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中提琴演奏《草原之歌》,充斥了滿滿的蒙古族風情.

2021-02-08 夢幻小提琴

(蘇貞)中提琴演奏《草原之歌》

      中提琴是由西方傳入我國的一種演奏樂器,隨著世界範圍內的音樂文化交流起來越頻繁,我國的中提琴演奏水平也獲得了較快的提高,並且自主創作了很多流傳頗廣的中提琴演奏作品,《草原之歌》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

      中提琴是交響樂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演奏樂器,它的知名度雖然比不上小提琴,但是中提琴音樂愛好者和研究者的數量也非常多。中提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作為交響樂團當中的一種輔助樂器存在的。

       經過了一定的發展時期並且在二十世紀時,才出現了以中提琴為主的音樂演奏作品,在這一時期中提琴在演奏技巧、演奏作品方面都有了比較快的發展。現在,中提琴已經有了一大批愛好者,並且各種以中提琴為主體的演奏曲目在不斷增多,中提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

      中提琴音色低沉醇厚,在樂隊演奏時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中提琴獨特的音色特點,可以有效增強我國民族音樂的演奏效果,使其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草原之歌》是我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中提琴民族音樂作品,整部作品中充斥了滿滿的蒙古族風情。

草原之歌(組章)

作者:丹麓聽翁 (源於作者博客)

       

        天馬群


       天馬,在跌宕的草原上駕馭雲彩,從天外奔騰到天外。那不羈的性格,成熟了草原的一生。看茫茫草原,誰的腳步比得過草尖,只要春天一到,草原被天馬馱載到遠方。

       天馬群居著草原思維,流雲、烈風、冷酷、孤寂,誕生了草原多媒體疆域。

       天馬恢弘了草原歌唱,悠揚、遼闊、波瀾、磅礴,圖騰了草原多邊形歷史。

       人類血液遇到天馬群,就再以不會凝固了,婉轉中流淌出馬背的圓周,馬背馱載著大山,在抹黑時分走進歸宿。

       蹄子一旦落入草原的曠野,就再也沒有後退的腳印了,朝前的奔騰,繼續著未來的見證。奔騰到哪裡,哪裡就是草原。

       很難想像沒有天馬活動的地方,也算草原嗎?草叢迎接一輪一輪的奔騰,一輪一輪的奔騰誕生了鬱鬱蔥蔥。

       不知道明天拂曉從哪裡開始,天馬群又開始了新的風起雲湧。

       

       牧女


       終身與草兒結伴,朝夕把草兒從南趕到北,草尖餵養了牛羊的繁衍生息,草叢誕生了牧女甜蜜的愛情。

       在草原上一直過著流浪日子的牧女,視野裡掠過的只是蹄子踩踏的草場,聽覺裡灌進去的只是草原的低吟。把草原當做人生主戰場的牧女,鞭子是自己唯一的高度,鞭打草原的力度,勝似烈烈燃燒的火焰、

       草原的成熟,完全從牧女的神態中讀到。草原寂寥的封面,除了蹄音和鳥瞰之外,誰能駕馭草原呢?唯有牧女才能滾動起草原這個龐大的草球。 

       牧女,把粗糙撿起,向藍天投去響指。牧女,把強悍臨摹,向牛羊打探奔跑。

       牧女把愛情曬在草原上,那種裸露愛情的氣質,使草原捲起風浪。

       草原風鞭打著牧女的愛情,把愛情系在草尖上的牧女,迎頭撞見牛羊群,回頭撞見雲彩圖案,這裡才是萌芽歸屬的天地。


       犛牛


       沒離開草原的犛牛,把出生與終老交給草原。犛牛,天生的草原舟,帶著記憶翻閱草原的往昔!家在高寒地帶,夢也在高寒地帶,犛牛樂此不疲地在草原上唱著回音,一音既出,另一音滾在草尖。

       低雲瀰漫草原而過、陽光低垂草原而來,這些都阻擋不了犛牛的蹄子。犛牛踩碎了低雲,打翻了陽光。 

      犛牛,讓人們想起了原生態生存方式,散放在草原的犛牛,飲著草原晨露、啃著剛出土的草葉、時時用擺尾的姿態,向未來告訴這裡曾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事情。 

       犛牛把草原逼到天涯,犛牛找到了草原的盡頭,一幅幅犛牛的剪影,擋住了草原全部的家當,一群群犛牛轟轟烈烈的奔騰,演練起草原的圖騰。

       方向旋轉的草原,四周都是東西南北,在草原上怎麼樣的縱深,都會在視野深處下載出熱情和沸騰。

 

       芨芨草


       在草原奔走,總會遇見一種不起眼的芨芨草,那麼稠密,濃雲一樣鋪展過來,遮掩了草原的肌膚,綠茸茸綿延到視野外。

       很難想像沒有草的草原是何等光景!像沒有森林覆蓋的山脈、像沒有雲彩遊蕩的天空,那種一眼看透對方秘密的情形,全然沒有了詩情畫意。

       芨芨草,草原的密碼,一年四季垂青草原,守護著草原的沙化。芨芨草,挽著草原的臍帶,從出生一直把草原拉扯大,多少次的廝殺和咀嚼,多少次的中傷和埋伏,都無力阻擋它的生存競爭。

       芨芨草,養活了草原,養活了草原的活力,那些成群的牛羊和馬匹,日夜與芨芨草相依為命,白天啃青,夜晚臥伏,芨芨草淨化了草原。

       芨芨草的命運,在草原中行走,這些草原的綠立方,養育草原無數生靈的同時,牽掛著遠方的天空,為天空輸送著藍色的元素。

        未來,也許就是這些普通草的天下,因為它們懂得什麼叫自然。

相關焦點

  • 11.08/11.11 佛山廣州音樂會|蒙古族殿堂級演唱——歌從草原來《內蒙古名家名曲專場音樂會》
    歌從草原來——《內蒙古名家名曲專場音樂會》目前代表著蒙古族演唱的最高水準,雲集了蒙古族最優秀的歌唱家以及青年歌手,他們都帶著自己的優秀作品來到佛山。這是一臺飽含草原風情的音樂會半個多世紀以來,草原上的音樂家們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它們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點綴著音樂的星空。
  • 撲面而來的蒙古族風情!豐收節+那達慕!不一樣的秋……
    撲面而來的蒙古族風情!豐收節+那達慕!摔跤、賽馬、騎射、烤全羊、手扒肉、奶皮子、奶茶,還有引人入勝的蒙古歌舞、馬頭琴演奏...就等你前來!「那達慕」是蒙古語,亦稱「那雅爾(Nair)」,「那達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 葉小綱大型交響詩《草原之歌》世界首演將在國家大劇院舉行
    「朋友,你去過草原嗎?」 6月28日,葉小綱大型交響詩《草原之歌》世界首演將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隆重舉行。《草原之歌》將為您獻上一場精彩絕倫的音樂盛宴,帶您進入美麗的大草原,領略別樣草原風情! 《草原之歌》是葉小綱應包頭交響樂團邀請創作的一部大型交響詩。整部作品共十個樂章,突破了葉小綱以往作品的藝術邊界。在韻律上,作品突出舞蹈感、滄桑感、悠長的氣息,草原風情,並嘗試植入薩滿的吟誦、蒙古長調多種表現方式。在樂隊編排上,馬頭琴、竹笛等交響樂作品中少見的民族樂器也將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是一場大咖雲集的音樂會,也是一場讓您領略別樣草原風情的交響樂盛宴。
  • 杭蓋樂隊新專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MV首播 將歌曲演奏出了令人...
    杭蓋樂隊新專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MV首播 將歌曲演奏出了令人暈眩的陽光既視感時間:2016-04-21 17:4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杭蓋樂隊新專輯《美麗的草原我的家》MV首播 將歌曲演奏出了令人暈眩的陽光既視感 世界 民族搖滾樂隊杭蓋樂隊日前推出全新改編翻唱作品《
  • 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演奏漂泊和孤寂的《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於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的小提琴曲,同年在在德國萊比錫首演。協奏曲分為三個樂章,演奏時間約八分鐘。此曲是薩拉薩蒂流傳最廣的小提琴作品,並在小提琴演奏家中大受歡迎,從1904年薩拉薩蒂本人的錄音開始,留下了很多早期錄音記錄。整個作品洋溢著優美的旋律,華麗的節奏,與燦爛的色彩。曲中表達出吉普賽人飄泊、哀愁、幻想與熱情奔放的性格。
  • 蒙古族剪紙:不該遺忘的草原之花
    草原書香 烏敦珠拉剪當我們翻開這本沉甸甸的大書,慢慢進入到書中精彩紛呈的剪紙世界,通過從內蒙古全境各地域搶救來的一幅幅珍貴的蒙古族民俗剪紙,會驚訝地發現,蒙古族不但有剪紙,而且有著悠久的剪紙文化傳統和極為精彩的剪紙文化表達。
  • ​蒙古族題材電影《草原深處》片花首發 (科爾沁扎魯特草原取景拍攝)
    蒙古族題材電影《草原深處》片花:該電影在內蒙古科爾沁扎魯特草原取景拍攝,近期上映,敬請關注!電影《草原深處》描寫的是遼代末期,遼朝在將滅亡的時候,將國家的大批寶藏運到科爾沁草原深處的罕山腳下來埋藏,想要復國之用,結果各路叛賊追來搶奪寶藏,護寶將士在臨終前將寶圖交與蒙古族壯士,囑託其交與明主。為了這一生死託付,蒙古族壯士和全村人為了保護寶圖都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男主人公布日古德也犧牲了個人的愛情和幸福,執著的護寶尋找明主,用一生的代價詮釋了蒙古人信守承諾,講誠信的美德。
  • 【開票】「草原兒女心向黨」蒙古族青年合唱團2021新年合唱音樂會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詞:火華曲:阿拉騰奧勒9.《呼倫貝爾大草原》詞:克明曲:烏蘭託嘎10.她還參與多項社會工作,擔任北京市學生藝術團隊的合唱顧問;於2012年創建Harmonia和諧之聲室內合唱團,承擔了歷屆中國合唱指揮大賽的決賽演唱與國際學術性的合唱活動和演出。鑑於在培養教師和合唱教學方面作出的貢獻,北京市教委頒發「特殊貢獻獎」並組建了首個「吳靈芬教授合唱工作室」。
  • 我的中提琴情緣丨回憶與沈西蒂學習中提琴的往事
    Yuri Bashmet 中提琴演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我的中提琴情緣在當時,由於對中提琴比較陌生,所以仍舊按照小提琴的方式練習,會演奏的中提琴樂曲是《打虎上山》這類的曲子。回到上海後,我被安排在上海歌劇院工作,從此算正式開始進入中提琴聲部,也正是在這時,我非常榮幸地結識了我的恩師——沈西蒂。
  • 來那達慕浩特,許你一場陳巴爾虎草原的冬日風情~
    來那達慕浩特,許你一場陳巴爾虎草原的冬日風情~ 2021-01-1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 上音人 | 她把中提琴拉進「群」
    上世紀中葉,「上海女子四重奏」的原中提琴手吳菲菲手受傷而退出組合,沈西蒂老師也是這次意外而偶然的機會,從小提琴轉到中提琴接替吳菲菲老師,自此與中提琴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上海女子四重奏」的近20年中,沈西蒂老師在中提琴演奏上廣受好評。心存感激的沈老師還一直對當年給予她許多幫助的老一輩藝術家譚抒真先生、鄭延益先生表示感謝。
  • 提琴魔術師HAUSER演奏《權遊主題曲》
    提琴魔術師HAUSER演奏《權遊主題曲》 原標題:提琴魔術師HAUSER演奏《權遊主題曲》
  • 新歌推薦|《走進遼闊的草原》帶你領略草原的美
    歌曲代表作品:《回家》《金色的草原》《月下的篝火》《夜風輕輕》《吉祥蘇勒德》《新馬蘭花》《思念我的故鄉》《愛像草原》《走進遼闊的草原》《美麗的草原風光無限》等原創歌曲作品。 代表作:《回家》《眷戀》《 守望相助 》《蒙古人的氈房》 《白音杭蓋》《蒙古迎賓曲》等 草原歌聲是從一個民族的心靈裡流淌出來的,歲月的底蘊豐富了它的內涵,民族的風情優美了它的旋律。
  • 蒙古族少年合唱團一張嘴讓世界震驚,民族音樂讓外國人拍手叫絕!
    視頻中這個優秀的合唱團名為內蒙古少年合唱團,成立於2008年9月,又稱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合唱基地班」,是內蒙古歷史上第一個少年合唱團。 該團成員均來自內蒙古大草原,都是農牧民的孩子。一群具有極高藝術天賦的小藝術家,帶來草原遊牧民族的天籟之音。該團擁有國際化教師團隊,由優秀民間藝人傳承民族傳統藝術,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演唱演奏水平迅速提高。
  • 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爾老師,突發心梗,不幸去世!
    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爾老師於2018年9月19日晚8點,突發心梗在海拉爾與世長辭,那個向我們展示草原迷人風情的布仁巴雅爾老師回到了心中的草原。2018年9月20日上午九點十六分,著名音樂人、作詞人、樂評人科爾沁夫發布微博,沉痛悼念好友布仁巴雅爾,兩個小時後又發微博回憶自己和布仁巴雅爾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一起創作《我的生命我的草原》。布仁巴雅爾老師英年早逝,是蒙古族音樂藝術屆的重大損失。
  • 草原歌可不止《火紅的薩日朗》……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很多在內地生活的人,都特別嚮往千裡草原的無限風光,而他們對於草原風光的印象,卻大多都來自於一首歌,由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演唱的《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了。德德瑪老師瑞思拜《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呼倫貝爾市的市歌。也是藏族歌手降央卓瑪的2009年的專輯《金色的呼喚》中的第三首。雖然卓瑪老師是藏族歌手,但是唱起來蒙古歌曲也是一點都不含糊呢。
  • 全國唯一一支蒙古族管弦樂團合奏,這麼多樂器您認識多少?
    在視頻中您聽到的,是草原名曲《那達慕序曲》,而演奏出如此靈動悅耳之音樂的,就是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民樂團的成員們,他們也是全中國唯一一支以蒙古族傳統樂器馬頭琴為主弦樂,火不思、雅託克為彈撥樂聲部,畢休固爾、布列號、牛角號為管樂聲部的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多聲部專業民族管弦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