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演奏漂泊和孤寂的《流浪者之歌》

2020-12-24 音樂焦點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於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樂隊伴奏的小提琴曲,同年在在德國萊比錫首演。音樂主題與羅姆人有關,並在最後一節使用了查爾達什的旋律,這部分的音樂主題與李斯特在1847年完成的匈牙利狂想曲第13號使用的主題相同。協奏曲分為三個樂章,演奏時間約八分鐘。

此曲是薩拉薩蒂流傳最廣的小提琴作品,並在小提琴演奏家中大受歡迎,從1904年薩拉薩蒂本人的錄音開始,留下了很多早期錄音記錄。

整個作品洋溢著優美的旋律,華麗的節奏,與燦爛的色彩。曲中表達出吉普賽人飄泊、哀愁、幻想與熱情奔放的性格。後來,薩拉沙蒂還特地為這首世人酷愛的作品配上效果豔麗的管弦樂伴奏。

《流浪者之歌》是一首音樂表現力很強的炫技性小提琴作品。很多其他樂器演奏家也將其改編成不同樂器的演奏版。其中,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改編的低音提琴版本尤其特別。

Edgar Meyer除了把古典低音大提琴的技巧帶入一個更高的境界外,還引進了純正的民謠,jazz, blue grass和世界音樂的元素。他演出的場合包括了室內樂獨奏和協奏曲,還包括了blue grass festival和鄉村樂音樂會。

相關焦點

  • 美國低音提琴教授陸元雄:「本地低音提琴教育前景堪憂」
    美國德克薩斯基督教大學(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TCU)音樂學院低音提琴教授陸元雄7月22日將與範·克萊本金獎得主、鋼琴家何塞·費哈裡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傳奇之聲——低音提琴與鋼琴音樂會」。對於觀眾而言,低音提琴專業是個冷門。
  • 流浪者之歌 | 追逐放浪不羈的自由與夢想
    看吧,看看我們的族人吧,看他們跳得多高興,聽他們唱得多歡快,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我們吉普賽人的家,因為我們心裡有家。飛吧,我們的靈魂,跟著我們的帳篷車飛吧,你是自由的,自由就是你的家。我的族人啊,我回來和你們一起歡樂了,敲起手鼓,盡情唱吧,盡情跳吧,為了我們自由的靈魂,為了我們永恆的家。
  • 【古典樂器】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double bass(BrE)/bass(AmE)),擦奏弦鳴樂器。低音大提琴用於獨奏略顯單調,但一加入合奏中,則使整個合奏發出充實的音響與立體的效果,因而成為管弦樂、室內樂、爵士樂等所有合奏種類的基礎。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 根弦分別是E、A、D、G,為了避免在低音譜表上過多地加線,其音響比實際記譜低 1 個八度 。有時加入第5根弦,定音為C,或在樂器的頸部加入一個機械裝置,加長E弦,使其可以演奏下面的C音。
  • 低音提琴 | 世上最雄渾性感的聲音
    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古提琴,是源自於維奧爾琴(Viol)家族,原本有高音、次中音與低音古提琴,其中,低音古提琴(Viola da Gamba)就是當時對古大提琴的稱呼,後來又出現「低音維奧爾(Bass Viol)」的名稱;但在十六、十七世紀時,義大利出現了 「維奧隆尼(Violone)」這個字,用來泛稱當時維奧爾琴家族中的樂器,但由於「維奧隆尼」並非是精確的專有名詞,所以當時也有文獻記載「維奧隆尼」,
  • 為低音提琴刷存在感
    2011年,他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自創校以來第一位獲得該學院協奏曲比賽第一名的低音提琴演奏家; 2013年,獲得美國路易斯維爾樂團國際弦樂協奏曲比賽第一名;同年,在全美教師聯盟弦樂比賽中一舉拿下成年組低音提琴第一名和弦樂總冠軍的好成績,成為該組織歷史上第二個獲得該獎項的低音提琴演奏家。
  • 國樂講堂|青年演奏家公開課系列(二十五):淺談低音提琴(低音革胡)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運用
    >【本期內容】  20世紀初,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碰撞融合,民族器樂在綜合傳統絲竹樂隊和吹打樂隊的基礎上,通過吸收西方交響樂隊的編制模式,產生了民族管弦樂隊的演奏形式,並隨之有了低音聲部的概念。  本次講座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闡釋和淺析,讓大家對低音提琴(革胡)有新的認識及思考,並期望有些許收穫。  一、低音樂器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二、低音提琴(低音革胡)在中國民族管弦樂隊合奏中的應用技巧  三、低音提琴與低音革胡運用之異同【主講人介紹】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梅耶(Edgar Meyer,1960-)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平常演奏的樂器是鋼琴和低音提琴,同時還能演奏吉他、班卓琴、古大提琴、曼陀林和多不羅等樂器。5歲起梅耶便師從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1994年獲專門給古典音樂最高成就者頒發的艾弗裡·費雪大獎,成為首位獲該獎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梅耶與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的錄音曾創下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榜首並停留了16周的成績,並為他們贏得葛萊美獎最佳古典跨界專輯。
  • 電視劇《天道》與《流浪者之歌》
    在這部電視劇中,音樂、音響貫穿了整個過程,聊音樂也是發燒友們的家常便飯,《流浪者之歌》無論是在電影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發燒友們非常喜愛的一支樂曲,穆特演奏的版本也是人們很愛聽的。在電視劇《天道》中有這麼一個劇情,聊的就是《流浪者之歌》,丁元英說:」穆特演奏的《流浪者之歌》還不足以冠一個『好』字」,同樣一首曲子,我們以穆特和弗雷德曼的小提琴來做比較;「穆特詮釋的是『悲傷,悲涼,悲戚』,弗裡德曼他詮釋的是『悲憤
  • 大提琴&低音提琴專輯淘碟指南
    斯塔克的演奏追求質樸、剛勁,特別以演奏巴赫的作品著稱,但是在本專輯中他泰然自若的運功和天賦非凡的技巧,不時觸動聽者的心弦,這讓人不禁感嘆:聽斯塔克,不能只聽他的巴赫。另外,國際知名美籍指揮家斯拉特金領銜的聖路易斯交響樂團和英國指揮大師戴維斯率領的班貝格交響樂團的演奏也中規中矩,較好地把握了樂曲的獨特韻味。
  • 首屆「振音」國際低音提琴音樂節在長沙奏響
    70把低音提琴一同奏響《我和我的祖國》(央廣網發 李華平 攝)央廣網長沙7月15日消息(記者鄧文輝)7月14日晚,首屆「振音」國際低音提琴音樂節在長沙音樂廳開幕。來自中國大陸、美國等地的頂級低音提琴藝術家以及國內音樂院校低音提琴師生與音樂愛好者15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音樂會。
  • 傅永和:扛起臺灣低音提琴大旗的音樂家
    >越 聲  前不久,臺灣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現任臺北藝術大學、東吳大學及實踐大學副教授的傅永和來上海音樂學院與同行交流,聊天中得知其花費多年精力而「打磨」出來的改編版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低音提琴版本,一經出版,由於適合低音提琴演奏,即刻成為中國眾多低音提琴音樂比賽的指定曲版本。
  • 低音提琴《輓歌》一曲無字的輓歌,漫過心際的孤獨.
    今天小編給各位帶來了低音提琴演奏家勞倫·皮爾斯(Lauren Pierce)演奏的《輓歌》這首音樂出自於喬瓦尼·博泰西尼所創作的Elegy No. 1 in D Major(D大調輓歌1號)相信這首音樂你一聽到就會打動你。
  • 曹氏提琴 | 中提琴青年演奏家
    除了本身的尺寸不定,直接影響了演奏的技術,音域又夾在大小提琴之間,而最致命的是由十七世紀開始,最重要及最普遍的室內樂合奏,乃是由兩把小提琴配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鳴曲,中提琴因無用武之地,漸漸的差不多被作曲家們完全遺忘了,偶爾被採用,也不過是陪襯及加重低音部或填補和聲而已。
  • 怎麼分辨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從外形視覺上看:小提琴(Violin)和中提琴(Viola)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都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帕薩卡利亞 中提琴小提琴二重奏大提琴(Cello):最直觀的,是只能坐著演奏的。
  • 中國愛樂青少交低音提琴導師張師銘|「大器晚成」的藝術人生
    導師面對面 張師銘中國愛樂樂團低音提琴演奏家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低音提琴聲部導師曾用名:張師帥。16歲開始學習低音提琴,師從於湖南廣播交響樂團楊振安老師,2001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器樂系,師從於中國低音提琴協會主席侯俊俠教授,05年畢業後任職於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樂團。
  • 《流浪者之歌》:哪怕你不知道薩拉薩蒂,你也一定聽過這段旋律
    》(Zigeunerweisen op.20),又名《吉普賽之歌》(Gypsy Airs),是西班牙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1878年為小提琴和管弦樂隊創作的一部音樂作品,並於同年在德國萊比錫首演。該部作品自始至終都十分講究藝術渲染效果和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形象地刻畫了流浪的吉普賽人憂鬱傷感、剛強豪放但又不乏詩意的民族性格,任何人聽後都會為之動容感同身受。《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單樂章作品,但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為C小調,最後一個部分為A小調。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優美迷人、色調溫暖,向來是大提琴曲中試金石之作。此輯中皮亞蒂戈爾斯基以其詮釋浪漫派作品的深厚功力,將大提琴豐潤迷人的音色發揮到極至,被認為是作品與演奏的天合之作!埃德加·梅耶(Edgar Meyer,1960-)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平常演奏的樂器是鋼琴和低音提琴,同時還能演奏吉他、班卓琴、古大提琴、曼陀林和多不羅等樂器。5歲起梅耶便師從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
  • 遇見這位「帕格尼尼」,「萬年配角」低音提琴終於逆襲成功!
    而且,和絕對光芒萬丈的小提琴家比,低音提琴家的地位也迷之憂傷,常常就是那個最顯眼,但又在角落裡黯然自嗨的樂手。 不過低音提琴很幸運遇到了一位伯樂讓它一路逆襲到「樂團一哥」▼厚重、優雅,把琴的姿勢太有個性了將低音提琴演奏出神秘浪漫之感的,是法國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雷諾·加西亞
  •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
    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作曲:薩拉薩蒂改編:嚴潔敏演奏:邢璐、周慧妍、王璐、樂堯《流浪者之歌》生動的描繪了吉普賽人浪跡天涯、饑飽無常、冷暖自知的艱辛坎坷和豪邁奔放、熱愛生活的民族精神。原曲是一首小提琴獨奏曲,經移植後用二胡演奏,聽起來別有韻味。2012年由嚴潔敏教授改編為二胡四重奏版本,更加豐富了該曲的藝術表現力。演奏家介紹 / 邢璐 /青年二胡演奏家,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二胡專業委員會理事。12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並升入研究生部,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 古典發燒友必備|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優美迷人、色調溫暖,向來是大提琴曲中試金石之作。此輯中皮亞蒂戈爾斯基以其詮釋浪漫派作品的深厚功力,將大提琴豐潤迷人的音色發揮到極至,被認為是作品與演奏的天合之作!埃德加·梅耶(Edgar Meyer,1960-)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平常演奏的樂器是鋼琴和低音提琴,同時還能演奏吉他、班卓琴、古大提琴、曼陀林和多不羅等樂器。5歲起梅耶便師從父親學習低音大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