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巨頭必修課!騰訊沒完全打通,頭條想用百科打通?
文|張書樂
有野心的內容平臺,從來都是內容、搜索、百科、問答以及遊戲一起抓的。
這叫做巨頭的抉擇,五指山式的抉擇。
內容和搜索引流,百科和問答建護城河。遊戲,當然就是用來賺錢的。
百度這條路都走過,除了遊戲沒走通。
騰訊這條路也走過,搜索、百科、問答沒打通,但內容(微信公號)和遊戲,則是耀眼無比。
現在換頭條來走了,內容有了、搜索在建,問答還行,遊戲靠買,百科呢?
4月30日,頭條百科宣布上線測試版,用戶訪問域名www.baike.com,或在今日頭條客戶端內搜索「頭條百科」,即可體驗這款知識搜索類產品。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頭條百科是今日頭條旗下的中文網絡百科全書。用戶可以在頭條百科上搜索詞條,獲取信息服務,也可以創建、編輯、修訂詞條,共享專業知識。根據頭條百科網站主頁,其品牌口號為「來這裡,認識世界!」。
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蔣佩芳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針對該百科是否會對百度百科產生影響的問題,貧道以為:
對於從內容而搜索的流量閉環的頭條系來說,在建立了問答體系後,進軍百科的題中應有之義。
這一動作,對於百度百科的影響肯定有,但暫時不會有大問題。
百度百科長期的內容積澱和內容合作(特別是一些關鍵知識上與相關權威部門提供的標準答案),形成了一種有效壁壘,短期不可攻破。
同時,日積月累下,大量百科內容在用戶不斷修改、完善、細分和相互連接之下,形成了層屋疊架的百科體系構架,這種構架其實是用戶原創內容和專業生產內容的融合,僅僅靠花錢來刺激用戶創作,同樣不可能短期達成。
此外,百度百科已經建立的超長的長尾內容細胞,在版權保護越來越嚴密的前提下,很難被擊破和「搬運」。
但百度百科並非就此高枕無憂,頭條百科依然有一戰之力,只是並非靠百科這個正面戰場取勝。
時間積累和內容閉環下,頭條並非簡單的要超越,而其在整體內容形成用戶在平臺內流轉和基本滿足下,一個必然的內容補足節點。
真正要成規模,就在於內容創作者能夠通過百科而獲得流量與關注,這本身是閉環越來越豐滿,平臺對流量吸引力越來越強的狀態下的漸進過程。
截至2020年1月,頭條百科已收錄了超過1800萬個詞條,覆蓋人物、科學、自然、文化、歷史、娛樂等類別,除了學術類內容,也包含熱點事件追蹤。
儘管在百科詞條編輯上,百度目前擁有更加龐大的用戶群體,完善百科詞條更加容易。但是目前字節跳動發展速度極快,用戶數量也幾何向上增長,這就構成了挑戰的可能。
百度百科有用戶慣性,頭條暫時很難形成這種黏性,而它又不可能在問答突破是那樣,通過知乎,悟空和百度問答的定位差異來完成。
所以單一突破難度大,重點在於閉環的各節點完善後,流量越黏性大,流動越自然,百科也就自然會完成快速的內容堆積。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