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6條斷頭路打通:短短幾百米路 打通竟需突破重重關卡

2021-01-18 東方網

原標題:今年第6條斷頭路打通!短短幾百米路,打通竟需突破重重關卡

  斷頭路,既隔斷道路影響環境,又阻滯周邊居民出行,常常令人苦不堪言。上海斷頭路的集中疏通工作始於2010年,當時全市共有108條區區對接道路和斷頭路。

  近日,普陀區與嘉定區的對接道路——花家浜路通車,這是上海8年來通車的第67條斷頭路,也是今年第6條。

  其他5條為:金山區衛零北路、徐匯區華發路、武宣路、浦東新區凌空路和奉賢區運河北路。2018年全年計劃打通10條、推進37條。

  疏通城市「毛細血管」,有利於提升路網功能、方便居民出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好處多多,卻困難重重。梗阻路段往往不長,短短幾百米路,打通的難度到底難在哪?

  近日,《新民晚報》記者走訪了松江、青浦、普陀等區多條具有代表性的斷頭路,為大家解開這個謎題↓

  天天排隊「鑽洞」

  松江區車墩鎮,滬昆鐵路和滬杭高鐵比鄰而居,從南到北斜向穿過。

  鐵路西側是松江老城區,方塔園和醉白池等古蹟都在15分鐘車程內;東側為松江出口加工區,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此雲集。

  早晚高峰,許多上班族如潮汐般在老城區和出口加工區之間來往。23歲的李明飛,每個工作日就穿梭在洶湧人潮中。他兩年前從河南老家來滬求職,目前在松江出口加工區一家電子製造企業上班,租住在3公裡外的藍天新村。

  每天上下班,李明飛必須要穿過鐵路。有三條線路可選:

  第一,開車或打車,繞道松衛北路的滬杭鐵路跨線橋,兜一大圈;

  第二,鐵路跨線橋附近,有個鐵路涵洞,寬度僅4米;

  第三,沿中山東路再往北走約1公裡,也有一個涵洞,寬度更是窄得可憐,僅有3米。

  李明飛坦言,

  「滬杭鐵路跨線橋上面只允許機動車通行,我又沒車,經常打車也負擔不起,還要繞路,所以肯定不會走那條路。

  剩下的兩個「洞」,是我僅有的選擇。我每天騎車穿涵洞,和許多行人、自行車和機動車搶道。通常機動車是「老大」,我們只能乖乖地排在後面。最怕碰到下雨天,褲腿上濺得全是髒水。

  因為道路擁擠,經常排長隊穿過,我每天都要比正常時間再提前至少15分鐘出門。」

  華擴路打通前,早晚高峰,附近寬度僅3米的鐵路涵洞下人車混雜、擁擠不堪↑

  這兩處狹窄通道,都只能滿足小車單向通行,多年來卻是連接東西交通的兩條「主幹道」。近些年來,區域經濟迅猛發展,東西兩側穿越鐵路的交通出行需求快速增長,「鑽洞」仍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涵洞內每天機非混行,上下班路途異常擁堵。

  在老城區和出口加工區之間,急需打通新路。一條沉寂多年的斷頭路「浮出水面」——華擴路,以前自東向西到華鐵路交叉口時,就中斷了;只需再往西延伸200多米,即可依次穿越滬杭高鐵和滬昆鐵路,與主幹道中山東路相交,貫通東西。

  打通200多米梗阻路段,這條斷頭路將成為歷史,李明飛上下班也就不用再「鑽洞」了。去年7月28日,華擴路下穿鐵路工程取得施工許可證,開工建設。

  難點集於鐵路

  華擴路下穿滬昆鐵路和滬杭高鐵,打通後大大加強出口加工區和松江老城的聯繫↑

  一年後的今天,施工接近尾聲,一條寬敞的城市支路從鐵軌下穿過,呼之欲出。全長298.927米,雙向2快2慢車道和人行道一應俱全,計劃下月竣工通車。

  李明飛很快就將與眾多上班族一起,告別逼仄涵洞,騎上全新坦途。屆時,天天「鑽洞」的安全隱患將消除,主幹道松衛北路的交通擁堵也會明顯緩解。

  「這段新路很短,一眼望得到頭,為啥要建一年?很難嗎?」李明飛好奇地問。

  難點一:

  「斷頭路太短,恰恰是這次工程的第一大難點。」松江區公路(市政)建設項目辦公室主任助理慄慧龍介紹,普通斷頭路,長度和工期一般成正比,但因為要穿越兩條鐵路,「短」反而加大了難度。

  原來,華擴路中山東路交叉口距離滬昆鐵路僅約40米,由於道路需從鐵軌下方穿過,如果按照正常的通行來設計,限高4米左右,會造成坡度太大,影響行車安全。

  於是,在前期研究過程中,市交通委、上海鐵路局、交通建管中心及松江區多部門反覆溝通,不斷優化方案,最後決定採用「淨高2.8米、限高2.5米」的通行方案,解決了下穿立交與交叉口太近的問題。

  「乍一看,下穿立交有點『矮』,其實都是精確計算的結果。」慄慧龍笑言,在交叉口還設立了粗壯顯眼的限高欄杆,確保車輛不會對鐵軌造成任何損傷。

  打通華擴路,幾乎所有難點都與鐵路有關。

  難點二:火車限速問題

  慄慧龍介紹,去年7月25日到8月13日、9月2日到12月底,在工地上方的滬昆鐵路穿梭往返的列車都必須限速運行。

  「每天有多達118對火車,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班。」既要確保施工按期推進,又要儘可能降低對列車運行秩序的幹擾,難度不小。上海鐵路局克服滬昆鐵路運輸能力資源緊張、鐵路自身維護施工任務繁重等困難,優先對華擴路下穿鐵路工程安排限速運行。

  此外,鐵路旁的綠化、供電桿等都需要移除或調整,也為施工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和難度。」

  老橋「溝通」受阻

  打通前的匯龍路↑

  如果無需穿越鐵路,打通斷頭路會不會方便得多?未必。

  青浦區徐涇鎮內有一條匯龍路,從雙聯路到閔行區界約1040米路段正在改建。工程負責人梁忠保清晰記得,去年8月進場施工前,這裡路況糟糕,塵土飛揚,垃圾遍地。「寬處12米,窄處僅8米,泗沙路至終點的約200米,斷了頭。」

  周邊匯集快遞、紡織、汽修、家具、食品等多家企業,還緊鄰西虹橋創意產業園。青浦區建管委市政建設科科長龔全龍介紹:「這條路是進口博覽會的配套道路之一,承擔從國家會展中心1號輪候區到會展綜合體之間的貨運任務;也是區區對接市重點工程,連通青浦與閔行。」

  順豐快遞小哥黃志華天天都盼著匯龍路快點貫通。兩個老客戶在斷頭路另一端,他幾乎每天要繞幾公裡路去送件。「早晚高峰堵車很厲害,要花四五十分鐘,打通以後,能縮短到四五分鐘。」他昨天開著小麵包車經過施工路口時,又忍不住停下車,記不清是第幾次詢問「啥時候通車」。

  拓寬後的匯龍路已基本貫通↑

  在黃志華眼中,煥然一新的匯龍路逐漸清晰成型,而在龔全龍看來,這條路的背後藏著更多滋味——

  「斷頭路段旁,有企業設置了貨物出入口,施工期間需暫時停用,改走正門;原道路兩側的綠化、構築物、弱電管線等設施,分屬多家企業,必須全部遷走後才能施工;公共綠化、架空電力、直埋電纜、雨汙水管道等障礙物,也都得提前搬家。「短短1000米,要協調太多細節。」

  眾多溝通難點,集中體現在狹窄老舊的普江廟港橋上,這是工程關鍵節點,要從8米拓寬到22米,必須拆舊建新。老橋西側有供水管道,東側有弱電管道,施工期間周邊企業須繞行,拆除難度較大,多次受阻。

  「先充分了解企業訴求,盡力幫他們解決困難,收穫了理解和支持。」龔全龍回憶,市交通委、區建交委、青浦發展集團、徐涇鎮動遷辦、施工單位及沿途企業,數不清溝通協商了多少次,終於及時掃清障礙,趕在春節前1天完成樁基施工,確保了工程進度。

  目前,瀝青攤鋪和標線施工已完成,預計下月通車。全新的匯龍路將成為今年青浦首條貫通的進口博覽會配套及區區對接道路。

  探索長效機制

  另一條斷頭路的改建相對順利。

  普陀區長徵鎮的花家浜路(棕櫚路—金沙江路),全長約269米、寬20米,是普陀與嘉定的對接道路。雙向2快2慢車道,劃線清晰,寬闊整潔,配套設施齊全……近日,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花家浜路通車,面貌煥然一新。

  施工前↓

  目前↓

  工期比前兩條短,約9個月,也沒遇到鐵路和老橋等硬骨頭,然而,打通過程並不輕鬆,如果缺乏可靠的長效機制,很可能舉步維艱。

  難點一:

  「這一段路原有地質情況比較差,屬於暗浜。」道路新建工程項目副經理沈麟曦解釋,「暗浜」的意思是:原為河道,有淤泥沉積,後來被土填沒,但淤泥仍在。「暗浜對基礎建設有隱性危害,必須先重新回填,使路基達到使用道路等級。」

  難點二:

  靜安和普陀環衛部門有構築物超越紅線,經協調溝通,相關部門很配合,今年3月完成圍牆退界。

  難點三:

  公交858路終點站需要搬遷,尋找合適新址頗費功夫,最終在市交通委、運管處、區建管委、交警部門、長徵鎮和久事集團等部門共同努力下,及時搬走了車站。

  普陀區市政水務工程建設中心副主任馬旭弘介紹,項目順利開展,還比原計劃提前了近3個月。

  他強調說,探索形成長效機制,對施工保障至關重要。「市、區兩級成立區區對接道路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由市(區)政府分管領導掛帥,發改、財政、規土、水務、交通等部門列為成員,共同協調,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長效機制有沒有發揮作用,周邊居民最有感觸。

  60歲的葛雅萍住在花家浜路附近的建德花園,每天飯後散步,但以前從來不走近斷頭路,「因為環境髒亂差,垃圾扔得遍地都是。」她回憶,許多居民路過時,都會加快腳步趕緊跑開。

  從這個月起,葛雅萍幾乎每天都來花家浜路散步。

  「新馬路又漂亮又清爽,走上去心情特別舒暢。」不僅環境明顯改善,少繞路也讓她格外開心。「從家走到13號線祁連山南路站,之前要20分鐘,現在只要走10來分鐘,方便多了。」

相關焦點

  • 渭南今年將打通11條斷頭路(華州2條...
    全面實現中心城市斷頭路打通清零 按照計劃安排 今年(2021年)總投資12.6億元 打通11條斷頭路
  • ​58條斷頭路已打通38條 西安北辰大道、廣安路主線等年底前通車
    北辰大道、廣安路主線等年底前建成通車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西延路與西影路立交、西南二環立交(唐延路至南二環)、西三環-阿房一路立交、新興南路地面段及朱宏路主線橋已建成通車。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苗寶明表示,當前,西安市加快實施北辰大道、鳳城五路立交、太華路立交、廣安路、建材北路、東三環等快速路項目建設。
  • 西安5條斷頭路即將通車 打通任務年底前將完成57條
    群眾新聞網訊(記者 袁夢初)12月22日,記者從西安市住建局獲悉,西安市將有5條斷頭路即將建設完工,並於近日陸續放行通車。至此,《西安市斷頭路打通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打通的58條斷頭路年底前可打通57條,剩餘最後一條斷頭路為經九路跨隴海鐵路段預計於明年5月底打通。
  • 紅塔區環山路南段「斷頭路」打通,主路有望元旦通車
    工人加緊施工12月12日,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在環山路與紅塔大道連接線黑臭水體及市政道路應急工程施工現場看到,環山路南段的「斷頭路」打通了,2021年元旦後可以從環山路徑直駛入紅塔山路再到紅塔大道。隨著玉溪中心城區人口增多,環山路與鳳凰路交叉的丁字路在上下班高峰時較為擁堵,嚴重影響了環山路作為南北向交通主幹道的車輛通行,打通環山路南段的「斷頭路」,緩解南北向交通壓力成為市民的心聲。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經市委、市政府同意,今年9月3日,我市啟動實施環山路與紅塔大道連接線黑臭水體及市政道路應急工程,下決心打通環山路。
  • 打通「斷頭路」 秭歸邊界村告別「行路難」
    送甲山村打通兩條總長3.5公裡的斷頭路,讓野三關動車站近在咫尺。 「真是一條幸福路!以前到巴東的野三關集鎮賣核桃、蔬菜,騎摩託車要3個多小時,現在只需要20多分鐘。」雁落坪村三組村民張其海指著新硬化的道路,臉上笑開了花。 雁落坪村位於秭歸西南部,毗鄰巴東縣綠蔥坡鎮中村,海拔較高,交通不便。
  • 打通斷頭路 小巷大變樣 環境再提升 百姓笑開顏
    斷頭路打通後,緯二十五街周邊環境明顯改善。 (記者 王旭東 攝)「緯二十五街這下真是大變樣了,乾淨、漂亮,還建了個小廣場,晚上遛彎兒又有了新去處。」昨日,記者走訪緯二十五街,家住紅廟坡街道永新苑小區的張新民提起這條街的變化,豎起了大拇指。
  • 阿房路是西安市今年計劃打通的斷頭路,只剩下12天了能否實現目標
    阿房路是西安市今年計劃打通的斷頭路,距離年底只有12天了,剩下的時間能否實現目標?下午遛彎沿著正在修建的阿房路,從大寨路到昆明路,再到紅光路,一直走到阿房一路。現場正在緊張施工,進行路面鋪設、澆築慢車道、人行道鋪磚等工序,大寨路至昆明路進度慢一點,昆明路到紅光路能快一點,紅光路至阿房一路已劃了標線,只剩下收尾工作。看樣子,年底通車是不可能了,有人說,到下個月20日通車,還有一個月時間,估計差不多。
  • 佛山又有9條路被打通!有你家附近嗎?
    截至9月底  佛山又有9條斷頭路被打通  快來看看有你家附近嗎?  2020年,佛山市計劃再打通20條「斷頭路」。截至9月底,佛山已有9條斷頭路被打通,剩餘11條正在順利推進,預計可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 全力打通"三路一線" 迎接青島高新區交通大時代的到來
    7條線路2處停車場 實現與地鐵8號線無縫銜接據了解,此次高新區公交線路優化共涉及770路、772路、774路、778路、927路5條線路。7條線路開通後,青島高新區創業大廈、河東路沿線企業、招商網谷、新業路沿線企業、高新區北部園區企業、世茂、中歐部分居住區將實現快速與地鐵8號線接駁。高新區居民、企業乘坐地鐵8號線從高新區到青島北站僅需17分鐘,轉乘3號線可直達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三個市轄區,到達青島站全程僅需1小時,大大縮短了高新區和市區的「距離」,改變了高新區目前的交通格局。
  • 這些「斷頭路」打通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在斷頭路的這頭 你在斷頭路的那頭 斷頭路一直是交通擁堵的「攔路虎」 它影響著居民出行 制約著區域交通和周邊產業的發展 消滅斷頭路,打通交通微循環 是民生,更是民心
  • 菏澤中和路今年能否打通?市立醫院北家屬院何時開工?
    獲官方回復詳細內容如下:點將臺路向西和向東的中和路今年能打通嗎?網友留言:點將臺路向西和向東的中和路今年能打通嗎?1,之前也反映過這個問題,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列入計劃,現在這條金沙江路也東西雙向堵住3年左右了2.這個潤澤小學在點將臺路開了大門以後,上學下學擁堵就開始了,人車混在一起,車停滿路。每天下班回家永和家園,都趕上放學的點。
  • 北四合窯、測繪西路、草陽巷、西儀坊…這10條路通了!
    西安網訊:10月10日,從市住建局傳來好消息,國慶節期間我市又有一批斷頭路建成通車,全年打通斷頭路數量已經達到24條,今年還將繼續打通8條,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    按照《西安市斷頭路打通工作實施方案》要求,2021年全運會前,我市需打通58條斷頭路。
  • 堵得兇時300米要開半小時,成都這條「斷頭路」如今變了樣……
    「小區門口的路通了!」「通道上一臺亂停的車子都沒有了!」「哇哦,大家快看新增設了反光條……」近日,成都「優品尚東三期」小區業主們興奮極了,大家話題集中在小區門前一條不到300米的進出通道上。這條通道是小區唯一的進出道路,一條尚未交付的「斷頭路」,因為交通亂象困擾著業主多年,道路擁堵時甚至要花半小時才能出去。4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交警五分局了解到,在成都交警五分局和相關部門的齊力整治下,這條「斷頭路」變了樣,大家紛紛積極點讚。
  • 圳美五路打通科學城門戶
    據悉,擱置十餘年的「斷頭路」——圳美五路即將通車,其北連公常路,南接圳園路,是打通中大深圳校區、光明雲谷、光明小鎮等重大項目之間的重要南北通道,未來將成為科學城啟動區的門戶道路。光明新聞記者 盧正輝 通訊員 鍾哈林 攝 圳美五路市政工程 ●概況 全長900米,北連公常路,南接圳園路,是打通中大深圳校區及其附屬配套項目、光明雲谷、光明小鎮、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等重大項目之間的重要南北通道。
  • 十年「斷頭路」,布吉這條路取得新突破,離開通還遠嗎?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 一直以來 布吉的交通問題備受關注 尤其是斷頭路的建設進程 近日,有好消息傳來 布吉這條斷頭路有新動態啦!
  • 附近斷頭路打通進展如何...
    據伊河路小學學生家長介紹,該小學目前有三個年級,約有21個班級,「今年入秋後再新生入學,學生越來越多,家長接送也越來越多。」工農路斷行附近小區有幾千戶居民,「僅保利百合就有兩千多戶。」三關廟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車進來沒有分流,如果能把煤機路打通,連接到西三環上,那樣壓力就減少很多了。」
  • 如何打通國際高中「斷頭路」?需搞好教育「內循環」
    「不再有固定的班級概念,實行『走班制』。」「沒有紙質課本。」坐在記者面前,郭天利這樣描述他在國際學校的學習生活。今年,很多國際高中或公立學校國際部畢業生,在拿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後,無法前往當地就讀,被迫在家上網課。「選擇國際高中的人最需要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出國留學?」浙江寧波某國際學校管理者馬智認為,「有的學生是為了增長見識,有的學生只是為了迴避高考,尋找解決替代方案。
  • 徐州這3個綜合體傳來新動靜,這幾條斷頭路馬上要通!
    這個商業綜合體的設計方案,在今年的6月份已經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並對社會進行了公示。我們在今年下半年,對三期進行工程發包。」新盛廣場項目,即弘陽廣場,分別由五星級酒店、國際購物中心、豪華影院以及風情商業街四大商業業態構成。商業面積20萬平方,將打造成集酒店、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國際頂級商業綜合體。是徐州首個大型文旅項目。
  • 新建跨度188米獨塔斜拉轉體橋 成都成華杉板橋路變身快速通道
    25日,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住建交局獲悉,成華區決定啟動杉板橋路改造工程,其中二環路至中環路段將實施快速化改造,中環路至三環路段將增加一條與成南高速入城段平行的輔道,並將同步建設一座跨越10條動車線的獨塔斜拉轉體橋,塔高達128米,主跨跨徑達188米,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採用轉體施工工藝的塔身最高、跨徑最大的獨塔無背索斜拉橋,以提高東二環與東三環之間的交通轉換和通行能力。
  • 被「截」斷兩次,成為三節……鄭州這些「斷頭路」的最新進展來了
    這條西起長椿路,東至西三環的翠竹街原本可以和科學大道、化工路一樣承擔起勾連東西,緩解交通壓力的作用,可與瑞達路交匯後再往東就斷了,直至與池南路交匯後往東延伸至西三環。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瑞達路以東的翠竹街只有一百米左右,在交叉口處有圍擋擋住了路口,而這一百米的區域現在已經變成了停車場,路口處的翠竹街停車場停車收費公示牌上顯示,該區域有一百個停車位,路的盡頭是一個小山坡和幼兒園。而這段路也像是瑞達路的一條「小尾巴」。「這段路就從來沒有開通過,非常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