不同的地區,換句話可以這麼理解,當時的文人犯法不過是公費旅遊而已。

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地位的不斷提高得到了妻子的認可和崇拜,其家庭地位的扶搖直上也不是不可能。由於丈夫家庭地位的不斷上升,丈夫可以買賣妻妾也成為了可能,蘇東坡被貶時曾將自己身懷有孕的小妾以一匹馬的價格同朋友交換,是何其的諷刺,又是何其的難堪了。

至於「老爺」這個稱謂的出現,在今天的我們的眼中更是對古代時期男女社會不平等現象的深刻體現了。

「老爺」是大戶人家、有權有勢的人家妻子對於丈夫的尊稱,這樣的稱謂,丈夫在家中的尊貴地位,妻子的卑賤地位在這一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於我們而言,何為尊,何為卑,尊卑是主人對奴隸才有尊卑,是對社會上政治、經濟和文化處於低於自己的人才有尊卑,才談尊卑。

而對於自己朝夕相處,且為自己生兒育女、操持家務的妻子去談所謂的尊卑和貴賤,生活於21世紀的我們,接受過全面教育的我們是不能接受的。

對於覺得本該如此的他們,我們又能說什麼了。我們不能以今天的觀點去判斷過去的制度的存在是否正確,也不能說哪一種制度更為符合社會變化的需求,畢竟我們不是當時當世的他們,我們沒有理由帶著今天的所謂的先進的文明給過去的他們下定義。

在今天的我們,在「老公」「老婆」為夫妻間的稱呼的今天,在文明程度較為發達的今天,也仍然存在著類似於體現社會不平等的稱謂,即在今天存在著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是「先生」。先生一詞代表的是有著一定學識而又年齡較高的人,然而用「先生」指代丈夫,何解?

用先生指代丈夫,有著文雅而又帶著仰慕和尊崇的意思,但即使如此,從「先生」一詞我們尤可看到男性的尊嚴,直到今天,在海外華人中和港澳臺地區用「先生」指代丈夫的方法仍在廣泛使用。

四、結語

稱謂是不同的,不同的稱謂也有著不同的含義,在男權社會普遍盛行的封建王朝是如此,在今天更是如此。我們不能評判哪個稱謂是對的,哪個稱謂是錯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出現的事物都是符合當時的具體實際需求的,它們的出現本就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符合罷了。

但從妻子對丈夫的不同稱呼之中,也可以看出古代女性地位的變化。

參考文獻:

《詩經》

《宋史》

相關焦點

  • 5種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第2個很有詩意,第3個場合特殊
    婚姻是愛情的結晶,而婚姻也是成家的基礎,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這一點都是恆久不變的。或許在如今,許多年輕人加入到了「丁克族」的行列,但依舊有不少人嚮往著愛情。而放在古代,婚姻的地位在一個人的人生歷程當中,更是尤為重要。
  • 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是什麼?老公的含義又是什麼?你大概猜不到
    一對好姻緣一直是男女共同嚮往的,而在古代很多婚事都是父母的建議,或者媒人的撮合,但也不乏有真愛的存在。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女子對丈夫的稱呼,現在比較常見的稱呼是「老公」,但其實在古代老公是另一種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第一種,良人。
  • 從「郎君」到「老公」:中國丈夫稱謂「墮落史」
    中國幾千年來夫妻之間的稱呼變化著實不少,其中變化最大和最悲哀的莫過於丈夫的稱謂,稱謂的變化證明了一個無情的事實——中國男人們的歷史地位一直在下降。 良人 最早時妻子稱呼自己的丈夫"良人",好聽吧!
  • 從「郎君」到「老公」:中國「丈夫」文化稱謂的「墮落史」
    中國幾千年來夫妻之間的稱呼變化著實不少,其中變化最大和最悲哀的莫過於丈夫的稱謂,稱謂的變化證明了一個無情的事實——中國男人們的歷史地位一直在下降。 良人 最早時妻子稱呼自己的丈夫"良人",好聽吧!
  • 由良人到老公,從中國歷代對丈夫的不同稱謂,看中國男人家庭地位的...
    由良人到老公,從中國歷代對丈夫的不同稱謂,看男人地位的變遷 中國幾千年來夫妻間的稱呼變化很大,相比於妻子,變化最大和最悲哀莫過於丈夫的稱謂,稱謂的變化無情地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封建專制社會結束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男人們的家庭地位一直在下降。
  • 「丈夫」的20種稱謂
    有的夫妻會稱呼對方的名字。一般來說,如果姓名是三個字,會稱呼後兩個字;如果是兩個字,那麼可能會直呼姓名,或者是「老+姓」。還有一種獨特的稱謂---呼對方的小名。小名其實蠻私密的,不太會告知外人,也不一定好聽,但私下裡稱呼,有一種特別的親密。單說妻子對丈夫的稱謂,則有大概20種,從古至今,還能看出男女地位的變化。
  • 男同胞們注意了:在古代,被喊「老公」你就悲劇了
    現在,妻子稱丈夫為「老公」,我們已經習以為常。有時,輕聲地在你耳邊喊你「老公」,還略顯親暱和甜蜜。可尷尬的是,「老公」在古代可不是對丈夫的稱呼。那麼,當時誰被稱為「老公」呢?答案是悲劇的。自古以來,妻子又是怎麼稱呼自己的丈夫呢?
  • 綠帽子:男性的恥辱,既是中國的文化特徵也體現女性的附庸地位
    可是,"綠帽子"一詞也不是從誕生之初就指代——男性的妻子有和其他男性苟合的情況的,而是對古代頭戴頭巾的底層百姓的指稱,之後隨著頭巾在整個社會的普及,才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不僅能體現中國男權為尊的社會文化,也能體現古代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這一詞語的背後所折射的是中國的文化特徵和中國女性的附庸地位。
  • 張紀中嬌妻豪宅烤橘子,稱呼老爺顯得有些卑微,曾被贈送千萬豪宅
    張紀中嬌妻豪宅烤橘子,為丈夫暖胃真的好貼心,感情真摯令人動容。12月3日,張紀中的妻子再次更新社交平臺上的照片,並且配文表示自己在為丈夫烤橘子,因為橘子可以溫暖胃部。>杜星霖稱呼丈夫為老爺杜星霖和張紀中看起來自然是非常的恩愛,而杜星霖一直把丈夫的稱呼為老爺,而且負擔起全職太太的生活,在平常生活裡面要照護三個孩子,最大的孩子才6歲。而小兒子現在才一歲多,女兒僅僅出生幾個月,照護起來自然是非常的麻煩,張紀中很少照護自己的孩子。
  • 老公在古代竟然是這樣的意思,你們還敢問你丈夫叫老公嗎?
    老公在古代竟然是這樣的意思,你們還敢問你丈夫叫老公嗎?結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男女雙方經過長時間磨合,這期間會吵架,冷戰,恩愛,等這段時期走過後便是結婚,兩人通過長期的努力與堅持從兩家人變成一家人走進婚姻的殿堂這是多麼神聖而又幸福的一件事。
  • 家族稱呼大全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於是就在前頭或尾後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即「郎」字後面加上一個「君」字;在「娘」字後面加上一個「子」字,成了表示親暱的「郎君」,「娘子」。(註:起先,「娘子」一詞僅用青春妙齡的少女。大約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稱呼。)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丈夫稱妻子為「娘子」,是對妻子的愛稱。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
  • 秦漢時的女性有多自由?看完這篇文章顛覆你對古代女性地位的認知
    這就巧了,在秦漢時期,也有這麼一批女性在大膽的追求婚姻上的自由,而且那個時候女性在古代社會中也是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古代女性的婚姻是啥樣的?絕大部分人的印象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性自己沒有選擇權,就連離婚的時候都是男方佔據主動。但是在秦漢時期可不吃這一套,女性們是有自己選擇丈夫權力的,甚至覺得丈夫窩囊還可以直接改嫁。是不是有點震碎三觀的感覺?
  • 張紀中妻子回應「老爺」稱呼:關乎家庭乾坤之道,這是個什麼水平?
    【文/觀察者網 陳聰】夫妻相處,可能都會有一些愛稱,可是你聽說過稱呼丈夫為「老爺」的嗎?今天,有對夫妻因為這個稱呼招來了網友的罵聲。網友注意到,在杜星霖的社交動態中,她多次稱呼張紀中為「老爺」。例如,杜星霖會說,自己要和老爺一起靜坐、增進夫妻感情;也會說,即使老爺出差了,自己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也要抽空讀讀書。這引來了網友們的不解。
  • 稱呼張紀中為老爺為他研究不老術?小31歲的杜星霖倒酒都要屈膝
    著名導演張紀中白髮蒼蒼,卻有一位比自己小31歲的嬌妻已經被許多人所熟知,妻子杜星霖常常在社交平臺曬出和張紀中幸福生活的照片和文字,而這幾天更是發文稱張紀中為「老爺」,把自己在夫妻關係中降低到如此低的等級,像極了封建社會的奴婢,令網友十分驚嘆不已。
  • 你不知道的歷史知識,原來古代女子有這麼多稱呼!
    古代人在對女性的稱呼上有自稱、他稱、美稱、鄙稱等等,據統計古人對女性各種身份的稱呼多達六十多個。這些稱呼反映了女性在古代家庭與社會地位上的變化,也是了解古代社會的重要渠道。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人對女性有哪些稱呼!古代女性社會地位非常低,其原因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
  • 古代人都是怎麼稱呼女性的?褒貶不一的稱呼竟有60種之多
    在長達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中,女人的社會地位是一直發生變化的。女人社會地位的變化,也反映在對女人的稱呼上。漢語言文字是很神妙的文字,蒼頡造字時,天雨粟,鬼神哭。古人對於女人的稱呼,包括自稱、他稱、美稱、鄙稱及各種身份的稱呼,竟然達到六十個左右。那麼,古代是如何稱呼女子的呢?
  • 古代人對女性的稱呼竟有60多種,各種稱呼褒貶不一,看完漲知識
    光稱呼就有60多種,各種稱呼褒貶不一文/觀心通史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華文明更是博大精深,僅對人的稱呼就可細分為自稱、他稱、美稱、鄙稱、謙稱等等,這些文化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的。中國女性的地位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生變化,僅從古人對女性的稱呼上就可以看出來。
  • 活在古代?69歲張紀中女兒百日宴配寶劍,嬌妻日常尊稱「老爺」
    #張紀中與小30歲嬌妻是真愛麼#活在古代都說「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這一點或許在張紀中身上是體現得分外之明顯。此次給自己和妻子杜星霖所生的小女兒辦百日宴的時候,張紀中也是久違地在自己婚後開通的社交帳號上上傳照片,對自己的小女兒的成長感到驚喜和欣慰。
  • 丈夫二字在古人那兒的叫法很多,老公是錯的,每個時期都不一樣
    丈夫的稱呼可謂是千奇百怪。如今「老公」爛大街的叫法,在古代可不被認可。如果回了古代喊一聲老公,估計丈夫會直接休了妻子。因為老公在古代是指宦官,稱呼丈夫就尷尬了。那麼古人是怎麼叫丈夫的呢?每個時期都不一樣。一、君子。《詩經》寫愛情比較多,經常出現「君子」二字。
  • 古代「名」文化——稱呼一個人的不同方法,具體因素詳解!
    在古代,稱呼一個人的方法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可以直呼這個人的姓名,或稱呼這個人的字,或稱此人的號,或稱這個人所獲或自己起的諡號,或用姓氏加籍貫來代指這個人,或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或用姓氏加上所在名門望族的名稱來代指,或用官名來代指,或用官爵來直接代替名字,亦或可以用任官之地來代指此人......那麼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稱呼對方才能很好地表現情緒或者符合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