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說中醫 | 中醫告訴你,為什麼吃早餐那麼重要?

2021-02-13 廣東省中醫院

早餐似乎已經成為了一日三餐中,最容易被省略的那一頓。

在100多集的紀錄片《早餐中國》中,長沙米粉、貴州凱裡酸湯粉、汕頭豬血湯、西安油茶麻花……一道道充滿地域特色的早餐接踵而至,畫面每一幀都看得我們口水直流,原來平凡的早餐也可以這麼有料。

不止如此,早餐也很重要!下面我們就通過《早餐中國》的部分片段來了解早餐的重要性吧。

中醫理論來看,辰時早上7~9點是胃經在值班、吃早餐最好,此時胃氣充盛,吃好早餐可養護胃氣。而長期不吃早餐容易患膽結石、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低血糖等。

9點以後就是脾經當令了,脾經能夠通過運化把食物變成精血,然後輸送到人的五臟去。中醫講「胃喜溫惡寒」。另外,從經絡的角度講,十二經中足陽明胃經屬胃,是一條陽經,因而早餐進食溫熱的食物,對提振胃氣、補充陽氣很有好處,不僅養胃,也有利於食物的消化。

簡單來說,它講的是不同時段,人體氣血運行的變化規律。類似於我們現在理解的「氣血運行的生物鐘」。它與飲食相關的時辰主要有三個。

要說最佳就餐時間及分量,起床活動30分鐘後再吃早餐最為適宜,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5小時左右為好。如果早餐吃得較早,那麼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目前在《早餐中國》出現的多地早餐,大部分以鹹口為主,實際上,在中醫理論中也有相似的講究,「早吃鹹晚吃甜」,因為鹹入腎,早吃鹹會調動人的腎精和元氣,提高人的精氣神,精神一整天。

想讓早晨吃的食物迅速轉變成血液津精,源源不斷地供給全身的每一個器官,就儘量避免餅乾、麵包之類的乾食,因為經歷了一夜的消耗,人體的各種消化液已經分泌不足,此時如果再食入餅乾、麵包等乾食,就會傷及到腸胃的消化功能,降低血液津精的生成與運輸。

貴州人平時喜歡吃酸湯菜,據了解醃製的酸菜就有2O多種,包括鹽酸、糟辣、酸辣等品種。以各種蔬菜、辣椒、糯米為主料醃製的酸菜,可生吃,也可熟食。其中酸湯魚(用酸湯煮製鮮鯉魚)以它獨有的魅力,成為貴州省苗家風味名菜之一,汁濃味鮮,魚肉細嫩,爽口醒神,具有開胃和促進消化的特點。

當然,酸湯才是靈魂所在,酸湯採用野生小西紅柿、糟辣椒、食鹽、料酒等食材,經苗家土壇醃製發酵而成,酸味純正、辣味悠厚、色澤鮮紅,具有營養豐富、微辣不燥、色美味鮮。有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酸湯含有的有機酸可以軟化血管,穀胱肽能抑制酷氨酸酶的活性,使沉著於皮膚和內臟的色素減退或消失,起到預防蝴蝶斑或老人斑的作用。而在《早餐中國》中酸湯粉的美味獨門秘籍在於番茄醬。

一碗好吃的豬血湯,精髓就在豬血裡面。豬血能夠清腸道,豬血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和孕婦或哺乳期婦女多吃些有動物血的菜餚,可以防治缺鐵性貧血,並能有效地預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症。

另外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益母草味辛苦、涼,活血、祛淤、調經、消水,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此外,枸杞葉,真珠花菜、西洋菜也是豬血湯所用蔬菜之一。枸杞葉中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萜類化合物、微量元素、維生素 E、維生素 C、生物鹼等營養活性成分具有很強的藥理作用,尤其在抗氧化、抗疲勞、降血脂和抗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療效。功效主治補肝益腎,生津止渴,祛風除溼,活血化瘀。治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 

另外,真珠花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具有涼血解毒、去瘀明目、祛風止咳。用於頭痛、咳嗽、跌打損傷、皮膚熱毒、溼毒、小兒丹毒、胎毒、目赤澀痛、燙火傷、婦女月經不調、經閉、便血、尿血等。

早上吃大包不奇怪,不過配紅茶就有點中西結合了。沒錯,在《早餐中國》海口篇中出現的早餐店,傳承的正是南洋風味。

紅茶品性溫和,味道醇厚,除含多種水溶性維生素外,還富含微量元素鉀,鉀有增強心臟血液循環的作用,並能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因紅茶中所含的錳是骨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因而常喝紅茶對骨骼強健也有益處。人在睡了一夜之後,身體往往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喝紅茶則可促進血液循環,同時能夠祛除體內寒氣,讓大腦供血充足。此時搭配一個肉質鮮嫩,料足豐滿的大包,簡直就是人間享受了。

有關更多《早餐中國》的美味解讀,敬請期待《胡博士說中醫》後續.

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說中醫」特輯,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知識!

相關焦點

  • 【中醫育兒】家有夜哭郎|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21,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 劉傑中醫博士——中醫承國夢 銀針濟蒼生
    如果說中醫文化,是世界醫學史上的燦爛瑰寶,那麼,針灸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因為治療效果好,且幾乎無副作用,針灸已被超過180個國家所認可並運用。可以說,在當今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患者享受著針灸帶來的福利。 針灸,也因此成為無數中醫工作者推廣中醫文化的載體。被譽為「東方一針通」的津門劉氏家族第十六代傳人劉傑醫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松陽有位省城來的中醫博士,大家都說好
    松陽有位省城來的中醫博士,大家都說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她~下午2點不到,縣中醫院中醫館8號門診室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家住蓮都區的尹女士,一大早就自駕趕來松陽,「我很早就聽朋友講起,松陽有個省裡來的中醫博士很厲害,今天我終於有時間自己開車過來了,想找她幫我開點中藥調理身體……」尹女士一邊排隊,一邊跟記者說。而她口中的這位省裡來的中醫博士,正是朱慧萍。
  • 看病選中醫還是西醫?中醫有用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罵中醫?
    那麼問題來了,治療冠患者人均費用真有那麼高嗎?國家衛健委後面公布的費用為什麼又說是15w呢?還有人說遠沒有那麼高。到底怎麼回事?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捋一捋。我們小時候就知道有醫院和醫生,生病了就去醫院找醫生看病,但是絕大多數人壓根不知道,醫院醫生還有中醫西醫之分。新冠肆虐,戰勝病毒,國家是動用中醫西醫一起上的!
  • 傳統中醫,真那麼有效?3方面疑問,讓你徹底顛覆對中醫的認知
    為什麼隨著傳統中醫的沒落,中國人的壽命反而逐漸明顯增長?2、經絡穴位對全身臟腑的影響傳統中醫認為經絡穴位,能夠通過按壓、針刺而反應到全身臟腑,為何在所有的開刀手術中,手術醫生只關心血管、神經而對如此重要的經絡、穴位全然不顧?
  • 黃志強:人稱「黃一刀」的中醫博士
    閩南網9月11日訊(閩南網記者 尤燕姿 吳圳烽 文/圖) 取穴、下針、捻轉……中醫針灸,千年古法相傳至今,技藝純熟圓潤,療效立竿見影。說黃志強是匹黑馬,似乎很貼切。皮膚黑黑的他,1980年出生,今年已取得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學位,是泉州市中醫院針灸一區副主任醫師。
  • 國華中醫養生課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我的一位「中醫女神」閨蜜悄悄告訴我。閨蜜名叫國華。但凡見過她的人,很難想像她已經40歲了。平時工作忙,國華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寫論文到深夜12點。但神奇的是,國華卻總是滿臉膠原蛋白、精神飽滿,閃閃發光。而且,照顧家裡人的健康,對國華這個「老中醫」來說,也不在話下。
  • 用電影故事告訴你不知道的古老中醫
    已經在加拿大讀大學的女兒告訴趙馨,「前兩天,身體不舒服,我就去看中醫了。」「老祖宗留下的5000年文明不能丟」「拍攝 中華名醫 系列電影,是電影頻道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CCTV6電影創作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08年,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西方個別國家公然抵制中醫,甚至將中醫行醫視為違法。
  • 中醫的根在民間:從「五根湯說到民間中醫」
    我也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捨近求遠」,奔走鄉野市並,僥倖才尋找到梁秀清、黃杰熙、李可這樣的民間中醫,一方面是為他們出書,更重要的是向他們學習中醫的真本事而給他們出書,將他們推出,也是想讓更多的人掌握老祖宗留下來的中醫這個瑰寶,救更多人的命。我以一己之力,能救幾人?況且我的水平也有限,能力也有限。
  • 一家人的中醫養生小金方
    我的一位「中醫女神」閨蜜悄悄告訴我。閨蜜名叫國華。但凡見過她的人,很難想像她已經40歲了。平時工作忙,國華有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寫論文到深夜12點。但神奇的是,國華卻總是滿臉膠原蛋白、精神飽滿,閃閃發光。而且,照顧家裡人的健康,對國華這個「老中醫」來說,也不在話下。老公應酬喝多了?她會貼心地調一壺「解酒茶」;家裡老人便秘、睡眠不好?
  • 中醫是崇尚自然,中醫是美好的生活模式--龔若樸:《生活中的中醫之美》(連載02)
    你說一個沒有文化的耄耋老人跟一個博士畢業的一個研究者,他可能還在為了自己的工作收入在這裡汲汲營營。你說他們的思想境界孰高孰低,我們都沒辦法去講。所以有的時候像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種菜老人都有我們去可以學的地方,就是他們這種精神。未必去學他這樣的種田,但是他們這種精神是非常可貴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我覺得是人性的光輝的一面。
  • 蜜拓蜜攜手葉乃菁博士,打造中醫行業新篇章
    近日,中醫學專家葉乃菁博士即將入駐蜜拓蜜,為大家帶來更專業的知識、更系統的教學。中醫學專家葉乃菁博士,先後就讀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後曾就職於三甲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青年委員,四川省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慢性病管理,擅長純中藥調理溼熱病、氣血病、脾胃病、兒科病、男科病等,開展中醫藥臨床和科研工作。
  • 邱醫生說:中醫可不是什麼慢郎中。
    」當然,考慮到我是一個中醫,對方總會用安慰的口吻說:但我還是更喜歡中醫。中醫沒有副作用嘛。這時候,我的心情是崩潰的。02範叔的故事本來想說:你說的都不對。年後有一天,趙姨突然打電話過來,說正在從深圳往廣州趕,說是範叔又突發咳嗽。要找我開藥。我從家裡趕到到醫院的時候,看到範叔有點氣促,聽了肺部,雙肺滿布哮鳴音。還好沒有紫紺、大汗等危急症狀,但也非常危險,病情明顯比上次更重。趙阿姨非要我開方,我告訴她,方會開給你。
  • 《經典中醫啟蒙》連載02 中醫眼中的人體
    第一套體系,是邏輯思維,這個部分在中醫叫作志意;第二套體系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感受,還有直覺。這個概念,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感通」「感應」。比如,《黃帝內經》第一篇裡的「昔在黃帝,生而神靈」。黃帝他生下來就知道。我們有過這樣的經驗,比如去買菜,有時候賣家會推薦某個菜,說這個好,但你會覺得,還是那個更有氣,也許你不一定有「有氣」這個概念,只是覺得它「新鮮、好吃」,被它吸引了。
  • 不信中醫,你虧在哪裡?(圖)
    我是學中醫的,當初最煩的一句話是「你信不信中醫」。就算對方回答「信」,我也覺得被輕慢了,因為能用「信」與「不信」來衡量的,大多和玄學,甚至迷信沾邊兒。人家學金融的怎麼就不被這麼問呢?那麼「高大上」的數據擺在那兒,你倒是想不信呢?!這麼一比,好像別人都穿高跟鞋了,我這兒還裹著腳呢……直到畢業20多年後,我才意識到,能用「信」與「不信」來衡量,其實是種褒獎。
  • 中醫常東博士助力41歲高齡女性成功懷孕
    案例 六月下旬,常東博士在微信上收到X女士的信息,祝福常東博士端午節快樂,幸福安康,並告訴常東博士其孕期已經31周了,非常感謝常東博士的高超醫術,讓她在41歲的年紀還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孩子。
  • 寧波這位建築學博士後跨界學中醫 考取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
    王偉鵬對中醫,與其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愛,不如說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感念。2003年在瀋陽建築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王偉鵬因水土不服、身體不適,慕名去了當地一家中醫院掛了一位主任專家的號,然而治療效果不理想。為什麼小時候鄉下老中醫的治療效果能那麼好,現在大醫院主任專家的治療效果卻差強人意?
  • 道解中醫01 | 醫與毉:中醫的道法自然
    中醫與道教,是中華文化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兩個原生文明之珠,且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 2020世界愛美日:「減博士」中醫減肥美容專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
    為交流中醫減肥美容專業知識,傳播中醫減肥美容新技術新進展,迎接世界愛美日的到來,6月17日,減博士中醫減肥美容專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減博士中醫減肥美容連鎖品牌王麗院長為此表示:「藥物、代餐、節食等減肥方法的副作用明顯,對身體傷害極大,而中醫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採取內外結合的方式治療,能達到『健康於內,美容於外』的效果。」
  • 為什麼營養師不能學中醫呢?
    為什麼營養師不能學中醫呢?以前,在一個營養師交流群,有個患者問胃不好怎麼養?如果沒把脈,你看別人症狀就說XX虛都是錯的,還是西醫的套路。真正的中醫高手,根本不許患者說話的,直接把脈就能判斷患者症狀。第二、必須跟個真正有水平的老中醫身邊三十年,你才能領悟中醫的那些深奧理論。明白這兩點,你就理解為何許多中醫藥大學都培養不出真正的中醫來,因為都不滿足這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