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遠超50萬國人因心梗喪命!4個信號是心臟在求救,千萬要記牢

2020-12-20 漫說健康

人間疾病千萬種,唯有這種更兇猛——心梗。

心梗來勢洶洶不說,死亡率還非常高,常讓患者措手不及,最後丟掉性命。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心肌梗死已經成為僅次於癌症健康第二大殺手。

說個數據,可能大家能更好的體會心梗的危害。

相關統計文獻表明,幾乎每一分鐘都有一個國人死於急性心梗,年死亡人數多達50萬人。與此同時,有成千上萬的心梗患者在發病不足1小時內猝死。

不誇張的說,或許死者或家屬壓根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患者死亡。

人們只是聽說過「心梗」,但對其了解少之又少。

心梗發作後,症狀重、進展快、搶救成功率相對較低,致死率高,所以很難在發作期有效幹預。

因此及早發現心梗先兆、提前進行處理,能夠有效降低心梗死亡率。

那麼,心梗發病前會有什麼先兆呢?一般來說,如果機體出現了以下四個信號,就表示心臟在向我們發出警告。

一、疼痛

胸痛是心梗最直接的表現方式,也是多數患者就診的首要原因。

心梗主要以心前區壓榨性疼痛為主,有時候也會表現為肩部疼痛、後背疼痛、或者是牙痛、胃痛等。

與冠心病所致疼痛不同,心梗疼痛持續時間長,多數超過15分鐘;休息、硝酸甘油等常用的緩解手法不能起效,疼痛性質也更為嚴重,患者常有瀕死感。

一旦出現這類疼痛,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因為這很可能是心梗的先兆。

二、胸悶心悸

沒有運動或者少量運動時,患者就感覺心臟跳動變快,有一種好像要從嗓子眼跳出來的感覺,同時整個人覺得自己的呼吸變得很困難,呼吸費力,喘不過氣來。

出現胸悶心悸,說明我們的心臟負荷有些重了,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排除心梗的可能。

三、出汗

與常人相比,自己在輕微的勞動後就會大量出汗,而且有時候即便坐著不動,也會有很多汗水。

主要以冷汗為主,自身也覺到十分煩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四、疲勞乏力

表現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欠佳,十分容易疲乏,日常的上樓都會讓自己氣喘籲籲,更不要說從事正常的體力勞動力。

出現以上這種情況,我們就要留心了,及時去醫院檢查,排除心梗先兆。

了解了心梗的先兆,也要懂得該如何正確處理:

目前多數醫院都設置了胸痛中心,所以有了先兆時,不要過於緊張,儘量保持平和心境;停止勞動,讓自己的休息;同時撥打120或者在家裡陪同下及時就醫,越快越好,不能耽擱時間。

知道如何處理後,我們可能更想知道,日常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心臟,遠離心梗:

1、清淡飲食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心梗的基礎病,主要是體內血脂過高引起,所以在日常飲食過程中要保持清淡飲食,避免攝入高脂食物。

同時適當攝入維生素類,以改善血管情況。

2、遠離便秘

便秘是誘發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平日要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保持排洩通暢,避免因便秘等導致壓力突然增加而誘發的心肌梗死。

3、保持情緒平和

相信大家在電視劇中都曾見過這樣的情節,一位怒髮衝冠的老人,沒多久就會捂著胸部,表情十分難受。

這就是心梗發作的典型表現,這也說明心梗與心情有關。

研究證明,當我們情緒波動過大時,血壓會升高、本就狹窄的冠狀動脈會進一步收縮,導致血流不暢,心肌得不到有效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從而產生疼痛等症狀。

所以,我們一定要養成樂觀平和的心態,以避免造成心臟負擔誘發心梗。

心梗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血管的問題。

血液黏稠,血管出現堵塞不僅隨著血流會把栓塞的血塊衝擊到心臟部位,還可能會衝到腦部,形成腦梗。

而不管血栓最終出現在哪裡,最後的危害對患者及其家屬都可能造成悲痛的局面。

因此,注意飲食,適當運動,改掉不良嗜好才是我們保護血管,杜絕血管栓塞最該做的。

相關焦點

  • 賴寶突發心梗去世:猝死前這五個「求救信號」,收到一個能保命
    在賴寶去世前幾天,本人發微博說;"可能我要死了,拜拜。"當時大家都以為這只是一個玩笑,誰曾想竟一語成讖。1、心梗,大家必須提高警惕了心梗的全稱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 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六月以來天氣炎熱,心梗患者明顯增多,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上個月一周的時間,我們最多接診過五個心梗患者」,廈門市海滄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李文明說。 為了搶救突發急性心梗的病人,李醫生連續三天都是在醫院過夜的。
  • 身體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很多人沒留意,後悔萬分!
    在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2015年刊登的2007-2013年全國15個大中城市綜合調查顯示,約2千萬心血管病人死亡與當日的氣溫相關①。環境汙染期刊2013年發表研究表明,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
  • 《鄉村愛情》演員劉宇心梗離世,醫生忠告,心臟不好常有三個信號
    很多人都特別愛看《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簡稱鄉愛,這是迄今為止最長壽的電視劇,愛看這個系列的人,會發現裡面幾乎每一個演員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深入人心,遺憾的是,通過新聞了解到,鄉愛系列電視劇的演員劉宇,因為突發心梗離世,年僅38歲。說起劉宇,他雖然沒有小瀋陽,趙四,王小利的名氣大,但是他也是趙本山的弟子之一。
  • 猝死並不突然,心臟的求救的四個信號,要了解
    猝死在臨床醫學上,具體指的是平時身體健康或貌似身體健康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發生急驟死亡的現象。 它具有突發性和集聚性,一般患者在一個小時之內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的話,就會一命嗚呼,這是一個讓人悲痛的結局。
  • 心梗,又奪去一位演員的生命!50-69歲的人,這4句話尤其要記牢
    急性心梗,又是它……11月6日,演員程思寒因心梗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8歲。在2019南方國際心血管會議上,匯總了2015~2018年4年間省內近50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數據,並對此進行心梗發病救治相關分析,發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見於50~69歲年齡段。此外,廣東心梗發病趨於年輕化,低年齡段發病人數增多,40歲以下發病患者有136人,最低發病年齡僅為20歲。雖然這不是全國統計,但有一定參考性!
  • 身體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很多人沒留意,後悔萬分
    在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2015年刊登的2007-2013年全國15個大中城市綜合調查顯示,約2千萬心血管病人死亡與當日的氣溫相關。環境汙染期刊2013年發表研究表明,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心梗發作前,身體會發出這些信號
  • 直言:心梗來臨,身體早有信號
    現在的社會,發生猝死的人群,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會因為各種問題而離開,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心梗。心血管問題不僅僅是上了年紀的人會出現,現在也有不少的年輕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四十歲的左右的人群,是高發人群。很多時候,在心梗發生前,身體早有信號,望你能及時的抓住。
  • 心臟「求救」時,身體多會有這4個表現
    因此,到了夏季應該高度警惕,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提高心臟功能,如果有心臟求救信號也不能夠忽略。那麼,心臟受到損傷,身體會有哪些信號產生呢?1、心前區疼痛到了夏季,心源性猝死的概率高,跟某些心臟病變發展有關,特別是冠心病。
  • 心梗、腦梗、腦出血的求救信號、急救方法,都在這裡
    更可怕的是,心腦血管病侵襲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多30多歲的都會心梗。瀋陽一位醫生說,見過的最年輕心梗患者才20歲。知道兇險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信號,真的能夠救命!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更多的人!心梗發作信號阜外醫院楊躍進副院長和團隊在分析了一項涵蓋全國31個省市109家醫院1.4萬例患者後,發現心梗發作是有症狀的,具體如下:男性:持續胸痛(67%)和大汗(70%);女性: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則相對少見;
  • 23歲女員工凌晨加班猝死,這6個心臟救命信號千萬留心
    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橋潞,突發心梗不幸去世,年僅25歲。1月4日,有網友爆料,網際網路公司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員工張*霏,12月29日凌晨1:30下班回家路上猝死,年僅23歲(1998年出生)。
  • 冬季肩痛要上心 或是心臟在求救
    接診醫生表示,郭強這次得的是急性心梗,幸虧搶救及時,不然很可能死亡。  在詢問家屬情況時,醫生發現一個細節:早在一個禮拜前,郭強曾告訴過家人自己左肩膀痛。家人以為是勞累所致,就沒有在意。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二科副主任醫師劉永欣告訴家屬,有時候肩膀痛也是心梗來臨前的不典型症狀,不只是大家以為的肌肉酸痛。
  • 25歲「小魔仙」心梗去世!急性心梗「高能」預警信號千萬要抓住
    指導專家:曾昭華主任醫師 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心血管內科 新年的第一天,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傳來:《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因心梗猝死,年僅25歲!
  • 又一位著名演員因心梗離世!高發疾病要警惕!
    近日,中國著名演員、原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謝園先生因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61歲。實際上,因突發心梗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數,如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因心梗去世,享年59歲;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因心梗去世,享年46歲;著名演員程思寒因心梗猝死,享年58歲……逝者已逝,悲痛之餘,我們活著的人更應警惕這個可怕的病——心梗!
  • 「最美機長」心梗離世!醫生這3句忠告,千萬要記住!
    2015年一項刊登在《中國地方病防治雜誌》上的研究,在2007-2013年對全國15個大中城市綜合調查顯示,約2千萬心血管病人死亡與當日的氣溫相關。①也有其他相關研究顯示,在寒冷季節伴隨氣溫每降1℃,心梗的發生率將以2.2%的比例增加。
  • 心梗前的12個徵兆,要記牢!
    說到心梗,大家都知道胸前區疼痛、大汗淋漓是典型症狀。但有些情況並不起眼,卻可能是心梗。人到中年,一定要了解好這些信號,以防萬一!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在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8000多例心梗手術,他總結出了12個心梗容易被忽視的徵兆: 心梗預兆一:胸口被膠帶纏繞 胸口感覺被膠帶纏繞,或有一種被束縛感,要當心是心梗的預兆。
  • 心梗並非毫無徵兆,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心梗徵兆!
    發生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求救」AMI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壞死,常危及患者生命。提示:急性心梗一旦發生,部分心臟的供血會突然停止,此時要及時疏通阻塞的冠狀動脈,使心臟恢復供血。上述現象九成是心梗發作的表現,此時患者家屬必須立即撥打120,請求急救。防止心梗要記住五個竅門。當懷疑自己患上心梗時,最重要的是呼救,撥打120送醫院。
  • 青年男性心梗發作離開!心梗為何找上年輕人,發作前有什麼徵兆?
    之前有位35歲左右的李先生,就是在下班後突然發生的,因送治不及時而丟失了性命。 後來他的家人有回想近段時間李先生的行為,其實有不少的現象都表明,心臟已經出了問題,正在發出求救信號,只是自己沒當回事,那具體信號是什麼樣的,一起來了解一下。 心梗發生前,身體有哪些徵兆? 1.
  • 心梗到來也有信號,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現如今,出現猝死的病患,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當中,而其中最為常見的一個就是心梗問題了。很多人認為,心血管問題是老年人的專利,但是現如今不少的年輕人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特別是3、40歲的朋友已經成為了高發群。32歲男性,肩膀疼一周後猝死!身體出現這些信號,警惕心梗即將到來!
  • 每年12月和1月是「心梗爆發期」,8件事讓心臟不堪一擊
    我國每年僅死於心腦血管病的人數達300萬,心梗每年直接導致54萬人死亡,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總人口。《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教你避開心臟脆弱的8個黑暗時刻,讓心臟安然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