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聖誕發明家

2021-02-06 好奇的蘆葦

導讀:在斯克魯奇時刻不停的精確計算裡,過聖誕節,是一樁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兒,尤其對於他這個在貧困線上辛苦掙扎的外甥而言。但是,他這個也許並非天賦異稟的外甥,卻給出了整部小說中最精彩的一段議論……

狄更斯:聖誕發明家

 

文 | 立峰

  

- 1 -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有部極受歡迎的小說,叫做《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據說,有3/4的英國人不僅知道《聖誕頌歌》的作者,還能清楚地說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從這部小說1840年代出版、直到20世紀初,它的讀者人數之多,僅次於《聖經》。

 

當時《聖誕頌歌》的大獲成功,自然讓狄更斯欣喜萬分,但更令他自豪的,是英國乃至整個西方的聖誕節傳統,都因為這部小說而得到了復興。可以說,狄更斯憑一己之力、以這部影響力空前的作品,重新「發明」了聖誕節。

 

所以,現代世界,聖誕節之所以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狄更斯的作用是決定性的。而今天,人們主要的歡慶聖誕的習俗和方式,比如家庭聚餐、互換禮物等,很大程度是由這部小說而確立的。

 

《聖誕頌歌》首版封面和扉頁

其實,在狄更斯寫作《聖誕頌歌》的時代,聖誕節並不那麼受人重視。就好像小說中,當主角斯克魯奇Scrooge的外甥向舅舅祝賀「聖誕快樂」時,斯克魯奇竟是這樣回答的:呸!胡鬧!——而這種回答方式,在當時可以說特別正常。

 

西方傳統的聖誕節,之所以是12月25日,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原因,是公元4世紀的一位羅馬教皇,自己拍腦門決定的。因為這天是古羅馬的農神節,教皇想藉助農神節的人氣,吸引更多的信徒入教。說到底,就是借某個節日搞搞營銷而已。

 

但農神節卻是一個奔放的節日,這天,人們不但不必做工、上學,還能狂吃豪飲。因而保守的宗教人士對此非常反感,他們並不認為聖誕節是個縱慾狂歡的日子。所以,清教徒剛到北美時,甚至還出臺過法律,禁止人們過聖誕節。

 

維多利亞時期 英國巨大的紡織工廠

然而,19世紀的英國,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慢條斯理的農耕時代成了令人唏噓的往事;而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裡,則湧入了越來越多的人口,仿佛是被利維坦吞入腹中的魚蝦。

人們承受著快節奏的工作、微薄的薪水、永遠可望而不可及的閒暇時光… 以至於在當時人們的意識中,「過節」這種事兒、幾乎被完全抹去了。

 

彼時,正是歷史上所謂飢餓的四十年代The Hungry Forties,即1840年代的英國,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導致社會巨變、貧富加劇;而資本家與工人的矛盾,也變得日益尖銳。這正是馬克思眼裡資本主義腐朽的模樣。而狄更斯的系列聖誕故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如果借用狄更斯《雙城記》裡的名言,即:

 

總之,在那樣一個年代,無論什麼人,都既沒時間、也沒心情,安安靜靜地過上一個像樣的聖誕節。

 

無數版本的《聖誕頌歌》

而《聖誕頌歌》的橫空出世,卻一下激發起了人們歡慶聖誕的熱情,以至於後來,狄更斯的形象幾乎與聖誕老人合二為一了。法國作家莫洛亞在《英國名人研究》裡寫道:

1870年,當狄更斯的死訊傳到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家庭,人們的感覺像是親人離世。有個孩子甚至問道:「如果狄更斯先生去世了,聖誕老人會不會也跟著去世呢?」

 

- 2 -

 

小說《聖誕頌歌》的主人公斯克魯奇,經營著一家商行,生意做得並不很大。雖然,他勉強算是個資本家,也只能算是入門級別的;但是,作為吝嗇鬼,他卻堪稱殿堂級別。

 

事實上,斯克魯奇Scrooge這個名字,在英語裡後來乾脆成了吝嗇鬼的代名詞。

 

2009年 迪士尼電影《聖誕頌歌》海報

斯克魯奇生動的吝嗇鬼造型

以文筆犀利著稱的狄更斯,在小說裡寫起刻薄話來,也一點兒都不含糊,比如描寫斯克魯奇時,他說:

 

斯克魯奇總帶著一身的冷氣,人走到哪兒,就帶到哪兒。作為一個從底層打拼上來的商人,斯克魯奇先生無比單純,因為除了錢,他漠視任何人和任何事——包括他的親人。他貪婪、自私、冷酷到了極點,風雪交加的聖誕節前夕,他的職員凍得瑟瑟發抖,而火爐裡只有一塊煤。想多加一塊嗎?門兒都沒有。因為所有的煤,全都存在斯克魯奇的房間裡呢。在他的眼裡,窮人想在聖誕節快活幾天,那就是「胡鬧」。窮人不僅沒資格過聖誕節,甚至沒資格活著。他們要是死了,還能減少一些「過剩的人口」。他獨來獨往,街坊鄰居都怕他,路上從來沒人跟他招呼,連乞丐都了解他,不會奢望從他那兒得到哪怕一個子兒。或許,只有一個人還願意上門來祝他聖誕快樂,那便是他的外甥弗雷德。可即便如此,斯克魯奇還是擺出一副臭臉,「呸」了一聲,然後說了一句「胡鬧」,就想馬上把人轟走。

《聖誕頌歌》首版插圖

斯克魯奇十分富有,但尖酸刻薄;而他的外甥雖然很窮,卻是個天生的樂天派,這兩人恰好形成了性格上的對比和反差。

 

外甥登門造訪,祝舅舅聖誕快樂,可舅舅完全卻不能理解:

你這麼窮,有什麼理由可以快樂?有什麼權利可以快樂?

 

而外甥同樣不理解舅舅:

你這麼富,有什麼理由可以不快樂?有什麼權利可以不快樂?

於是,關於外甥為什麼不該在聖誕節這麼高興,斯克魯奇給出了十分充分的理由:

對你來說,聖誕節不過是一個沒有錢還帳的時節;

一個發現自己大了一歲,可是隨著時光流逝、並不多一點錢的時節;

一個年底結帳,結果發現整整12個月裡、筆筆帳都鬧虧空的時節;

除此以外,還有什麼意義

外甥的這次到訪,其實只是想邀請舅舅、去自己家裡過聖誕節,雖然作為外甥,他從來沒有受到過舅舅的善待。但舅舅還是對他橫眉冷目道:

那你就按照你的方式過聖誕節,讓我也按照我自己的方式來過聖誕節吧。 

但是,像斯克魯奇這樣的人,難道會自己過聖誕節嗎?所以,外甥很詫異地說:

於是,斯克魯奇用一種重商主義者的腔調答道:

那麼,就讓我不過節吧。但願這個節日會給你許多好處!它到底給過你多少好處呀!

2013年 狄更斯的傳記電影《看不見的女人》

在斯克魯奇時刻不停的精確計算裡,過節,是一樁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兒,尤其對於這個在貧困線上辛苦掙扎的外甥而言。但是,他這個也許並非天賦異稟的外甥,卻給出了書中最精彩的一段議論:

我總是把聖誕節當做一個老日子,一個友好、寬恕、慈善、快樂的日子;據我所知,在漫長的一年之中,只有在這個時節,男男女女才似乎不約而同,把緊閉的心房敞開,把那些比他們卑微的人、看作走向墳墓的旅伴,而不是與他們無關的另一種生物。

 

因此,舅舅,過聖誕節雖然不能為我的口袋裡增添絲毫錢財,但我還是相信,它的確是給了我好處的,而且,以後還會繼續給我好處。所以我說,願上帝保佑它!

 

外甥這一番話,竟讓牙尖嘴利的舅舅無法反駁。然而它並非反駁不了。只要他問外甥、同時也問自己,一個關於經濟學的問題就行了:

 

顯然,在斯克魯奇看來,實實在在的金錢收益,才稱得上「好處」。但外甥所重視的卻是,因為過聖誕節,而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友好、寬恕、慈善、快樂,這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東西。


 幽靈帶著斯克魯奇用全能視角 回看過去

一定有小夥伴非常生氣,想教訓一下這個該死的吝嗇鬼。這時,作者狄更斯及時請出了三位幽靈,它們先後展示幻象,帶著斯克魯奇從全能的視角,回到過去、觀察當下、看見未來。於是,斯克魯奇再次體驗到了過去的溫暖情感,喚醒了他內心的善良和良知,也讓他看到了冷酷者最終的悲慘結局。

 

在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場靈魂洗禮後,斯克魯奇最後終於幡然醒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轉變,成為了一個開心快樂、樂善好施的大大的好人。小說結尾非常溫馨:

他成了這個又好又老的城市所知道的,或者這個又好又老的世界上任何一個別的又老又好的都市、城鎮和自治市所知道的再好也沒有的朋友,再好也沒有的東家和再好也沒有的人。

 

- 3 -

 

狄更斯非常喜歡聖誕節,他想通過這部小說,把自己對聖誕節的熱情傳遞給讀者,重要的是,他大獲成功。

 

不過,狄更斯也並非唯一喜歡聖誕節的人。比如,

 

1、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的華盛頓·歐文,同樣是聖誕節的狂熱提倡者,他寫過許多關於聖誕節傳統習俗的札記。2、維多利亞女王也同樣愛好過聖誕節,自從女王1840年結婚後,每年聖誕都會和丈夫一起,在城堡擺放聖誕樹。這個畫面在當時的英國,相當深入人心。

 

但在人們心裡,發明聖誕節的人,卻不是女王、歐文、或其它的人,而是狄更斯。因為狄更斯通過《聖誕頌歌》所講述的故事,給聖誕節賦予了關於家庭親情的溫暖而積極的意義,一改聖誕節以往負面的形象。

 

這也是狄更斯本人,在生活中所領悟的道理:雖然人生時常灰暗、社會也常有不公;但是,我們依然需要善良、親情和愛,並因此找到生活的意義。

 

在《聖誕頌歌》裡,狄更斯寫到一個家庭的喪子之痛時,不僅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同情,最後還讓這個孩子活了過來。狄更斯想要讓人們相信,善良會帶來奇蹟。


 羅伯特·巴斯Robert W. Buss 畫作

《狄更斯之夢》Dickens’s Dream 

背景是狄更斯住所 Gads Hill Place

雖然,小說中有很多情節,看似不合情理,但卻充滿了意義。因為,對於那些在困苦中掙扎的人們,找到生活的意義尤為重要。生活本來就充滿挫敗和挑戰,但只要相信人生充滿了意義,人們才會相信更加美好的未來、並成就更好的自己。

         

狄更斯聖誕故事的結尾,雖然有點兒像父親給孩子講的睡前故事,結局完美得有些不真實,但在當時的英國、以及歐洲,卻大受歡迎。因為,在任何艱難世事中,任何一點慰藉——哪怕是虛幻的慰藉——對於人們的內心,都會產生無可估量的震撼。

1、《聖誕頌歌》AChristmas Carol,作者:查爾斯·狄更斯,上海譯文出版社,譯者:汪倜然;

您的關注、轉發、點讚、打賞

都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請加作者個人微信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狄更斯被稱為重新發明聖誕節的人?答案就在《聖誕頌歌》裡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英國小說巨匠查爾斯·狄更斯的經典作品《聖誕頌歌》。狄更斯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小說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十六部長篇小說,塑造了幾十個性格鮮明、耐人尋味的人物,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粉絲。不過,今天我們要講的卻不是狄更斯這些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而是一部比較特別的作品,《聖誕頌歌》。
  • 狄更斯的聖誕禮物,人人有份,速來
    生活在19世紀英國的狄更斯  做了一件穿越N個世紀的事  那就是  「發明聖誕節」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聖誕節儀式——家庭聚會,張燈結彩,在聖誕樹上懸掛禮品盒,吃烤鵝或土雞大餐,又是來自哪裡?  而這一切,在狄更斯的小說《聖誕頌歌》誕生之前都不存在。  聖誕節的起源是古羅馬人於12月下旬歡度「農神節」,而在1843年狄更斯出版小說《聖誕頌歌》的維多利亞時代,聖誕節並不為很多英國人所知。
  • 1843年英國作家狄更斯創作的中篇小說《聖誕頌歌》首次出版
    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12月18日,1843年12月18日,英國作家狄更斯創作的中篇小說《聖誕頌歌》首次出版。狄更斯,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該小說主要講的是一個吝嗇鬼的故事。
  • 《聖誕發明家》影片評價,你看過嗎?先來看看我的這篇觀後感吧!
    《聖誕發明家》影片評價,你看過嗎?先來看看我的這篇觀後感吧! 通常小說影視化,還原度都不是特別好,好多情節之類都會被大改,但這部和小說還原度蠻高的。不過作為人物傳沒有更好的展示狄更斯人生最具有代表性的那段,片中選取的情節沒有足夠代表性。
  • 來自狄更斯博物館的節日禮物!
    頂級網紅帥哥,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讓貧困的人看到希望,「發明」節日錯了,當年創造節日的狄更斯,才31歲,文壇新星,暢銷No.1,妥妥的頂級網紅帥哥一枚!《聖誕歡歌》讓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思考幸福與金錢的關係。故事表明,只有善良、仁慈、樂善好施才能帶給我們真正的無窮無盡的幸福。(圖片選自倫敦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中文新譯本《聖誕歡歌》)《聖誕歡歌》在1843年的12月2日完稿,交印刷商付印。狄更斯堅持低價原則,希望窮人都能買得起。
  • BBC 將改編狄更斯作品,首先是《聖誕頌歌》
    他們將把一系列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搬上銀幕。計劃中開發的第一部作品是狄更斯 1843 年發表的《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當時的狄更斯身處窘境:此前的作品反響不佳,自己又債務纏身。在潦倒邊緣的他花了六個星期寫了一本關於聖誕的小說並自行出版,只希望能解決一下燃眉之急。沒想到小說迅速走紅。這也意外地成為了狄更斯寫作生涯的轉折點。
  • 狄更斯去世150年我們依然在閱讀他
    寫作讓狄更斯成為超級富豪。1864年,狄更斯的最後一部小說《我們共同的朋友》獲得6千英鎊的稿費,按照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42萬英鎊。1867年,狄更斯在他的第二次美國之旅中淨賺2萬英鎊,相當於今天的140萬英鎊。《聖誕頌歌》「發明」了聖誕節  法國作家莫洛亞寫過一本《狄更斯傳》。
  • 聖誕書單丨查爾斯·狄更斯為何被稱為現代聖誕節之父?
    都說每年會有聖誕老人從天而降,趁著小孩子熟睡的時候把聖誕禮物放在枕頭旁邊或窗戶外面。於是我們懷著百分之一的希望入睡,第二天醒來急匆匆去拉開窗簾,然而失望地發現窗外什麼都沒有。後來有人解釋說,這是因為我們的房子沒有煙囪,所以聖誕老人才進不來;也有人說,聖誕老人只給外國的小孩子送禮物。現在長大了,沒有了這份天真的期望。
  • 閒逛者與「拾垃圾者」狄更斯
    雖然狄更斯的童工生涯只有半年左右的時間,但對他一生的影響卻是根本性的:在童年狄更斯的心底造成了強烈的被遺棄感,成為他一生揮之不去的恥辱和辛酸的回憶,以至於狄更斯從小就沉湎於街道閒逛,他的足跡踏遍倫敦的大街小巷,以至於街道成了他的家。
  • 發明聖誕節的人是誰?為什麼聖誕節要互送禮物呢?
    頂級網紅帥哥,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讓貧困的人看到希望,「發明」節日錯了,當年創造節日的狄更斯,才31歲,文壇新星,暢銷No.1,妥妥的頂級網紅帥哥一枚!——(圖片選自倫敦查爾斯·狄更斯博物館獨家授權中文新譯本《聖誕歡歌》)《聖誕歡歌》講述的是節日到來之際,主人公自我反省改過自新的故事。
  • 2021年,與你一起認識發明聖誕節的人
    今天十三要與大家悅讀經典小說:《聖誕頌歌》《聖誕頌歌》主要講的是一個吝嗇鬼的故事。一個吝嗇鬼積攢了很多錢,然而他卻不捨得為職員的爐火加一塊兒煤,他的侄子好意的邀請他參加聖誕夜的晚會,他卻認為侄子是為了沾他的便宜,因此推辭不去,社會活動者請他為窮人施捨一點聖誕的飯菜,也被他無情地拒絕。他晚上回到了家,夜幕裡他看見了一張鬼臉,這真的是鬼?還是他的幻覺?
  • 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狄更斯的父親約翰·狄更斯是英國海軍會記處的小職員,為人慷慨,生性活潑,工作勤懇,但有點華而不實,缺乏經濟頭腦,經常入不敷出。母親伊莉莎白出身貴族家庭,慈祥、善良,但也不擅長持家。狄更斯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廠作童工。15歲以後,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採訪員,報導下議院。
  • 2020現實版聖誕鬼故事!
    狄更斯:發明了聖誕節的人1843年10月到11月,狄更斯花六個星期寫了小說《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並起了個副標題「聖誕鬼故事」(A Ghost Story for Christmas),12月19日經由查普曼和霍爾出版社發行了第一版
  • 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大衛·科波菲爾》和《遠大前程》等名著。誰是查爾斯·狄更斯?查爾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至1870年6月9日)是英國小說家、記者、編輯、插畫家和社會評論家,他寫了《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尼古拉斯·尼克爾比》、《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深受喜愛的經典小說。狄更斯作為19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而被人們銘記。在他的成就中,他因對維多利亞時代下層階級的刻板描繪而受到稱讚,幫助帶來了社會變革。
  • 狄更斯誕辰200周年:是文化復興還是輓歌?
    「讓愛始於家,讓公正指向社會」(Charity begins athome,and justice begins next door)是狄更斯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Chesterton),20 世紀早期的文學評論家,曾擔心狄更斯會被追求新潮的出版界遺忘,在1906 年發表於紐約的一篇評論中他疾呼:「千萬不要讓那些自以為是的荒謬之論和所謂的知識分子的審慎,將狄更斯珍貴的文學遺產打入冷宮。」
  • 林紓為何熱衷翻譯狄更斯?丨狄更斯與中國
    恰如狄更斯時代的英國批評家對這部小說的評價,「英語世界裡最滑稽的小說」,本書的譯者林紓也一定深深嗅到了原著中嗆人的荒誕幽默感,因而捨棄了這本書讓國人一望不知所云的原名,而冠之以一個既切合主旨,又足以吸引同胞眼球的開門見山的書名《滑稽外史》。
  • 《崩壞3》狄更斯聖痕怎麼樣 狄更斯聖痕技能強度評測
    導 讀 崩壞3狄更斯聖痕怎麼樣?
  • 葉揚:狄更斯《遠大前程》種種
    此作與《大衛·科波菲爾》一樣,自主人公的童年開始,一直寫到他成年後的社會經歷和遭遇,是一部德國人所謂的「教育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此外,它也是完全用第一人稱敘事,相隔十年,作者的技巧已達巔峰狀態,主人公皮普的形象與書中的眾多其他人物同樣飽滿、生動。數年後,狄更斯接受了好友、同行布爾沃-利頓的建議,對這部小說原來頗為低沉暗淡的結尾作了修改,留下了一個光明的尾聲。
  • 【聖誕電影大盤點】假期宅家也能感受聖誕氣氛!
    今年聖誕假期以為疫情,很多人都選擇宅家度過。不過其實宅家也可以過一個有著濃厚氣氛的聖誕節,因為有精彩的聖誕電影相陪。雷鋒君就給大家盤點那些最受歡迎的聖誕電影,不知哪部能得到你的寵幸呢?這是一部90年代最火的聖誕電影之一。
  • 查爾斯·狄更斯與艾倫·泰爾南的關係
    查爾斯·狄更斯試圖掩蓋的秘密關係,儘管這位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形象健康,但他的愛情生活卻令人反感。到了1857年,當查爾斯·狄更斯遇到年輕女演員艾倫·泰爾南時,他已經是英國過去二十年來最著名的男人之一。在他的眾多粉絲看來,狄更斯似乎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終極居家男人,他們貪婪地閱讀暢銷連載小說,如《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和《聖誕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