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4000多年的麵條歷史,雖然麵條不是源於我國,但發揚於我國並影響整個世界。經過煮沸的麵條最為潔淨,可以極大地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因此麵條成為中國最常見的食品之一。由於制條、調味、粗細的不同,從而使中國各地出現了數以千計的麵條品種,遍及各地。在我國的各個省市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麵條製品,口味也更具特色,下面就來看看代表各省市的一碗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代表北京的炸醬麵
一提到北京,大家肯定會想到故宮、天安門、長城,要是提到北京小吃,首先就會想到烤鴨、滷煮、炸醬麵等等的美食了,炸醬麵是北京人最愛吃的一碗麵食,有句老話說,連炸醬麵都不愛吃了,忘了本了!要說北京哪裡的炸醬麵最好吃,估計您問10個人,10個都說自己家的最好吃,因為每家做的炸醬口味都不一樣。提醒一點,到了北京,不要在火車站周圍吃炸醬麵,不好吃還貴,老北京的炸醬麵名稱就讓他們給毀了。
2、代表天津的三鮮打滷面
打滷面起源於山東,流傳到天津市滷汁被加以改良做出來三鮮的口味,天津九河下梢,地處渤海之濱,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天津打滷面的特色,蝦仁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須是新鮮剝出來的河蝦,配以木耳、花菜、肉片等等,家裡的老人對與打滷面都有一手絕活,油溫不能高了,高了蔥姜出胡味,低了香味出不來,打滷必須要用煮熟的白肉,這樣打出來的滷子有味道。北京的炸醬麵始終認為只有自家的手擀麵才是正宗,天津人對於麵條講究的是圓切面、 扁切面,口感不同,味道自然也就不同。
3、代表上海的陽春麵
陽春麵,又稱清湯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曆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麵。其特點是湯清味鮮,清淡爽口。做陽春麵最重要的就是炸蔥油,紫皮洋蔥的味道比較香,炸出的蔥油味道非常濃鬱。作為面中最便宜的光面,依然保持著上海人的風格,那就是不即不離,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4、代表廣州的竹升面
竹升面是廣東省廣州市的一種特色小吃,其特點是爽脆彈牙,韌性十足,湯頭鮮美無比。廣州人喜歡的這種細面,口感與北方的拉麵完全不同。竹升面爽脆彈牙,韌性十足。通常和面的時候,都不會加水,也不會加雞蛋,而是用鴨蛋, 用鴨蛋打出來的面既爽口而且充滿了蛋香味道。最關鍵在於壓面時的力度。廣東人把這種用傳統方法製作出來的麵條叫做竹升面,這種古老的壓面方式,世世代代沿用至今。
5、代表重慶的重慶小面
重慶小面是重慶人每天飲食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重慶小面火爆全國,據統計到2020年全國的重慶小面最少有100000萬家,重慶人對小面優劣的評價的標準,最主要是佐料,小面的佐料是其靈魂所在,一碗麵條全憑調料提味兒。先調好調料,再放入煮好麵條。麻辣味調和不刺激,麵條勁道順滑,湯料香氣撲鼻,味道濃厚。
6、代表河南省的燴麵
燴麵是一種葷、素、湯、菜、飯兼而有之的河南傳統美食,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類似寬麵條,以味道鮮美,湯好麵筋,經濟實惠,營養豐富,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麵在河南各地市都有自己的做法,其品種好幾十種,但是萬變不離離其宗,所用的高湯都是用羊骨熬製而成,麵條都是寬條且勁道,不同的就是在配料上的區別。
7、代表陝西的油潑麵
潑面是陝西傳統的特色麵食之一,起源於明代,並以鹹陽油潑麵最為著名,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提起油潑麵,就讓人想到影視劇中陝西人吃麵的情景,在白鹿原中就有這樣的場景割麥子的麥客一般都是人手一大碗,蹲在地上,一手託著碗底,大口地吃著,四脖子汗流。
8、代表山西的刀削麵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山西大同的刀削麵最為有名,可謂"麵食之王",大同刀削麵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嘗之後,都讚不絕口。一些本地遊子,在回到家鄉之後,都要先趕去削麵店,去吃一碗刀削麵,來解日夜思念之情。
9、代表河北的河北打滷面
上面說了,打滷面起源山東,天津人喜歡三鮮口味的滷子,到了河北,打滷面也被當地所改良,打滷面在河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是無處不在,不論是在祝福老人福壽綿長壽比南山的壽宴上,還是慶祝嬰兒身體健康成長茁壯的滿月宴,周歲宴;不論是恭祝青少年前程似錦,展翅高飛的入學宴或者畢業宴,還是恭賀成年人平步青雲,飛黃騰達的慶賀宴;不論是在迎娶新人的嗩吶裡,還是在送別辭世人的悲泣中,打滷面都是承擔著當之無愧的主食角色。
10、代表山東的打滷面
山東打滷面對滷汁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而是注意麵條的質量,麵條一定要用手擀麵才算正宗。可以說,山東打滷面主要以手擀麵為特色。打滷面的做法多樣,風味不一,用料也多種多樣,隨用料、做法不同,亦有不同風味。山東的打滷不僅影響了天津、河北等地,整個東北三省愛吃的打滷面也是當面山東人闖關東帶過去的。
11、代表武漢的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武漢夏天高溫,跨時長,長期以來人們在麵條中加入食用鹼以防變質,這就是熱乾麵的前身,切面。清朝《漢口竹枝詞》就有記載,三天過早異平常,一頓狼餐飯可忘。切面豆絲幹線粉,魚餐圓子滾雞湯。熱乾麵最能代表武漢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並蓄,細膩而粗獷,是荊楚民俗和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代表江蘇的小刀面
南通跳面,又叫小刀面,是江蘇省南通地區傳統名吃,由於加工工藝講究,外觀粗細均勻,條長爽滑,柔韌有筋,因而久煮不糊。食時,韌而不硬,耐嚼有味。倘若配以各種不同的澆頭。佐以醬油、豬油、味精等拌炒,味道特別可口,南通跳面,作為面點上品,載譽已久。
13、代表浙江的片兒川面
杭州片兒川面是浙江杭州地區一種著名的特色傳統湯麵,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已有百餘年歷史。相傳有一次,一位年輕秀才來吃麵,只要一碗陽春麵,店主見他眉清目秀,家境貧寒,特贈送他一碗片兒川面,外送三隻茶葉蛋,祝他連中三元。後來,這位秀才中了貢士,放榜之日,特到店裡向店主致謝,因小麵店尚沒有招牌,就提筆寫了"奎元館"三字。從此,片兒川面名聲大振,食客盈門。
14、代表四川的擔擔麵
擔擔麵是四川成都和自貢著名的地方傳統麵食小吃,四川廚師的精妙,妙在可以把很多的調味原料組合在一起,讓其和諧的統一,一味襯託另一味,一味更比一味好。 炒好面臊,放好調料,就可以開始煮麵了。麵條煮熟後,撈入已調味的碗中,撒上少許的面臊就可以了。 擔擔麵的定碗調料非常的多:鹽、味精、醬油、醋、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蔥花和少許的鮮湯,甚至還有人會放點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來非常的麻煩,但是這正是四川廚師的高妙之處。
15、代表貴州的腸旺面
腸旺面,是貴州極負盛名的一種傳統風味麵食。在貴州眾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絕"而著稱。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湯鮮的風味口感,以及紅而不辣、油而不膩、脆而不生的特點。腸旺面之所以能獨具一格,不僅因為它有滋味悠長的肥腸和血旺,還因為它有和肥腸、血旺一樣重要的脆臊。說穿了,它用肥腸和血旺分別製成腸臊和旺臊,再用豬五花肉製成脆臊,然後用腸油、脆臊加辣椒油製成紅油。
16、代表福建的線面
福州線面生產始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福州線面截面為圓形,細度為0.7毫米,長度為7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專有麵粉,輔以鹽、薯粉、生油、雞蛋等。適合老人小孩食用。在福州地區,線面廣為民眾喜愛,大年初一,人們都要吃一碗線面,祝福健康長壽。線面還有以下別稱,祝壽送線面稱壽麵,婦女分娩坐月子以其為主食,佐以蛋酒、雞湯而稱誕面,結婚定親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遠離家門返歸或遠客入門煮線面加兩個蛋款待,叫太平面。
17、代表安徽的板面
板面起源於三國時期,是安徽太和縣著名的漢族特色麵食。現如今安徽板面遍及全國,它以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譽周邊,獨特的口味收到了食客的青睞,板面一是面勁道,二是湯料味美濃鬱。多種佐料,配以味道鮮美的羊肉,經過老師傅的精心熬製,湯料散發出的那個香味 無與倫比。
18、代表甘肅的拉麵
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甘肅省蘭州市的一種風味小吃,史料記載中,蘭州牛肉拉麵創始人是陳維精 ,熱鍋子面是馬保子於1915年始創的,當時馬保子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他在家裡製成了熱鍋牛肉麵,肩挑著在城裡沿街叫賣。後來,他又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入牛肉麵,其香撲鼻,大家都喜歡他的牛肉麵。
19、東北酸湯子面
酸湯子,又稱湯子,流行於東北地區的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及黑龍江東部一帶,是用玉米水磨發酵後做的一種粗麵條樣的主食,口感細膩爽滑,粗糧營養健康,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一道綠色營養美食。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裡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後用磨磨成水面,再用細紋布袋將水面裡的粗渣子過濾掉,然後把過濾後剩下的細面放在缸裡進行發酵,到有點酸味的時候撈出來,就變成湯麵了。
20、新疆炒麵
新疆炒麵是新疆的一個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拉麵、羊肉、洋蔥、青椒等,麵粉用 高筋麵粉效果較好,味道鮮香辣。新疆的麵食通常少不了番茄,但在幹煸炒麵時為了減少含水量而使用了番茄醬,色香味俱全,盡顯新疆特色。
這20種麵條你最愛吃哪些呢?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讚評論 下2021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