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麵包賣到300億市值,桃李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21 貝殼投研

桃李麵包,一個由退休教師創建的家族企業,靠賣麵包達到300億市值,就在去年剛發行了2.7億的可轉債用於產能擴建,桃李這一路走來蓬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它南下的擴建目標能夠實現嗎?

一、行業發展潛力大

在國內,不論是烘焙市場還是麵包市場的規模都是在逐年增長的。烘焙市場規模在2012-2018七年間由1407.05億元增長到2033億元,麵包市場規模也在這七年裡從220億元提高到379億元,增速基本維持在10%左右。

而且,相較於國外尤其是歐美地區的烘焙市場,我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亞洲烘焙行業發展時間短,我國烘焙行業更是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成長階段,行業集中度較低,桃李麵包作為行業龍頭在烘焙市場的市佔率只有3.3%,即使是在麵包市場市佔率也只有10.5%,手工作坊的市佔率卻高達58.2%。而在其他國家的麵包行業龍頭,如日本的山崎蛋糕市佔率高達24.2%,英國的warburtons市佔率為17.1%,美國的賓堡市佔率為16%。

所以說,桃李麵包在中國麵包市場的市佔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經營模式獨特

桃李麵包主營產品就是短保麵包,即保質期在3-7天的麵包。國內短保麵包主要有兩種經營方式:一個是連鎖店經營模式,即在社區和商務區設立連鎖店,現烤現賣,比較新鮮也顯得高檔,但就是價格較貴,比較典型的有「好利來」「味多美」等品牌。另一種是桃李現在的經營模式,中央工廠+批發,也就是在各個城市設立生產加工工廠,通過流水生產線進行食品加工,在工廠裡做好麵包,再通過集中物流配送,輸送到商超、便利店等渠道進行銷售。

以上兩種方式,桃李麵包的這種中央工廠+批發模式在擴張方面更有優勢。相對於連鎖店模式,中央工廠+批發模式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建立終端店,只需要將產品批發給周邊城區的商場和超市,它的銷售範圍比連鎖店更廣,連鎖店需要大量的營業管理費用,且範圍十分有限,基本固定於距離連鎖店較近的住戶。所以如果桃李能與大型商超建立穩定的客戶關係,藉助規模效應,擴張起來是非常迅速的。

三、產能擴張顯著

近年來,桃李麵包在工廠擴張方面也下足了功夫。2019年在建工程達2.74億元,較2018年的1.60億增加了71%,在瀋陽、山東、江蘇、浙江的新的桃李麵包生產基地項目正在按計劃建設,公司的產品線也將越來越豐富。

產能擴張對桃李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麵包行業門檻較低,同質化嚴重,小作坊很多,消費者對品牌的黏性比較低,桃李麵包不僅要和國內的小品牌作鬥爭,還要提防比如賓堡和曼可頓這樣的知名外資品牌瓜分市場。所以桃李麵包要提高市場集中度必不可少的就是擴張產能,打破地域限制,逐漸滲透全國範圍內的大型商超和社區便利店。

從2019年桃李麵包在各個地區的表現來看,雖然桃李麵包早已衝破瀋陽走出東北,但其發展仍存在地域性差異。

2019年營收最多的依然是東北地區,26.64億元,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也在10億以上,而華南地區作為中國烘焙市場發展最早、最快、最成熟的地區,桃李麵包在此地區的營業收入只有3.82億元,更少的是華中地區,2019年營業收入只有0.12億元,成本卻有0.15億元,毛利率為-24.57%,但華中地區在烘焙市場的銷售額佔比為32.57%,僅次於第一名的37.06%。

說明桃李麵包在它比較薄弱的地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且要達到全國化的目標還需要做出一番努力。但可以看到的是桃李已經在擴大部分地區的市場了,2019年11月12日開始投產設計產能為2萬噸的武漢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烘焙食品生產項目,並在年底達到了0.12萬噸的實際產能。受益於可轉債的發行,除華中地區,其他地區也有很多新的基地投產,未來桃李麵包的地區覆蓋值得期待。

不過,桃李麵包的擴張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實現的。

2019年桃李麵包銷售費用較2018年增加2.29億元,銷售費用率從20.68%提高到21.76%,變化不算明顯。然而在銷售費用的項目裡,門店費用的增幅達到了66%,從0.81億到了1.34億元。

門店費用包括銷售返利、促銷服務費、陳列費、商場管理費、服務費和新品進店推廣費,也就是說,門店費用的大幅增長很可能是公司加大了促銷力度,桃李麵包在擴張到一個新地區的時候需要大量的促銷手段來提高人們的接受度,要與新地區的商超建立穩定的聯繫、提高市場佔有率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四、總結

2020年一季度短保麵包行業受益於疫情,作為行業龍頭的桃李麵包實現13.2億的營收,同比增長15.8%,且受益於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公司成本費用有所下降,一季度實現60%的淨利潤增長。

桃李若能在保持當前勢頭的同時與新地區的商超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係,南下的小目標也不是不可實現。(ty012)

相關焦點

  • 賣一隻雞獲數億融資,賣吸管成為全球第一,為什麼這些能夠成功
    很多年以後,一家叫桃李麵包的公司橫空出世,估值200多億,隨隨便便半年利潤就有四五個億,你會後悔當初沒有選擇去開麵包公司嗎?選擇3 好,我再來給你介紹一份工作,讓你選擇。你家裡用衣架嗎?你有印象你會用衣架的時候會選擇牌子貨嗎?
  • 桃李麵包創始人:60歲創業 82歲身家百億
    就比如中國第一的短保麵包桃李,憑藉著其美味又方便的產品優勢,成功地在這個低迷的市場賺到了錢。  60歲才創業的人民教師 作為桃李麵包的創始人,吳志剛一直都很神秘。1935年出生在遼寧丹東的吳志剛,雖然生在在戰爭時代,但等到新中國解放以後,吳志剛還是選擇了重新讀書。
  • 350億市值、淨利暴增60%,烘焙界的隱形冠軍是怎麼煉成的?
    4月15日,桃李麵包發布2019年報,公司營收56.44億,同比增長16.77%;歸母淨利6.83億元,同比增長6.42%。隔日公司2020年一季報發布,實現營收13.23億元,同增15.79%;歸母淨利1.94億元,同比增長60.47%。 目前,桃李麵包市值350億左右。
  • ...豬肉與隱形富豪|鍾睒睒|秦英林|萬泰生物|桃李麵包|豬肉|農夫山泉
    近日,萬泰生物在A股市場股價連創新高,總市值一度接近740億元人民幣,其背後的實控人鍾睒睒同時也是國民品牌農夫山泉的掌舵者。而隨著豬肉價格飛漲,站在風口上的河南「養豬倌」秦英林身價也如同坐火箭般一飛沖天。在福布斯2019中國富豪榜上,瀋陽富豪吳志剛上榜,他在退休後所創辦的桃李麵包如今已成為市值超過300億元的上市公司。這些隱形富豪都是如何煉成的?
  • 中國最低調的麵包王,有17萬家店賣他的貨,網上卻找不到他的照片
    在眾多品類中,餅乾、蛋黃派、糕點、麵包是主要消費品類。其中麵包消費需求最高,有一位低調的麵包王,有17萬家店賣他的貨,網上卻找不到他的照片,他的創業史堪稱中國勵志故事典範。吳志剛,1935年出生在遼寧丹東,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不平靜的時代。
  • 桃李麵包折戟華東市場,連年虧損達千萬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目前市值350億,堪稱「最貴的麵包」。但是最貴的麵包目前的發展勁頭好像沒那麼足了,近兩年,桃李麵包在全國多地都有不同情況的虧損。特別是華東虧損的上海市場截止到目前為止,成立於2000年9月的上海桃李。一轉其2016、2017年的盈利狀態。從2018年開始的,上海桃李就開始了虧損,並且,愈演愈烈,2018年上海桃李虧損123.94萬元,2019年,虧損擴大至1268.82萬元。
  • 賣麵包成就瀋陽首富!60歲才創業,當過老師,今身家235億
    吳志剛神秘而低調,60歲退休之後才開始創業,他一手締造了桃李麵包帝國,用20年時間將其推向資本市場。84歲時,他才從董事長職位上退休,是A股年齡最大的董事長。 從鴨綠江畔的邊境城市丹東起步,到站穩省會城市瀋陽,再到佔領東北市場,桃李麵包一路順風順水,吳志剛也成為了「東北麵包大王」。
  • 桃李麵包一口氣關閉兩家公司,「麵包第一股」還是無法徵服全國人的胃
    圖片來源:桃李麵包官網11月26日,桃李麵包發布公告稱,為優化資源配置及資產結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管理效率,擬註銷全資子公司南昌桃李麵包有限公司及濟南桃李麵包有限公司。根據公告,截止2020年9月30日,南昌桃李麵包淨虧損125.55萬元(人民幣,下同),濟南桃李麵包淨虧損191.61萬元。
  • 桃李麵包處境艱難:創始人家族醉心套現 多項財務數字被指存疑
    這個人就是中國第一短保麵包——桃李麵包的創始人吳志剛。從東北的一個小城市出發,吳志剛帶領桃李麵包,在商場中披荊斬棘20多年,專心致志的將一片麵包的小生意做到極致,賣出了近60億的營收,成為行業龍頭。不過2018年其股票解禁以來,這個勵志的故事有些變味。吳志剛家族因「生活需求」瘋狂套現近30億。
  • 王中軍拿了平安300億授信,稱「華誼系」要做到3000億市值,比肩華納
    8月18日,坐在北京四季酒店的採訪間裡,他拋出了「華誼系」的概念——華誼兄弟500億市值,加上華誼投資的銀漢科技、掌趣科技,此外還有港股公司超凡網絡,即將掛牌新三板的華誼創星,市值累計已經過千億。「華誼系兩年內一定有幾家百億級的上市公司,綜合做到3000億市值,也就是5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美國的華納,也就是500多億美元。
  • 吳寶春賣的到底是不是「臺獨」麵包?
    那麼回顧一下,看看臺灣媒體當年是怎麼報導的吧:2016年,吳寶春本人接受綠媒《民報》採訪時曾經說過,「中國市場雖然有13億,但全世界有70多億,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可自始至終,我們從來沒有看到他有出面來否認過這些媒體加持到自己身上的榮譽,所以不就是臉不紅心不跳地坦然接受了嗎?不到兩年時間,在今年3月12日,吳寶春的食品公司與新加坡的上市公司麵包物語(Bread Talk)籤訂合資協議成立公司,麵包物語將持股80%,吳寶春持股20%,正式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 達利+桃李 才啃了8%的份額,誰才是中國麵包的未來?
    數據顯示,2018 年曼可頓、好麗友、麵包新語、山崎麵包、賓堡在中國地區烘焙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8 億、20 億、 12 億、1.2 億、5 億。而本土品牌桃李麵包、達利食品 2018 年烘焙食品的收入已分別達到 48 億、62.5 億元,市場份額遠超外資品牌。
  • 陳國富「性感」賣麵包 營業額暢銷過億元有秘訣
    陳國富是香港人,即使賣給麵包都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他認為自己的麵包之所以暢銷是因為他發現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那就是麵包也可以賣時尚。  以下為深圳商報《陳國富:麵包新語一年賣麵包過億元》一文的節選:  他就像武俠世界裡借力打力的高手,在娛樂、烘焙、餐飲、乳品等領域 「跨界」經營長袖善舞,即使賣小麵包也能賣出億萬財富。這位「跨界」經營奇才就是陳國富。 「我看準了大勢,計算了風險。」
  • 17家子公司虧損,桃李麵包還無法取悅南方人的胃
    早餐是桃李麵包主要的消費場景,疫情期間由於很多早餐店無法營業,麵包便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的早餐食品,加上桃李麵包廣布生產基地、銷售終端又覆蓋了許多大中小型超市及社區便利店,在供應上所受影響並不大。消費者之所以購買桃李麵包,和它多樣化的口味也有關係。
  • 一家只賣兩款麵包的店鋪,怎麼都吃不膩?
    當時,沒人想到這家平平無奇的麵包店僅靠著兩款麵包,跨越時代洪流成為業內傳奇,至今依然閃耀。鵜鶘麵包店每天早晨八點開門,顧客們早早等候在外。店鋪看起來並不起眼,是再普通不過的麵包店。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只賣兩款麵包:經典白吐司和螺旋餐包。面積不大的店鋪裡,陳列著相同的商品,一目了然又井然有序。糾結症患者來到這裡,應該會馬上被治癒吧,因為根本沒有做選擇的餘地。
  • 王健林又準備賣資產了,10億美元出讓鐵人三項!
    原來是萬達體育正在考慮出售其五年前收購的鐵人三項(Ironman Triathlon)業務,並希望通過出售該業務獲得約10億美元的收入。然而現在萬達體育的總市值都沒有10億美金,雖然股價一天大漲了45%,但相比於其8美元的IPO發行價,仍然下跌了近46%。
  • 跟公牛集團和晨光文具一樣,桃李麵包,被嚴重低估和輕視的龍頭股
    以vive大學為例,早上8點半第一節課,90%的大學生都是睡到8點起來,匆匆忙忙在學校便利店裡買個麵包、買袋奶,然後,踩點到教室。願意犧牲「睡覺時間」去食堂吃熱乎新鮮早餐的人,絕對是少數。桃李的應對前文講到,消費者對短保麵包最大的剛需,就是方便,你得讓消費者想買的時候,隨時能買到,這就對公司的渠道能力做了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將小賣店、商超、統統拿下,渠道武裝到牙齒。
  • 把鞋當白菜賣,一年賣1億雙,「新一代鞋王」怎麼做到逆勢而上的?
    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目前它已經在全國開店約 9000 家店,年銷量達 1 億雙,並計劃在 2030 年實現銷售額 1000 億的目標,被媒體評為新一代的溫州鞋王。 和溫州其它鞋企不同,大東選擇深耕四五線城市,在它的身上你能看到網際網路常說的「下沉市場」的影子。但大東的成功又遠非便宜那麼簡單,這家雄心勃勃的企業除了和 IBM、奧美等一流的公司合作外,還已經開始試水智能物流。
  •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冒險家孫正義的故事才剛剛開始|超級觀點
    戳此可回看完整直播>>超級觀點買買買到賣賣賣背後的故事張薇:去年開始,很多媒體看到軟銀的財務報表後,紛紛開始討論孫正義是不是跌下神壇了。最明顯可以看到孫正義開始從「買買買」到「賣賣賣」,包括賣掉阿里的部分股份。在今年8月11號,孫正義63歲生日這天,軟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合併財報,財報顯示這是自軟銀成立以來業績最好的一個季度。
  • 點飛300億的烏龍指,讓阿華田母公司「損失慘重」,市值蒸發千億
    超過12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035億元的市值直接蒸發。如果在這一時候有人抄底,就將獲得近16萬倍的收益,一波實現財富自由。而根據澎湃新聞的報導,這一時間段的英國聯合食品集團的成交量共計27393股,其中最大的一筆為26061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