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再見列寧》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2021-02-08 育兒書本分享

再見列寧的劇情簡介······ 

  克裡斯蒂娜(凱薩琳·薩斯 Kathrin Sass 飾)衷心擁護著社會主義東德,她的丈夫已經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撫養一對兒女阿麗安娜(瑪麗亞·西蒙 Maria Simon 飾)和阿歷克斯(丹尼爾·布魯赫 Daniel Brühl 飾)。1989年,阿歷克斯上街遊行被捕,母親目睹了這一幕,心臟病發暈倒過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時間。當她醒來,她熟悉的國家已經改變——柏林圍牆推倒,民主德國的社會主義也隨之瓦解。 

  醫生說,克裡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於是兒子想方設法營造一個過往的世界給母親。母親因此得以活在過去的民主德國裡:包括鄰居的衣飾,電視的新聞,換成蘇聯食品的罐頭。然而,阿歷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飾龐大的現實世界。終於,兒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親講述東德的變遷。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再見列寧》電影的精彩評論

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

影評一:

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看的,狂喜歡。

動蕩年代裡小人物的命運,可以演繹得沉重深刻,也可以如此舉重若輕。在達觀的幽默自嘲中,有發自內心的無奈和辛酸,就像我喜歡的那些前蘇聯和東歐電影,無論是梁贊諾夫,還是同樣從側面描寫社會變遷

的《小薇拉》、《美國女兒》,或是前南斯拉夫的《地下》…… 而《再見列寧》無疑是對這一傳統的繼承和拓展。

蘇聯解體,兩德合併,東歐巨變,仿佛是一夜之間,山河變色,人心離亂,價值受到質疑,理想遭到拋棄,信仰分崩離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彷徨迷惘、欲哭無淚的是那些小人物,是無數個母親那樣把全部生

命融入社會主義祖國的人,她們無法輕鬆地與這個時代告別,投入另一個世界。父親作為一個當年的異類,其出走是對家庭和祖國的雙重背叛(雖然後來證明真相併非如此),而使母親從這種打擊中振作起來的

正是這種和意識形態融為一體的信仰和事業,無論精神、情感還是理智,它們都已密不可分。於是,當母親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孝順的兒子開始了他精心設計的「騙局」……

謊言的編造,以及為掩蓋層出不窮的破綻而不斷編織新的謊言,已足以衍生出一部引人入勝的好戲。但不止於此,漸漸的,我們發現這已不僅是一場善意的遊戲,也不僅是兒子的朋友對導演理想的實踐,而演變成了對一個逝去時代的懷念。當影片結尾,兒時的偶像,昔日的航天英雄在只為母親一人拍攝的電視中作為國家領導人發表講話,使這種紀念往昔輝煌的行為藝術達到了高潮。是的,那種凝聚了我們生命的理想不應該走得如此倉促;雖然在歷史潮流的裹挾下我們總是無力抗爭,但請允許我們重拾尊嚴,在此上演我們心目中歷史的另一版本。

就這樣完成了對一個時代的紀念,這種紀念超越意識形態,超越民族國家。不是氣勢磅礴的史詩,卻叫人不由肅然。這就是《再見列寧》,有親情,愛情,信仰,背叛,善意的謊言,殘酷的真相,人心的冷暖,歷史的變遷,你還能從一部電影中期望更多嗎?.

影評二:

儘管好評如潮,看的時候也幾次控制不住情緒,但回頭琢磨這故事本身,總覺得有那麼幾分不對勁。那就是,(1)對那個社會主義國,母親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嗎?(2)母親真的是像兒子敘述裡所說,最後也沒有識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謊言,臨終也沒懷疑過那民德的溫馨空氣嗎?

    父親「叛逃」後,特工來家揪揪問訊,兩個孩子正坐電視機前看民德自己的太空人飛上藍天的新聞,一臉專注。要說誰更知道社會主義的真面目。誰對社會主義更心懷感情,誰的這種感情更需要小心呵護,不難看出吧,——母親其實是父親出逃的同謀,正如影片最后里她才向孩子們透露,她了解他為什麼走,按計劃她也該帶孩子走的。

    那麼在沒有父親以後,一直維持社會主義的形象與感情,甚於積極熱情到成了一位「活動家」的母親,其內心還是為了孩子們吧。她為了孩子,才最終沒能下定帶孩子走的決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長,而且,「他們要我與你們分開」,——這是做母親的死穴,所以,她沒有走。「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我現在知道了。」

    如果有這句話,我覺得,對於「對於這個國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這句話,應當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對孩子,對孩子所能理解和能體驗的生活之溫暖,所以她才如此熱情地投入到寫呈文、參加少先隊活動種種社會主義的先進活動中去吧,這些情景的回放裡有她自己的孩子們熱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為他沒入黨,所以他們讓他吃盡苦頭」,她對做醫生的丈夫的遭際如此斷語,又怎麼會,那麼矢志不渝地「嫁給了社會主義祖國」?——那只是童年起孩子們,尤其兒子的幻像,她從來沒有對那種「祖國」矢志不渝過,——丈夫到西德後,不斷給她寫信,她都仔仔細細的看過,藏在廚房的最隱秘的角落。

    所以對(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從這點看,影片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他對中毒太深的社會主義母親的善意謊言到送終,——其實相反,是母親對兒子的善意謊言在先。仔細回想,那些先進活動情景裡,是她為居民的生活問題向上級、報社寫呈文,和少先隊員一起活動,——她始終是在和人做面對面、心暖心的交流,解決的是真實存在的問題,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說,她是有選擇的:她沒有出去去做八榮八恥的宣傳,也沒參加申奧秧歌隊,她不是盲目「對社會主義祖國矢志不渝」的政工婦女。絕對不是的。

    因此,對(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評裡所指明的,母親已經知道真相是什麼,當她臨終,躺坐在床上,家人環繞,看兒子這一艱巨的民德延續工程的最後,他導演的兒時偶像太空人扮演民德新領導人宣布兩德合併的新聞聯播時,——是微笑著的,她沒有把真相說破。

    「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由我們維繫生命,直至母親最後一口氣的國家。一個永遠不曾存在的國家。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兒子的敘述,塵埃落定的講述,其實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塵埃落定,而且是滿含懷舊的、揮別依依的。故事的真實,其實是在他的敘述之外,由觀眾來辨析、調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裡,他把母親的骨灰放進焰火,綻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飄進風裡」的遺願時,回顧母親。如果看地細心,完全可以聽出,就這幾句話,其實不是那麼一致的,「母親辭世的國家,是她一直堅信的國家」是感慨,其實不是我們觀眾所知道的真實;但是他為什麼這麼看呢?——「這個國家將永存我心,與母親緊緊相系。」

    我想這才是這部電影撬動人心的支點所在。他之所以那麼殫精竭慮,左支右絀,為母親營造民德還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對民德多麼有感情,而是她對他多麼有感情,然後他又是回報母親這感情。是她看到兒子在遊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後,昏睡半年,生命猶危,唯恐再受刺激,兒子才滿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時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裡買來的資本主義食品一一倒換進來,才一遍遍拉人錄製民德電視臺的假新聞,才這麼一直走下來的。

    寫到這裡,我才明白,為什麼做母親的,沒什麼病史,怎麼就看到兒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還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這又照應了上面的問題(1),她何止不是對社會主義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險惡在走鋼絲!她的丈夫已經被社會主義歧視逼走了,她的兒子又被社會主義警察拖走。她已經失去了丈夫,——為了和孩子們在一起,她放棄了申請出境,守著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時是個頭兒?社會主義哪天完蛋?一個普通婦女,拖著兩個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們好好長大。可知在她「嫁給社會主義祖國」的背後,在這套滾燙的面具的背後,是多麼的苦心惴惴,多麼的孤單無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終於還是眼睜睜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給放出來了,——但原因是:母親在醫院醒不來了。好像上街遊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觀眾稍把時間稍微快倒上那麼兩三年,就會瞭然,在「巨變」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裡,在母親一直的環境與記憶裡,在所有有過關門搞社會主義建設的人們的記憶裡,被抓走是怎麼一回事?

    對所有心懷這樣記憶的人,社會主義是沒有個頭的,——只要你想好好過日子。在那種封閉的歲月裡,只有兩種盼望社會主義到頭的人,一種是在過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會主義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種就是被社會主義傷害以後。

 

    我想在此加黑,再說一遍:假若在一個醜惡社會,有人能給孩子炙熱至誠的愛的同時,不理會那些醜惡,在我看不是應當批評的,而恰恰是要慶幸的。因其選擇有限,責任便就有限,與其貪求對世道的評判,道德更在於責任的實現。

    於今放眼歷史心懷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時,時或回槍一掃,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一度是這樣的。今夜我看過這部電影,開頭問的問題裡,還覺得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刪刪停停想想,才漸漸懂得深一點。

    電影裡的母親,和我們許多人的埋頭苦勞的父母親一樣,當你驀然回看時,才會懂得,雖然碌碌,但他們不是社會主義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虜。

影評三:

社會主義到底是什麼?東德的社會主義會獲得什麼?統一以後,東德的人民又在想些什麼?他們又是否懷念逝去的日子? 

    去年在歐洲大獲全勝的影片《再見列寧》講述了柏林圍牆倒塌前後的那段日子,一個忠貞的德國統一黨員最後的日子。 

    《柏林之圍》是一個悲劇,當一個人從昏迷中醒來時,史上一切都滄桑巨變了,當他從善意的謊言中窺見真相時,只能是痛苦的死去。《再見列寧》與他有些許的相似,忠貞的德國統一黨黨員母親在80年代末的混亂動蕩中意外昏迷,長眠不醒。她沒有看到兩德邊境的開放,也沒有看到柏林圍牆的倒塌,更沒有看到東德完全地併入西德,放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她不能想像的。可是在一切似乎都平靜下來,每個人都再度融入新的制度、新的社會時,母親卻又意外的醒過來。她善良的兒子為了她不再受到打擊而再度長眠,為她營造了一個小東德社會。為了她,兒子傾盡全力,「邊境開放了,使大量的西德同胞可以來到東德找工作,西德競爭太激烈,精神世界太空虛」,「柏林圍牆拆了,德共領導人更替了,他們要把兩德合併,社會主義應該是與同胞和平相處。」通過給母親製作東德電視節目,兒子一直在向她陳述她心中所願,終於,在兩德合併紀念日的禮花聲中,母親滿意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留在這個世界的,是大家對這位德國社會主義統一黨人的美好回憶。 

    這是個悲劇嗎?或許對那些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來說,是的。 

    這是個喜劇嗎?或許對那些僅僅是來看的觀眾來說,是的。 

    但是對當年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生活的人來說,這部片子應該是一部正劇,訴說了東歐劇變前的期待,中間的興奮,之後的迷茫無奈。有過這段經歷的人們,很容易產生共鳴。 

    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麼?電影中給出了兩種答案:德共執政時期的新聞管制,用精神上的說教,武力的壓制來束縛人民,所以當時的東德人首先要求的是新聞自由;在兩德統一之後,兒子通過自己錄製的節目向觀眾表達了自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社會主義應該是與大家友好共存,應該是保護公民的個人各種合法權利的! 

    東歐劇變的動蕩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扮演了造反者的形象,的確,那時的東歐是禁錮了太多的人性,黨的領導層脫離了群眾,這就必然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於是,柏林圍牆倒了,社會主義沒了。東歐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之中。 

    可是人民在此後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人生的信念,許多人迷茫不前,當初的許多事業有成之人都已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了社會保障體系,又丟失了工作,一部分人只能用酒精和毒品來麻醉自己,迷茫中的東德人,在痛苦迷惑中找尋自己的位置。 

    兒子已經與鐮刀斧頭的德國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這不僅僅是對失去事物的留戀,這也是對自己曾經生活過的那段時光的懷念,在為母親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過去找尋著歸宿。兒子的心靈中,還是有著對那社會主義的留戀,這又正是當今東歐普遍流行的一種看法。 

    東德的第一位太空人亞瑟在電影裡說:「在天上看地球,它是那麼的渺小,那在這渺小的地球上的人,又有什麼不可逾越的呢?我們在地球上的隔閡,又有什麼不可以打破的呢?」 

    所以意識形態的對立結束了,邊界開放了,兩德統一了,雖然社會主義不存在了,但是它美好的形象,卻會深深地留在東歐人們的心裡。 

   或許母親什麼都知道,但或許她什麼都不知道,誰知道呢。就算她知道這是虛假的,她也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希望變成現實。如同那最後,看著綻放的禮花,安詳地閉上的眼睛,是那樣滿足,那樣興奮。 

    「母親雖然離開了,但她似乎還活著,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注視著我們每一個人,教導我們認真地活下去。」電影最後在兒子憂鬱無奈的訴說中結束了,但生活還要繼續,說不定,社會主義還會回來的,那成年人的童話,會真正的變為現實。

相關焦點

  • 電影《墜入》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墜入》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亞歷姍卓是個長得胖乎乎的5歲小女孩。大概是因為採橘子時貪玩摔斷了胳膊,被安排在這個位於洛杉磯的醫院內療養。
  • 電影《十二怒漢》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十二怒漢》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資源影評一:很慶幸沒有錯過這部電影,我原本會以為這是部黑白片年代太久攝影技術會落後,劇情會不縝密不引人入勝,直到看完我覺得就算是它是部黑白片就算是它只在一個房間裡發生也是一個偉大的故事。
  • 電影《多哥》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多哥》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送了兩次,都回來了。關住n次,都跑了出來。sep本無意去爭名利,只是權當為了孩子。然而1925的血清接力卻被有心人搶了風頭。多哥從小調皮,然而被加入到雪橇隊伍中才被發現其出色的能力。
  • 電影《千鈞一髮》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事情進展得非常順利,然而一樁謀殺案和一根睫毛,讓事情節外生枝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千鈞一髮》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神經性疾病可能性60% 狂躁症可能性42% 注意力無法集中可能性89% 心臟病概率99%
  • 電影《用心棒》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用心棒》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 看的第二部黑大師的電影,較於七武士個人更為喜歡,算一步黑式小品。     電影之所以區別於記錄片,是在於本身的藝術處理和導演的風格化。依舊濃鬱的日本生活氣息和沒落武士的不滅精神。
  • 電影《​悲情城市》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悲情城市》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以裕仁天皇的投降詔書開頭,以「大陸易守」做結。我想侯孝閒並非政治家,或許他只想以時代作背景,要描繪的是時代中的人與事,抒發臺灣人的情感吧——臺灣人的情感,我們何曾這樣感同身受地體驗過。
  • 電影《愛爾蘭人》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愛爾蘭人》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愛爾蘭人影評作為一部名正言順的黑幫電影,本片的陣容可以算得上是最佳陣容了。這部電影中的每一個主演單拿出來都可以撐起一整部戲,更何況是三位年近八十的老戲骨。
  • 電影《男孩與世界》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男孩與世界》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2014年的最後一天,我看了(男孩和世界)這部今年口碑最好的巴西動畫片,簡單的筆調,炫麗的色彩,獨特的畫風,與日本動漫完全不同,卻依然動人,殘酷的世界,永恆的孤獨,無奈的人生,當那個平凡的男孩,離開家去尋找父親的時候
  • 電影《莫娣》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莫娣》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看這個電影,我哭不出來,但就是止不住的難過,我一邊看一邊想我要到我女朋友那裡去,我要去守護她,陪伴她。我守護了她一年多了,但我不曾陪伴她。
  • 電影《西嶽奇童》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為了救出困在蓮花峰的母親,沉香展開了艱苦的修行……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西嶽奇童》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這個就是我心目中的中國動畫no.2,其實在情感上有時超越了第一的大鬧天宮,畢克那句「小沉香到底有沒有救出媽媽,請看下集」,欺騙了無數上海觀眾的童年啊!!!
  • 電影《魯冰花》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魯冰花》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 你熟悉這個旋律,你熟悉這個有關花的詞,你順著時光晃晃悠悠長大,也會在某個時刻哼唱兩句「當青春剩下日記,烏絲就要變成白髮」,但是你沒有真正在意過這首歌。
  • 電影《巴裡·林登》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巴裡·林登》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音樂很悲涼很美,每個畫面都精緻唯美如同油畫,平靜的鏡頭語言將故事敘述的如同身臨其境,如夢的一生,渺小的悽涼的人生,做人不要太貪心~~平靜的震撼~庫布裡克很棒~!!
  • 電影《叢林赤子心》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其實在《叢林赤子心》之前,導演Joe Camp所屬的 Mulberry Square製片公司已在1974年、1977年、1980年推出了三部以小狗Benji為主角的電影,都受到觀眾的歡迎,1987年的《叢林赤子心》才是與迪士尼合作,再度介紹這隻傳奇的靈犬!
  • 電影《大獨裁者》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本片榮獲第13屆(1941)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5項提名。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大獨裁者》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大獨裁者,是卓別林聞名於世界影壇的一部大作。
  • 電影《甜蜜蜜》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甜蜜蜜》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劇中有很多條感情線,每一條單獨抓出來都是亮點,或者說是感嘆的點吧。姑媽和威廉:誰能相信一個在小巷子接客的人老花黃的妓女,真的和電影明星有過一段愛情,這個女人懷念珍視一輩子的感情,沒有人信,人人以為她是個瘋子。李翹和黎小軍:從一開始就是兩個年輕人的相互取暖,相互鼓勵扶持,這樣的感情中生出的愛情,即使在小軍有女朋友的情況下,誰又能說是不真實的,不值得惋惜的?
  • 電影《無間道》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無間道》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資源影評一:因果輪迴 悲情無間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電影就是無間道系列 但沒有認認真真寫過一次影評 可能正是因為太喜歡了所以一直不敢寫怕寫不好
  • 電影《潛行者》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潛行者》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就象《飛向太空》一樣,《潛行者》這部「最難理解的」影片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幻片。《飛向太空》裡的克裡斯借「飛天」而領悟:只有通過良知才能把握時間。
  • 電影《摩登時代》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摩登時代》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資源影評一:看完一查才發現,卓別林真的愛上了寶蓮·高黛。怪不得看起來那麼動人和自然,打動人心。他倆出現在任何一個鏡頭裡,給人的感覺都是甜蜜的。也算是藝術婚姻,可惜只維持了六年。
  • 電影《​尋子遇仙記》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尋子遇仙記》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所有的文化裡都有卓別林我們的文化裡沒有卓別林,但我們有張大民。兩者在市民文化裡的類型比較相似,都是卑微卻不悲傷的小人物。
  • 【德國領事館系列電影沙龍三】 Goodbye Lenin《再見,列寧》
    德國領事館聯合大象電影客廳,開啟德國電影放映沙龍,為期四個月,每月放映一部優質德國電影。本期放映第三部電影:Goodbye Lenin,《再見,列寧》,幽默溫情的影像基調,精緻悠揚的配樂風格,以親情視角描摹時代的變遷下的悲歡離合。大象書店誠邀喜愛電影、對德國文化有了解願望的你,前來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