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第三部分提出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臨報融媒從「雙勝利」、「大項目」、「提能級」、「城市化」、「保民生」、「鄉村振興」、「三大攻堅戰」等幾個關鍵詞解讀河東區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
【關鍵詞】「雙勝利」:「六保」 「六穩」全力守住經濟發展底線
堅持抓「六保」促「六穩」,確保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堅決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慎終 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做到「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堅持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將保居民就業、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作為「六穩」的著力點,全力守住經濟發展底線。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各項政策,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 9000 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3200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3%以內。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助企服務力度,全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加快推動消費回升,圍繞應對疫情催生的新產業 新業態,用好消費券刺激政策,積極策劃第四屆「消費惠民季」 「直播電商」等促消費活動。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民生支出確保 只增不減。
【關鍵詞】 「大項目」:全面興起投資河東更大熱潮
堅持重大項目突破帶動,全面興起投資河東更大熱潮。把加快重大重點項目落地見效作為應對疫情衝擊的主要突破口, 圍繞 128 個「四個一批」重點項目,集中火力抓服務、強保障、快落地,力爭全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 170 億元以上。
力促重大項目更強帶動。突出抓好一批事關全局的重大產業類、基礎設施類 和社會民生類項目,重中之重抓好華僑城、文創小鎮開工,加快沂州古城建設,帶動文旅產業加速發展;全力推進美菜網落地, 改變我區無「獨角獸」企業的局面,帶動「網際網路+」產業加速發展;加快金科智能製造產業園、新海表面科技產業園建設,帶 動五金產業加速轉型、河東製造全面提升;加快國際金屬生態城建設,帶動東部商城加速崛起;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帶動更多金融機構、總部經濟匯聚河東。
力促招商引資更大突破。繼續堅 持「招大引強」不動搖,全力招引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 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力爭全年招引 500 強項目 6 個,到位省外資 金 73 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 5000 萬美元以上。實施融合發展 計劃,召開「以企招商」大會,引導企業加大參股、併購、和域外強企合作力度,力爭區外資本投入我區企業 50 億元以上。搶抓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機遇,爭取更多政策性資金投向河東,更多項目納入中央新一輪投資儲備項目和省市重點項目庫。
力促項目保障更加到位。著力做好「優」的文章,探索建立重點項目 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優化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做好「解」的 文章,推行「標準地」改革,明確出讓地塊投資強度、畝產效益、 資源需求等前置條件,繪製重大項目落地地圖,實現拿地即開工; 建立「要素跟著好項目走」的保障機制,全力破解土地指標等要 素制約,力爭處置批而未供和閒置低效用地 5000 畝,新增用地 指標 3000 畝。做好「考」的文章,把項目落地作為作風建設的 一場大考,建立健全調度督導機制,嚴督實考,確保項目招得來、落得下。
【關鍵詞】 「提能級」:加快產業集群化發展科技化賦能
堅持推動質量效率加速變革,不斷拓寬產業能級提升之路。繼續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點加速推進質量 變革、效率變革,拓寬高質量發展路徑,力促產業能級提升。
加快集群化發展。結合生態城產業規劃和「十四五」規劃編制,深 化對未來產業的研究,進一步明確核心產業和用力方向,集中做 大 2-3 個產業集群。加速現代工業體系和現代服務業體系構建, 堅持第二、第三產業雙向發力,推動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和 大健康、商貿物流、現代金融等產業加速發展。
加快高端化提升。重點加速五金產業轉型升級,力爭年內率先完成鑄造企業改造提 升。開工建設五金產業園,推進一批企業入園發展。著手制定食品產業轉型升級計劃,推動我區食品產業邁向高端化進程。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行動,力爭今年完成技改投資 85 億元以上。 按照「四壓四上」要求,加快城區老舊市場、散亂企業退城步伐,今年力爭騰退老舊市場、物流園區 1000 畝以上。
加快科技化賦能。更大力度引導企業增強科技創新主動性,新增科技型中小企 業 15 家、高新技術企業 10 家,力爭研發投入佔 GDP 比重增幅 提高 5 個百分點。更大力度加快創新平臺建設,重點推進相公科創城、中科(臨沂)創新園、浙江大學山東(臨沂)現代農業研 究院、山東大學國際創新轉化(臨沂)研究院建設,全年新建市 級以上創新平臺 10 家。更大力度加快人才引育,實施頂尖人才 培育突破、高端人才倍增和實用人才擴容三大工程,力爭招才引 智工作取得突破。
加快市場化激發。實施股改計劃,推行現代企 業制度,力爭全區規上企業規範化股份制改造全覆蓋;實施「海棠紅」上市計劃,積極引導企業走向資本市場,新增區域性股權 交易中心掛牌企業 8 家;繼續實施強企名企倍增計劃,加速培育 一批質效雙優的支柱骨幹企業,加大「小升規」力度,力爭年內新納「四上企業」60 家。
【關鍵詞】 「城市化」: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
堅持以國際生態城建設為引領,全力加速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始終是河東加快發展的根本路徑,我們一定要搶抓國際生態城建設重大機遇,進一步在做大做強城市、加速城市化進程上下功夫,以生態城建設的大突破加速城市化的大進步。
以生態城理念統領城市化。持續加大宣傳力度,讓生態城理念儘快落地生根,成為指導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金鑰匙。持續深化國際生態城研究,特別要深入研究與魯南經濟圈的關係,使國際生態城融入全省戰略,成為魯南經濟板塊發展的重要一極。持續推進規劃 深化,抓住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機遇,爭取更大的土地利用空間。
以大片區大開發加速城市化。制定片區開發三年計劃,確保片區開發科學有序、推進有力。積極拓寬片區投融資渠道,力爭今年片區開發投資過百億。以市級確定的 10 平方公裡東城新區片區為引領,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強度投資、高水平建設,加速老城區改造步伐,儘快增強城市寬度、厚度和高度。以臨沂啟陽國際 機場改擴建為契機,加快空港商務區片區開發。堅持以城帶鄉、多點聯動、組團發展,加快相公科創城片區、湯泉片區、鳳凰嶺、八湖東部商城片區開發建設。把徵收拆遷作為片區開發的突破口,堅決做到資源向徵收拆遷傾斜,力量向徵收拆遷集中,確保全年完成徵收 500 萬平方米、力爭 600 萬平方米。
以大交通大暢通保障城市化。實施綜合交通樞紐提升行動,配合做好京滬高鐵二通道前期工作,全力支持臨沂啟陽機場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和航空口岸擴大開放度,加快推進嵐羅高速工程建設,啟動 206 國道 改線、北疏港大道擴建、233 國道大修、205 國道中修。加速城 區暢通工程,統籌南部三個街道,謀劃全域一體的對外交通網絡;加快實施北京東路西段改造提升工程,推進城區片區內斷頭路貫 通,確保新東興路上半年竣工通車,加快沭埠嶺一路、陶然東路 等 23 條 44 公裡道路建設。完成農村公路改造提升 120 公裡,建 成「四好」農村路 50 公裡。
以品質內涵大提升力促城市化。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重點圍繞城市風貌、產業業態、功能配套、生態環境下功夫。著力提升城市特色風貌,深化完善城市設計,塑造辨識度高的城市形象。著力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加大數位化城市建設力度,深化城市保潔提升,推進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分類試點擴面,繼續開展治理綠化帶超高土和消除裸露土地專項行動,始終保持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治理高壓態勢。著力豐富城市業態,繼續實施「百樓爭霸」計劃,通過規劃建設中央商務區、調整出讓地商住比、制定樓宇經濟發展辦法等方式,高水平規劃、高標準推進北京路核心軸線兩側開發建設,大力發展總部、金融、創新等城市經濟,力爭年內新增商業辦公面積60 萬平方米;開展商業名街創建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夜間經濟,打 造 1-2 處文旅融合消費集聚區。著力完善市政服務設施配套,集中供暖重在擴面,力爭鳳凰嶺、相公實現集中供暖,全區新增集 中供暖面積 150 萬平方米以上;電力保障重在增容,實施總投資 6 億元的 12 項電力工程;城市生態重在增綠,新建城市綠道 10.3 公裡、慢行步道 2.5 公裡、城市街頭綠地遊園 5 處,完成 200 萬平方米海綿城市建設任務。
【關鍵詞】「鄉村振興」:加快實施20項重點工程100個重點項目
堅持增活力補短板,強力推進鄉村振興。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更加深入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在盤活農村要素資源,增活力、補短板、強投入上下功夫。
全力增強發展活力。注重抓主體增活力,堅持一手抓工商資本下鄉,一手抓農民自主創業,多措並舉,內外發力。以國家級農高區為主平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科創園,支持各鎮街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辦好農村「雙創」基地。大力培育農業產業聯合體,推進「供銷農場」建設,力爭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 企業 20 家、規範化合作社 100 個,新發展農業綜合體 3 家。加快土地集約利用和產業結構調整,力爭全年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10 萬畝以上。放大溫泉康養、紅色文化、都市農業等資源優勢,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家級溫泉旅遊度假區,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後花園」。注重抓改革增活力,探索推進集體經營性建 設用地入市,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推動更多農村資源走向市場。注重抓投入增活力,加快實施鄉村振興 20 項重點工程和 100 個重點項目,探索財政資金直接股權投資辦法,加速形成多元投入機制;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力爭新增涉農貸款 10 億元以上;實施「3·30」短板村攻堅行動,年內集體經濟收入 5 萬元以下的行政村實現清零,10萬元以上的達到 40%。
全力補齊基礎短板。緊盯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高標準農田 3 萬畝,實施重點水利工程 10 個,全面完成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攻堅任務,實現行政村公交線路全覆蓋。緊盯農村人居環境補短板,完成農村改廁 3.5 萬戶,建設無害化農村公廁 170 處,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汙水治理任務,打造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5 個,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 30%以上。緊盯鄉村治理補短板,推行合成化巡防聯控,規範「一村一警一法律顧問」,提升「美在農家」行動,深化殯葬惠民改革。
全力加速農村改造。用好村莊分類成果,優化村莊布局,加快推進村莊規劃 全覆蓋。著眼城鎮化建設,結合片區開發、重點項目建設、農村土地增減掛鈎試點,加大舊村改造和新型社區建設力度,力爭今年改造舊村 40 個以上,新建新型社區 15 個,完成社區回遷 22 個。
【關鍵詞】 「制度供給」:加快發展最硬核舉措 全面發起改革攻堅行動
堅持深化改革攻堅,著力強化制度供給。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作為加快發展最硬核的舉措,全面發起改革攻堅行動。 攻堅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構建平戰結合、科學高效、功 能完善的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 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攻堅「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打通區鎮、部門層級壁壘,深化流程再造,提升網辦水平,打造速度更快、流程更優、效率更高、服務更好的營商環境。攻堅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搶抓商城轉型發展與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建設機遇,加速臨空商務區、公鐵聯運物流園和臨沂東部商城建設步伐; 支持外貿企業開展出口產品轉內銷,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力爭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 33.5 億元。攻堅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改革,支持企業用好首貸培植、無還本續貸、應急轉貸基金、應收帳款 融資服務、紓困基金、銀稅互動等融資手段,暢通政銀企對接渠道,解決融資難題。
【關鍵詞】 「三大攻堅戰」:脫貧攻堅務求全勝
堅持防風險固底板,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
脫貧攻堅要務求全勝。堅持焦點不散、靶心不變,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確保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建立穩定脫貧和接續減貧機制,強化產業扶貧和就業幫扶措施,切實提高扶貧項目建管水平;加大保障性扶貧力度,確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新排查危房改造任務。建立健全脫貧成效鞏固提升監測機制和貧困人口即時幫扶機制,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回頭看」,全力創建精準脫貧可持續發展示範區。繼續做好對口支援與協作。
汙染防治要持續加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更大的力度、更嚴的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完成「四減四增」三年行動任務,確保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把大氣汙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持續堅持專班推進、網格化管理和專項整治,全面提升科學施策和應對重汙染天氣水平,確保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風險底線要守得更牢。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增強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能力,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加快實施「金安工程」,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深入開 展信訪積案化解專項行動,努力實現信訪積案清零目標。築牢食 品藥品安全防線,確保順利通過省級食品安全市驗收。紮實推進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陣地戰」、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完成天網六期工程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關鍵詞】 「保民生」:實施八大民生計劃 辦好140件民生實事
堅持共建共享傾心為民,織密扎牢民生保障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帶著感情和責任踐行初心、造福人 民,全力攻堅民生事業,努力讓全區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全方位謀劃民生實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深入謀劃實施八大民生計劃,辦好140件民生實事,加大民生投入,確保民生支出佔比達 80%以上。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國「十三五」時期無障礙環 境區、全國基層中醫藥服務先進區,爭創國家級普惠託育服務專 項行動試點。
高質量推進民生建設。加快實施「雙百」工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39 處,全面完成中小學大班額化 解任務,完成城鎮居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整治,學前教育普惠率和公辦率分別達到 85%、50%。加快建設河東區第一人民醫院,完成公共衛生應急指揮處置中心及各項疾控能力提升建設。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確保完成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任務。提升退役軍人服務管理精準化水平。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強有力提升民生保障。建立全要素民生建設保障機制,確保重點民生事項按照節點計劃順利推進;完善 「12345」民生訴求解決機制,推行「鄉呼縣應、民呼我應、接訴即辦」,集中力量解決群眾急難憂盼突出問題;建立監督問效 機制,確保民生實事件件有落實、件件有成效。
臨報融媒記者 王泓鈞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