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短保烘焙行業的奶酪?

2020-12-27 虎嗅APP

光大控股投資小白心裡軟,青藍基金投資軒媽蛋黃酥,雲集投資榴芒一刻,天圖投資鮑師傅......國內短保烘焙的網紅品牌們這幾年頻頻獲得資本青睞。與此同時,五芳齋聯手漫威、迪士尼,沈大成聯手安佳,傳統中式糕點披上網紅的新外衣,藉助淘寶直播、抖音、B站等新流量,重新俘獲後浪們善變的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只是換了個外衣,誰能成為下一個山崎麵包?達利食品?桃李麵包?三萬資本的行業分析師呂東將從短保烘焙行業、國外大型公司、國內成熟公司為大家展開短保烘焙的行業圖譜,最後探索國內短保烘焙的創業新機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短保烘焙行業趨勢總覽

1. 全球烘焙行業穩步增長,在中國起步晚發展快,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烘焙食品是以麵粉、酵母、食鹽、砂糖和水為基本原料,添加適量油脂、乳品、雞蛋、添加劑等,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工藝手段烘焙而成的方便食品,主要分為麵包、糕點、蛋糕和混合甜點四大類。

全球烘焙食品規模穩步增長,在歐美國家,烘焙食品一直作為當地居民的早餐及主食,歐美是全球最大的烘焙市場。而亞太地區烘焙行業發展時間相對較短,且由於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的不同,烘焙食品還未被當做正餐食用。

近些年,消費者對烘焙食品的認知度不斷提升,中國烘焙市場增速迅猛,目前成為規模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但對比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中國依舊和英美日等國有很大的差距,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2. 烘焙行業2023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469億元

在我國,烘焙類產品品類豐富,主要可以分為麵包、蛋糕、混合甜點和糕點四大類。整體烘焙食品市場穩步增長,據Euromonitor統計,2020年的烘焙食品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567億元,CAGR約10.9%。

從細分品類來看,行業增速主要是由糕點、麵包及蛋糕這三類細分品類的增速帶來的。

3. 烘焙糕點已成為存量大、增速快且市場集中度低的第一零食品類

休閒零食萬億市場,烘焙品類已成第一大品類,但烘焙糕點行業集中度低,CR5僅20% ,桃李、達利兩大烘焙巨頭,年銷售規模均超30億元,合計僅佔行業8%。

4. 本土品牌已佔據市場大多數份額

烘焙糕點自上世紀 80年代起逐步以輔食的形態興起於國內市場,外資品牌憑藉品牌和資本優勢強勢進入並迅速打開中國市場:

1995 年,比利時 Artal 集團在上海投資建廠,生產銷售曼可頓品牌麵包;1997 年,韓國烘焙零食龍頭好麗友首次在中國設立工廠進行生產銷售;2003 年,新加坡烘焙品牌麵包新語在中國開設第一家門店;2004 年,日本烘焙龍頭山崎麵包設立上海分公司;2007 年, 國際烘焙零食龍頭賓堡在北京設立子公司,開始中國區域布局。

外資品牌的進入喚醒了國內烘焙市場,國內一批廠商品牌快速崛起,並且藉助本土化的優勢,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據 Euromonitor 數據,2018 年曼可頓、好麗友、麵包新語、山崎麵包、賓堡在中國地區烘焙食品營業收入分別約為 8 億元、20 億元、 12 億元、1.2 億元、5 億元。而本土品牌桃李麵包、達利食品 2018 年烘焙食品的收入已分別達到 48 億元、62.5 億元,市場份額遠超外資品牌。

5. 短保烘焙成為烘焙領域中熱門賽道,各大企業紛紛入局

焙食品營業收入分別按照產品保質期劃分,烘培食品可分為短保質期、中保質期和長保質期。短保糕點更符合健康化的食品消費升級趨勢,目前天貓銷量較高的烘培食品品牌紛紛推出短保質期烘培食品。

二、國外大型烘焙公司發展路徑借鑑

日本與中國飲食結構類似,是亞太地區最成熟的烘焙市場。日本麵包市場的發展脈絡對處於高速發展的中國烘焙業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日本烘焙行業經歷了發展初期(16 世紀中期~1950s)、發展黃金期(1960s~1980s)、 發展平穩期(1980s 至今),如今日本已經發展成為世界重要的麵包製作基地。

2019 年日本烘培行業CR5 達到 43.0%,三大企業分別為山崎、敷島和富士麵包,三家公司的核心產品都是麵包,由於日本的飲食習慣,產品以吐司麵包和甜麵包為主。三家公司的經營模式也十分類似,皆採用了批發和零售並行的銷售方式,「中央工廠+批發」佔比較大,並擁有相對少量的店內烘焙業務。

山崎麵包核心競爭力分析:

渠道深耕+中央工廠擴張布局

在1950s~1980s階段,山崎麵包產品+渠道兩條腿同步發展,大量的中央工廠保證了產能擴充,為產品品類增加和高毛利提供了支撐;在渠道層面,完成了中央工廠+批發、中央工廠+直營門店兩大模式,基本完成全國布局。

在完成全國布局後,山崎麵包將發展的核心轉向品牌和渠道的建設。截止2018年,山崎麵包在日本國內共建成25家中央工廠,鋪設11萬個終端渠道,每年保證1000+新產品研發生產,並逐漸提升廣告宣傳費用佔比,發力品牌建設。

自建物流體系,開拓新物流模式

「中央工廠+批發+直營門店」的混合模式背後是山崎麵包強大的物流體系。山崎麵包擁有較為成熟的物流網絡,公司的自配體系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由兩家全資子公司負責完成, 另有一家獨立子公司負責系統管理運營。山崎的物流貨車擁有零下20℃恆溫和冷藏功能,使得各類成品以及半成品可以安全、清潔和新鮮地運達各類銷售終端。

另外,利用自身的物流優勢,山崎麵包開拓了「食品共配」(Shokuhin Kyohai System)的新物流模式。太陽物流在日本全國建立了 18 個聯合分配中心,向除山崎麵包以外的食品供應商提供物流配送服務,目前已擁有百餘個客戶。

三、國內大型烘焙公司發展歷程探討

國內大型烘焙公司從經營模式角度可分為四大類:

1. 中央工廠+渠道:桃李

目前在國內短保烘焙領域逐步鞏固龍頭地位,立足東北,輻射全國,發展路徑與日本山崎麵包相似。

2. 連鎖門店:Bread Talk麵包新語

早期行業龍頭,由於成本結構發生改變,門店成本增加、坪效人效降低導致經營慘澹。

3. 餐飲品牌零售化:廣州酒家

餐飲品牌零售化的先驅者,ToB+ToC全渠道發力。

4. 地方特產、傳統中式糕點:五芳齋

新國潮品牌代表,電商渠道發展迅猛。

桃李麵包

通過「中央工廠+渠道」的經營模式成為國內短保糕點龍頭

桃李麵包1997年成立於瀋陽,由吳志剛和吳學群共同出資成立,2015 年上市,至今市值超300億元。

「中央工廠+批發」的經營模式下,2019年桃李麵包實現營收56.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77%,實現歸母淨利潤6.83億元,同比增長6.42%,在全國市場建立起 24 萬+零售終端,與許多大型商超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核心產品為麵包、月餅、粽子三大品類,其中麵包為核心收入產品。

收入穩定增長,直營經銷共同發力

生產和銷售情況綜合來看,截止2019年末,公司麵包及糕點庫存46.88萬公斤,較比上年同期增長16.25萬公斤,月餅粽子無庫存,產能基本得到利用。

銷售方式上,公司主要通過直營和經銷兩種模式進行銷售:

針對大型連鎖商超(KA客戶)和中心城市的中小超市、便利店終端,公司直接與其籤署協議銷售產品。針對外埠市場的便利店、縣鄉商店、小賣部,公司通過經銷商分銷。

從收入佔比來看,公司主要產品是通過直營渠道銷售,直營銷售佔公司收入的63.68%。

立足東北,發力全國

從市場分布來看,公司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北(40%)、華東(20%)、華北(18%)等北方市場,三大區收入共佔全部收入的 78%,西南、西北、華南和華中地區銷售規模則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從各地區市場盈利情況來看,東北地區仍然是最主要的收入及毛利貢獻地區,儘管西南、西北地區收入佔比不高但毛利領先,華中地區市場份額最小,由於是新開拓市場,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開疆拓土階段高額費用投入,但隨著區域布局完善會逐步攤平

目前桃李還處於區域市場開拓期和龍頭的成長初期,特點是高收入、高費用投入。桃李麵包近年期間費用率不斷提升至23%,其中產品物流配送費佔比高達60%。主要原因是區域市場開拓培育+提升日配比例,配送運輸費增長較快。

隨著產能布局的逐步完善,全國線下渠道網建立,尤其武漢、山東、江蘇等新廠房的建成,前期高額的配送服務費用將會在後期被逐步攤平,配送成本將逐步拉低。

短中保產品的生產成本與長保產品差異不大,主要的差異在於快速周轉的物流成本以及產品的報損成本, 短保烘焙產品「中央工廠+批發」模式下對供應鏈的要求極高,因此桃李麵包敏捷的生產體系+日益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是面對激烈競爭的核心護城河。

BreadTalk、克莉絲汀

由於連鎖門店成本增加、坪效、人效降低導致經營慘澹

短保烘焙領域中,連鎖麵包坊這一經營模式的消費體驗更佳,但坪效和 ROE 相對較低。以BreadTalk和克莉絲汀為例:

克莉絲汀早在 2012 年收入達到巔峰後就持續下滑,2018 年收入僅 6.65 億元,門店數從1052家減少到586家。BreadTalk 烘焙產品收入同樣在 2015 年達到頂峰之後持續下滑,2018年底門店數僅存863家,2020年BreadTalk正式從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根據蛋解創業對BreadTalk北京金源燕莎MALL店鋪的運營拆解,作為BreadTalk國內收益最好的門店之一,100㎡店鋪淨利潤僅7%-10%,還沒有扣除總部管理成本分攤。

廣州酒家

餐飲品牌零售化的先驅

除上述提到的西式糕點之外,近年來國潮文化的盛行給傳統中式糕點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廣州酒家和五芳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疫情下餐飲品牌零售化這個概念比較火,作為廣式月餅的領先品牌,廣州酒家算是國內餐飲零售化的先驅了。

廣州酒家始創於1935年,主營業務包括食品製造和餐飲服務兩大板塊。旗下擁有利口福月餅、秋之風腊味食品、廣州酒家、天極品中餐館等較高知名度品牌。被商務部授予「中國十大餐飲品牌企業」、「中華老字號」。2016年A股上市。

廣州酒家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達30.28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9.38%,拆解廣州酒家2019年成本費用結構發現,成本增長速度快於營業收入增長,且管理費用大增,因此導致淨利潤本年度幾乎無增長。

月餅為最高毛利的產品,佔總營收近40%

月餅系列產品目前是最大收入項,2019年累積收入11.92億元,佔總收入39.83%。此外月餅系列產品毛利出現小幅度下降,主要是由於原料成本居高不下。

餐飲+中式糕點全品類布局,2B2C全渠道發力

廣州酒家餐飲業務以直營店、加盟店等線下加盟店形式,主要銷售產品為中秋月餅、速凍點心、伴手禮等。

在銷售渠道上,共五大主要渠道:

線下餐飲店零售品牌門店零售商超+貿易商渠道酒店等代加工渠道電商渠道

近年來,電商成為廣州酒家重點發力渠道,目前已開通自營電商、淘寶、天貓、京東旗艦店、唯品會、一號店、蘇寧易購、亞馬遜等。

隨著電商業務迅猛發展,廣州酒家藉助線上渠道實現跨區域銷售。疫情期間,廣州酒家大力推廣外賣、電商等方式,銷售盆菜、速凍菜式、套餐菜式等差異化產品。公司2020年一季報顯示,廣東省外收入同比增長47.35%,主要來源於線上銷售。

在最近舉行的直播節活動中,廣州酒家成績喜人,6月6日~8日三天時間,品牌天貓旗艦店進店流量增長超60%,單場直播最高成交單數超2萬單。

五芳齋

新國潮為傳統中式糕點帶來新機遇

五芳齋,1921年創立於浙江嘉興,目前,五芳齋實業的主營業務分為兩大板塊,食品製造業務和餐飲服務業務。食品製造業務方面,五芳齋實業擁有嘉興、成都生產基地,主要生產粽子、月餅、糕點、蛋品、滷味等產品。餐飲服務業務方面,其餐飲門店主要提供中式快餐服務。

2003年,五芳齋以早餐切入快餐連鎖行業,並迅速在江南一帶擴張,而後逐漸將快餐的部分餐品商品化,形成預包裝食品,並在2009年開啟電商業務後,發展迅猛。

2018年起,在行業率先開創「全渠道新零售」,創新營銷動作頻頻,助力五芳齋粽子成功出圈,百年老字號重獲新生。

大力嘗試創新營銷,強IP聯名,聯手經典老品牌撬動消費者的情感與記憶

五芳齋x 迪士尼:五芳齋2016年起與迪士尼展開合作,2018年聯手推出米奇90周年時光列車粽子禮盒,推出當天五芳齋在電商平臺銷量突破3367萬。

五芳齋x漫威:2019年5月17日,五芳齋在517會員日當天推出3000份漫威聯名粽子,為自營線上商城吸引大量流量。

新老國貨食品強強聯名,實現品牌雙贏

2020年端午,五芳齋聯手拉麵說推出跨界聯名禮盒,聯手鍾薛高推出粽子味雪糕,99歲五芳齋一系列走在潮流前端的動作,攻佔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心智。

對比廣州酒家和五芳齋兩家老字號企業,共同之處如下:

文化自信,將品牌和文化母體強關聯;渠道創新,大力拓展電商渠道和新零售渠道;營銷創新,擁抱直播、B站、抖音等新流量。

四、國內烘焙行業創新模式及市場機遇探索

國內烘焙行業創新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新零售渠道驅動型:小白心裡軟烘焙+飲品的沉浸式線下體驗空間:喜茶、奈雪的茶地方特產商品化:軒媽基於特定口味愛好者的產品矩陣:榴芒一刻

1. 依靠新渠道制勝的網紅品牌——小白心裡軟

「小白心裡軟」母公司為福建慕蘭卡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預包裝形式的中短保糕點,2019年底獲得光大控股A輪融資。

小白心裡軟2017 年底營收 2 億元,2018年全年營收超3億元,增速達130%。2018年底,百萬級經銷商66家,2019年底,覆蓋6萬+零售終端。

產品創新

小白心裡軟瞄準短保糕點品類中夾心餡料的品類空缺,打造出爆款「酸奶小口袋」,隨後又推出黃桃、草莓、抹茶等多口味,藉助「乳酸菌」等網紅元素,面向大學生、都市新銳白領,打造出符合消費者健康化、便捷化需求的產品。

渠道創新

線下渠道:除永輝超市、沃爾瑪、盒馬等大型商超,重點大力發展便利蜂、711、全家等便利店新渠道。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密度,尋求增量,小白心裡軟還將渠道下沉至水果店、無人貨架、自動販賣機等碎片化新興渠道中。

線上渠道:小白心裡軟與每日優鮮、盒馬等展開合作,直接觸達目標客群,從2018 年下半年開始開啟天貓自營旗艦店。

營銷創新

小白心裡軟將產品特定概念「心裡軟」作為傳播核心,將品牌調性、傳播主題與產品特質緊密融合,將「心裡軟」概念布局於新媒體板塊,注重網際網路內容體系的構建與傳播,實現品牌在全網的高曝光。

在營銷渠道方面,一方面打造專屬IP形象,通過短視頻、微電影形式增大曝光;另一方面在小紅書、抖音、B站、微博等各社交平臺大範圍曝光種草,同時也嘗試知名主播直播帶貨的形式。

2. 烘焙+飲品的沉浸式線下體驗空間

新茶飲是一個「新物種」,不同於傳統茶飲複雜的工序、不同於早期茶衝飲的單一口味,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主要代表的新式茶飲行業, 更加緊密地貼合年輕消費群體的切身需求,產品、營銷、服務並行,打造茶飲+烘焙+社交為一體的新消費生活體驗場景。

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新銳麵包茶飲店帶動了 「烘焙+飲品」之風 ,拓展了堂食+外帶+外賣的全渠道,有效提升了人效和坪效。

門店形象也是產品的一部分

新型茶飲店不斷變化的裝修風格也是產品的一部分,有著超高的成圖率和朋友圈出鏡率,而喜茶門店空間體驗感的打造,最大程度地吸引更多消費者到店,一張好看的店內照片,就是最優質,最低成本的流量來源。

聯名營銷

喜茶已經將聯名營銷常態化,為用戶提供反覆購買理由和傳播道具,自己從一個茶飲品牌慢慢進化成潮牌文化的代表了。

強大數據中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在全國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新增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喜茶Go小程序全年新增1582萬用戶,小程序用戶總數達到2150萬。

喜茶自有幾百人的IT團隊,自有小程序點單大幅降低了運營成本,外賣增加了單店的覆蓋半徑,提前點單現場取餐提升了門店運營效率。

3. 傳統糕點商品化——軒媽

軒媽食品2016年成立於廣西南寧,核心產品為軒媽牌蛋黃酥,榴槤酥等烘焙食品。在2016年的銷售額約為6000萬,2017年的銷售額超過1億,2018年,蛋黃酥單品銷售量超6000萬枚,年營收約2億元。

產品及供應鏈保障

軒媽堅持爆款戰略,產品SKU比較集中。將傳統手工糕點機器化、標準化批量生產,機器化生產的效率是人工效率的 7.5 倍,極大程度提高了供應鏈效率。

軒媽除廣西本地產能外,在浙江也建立生產基地,目前已正式投產,可實現36小時送到華東地區消費者手中。

從私域走向公域的渠道演變

軒媽早期主要通過微信私域流量逐步打開市場,目前旗下已擁有全國各層級代理商近萬名,代理商可直接通過公司的軒媽商城下達訂單,由公司直接發貨給終端消費者。

18年開始線上線下同步發力,相繼在線下拓展至水果店、零食店等零售渠道,線上在雲集、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平臺相機開展自營電商。

此外,軒媽也積極嘗試新的流量形式,利用主播直播帶貨、社交平臺KOC測評種草的形式擴大聲量。

4. 基於特定口味愛好者的產品矩陣——榴芒一刻

榴芒一刻2014年成立於廣東深圳,是一家專注榴槤美食研發生產銷售的品牌公司,圍繞榴槤逐步打造出榴槤千層、榴槤盒子、榴槤泡泡、純奶手撕包等爆款烘焙食品。

6年來,秉持「讓世界愛上榴芒美食」使命,追求優質產品和用戶體驗。目前業務已覆蓋全國200多座城市,2020年預計收入超2億,截至目前全網累積用戶超120萬,累計出售300萬單。

榴槤品類的強上癮性

消費者在購買休閒食品時,最關注的前四大核心要素主要為產品味道、產品質量、習慣性購買和產品種類豐富。

然而隨著產品和渠道的多元化,消費者口味日益挑剔,像榴槤這樣的成癮性的口味相比普通口味更容易獲得消費者青睞,形成產品粘性。

中國榴槤主要來源泰國和馬來西亞,泰國引進中國的品種裡金枕頭佔了80%以上。馬來西亞榴槤目前引進國內的品種只有貓山王(D197)和蘇丹王(D24)。因此細分到品種,主要是金枕頭和貓山王兩大地理位置產品之爭,然而榴槤食品卻並沒有深入用戶心智的超級品牌。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鮮榴槤進口數量已超60萬噸。

榴槤消費者中,66.7%為女性消費者,主要是來自一線或新一線城市,以25-34歲的都市白領和新銳媽媽為主,佔比超39%;另外一部分消費者集中在40-45歲的媽媽或家庭主婦,用戶購買力強。

服務榴槤愛好者,構建全場景產品矩陣

榴芒一刻基於早餐、零食和節日等場景需求,主要服務榴槤愛好者,圍繞榴槤開發出多款短保糕點,帶來用戶反覆復購。

擁抱新流量

榴芒一刻2014年從私域開始起步,2018年開始發力天貓電商平臺,2019年下半年開始測試淘寶主播直播,2020年開始測試抖音內容投放。作為高客單、高毛利、具有話題性的網紅產品,各個渠道均取得了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投放效率,收入長期保持榴槤類糕點的線上第一名。

推動榴槤品類做大,成為偉大的榴槤食品品牌

圍繞椰子、香蕉、菠蘿等單一水果品類,有Vita Coco、Dole兩大獨角獸企業,但更具上癮性的榴槤卻沒有一家超級公司,目前處於先發優勢的榴芒一刻已經開發出了榴槤千層蛋糕、榴槤泡泡、榴槤冰皮月餅等爆款單品,未來圍繞榴槤+有機會成為全球榴槤食品的獨角獸企業。

五、總結:

短保烘焙食品滿足消費升級下消費者對健康化飲食的追求,有著早餐、生日、節假日、下午茶等多個強關聯場景,將長期享受品類快速增長紅利。由於渠道、流量和物流等基礎設施的變化,無論是基於便利店渠道增長的小白心裡軟,還是基於烘焙+飲品複合體驗的喜茶,基於國潮中點復興的五芳齋、軒媽,亦或是像榴芒一刻這樣,基於特定口味的強用戶運營品牌,都處於基礎設施完善後品類發展紅利的早期,每個方式都有機會誕生獨角獸企業。三萬資本的食品五力模型也適用於烘焙糕點的創業,好品類+好名字+供應鏈門檻+產品能力是1,渠道和流量是加0的動作。流量紅利有的時候,會爆發式增長,但流量會一直變化,守住食品創業的本質,才能走到最後。誰能走到最後,剩者為王,誰就能吃到短保糕點最大的蛋糕。

相關焦點

  • 休閒零食第一大品類,烘焙行業跑馬圈地正當時
    其後在國內行業飽和後通過「中央工廠+門店」的模式提升消費體驗同時拓展海外市場,保持持續增長。成熟期後通過併購和新品類拓展優化產品結果提升毛利率。國內短保烘焙龍頭桃李麵包同樣正在通過「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在全國範圍內擴張,未來有望復刻日本山崎麵包的成功之路。
  • 豪士是如何打開市場,成為短保烘焙市場國民大品牌?
    眾所周知,豪士食品從成立初期到現在,成績斐然,一舉成為經銷商認可和消費者喜愛的短保烘焙國民大品牌。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品牌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單品打造爆品,產品賦能品牌  豪士一直秉持著產品力第一的原則,為滿足消費升級、品質升級下的市場需求,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 妙可藍多「家族」再添烘焙奶酪 雙芝雙味隨心烘焙
    用妙可藍多烘焙奶酪製作的瀑布芝士炒飯,綿密的拉絲效果,令人食指大動;別出心裁的花樣吐司,簡單方便又營養美味......12月2日,在這場別開生面的妙可藍多「雙芝雙味隨心烘焙」烘焙奶酪尊享品鑑會上,數十位美食達人和市民親自動手,通過烤箱、微波爐、電磁爐這三種常見的烹飪工具,使用妙可藍多烘焙奶酪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就完成一道風味美食。
  • 《天道》:誰動了我的「奶酪」?
    最近,求佛君發現了一本書:《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該書的故事格局與《天道》的道理極其類似!《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講述了兩隻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矮人哼哼、唧唧的故事:4隻老鼠一起生活在1個迷宮裡面,一起發現了豐盛的奶酪。但是,突然有一天,這些奶酪全部都消失了!
  • 娛樂行業圈到底動了誰的奶酪?兩個字,人民
    這個行業驕奢淫逸,酒池肉林,拍的戲和一些節目等,也是假而空洞,拖延,肥皂,娘泡,低級庸俗,娛樂至死,把觀眾當傻子就是不尊重觀眾,上臺幾分鐘走著百萬的秀倒不是讓你把負面東西藏起來,而是壓根就希望大家都在關注的甚至家裡小孩都在追的星們不要有負能量的事出現,公眾人物當模範帶頭作用才不愧對那份相對普通人的天價收入,每個月幾千工資的工薪族都一分不少交稅,知名明星動輒一部片酬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卻還要偷漏稅,工薪族農民教師醫生科研人員一輩子幾輩子也比不一場秀,出演一部片,而這些巨額收入,如何消費,當然是豪車別墅,甚至到處購房,所以也是房價泡沫的推手,總之這些都表明,娛樂圈動了誰的奶酪
  • 2020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將朝早餐化、鮮食...
    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發展空間巨大烘焙食品一直是歐美國家的早餐和主食,相較之下,中國烘焙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同時,烘焙食品在中國主要作為甜點零食,人均消費量與歐美等國家有較大的差距,隨著中國消費者對烘焙食品的認識度不斷提升,
  • 誰動了我的奶酪中文版(1/3)
    現在,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向大家介紹這本《誰動了我的奶酪》,並給各位講述有關這個故事背後的故事。  《誰動了我的奶酪》講的是一個關於"變化"的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迷宮中,有四個可愛的小生靈在迷宮中尋找他們的奶酪。故事裡的"奶酪"是對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種人際關係,可以是金錢,一幢豪宅,還可以是自由、健康、社會的認可和老闆的賞識。
  • 奶蓋茶之後,恆天然還想賣更多黃油、奶酪給中餐行業
    在烘焙、茶飲(特別是奶蓋茶)之外,常溫奶品牌安佳的母公司恆天然把中餐行業看作是今年重點發展的客戶群體,想把淡奶油、奶酪與黃油製品賣給這些公司。5 月 7 日中午,恆天然大中華區餐飲服務部在上海的戰略分享會上公布了一批新品,包括青花椒奶蓋葡萄茶、老乾媽葡撻、披薩拉絲包、焦糖味的黃油小龍蝦、缸鴨狗抹茶湯圓、近期銷售不錯的軒媽蛋黃酥等。
  • 蒙牛將拿下妙可藍多欲做中國奶酪老大 巨頭髮力攪動奶酪行業格局
    由於體量小增量大,國內奶酪市場近年來不斷擴容,加上伊利、蒙牛等巨頭加入,發展行業迎來新的生機,以兒童奶酪為代表的奶酪零售市場強勢崛起。  蒙牛將控股妙可藍多  資料顯示,妙可藍多是國內唯一一家以奶酪為核心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對於該筆交易,蒙牛對外解釋:長期看好中國奶酪市場,並將奶酪作為重要的戰略新興業務板塊之一。
  • 《誰動了我的奶酪》:在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改變
    《誰動了我的奶酪》,美國作家斯賓塞·詹森以寓言故事形式創作的一部經典作品,故事雖小,卻讓很多讀者受益匪淺,甚至改變人生。1998年9月,《誰動了我的奶酪》英文版問世,迅速躍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等美國眾多媒體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 奶油、黃油、奶酪……烘焙世界的「奶中乾坤」!
    在前幾期的《專題》中,我們與大家分享了「健康喝奶」趨勢和低溫奶的相關內容,這一次,我們把目光轉向烘焙中常見的乳製品——稀奶油、黃油、奶油芝士以及煉乳,並為烘焙初學者帶來幾個實用的小竅門,快來看一下。奶油奶酪 Cream Cheese奶酪(Cheese)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乳質、外環境、內環境、使用的菌種以及製作時間都會讓奶酪(Cheese)的形成充滿變數,形成不同的風味。簡單來講,從牛奶到奶酪(Cheese)的加工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乳酸菌將乳糖轉變為乳酸,再接著添加凝乳酶使酪蛋白凝結,最後用時間形成不同的風味。
  • 再看《無人區》,誰動了誰的奶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既是欲望也是奶酪貪婪和懶惰整日躺著靠看電視度日,如果她不是太貪婪,或許還能一直那麼活下去,可惜這類人也是需要另一類人來整治的,因為她動了大佬的奶酪。而那對父子倆,父親心狠手辣,兒子傻不啦嘰的,竟然也能生存著,在無人區幹著黑買賣。諷刺的是來自文明社會的律師也拿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按他們的標準做。最後這父子倆也是貪婪過度動了大佬的奶酪而殞命。
  • B站敬漢卿被帶節奏,發文回應謠言,揭示假慈善動了誰的奶酪?
    至於近期敬漢卿不僅被帶節奏,並且發文回應謠言,而揭示假慈善又動了誰的奶酪呢?再次被帶節奏其實對許多B站UP主而言,被帶節奏已經是家常便飯的事情。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UP主其實也是公眾人物。所以當知名度上升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帶節奏」的事情。雖然有些節奏會對UP主起到警醒作用,但是大部分節奏都能用「惡意中傷」來形容。
  • 小小奶酪棒,撬動奶酪千億市場需求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以及冷鏈物流體系的日益發達,國內消費者對於乳製品的需求逐漸向短保質期、零添加劑、高營養價值的品類過渡。具體而言,液態奶中存在由常溫奶向巴氏奶升級的趨勢。巴氏奶即採用巴氏殺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相比較常溫奶所採用的超高溫瞬時滅菌保留了部分有益菌,更大程度的保持牛奶內的營養物質。在液態奶逐步由常溫奶向巴氏奶消費升級的同時,酸奶、奶酪等更具營養價值的乳製品亦逐漸迅速崛起。
  • 新國標修訂箭在弦上,奶酪市場要「動一動」了 - 新京報 - 好新聞...
    奶酪又稱乾酪,素有「十斤奶製成一斤酪」的說法,足見其營養價值和產業價值。近年來,伴隨烘焙、餐飲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兒童奶酪棒等再制乾酪品類的興起,我國奶酪市場年複合增速達到22%。與行業的快速發展相比,我國乾酪、再制乾酪標準卻落後於行業發展實際需求,標準修訂箭在弦上。
  • 一周烘焙:五月烘焙寶典,多種活動來襲
    ,烘焙行業得到了新的發展良機。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聯合行業內中點領軍企業共同發起成立「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中點專業委員會」,以「傳承與創新」為己任,專注服務會員在烘焙行業中點領域的發展。我們誠邀您蒞臨出席「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中點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一起見證中國烘焙行業「中點復興」新階段。
  • 蒙牛將控股妙可藍多,有望成為中國奶酪行業老大
    由於體量小增量大,國內奶酪市場近年來不斷擴容,加上伊利、蒙牛等巨頭加入,奶酪行業迎來新的生機,以兒童奶酪為代表的奶酪零售市場強勢崛起。【蒙牛將控股妙可藍多】資料顯示,妙可藍多是國內唯一一家以奶酪為核心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對於該筆交易,蒙牛對外解釋:長期看好中國奶酪市場,並將奶酪作為重要的戰略新興業務板塊之一。
  • 用愛為家人烘焙 の 奶酪小麵包
    小編的話:Jessica,是i烘焙麼麼噠三分隊特別熱心的美媽一枚,大家有任何關於烘焙的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回答。
  • 天貓烘焙節為流行「把脈」,數據+品牌驅動食品行業新增長
    從品牌陣容上來看,亞洲乳業第一品牌伊利、Arla蒙牛聯合打造的百年傳承專業奶酪品牌愛氏晨曦、全球最大的特色奶酪製造商法國領導品牌百吉福、全球烘焙愛好者享有盛譽的法國國民品牌鐵塔愛樂薇、酵母產品和烘焙原料領域的全球領導品牌樂斯福、中國線上最大的家庭烘焙方案提供商尚巧廚和展藝、中國烘焙專用粉領域專業領導品牌新良、瑞士規模最大高端奶酪品牌瑞慕、中國規模最大的烘焙預製品供應商西廚貝可、全球烘焙器具專業領導品牌三能等十餘家行業頭部品牌入盟
  • 楊超越動了誰的奶酪?
    有這麼多義憤填膺的人,莫非是楊超越動了本該屬於他們的奶酪?這個邏輯也說不通啊。每個地方招攬特殊人才都是有比例分配的,比如吸引企業家的代表人物,吸引體育人才的代表人物,吸引年輕群體的代表人物等等。楊超越的功能完全屬於打開知名度用的,如果誰覺得楊超越拿走了本該屬於他(她)的東西,那麼這個人的名氣和號召力要在同一個領域比楊超越強才說得通。可是目前,說楊超越沒有資格的人,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抱著鍵盤躲在家裡真的不是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