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上講,嫉妒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是一個人在與別人比較之後,發現自己不如別人,從而產生出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複雜心理。
其實在生活中嫉妒很常見,對別人美貌的嫉妒,身材的嫉妒,家世的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的嫉妒等等,這些都是嫉妒,許多在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對他人產生嫉妒。
適度的嫉妒其實並不是壞事,能夠成為驅動人進步的動力,但是過度的嫉妒卻會給人帶來危害,一則是對自己的成長和身心不利,二則即是對對方有害。
網絡上有句話叫:嫉妒使人醜陋。其實這個醜陋不僅表現在外在的行為舉止,更表現在內心的猙獰不甘上。妒是一種可怕的心理,會讓人失去理智,甚至做出可怕的事情。
那麼我們要如何知道是否被人嫉妒,要從哪些細節看呢?心理學家說,嫉妒你的人,會有這3個詭異表現,細節不會騙你。
01喜歡方方面面要學你
墨爾本大學心理學教授,《力量轉換》一書的作者Lea Waters解釋說:
嫉妒的核心是不安全感、恐懼感或競爭感。
嫉妒其實是自己內心的一種負能量,只會讓自己心煩意亂,與其嫉妒別人,其實更應該戰勝自己內心「嫉妒」這個惡魔。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裡特說:嫉妒的人常自尋煩惱,這是他自己的敵人。
那些自知在某些方面不如你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心理,嫉妒你的成就,嫉妒你的地位,嫉妒你的榮譽等。這種心理驅使下,嫉妒的人往往會喜歡模仿你,方方面面學你。
有時候因為嫉妒他們可能會模仿你的著裝打扮,說話方式,會因為嫉妒你而學你正在培養的興趣,甚至改變原有生活軌跡去做你也在做的工作,學你所學的專業等等。
生活中我們要細細觀察,是否有這樣的人。果有的話,不要單純地以為這是對你的崇拜,這極有可能是對你的嫉妒。因為他對你的刻意在意,才會關注到你的方方面面。而無腦模仿和學你,正是被嫉妒心驅使。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悉心引導,沒必要鬧得不可開交,否則容易兩敗俱傷。多溝通交流,與人為善,了解這嫉妒背後的緣由,也能夠讓他人從心理上減少不良的嫉妒,也為自己結下善緣。
02憤世嫉俗,總覺得不公平
如果說因為嫉妒而方方面面模仿別人算是對他人的肯定的話,那麼憤世嫉俗,總覺得不公平便是對他人的主觀否定。這樣的嫉妒心理是主觀產生的情緒,毫無根據而言,認為別人不配享受這樣的待遇,從而認為是外在的規則不公平。
這樣的心理其實往往伴隨著不自知,對自己缺乏清晰的認識,總是尋找外在客觀因素,卻不主動反思自身問題,覺得自己被虧待,看不到別人的努力和付出,但是卻死盯著別人的收穫不放。
有一則寓言故事講道:
天使來到一對農夫家中,說會滿足他們仨個願望,但條件是無論他們許什麼願望,鄰居都會得到雙倍。
農夫二人開心極了,他們許下了第一個願望:明天楚門多一糧倉稻穀,這樣明年就不用耕作了。
第二天婦人一出門果然看到一堆糧食,興奮地去買修糧倉的材料時發現鄰居家多了兩堆,此時他內心有些不悅。後來天使又來了,他們說第二個願望是生個大胖小子。果然十個月之後他們生了一個孩子,但是轉眼一看,鄰居生了一對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