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麵包,一個由退休教師創建的家族企業,靠賣麵包達到300億市值,就在去年剛發行了2.7億的可轉債用於產能擴建,桃李這一路走來蓬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它南下的擴建目標能夠實現嗎?
一、行業發展潛力大
在國內,不論是烘焙市場還是麵包市場的規模都是在逐年增長的。烘焙市場規模在2012-2018七年間由1407.05億元增長到2033億元,麵包市場規模也在這七年裡從220億元提高到379億元,增速基本維持在10%左右。
而且,相較於國外尤其是歐美地區的烘焙市場,我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亞洲烘焙行業發展時間短,我國烘焙行業更是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成長階段,行業集中度較低,桃李麵包作為行業龍頭在烘焙市場的市佔率只有3.3%,即使是在麵包市場市佔率也只有10.5%,手工作坊的市佔率卻高達58.2%。而在其他國家的麵包行業龍頭,如日本的山崎蛋糕市佔率高達24.2%,英國的warburtons市佔率為17.1%,美國的賓堡市佔率為16%。
所以說,桃李麵包在中國麵包市場的市佔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二、經營模式獨特
桃李麵包主營產品就是短保麵包,即保質期在3-7天的麵包。國內短保麵包主要有兩種經營方式:一個是連鎖店經營模式,即在社區和商務區設立連鎖店,現烤現賣,比較新鮮也顯得高檔,但就是價格較貴,比較典型的有「好利來」「味多美」等品牌。另一種是桃李現在的經營模式,中央工廠+批發,也就是在各個城市設立生產加工工廠,通過流水生產線進行食品加工,在工廠裡做好麵包,再通過集中物流配送,輸送到商超、便利店等渠道進行銷售。
以上兩種方式,桃李麵包的這種中央工廠+批發模式在擴張方面更有優勢。相對於連鎖店模式,中央工廠+批發模式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建立終端店,只需要將產品批發給周邊城區的商場和超市,它的銷售範圍比連鎖店更廣,連鎖店需要大量的營業管理費用,且範圍十分有限,基本固定於距離連鎖店較近的住戶。所以如果桃李能與大型商超建立穩定的客戶關係,藉助規模效應,擴張起來是非常迅速的。
三、產能擴張顯著
近年來,桃李麵包在工廠擴張方面也下足了功夫。2019年在建工程達2.74億元,較2018年的1.60億增加了71%,在瀋陽、山東、江蘇、浙江的新的桃李麵包生產基地項目正在按計劃建設,公司的產品線也將越來越豐富。
產能擴張對桃李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麵包行業門檻較低,同質化嚴重,小作坊很多,消費者對品牌的黏性比較低,桃李麵包不僅要和國內的小品牌作鬥爭,還要提防比如賓堡和曼可頓這樣的知名外資品牌瓜分市場。所以桃李麵包要提高市場集中度必不可少的就是擴張產能,打破地域限制,逐漸滲透全國範圍內的大型商超和社區便利店。
從2019年桃李麵包在各個地區的表現來看,雖然桃李麵包早已衝破瀋陽走出東北,但其發展仍存在地域性差異。
2019年營收最多的依然是東北地區,26.64億元,華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也在10億以上,而華南地區作為中國烘焙市場發展最早、最快、最成熟的地區,桃李麵包在此地區的營業收入只有3.82億元,更少的是華中地區,2019年營業收入只有0.12億元,成本卻有0.15億元,毛利率為-24.57%,但華中地區在烘焙市場的銷售額佔比為32.57%,僅次於第一名的37.06%。
說明桃李麵包在它比較薄弱的地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且要達到全國化的目標還需要做出一番努力。但可以看到的是桃李已經在擴大部分地區的市場了,2019年11月12日開始投產設計產能為2萬噸的武漢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烘焙食品生產項目,並在年底達到了0.12萬噸的實際產能。受益於可轉債的發行,除華中地區,其他地區也有很多新的基地投產,未來桃李麵包的地區覆蓋值得期待。
不過,桃李麵包的擴張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實現的。
2019年桃李麵包銷售費用較2018年增加2.29億元,銷售費用率從20.68%提高到21.76%,變化不算明顯。然而在銷售費用的項目裡,門店費用的增幅達到了66%,從0.81億到了1.34億元。
門店費用包括銷售返利、促銷服務費、陳列費、商場管理費、服務費和新品進店推廣費,也就是說,門店費用的大幅增長很可能是公司加大了促銷力度,桃李麵包在擴張到一個新地區的時候需要大量的促銷手段來提高人們的接受度,要與新地區的商超建立穩定的聯繫、提高市場佔有率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四、總結
2020年一季度短保麵包行業受益於疫情,作為行業龍頭的桃李麵包實現13.2億的營收,同比增長15.8%,且受益於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政策,公司成本費用有所下降,一季度實現60%的淨利潤增長。
桃李若能在保持當前勢頭的同時與新地區的商超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係,南下的小目標也不是不可實現。(ty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