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桃李 才啃了8%的份額,誰才是中國麵包的未來?

2020-12-26 騰訊網

作者:陳峰

近些年,中國烘焙市場增速迅猛,烘焙糕點不僅成為國內第一的零食品類,其整體規模也僅次於美國。尤其是短保麵包類產品,更是被廣大消費者喜愛,再加上疫情影響加強了麵包的剛需性,使得麵包的風頭一時無兩。

那麼,存量大、增速快的烘焙糕點在國內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現如今又有哪些創新之處呢?

現在的中國烘焙市場,有營收規模數十億的上市企業:桃李、達利的美焙辰;也有爆火網絡、收穫投資的各大網紅品牌:光大控股投資小白心裡軟,青藍基金投資軒媽蛋黃酥,雲集投資榴芒一刻,天圖投資鮑師傅......國內短保烘焙品牌們這幾年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

究竟誰才是中國麵包的未來?

-01-低集中度:達利+桃李才啃了8%

備受國內消費者喜愛的烘焙糕點,曾經一度被外資品牌所壟斷,當時市場上主流的烘焙品牌是曼可頓、好麗友、賓堡、山崎麵包等等。

但論吃,中國人還真沒服過誰。

在外來品牌的激發下,國產烘焙品牌迅速崛起,逆襲成為市場主導。數據顯示,2018 年曼可頓、好麗友、麵包新語、山崎麵包、賓堡在中國地區烘焙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8 億、20 億、 12 億、1.2 億、5 億。而本土品牌桃李麵包、達利食品 2018 年烘焙食品的收入已分別達到 48 億、62.5 億元,市場份額遠超外資品牌。

雖然桃李、達利兩大巨頭佔據了行業領先地位,但二者相加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其實也不過8%,可見行業集中度之低。

實際上由於我國消費者的地域習慣問題,目前我國麵包市場跨地區經營的知名麵包生產廠商較少,絕大多數麵包生產廠商屬於地方區域內的中小型企業,並不具備擴張中央工廠的實力。而除了兩大巨頭以外,其他一些網紅品牌相對而言體量也不足以挑戰第一陣營,所以競爭主要還是在兩大巨頭之間。

雖然目前行業集中度不高,但發展速度卻還是很可觀的。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的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56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0.9%。那麼作為龍頭的達利和桃李,發展形勢又將如何呢?

-02-集中度上升,規模化高門檻,利好龍頭

首先,行業整體如此之高的增速,未來前景可見一斑。

而一個行業隨著其高速發展,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也是必然趨勢。同樣是烘焙行業,可以對比我們的鄰居日本:

60-80 年代,日本民眾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逐步發生變化,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了生活節奏的加快,麵包作為主食更加便捷,可以滿足消費者節約時間的要求。麵包行業得以快速增長。

從 90 年代初期開始,隨著日本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消費更傾向於食品的多樣性,人們也漸漸將麵包作為一種休閒食品,主食麵包的增長几乎停滯,麵包行業的發展也更加成熟,市場逐漸趨於穩定。

與此同時,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日本烘焙龍頭山崎麵包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成功登頂,2016年就已經佔據日本麵包市場25%以上的市場份額。

我國麵包行業的發展對應著的正是市場逐漸成熟的過程,未來行業集中度也會逐漸升高。所以如果說未來有哪個企業很可能代表中國麵包,大概率還是會在桃李、達利這樣的巨頭中誕生。

除了行業集中度的變化之外,還有一點對於龍頭企業也有明顯利好,那就是行業規模化門檻相對較高。

隨著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國家對麵包行業的標準、檢測等制定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麵包生產企業想要規模化,所需求的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工藝和包裝等各方面都需要極高的標準。這樣一來不僅僅是整個行業產品品質的上升,門檻的提升,對於擁有技術、設備、原料供應各方面優勢的頭部企業無疑也是利好。

而另一方面,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對產品多元化、營銷創新和服務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創新產品研發、傳播、培訓市場的成本過高,是小規模企業無法承受的。而且隨著認知度的普及以及產品質量的提升,麵包行業呈現品牌消費和高檔消費發展的趨勢。這些變化也同樣對達利、桃李這樣的龍頭企業有利。

行業發展趨勢向好,對於頭部品牌也呈現有利局勢,那麼達利和桃李究竟誰能佔據先機呢?

-03-達利有經銷商之利,桃李的模式更「山崎」

目前達利用於和桃李競爭的品牌,是2018年推出的短保麵包品牌美焙辰。

商業模式上,兩者其實有一定相似之處,基礎都是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也就是企業在各個城市建立總加工工廠,然後通過給商超進貨完成終端銷售。這樣即可以省去連鎖店模式需要承擔的高額店面費用和人工費用,還更容易形成規模效應。這種模式複製性很強,十分有利於品牌在新地域實現快速推廣。

區別在於桃李更重視終端的連接,偏向針對大型連鎖商超(KA客戶)和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便利店終端,公司直接與其籤署協議銷售產品的模式,2019年,桃李終端數已經達到24萬。然而隨著近幾年規模擴大向南發展滯後,桃李也逐漸加重針對外埠市場的便利店、縣鄉商店、小賣部,公司通過經銷商分銷的經銷模式。

美焙辰則在基礎模式上,背靠達利遍布全國的經銷商渠道,在經銷商分銷方面有一定優勢。

而且桃李的以產定銷模式,使其返貨率遠低於行業平均的13-15%,僅有7-8%。反觀美焙辰,有機構人員調研發現,其返貨率高達20%,當然,這與其處於初期爭奪市場培育階段也有關係,追求更高的鋪貨率來搶奪市場份額。

此外在美焙辰上市時,達利就請了楊紫和黃磊代言,各種宣傳也層出不窮。相較而言,桃李不做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全憑多年積累下的名望。今年一季度,美焙辰還採用了大規模的促銷戰略,各種買贈優惠,著實也給了桃李不小的壓力。

有專家指出,桃李麵包的模式,走的更像日本山崎麵包的發展路徑,以東北為根據地,鞏固龍頭地位,輻射全國。但國內市場和日本市場的發展肯定還是有所不同,具體能否在未來持續增長佔據龍頭地位還不好說。就以日本麵包市場的發展來看,如果桃李或者達利能在未來市場成熟時坐穩頭把交椅,百億規模應該還是很輕鬆的。

-04-桃李南下之「難」

雖然桃李麵包佔據了行業龍頭地位,而達利在全國範圍也有足夠的品牌知名度,但短保麵包市場極低的品牌集中度,意味著二者想要在全國範圍內繼續做大做強也並不容易,也都面臨著各自的問題。

桃李的問題在於,面對行業現狀,其全國化的道路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鋪路,尤其是在其去年重點建設的華東和華南市場,更是面臨重重困難。

根據2019年財報顯示,桃李麵包華南地區的營收佔比並不高。與此同時,旗下36家子公司中,有20家包括位於上海、深圳、江蘇、合肥、廣西、福州、廈門等華南地區的子公司都處於虧損狀態。

支出費用的不斷攀升並沒有換來理想的效果,2016年以來,公司鋪下的銷售費用四年增長了123.7%,但歸母淨利潤卻相應只提高了56.7%。

與桃李優勢的華北、東北不同,華東和華南烘焙市場品牌集中度更低,而且華南市場存在達利、盼盼這些企業,競爭壓力極大。而且桃李的擴張立足點主要是在當地商超與便利店,但是在華南地區全家、羅森等區域內強勢連鎖便利店會擁有自有品牌的麵包或者會選擇本地強勢麵包品牌進貨。

種種原因導致桃李南下之路走得並不順暢,連續幾年來投入銷售費用持續加大,但在華南、華東等地的利潤卻並沒有明顯的增長,甚至在部分區域呈現下滑趨勢。

-05-達利的「跟隨」戰略

而達利美焙辰想要挑戰桃李目前的地位仍然不易。美焙辰需要時間的積累來實現市場布局和消費者認知的培育,美焙辰的品牌雖然歸屬於達利,但消費者對其的認知仍然需要重新培育,需要一段時間。

但美焙辰也許並不一定需要打敗桃李,做個第二也可以滿足達利的利益需求。因為達利的多品牌多品類戰略,大多數時候並不需要佔據「第一」的名頭。

縱觀達利的發展歷程,「達利模式」即跟隨戰略——在多個品類裡,它不是開創者,也不是引領者,但它是跟隨策略的大佬,多個品類位居第一陣營,僅次於領軍品牌。

回頭看達利的各個品牌。在各細分領域,達利園蛋黃派是糕點類第1,可比克是薯類第3,好吃點是餅乾類第2-3,和其正是涼茶類第3,花生乳是複合蛋白飲料類第2,樂虎是功能飲料類第2-3……這些品牌產品,大多數不是第一名,但合起來的利潤卻能超過絕大多數競爭對手。

能多個品類領域做到這一點,無疑也極高水準的戰略之一。

所以,美焙辰的目標雖然明確是桃李,但實際上只要蓋過其他競爭對手,同樣能達到盈利的目的。當然想要打破目前的格局,美焙辰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來看,雖然達利斥資5億對美焙辰進行營銷推廣,但短期內對桃李的銷量產生影響並不大。桃李本身在短保麵包行業有著20年的積累,在認知度上實際有著巨大優勢,同時具備較大的群眾基礎,供應鏈方面的優勢積累也並非美焙辰短時間能超越的。

兩者相比來看,達利坐擁超200億的龐大規模,並且已經是長保麵包的龍頭,多年積累的經銷商渠道和資金資本,財大氣粗,大力進軍短保麵包有著天然的基礎優勢。近年來達利其他業務業績增長放緩甚至下滑,讓達利更加重視短保麵包業務的發展。桃李則更加專注短保麵包,在這一領域已經遙遙領先,但如今的市場壓力也是十分巨大。

未來桃李是否能夠繼續領跑短保麵包領域,達利能否繼續依靠「跟隨」戰略實現持續發展,乃至超越龍頭取代桃李?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桃李麵包一口氣關閉兩家公司,「麵包第一股」還是無法徵服全國人的胃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在桃李麵包整體業績雙增長的背景下,多家子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況。根據半年報數據,桃李麵包37家主要子公司中有17家虧損,主要集中於華南、華中等非「傳統」市場。針對分公司虧損情況以及未來的經營計劃,11月27日,時代財經聯繫桃李麵包方面並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 桃李麵包處境艱難:創始人家族醉心套現 多項財務數字被指存疑
    另一方面,桃李麵包2015年上市後,才開始大舉南下,但新開的20家公司幾乎全線虧損。曾經盈利的上海市場,近兩年也開始虧損,且額度逐漸拉大。如今市值400億的桃李,在千億營收的國際麵包巨頭賓堡和中國食品龍頭達利的雙重夾擊下,處境艱難。但創始人家族醉心套現,公司多項財務數字被指存疑,這都讓桃李的前路充滿了未知。
  • 跟公牛集團和晨光文具一樣,桃李麵包,被嚴重低估和輕視的龍頭股
    以vive大學為例,早上8點半第一節課,90%的大學生都是睡到8點起來,匆匆忙忙在學校便利店裡買個麵包、買袋奶,然後,踩點到教室。願意犧牲「睡覺時間」去食堂吃熱乎新鮮早餐的人,絕對是少數。不要覺得5塊不可能,vive掰扯一下自己讀大學時的早餐成本,一袋輝山牛奶1.8元+食堂的雞蛋1元+桃李切片2元(一袋8元有8片,一頓吃兩片)=4.8元;而對於以麵包為早餐的上班族而言,牛奶花5塊左右,留給短保麵包的也就在5塊的樣子了,所以,麵包店的新鮮麵包和短保麵包真心不是一個賽道上的物種,麵包店裡的麵包動不動就十幾、二十塊
  • 賣麵包成就瀋陽首富!60歲才創業,當過老師,今身家235億
    吳志剛神秘而低調,60歲退休之後才開始創業,他一手締造了桃李麵包帝國,用20年時間將其推向資本市場。84歲時,他才從董事長職位上退休,是A股年齡最大的董事長。 從鴨綠江畔的邊境城市丹東起步,到站穩省會城市瀋陽,再到佔領東北市場,桃李麵包一路順風順水,吳志剛也成為了「東北麵包大王」。
  • 17家子公司虧損,桃李麵包還無法取悅南方人的胃
    早餐是桃李麵包主要的消費場景,疫情期間由於很多早餐店無法營業,麵包便成為了很多消費者的早餐食品,加上桃李麵包廣布生產基地、銷售終端又覆蓋了許多大中小型超市及社區便利店,在供應上所受影響並不大。消費者之所以購買桃李麵包,和它多樣化的口味也有關係。
  • 桃李麵包創始人:60歲創業 82歲身家百億
    就比如中國第一的短保麵包桃李,憑藉著其美味又方便的產品優勢,成功地在這個低迷的市場賺到了錢。  60歲才創業的人民教師 作為桃李麵包的創始人,吳志剛一直都很神秘。1935年出生在遼寧丹東的吳志剛,雖然生在在戰爭時代,但等到新中國解放以後,吳志剛還是選擇了重新讀書。
  • 哪個品牌的麵包好吃?盤點中國五大麵包品牌排行榜
    麵包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早餐食物,健康美味又營養。好吃的麵包很鬆軟麥香濃鬱,細膩順滑簡直就是美味的享受。那麼大家知道什麼牌子的麵包好吃嗎?下面排行榜123網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麵包品牌,一起來看一下。 盼盼
  • 桃李麵包折戟華東市場,連年虧損達千萬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目前市值350億,堪稱「最貴的麵包」。但是最貴的麵包目前的發展勁頭好像沒那麼足了,近兩年,桃李麵包在全國多地都有不同情況的虧損。麵包界的老大哥桃李麵包作為短保麵包的老大哥,從丹東起步,由小麵包作坊在市場沉浮二十幾年,2015年正式上市。一直到今天,桃李麵包已經縱橫東北、華北市場多年。
  • 賣麵包賣到300億市值,桃李是怎麼做到的?
    所以說,桃李麵包在中國麵包市場的市佔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二、經營模式獨特桃李麵包主營產品就是短保麵包,即保質期在3-7天的麵包。從2019年桃李麵包在各個地區的表現來看,雖然桃李麵包早已衝破瀋陽走出東北,但其發展仍存在地域性差異。
  • 桃李麵包攤上事了,面對問題沒了「飛一般的速度」?
    前段時間,桃李麵包發布前三季度業績實現營業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6.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6億元,同比增長36.37,已完成全年目標80%!與此同時,桃李麵包產品出問題,遭遇消費者投訴。吃了桃李豆沙麵包出現腹瀉?近日,青島市民尚先生路過和興路某便利店時,給孩子購買了桃李豆沙麵包,孩子在麵包中吃出了塑料異物。
  • ...豬肉與隱形富豪|鍾睒睒|秦英林|萬泰生物|桃李麵包|豬肉|農夫山泉
    在福布斯2019中國富豪榜上,瀋陽富豪吳志剛上榜,他在退休後所創辦的桃李麵包如今已成為市值超過300億元的上市公司。這些隱形富豪都是如何煉成的?鍾睒睒:兩塊錢農夫山泉背後的千億「孤狼」「農夫山泉有點甜」的廣告膾炙人口,不過其背後的操刀者鍾睒睒的名字卻並不廣為人知,甚至不知道這名字該怎麼念。
  • 桃李麵包(603866)融資融券信息(12-18)
    桃李麵包(603866)2020-12-18融資融券信息顯示,桃李麵包桃李麵包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
  • 桃李麵包丨點開視頻後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這兩天桃桃的後臺粉絲嗖嗖漲一開始桃桃還不知道怎麼肥事但點開粉絲給我們發的視頻之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原來我們桃李麵包上電視啦
  • 中國最低調的麵包王,有17萬家店賣他的貨,網上卻找不到他的照片
    烘焙類產品是消費者的早餐主食,進入中國已有幾十年,最開始追求口感樣式,現如今更關注安全和綠色健康。這個低門檻行業,想要做大十分困難。達利、盼盼、好利來無疑是行業代表,它們改變了外資企業獨大的局面。在眾多品類中,餅乾、蛋黃派、糕點、麵包是主要消費品類。其中麵包消費需求最高,有一位低調的麵包王,有17萬家店賣他的貨,網上卻找不到他的照片,他的創業史堪稱中國勵志故事典範。吳志剛,1935年出生在遼寧丹東,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不平靜的時代。
  • 達利2019銷售213億,飲料休食業績下降,未來要靠豆本豆和美焙辰?
    數據顯示,2019年,達利食品家庭消費板塊的銷售收入由2018年的18.76億元增加了41.6%至26.57億元,是去年拉動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相關研報提及,達利食品公司美焙辰麵包系列返貨率已下降至12%左右,銷售網點增加至 8萬個,該機構預計:2020年,達利食品短保麵包系列將維持高速增長。此外,達利食品公司短保麵包和豆奶兩大品類的渠道布局現已基本成熟。
  • 市值700億的達利食品:跟隨、模仿還是創新?
    「有人的地方,就有達利園」   上個世紀80年代末,當中國市場上多數休閒食品還處於散裝稱重階段時,達利推出了包裝精美的「美利」牌餅乾。這讓其一下子站在了行業的制高點。美利牌餅乾也從福建一路賣到成都、瀋陽等地,成為風靡全國的產品。
  • 誰動了短保烘焙行業的奶酪?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是換了個外衣,誰能成為下一個山崎麵包?達利食品?桃李麵包?三萬資本的行業分析師呂東將從短保烘焙行業、國外大型公司、國內成熟公司為大家展開短保烘焙的行業圖譜,最後探索國內短保烘焙的創業新機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男子吃桃李麵包出異物把牙硌掉了?區域負責人:已開袋,無法界定
    麵包相信是不少人都喜歡的食物,鬆軟可口,在飢餓時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可因為吃一口麵包把牙硌掉了,你聽過這樣的事嗎?2020年7月4日,德惠的一市民反映:他在吃桃李麵包時吃出了一塊石子,把牙硌掉塊碴。(仲先生妻子提供照片)2020年6月18日下午,德惠市民仲先生(化名)在德惠市松柏路三道街口的一家超市花4元錢買了一個桃李麵包,剛吃上兩口就感覺有些不對勁,同時牙齒也出現了疼痛的感覺,於是他立刻將嘴裡未嚼完的麵包吐了出來,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一起被吐出來的還有半顆牙和小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