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標竿人生丨轉載請授權
許多弟兄姊妹也許對著名布道家葛培裡(Billy Graham) )比較熟悉,但於對他的兒子葛福臨(Franklin Graham)可能並不太熟悉。如果你有讀過葛福臨的自傳,你肯定對於「撒瑪利亞救援會」這個基督教救援組織不會太陌生。
撒瑪利亞救援會 ( Samaritain's Purse ) ,這是一個以耶穌基督的名在世界各地幫助有需要的人的基督教組織,包括幾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都能看他們的身影,當時他們捐了100萬美元的急需物資。
撒馬利亞救援會, 這個由著名傳道人和記者,在 1970年創建的非營利基督教事工,是為了幫助在世界各地遭難遇險的人們,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有精神上的幫助,同他們分享上帝的愛!
2月25日是撒瑪利亞救援會成立50周年紀念日,葛福臨說:「我很感恩上帝在50年來借著撒瑪利亞救援會所做之事,因著祂的恩典,我們得以回應全球範圍內的緊急情況、拯救生命、減輕苦難並且分享福音的盼望,榮耀歸給上帝。」
撒瑪利亞救援會50周年紀錄片
▼
撒瑪利亞救援會的歷史
撒馬利亞救援會(Samaritan's Purse),或譯普善施,是一個總部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布恩的基督教福音派國際慈善機構。現任會長是葛福臨。該組織的名稱來自《新約》中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
1970年,一位名叫鮑勃·皮爾斯(Bob Pierce)的宣教士一手創立了「撒瑪利亞救援會」。
他說自己早年在亞洲的宣教旅行中,偶然發現一些勇敢的女性願意犧牲一切來服事麻風病人和孤兒,並且和他們分享耶穌基督的愛,就像聖經·路加福音10章所記載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
鮑勃·皮爾斯稱這次的經歷使他萌生「撒瑪利亞救援會」的事工異象。按照聖經「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鮑勃希望該會能「當機立斷、適時介入、解人燃眉之急」,像好撒瑪利亞人一樣不計代價、不求回報地憐憫、幫助身處危難中的傷者。
1975年,鮑勃·皮爾斯邀請當時年僅23歲的葛福臨與他一起前往亞洲探訪深陷貧窮的地區。
在同行的六周時間裡,葛福臨深深被戰亂、地震、饑荒所帶來的滿目瘡痍觸動,從此決定投入該會的救援工作。
1978年,鮑勃·皮爾斯博士因為患有白血病而離世,葛福臨繼任「撒瑪利亞救援會」的會長。在他的帶領下,「撒瑪利亞救援會」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和專業水準的基督教人道救援組織之一。
迄今為止,「撒瑪利亞救援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開展醫療、救災事工。從美國本土的颶風營救、到滿目瘡痍的蘇丹和索馬利亞、從炮火紛飛的黎巴嫩、到遭受海嘯重創的日本、從西非伊波拉疫情、到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
撒瑪利亞救援會總是會在第一時間集結救援物資到最前線,他們以基督徒的身份,將衣服、食物、藥品送給災難中的人們,並且與他們分享信仰。
2020年2月25日,是「撒瑪利亞救援會」成立50周年紀念日,現任會長葛福臨說:
「我很感恩上帝在50年來借著撒瑪利亞救援會所做之事,因著祂的恩典,我們得以回應全球範圍內的緊急情況、拯救生命、減輕苦難並且分享福音的盼望,榮耀歸給上帝。」
葛福臨的「中國情緣」
撒瑪利亞救援會的董事、會長葛福臨牧師,是著名基督教福音布道家葛培理的兒子,而且葛福臨的母親鍾路得則出生在中國江蘇清江浦(今淮安)。
葛培理夫婦在回到淮安
葛培理夫婦有3個女兒和2個兒子。葛福臨作為葛培理的長子,和父親一樣,也是一名布道家;20多年前,葛福林也曾在中國生活過。
葛福林參與全球各地的災難救援工作超過30年,此前葛福林已分別以「撒瑪利亞救援會」及「葛培理布道會」的名義,向中國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0萬元人民幣。
葛培理的二兒子是葛納德,他現在領導的東門國際事工(East Gate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正在中國贊助印製聖經、建造教堂,其中最大的一所能容納4000人,位於鍾路得的出生地江蘇淮安。
葛納德的妻子葛郭瑞玉則是曾國藩的玄孫女。
全球救災現場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什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