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2020-12-23 瀟湘名醫

「六月以來天氣炎熱,心梗患者明顯增多,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上個月一周的時間,我們最多接診過五個心梗患者」,廈門市海滄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李文明說。 為了搶救突發急性心梗的病人,李醫生連續三天都是在醫院過夜的。其中三名搶救過來的患者年齡都在四十幾歲左右,是家裡的頂梁柱,「如果他們不幸去世了,一個家庭就毀了」,李醫生感慨到,但是最讓他惋惜的是一位29歲的年輕人被心梗永遠奪去了生命。 前一陣子,46歲的張先生,因為胸痛到廈門市海滄醫院就診。醫生高度懷疑是冠心病,讓他辦理住院。後來他覺得自己身體沒問題了執意要出院,就在辦出院手續的時候,他突然兩眼一黑,倒在了地上,醫生護士看到後第一時間把他送到胸痛中心。李醫生穩定了患者的病情後,把他送到導管室開通血管,一個禮拜後張先生就痊癒出院了,「幸好我是在醫院裡暈倒的,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夏季警惕心梗高發? 心梗是世界範圍的主要死亡原因,甚至被發達國家稱為健康的「頭號殺手」。近年來,我國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 很多人認為,心梗容易發生在冬季,卻不知道夏季也是心梗高發的「第二季」。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心跳加速,冠狀動脈收縮,增加了心臟的負擔,加上空氣中的含氧量降低,不斷的出汗,會升高血液的粘稠度,心血管容易堵塞,從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 另外,很多人喜歡從高溫的室外鑽進低溫的空調房中,冷熱交替會使得血管突然舒張和收縮,導致血壓波動過大,也會誘發心肌梗死。李醫生提醒,最近心梗發病率明顯增加,大概比平時高20%,大家要警惕。 怎樣辨別突發心梗 心肌梗死患者約70%有先兆症狀,卻有約2/3的心肌梗死患者在發病後1小時內死亡。究其原因,與大多數患者和家屬未及時採取正確措施有關。?尤其在夏季 這兩個心梗前兆容易與中暑混淆 ①出汗 夏季天氣炎熱,出一身汗是家常便飯!出汗也是夏季心梗最容易被忽略的前兆! 中暑出的汗是因為天熱,出汗部位常在前胸後背、額頭、脖子、腋下等,而且出汗的同時,皮膚的溫度也隨之升高。 心梗發作時,因心輸出量下降,血壓下降,血管收縮,出汗部位在脖子、額頭、手心、腳心等部位,出汗時皮膚溫度相對較低,即俗稱的「冷汗直冒」。 忽然一身冷汗是心梗正在發病的信號!應當及時撥打急救電話,爭取黃金救治時間。 ②胸悶氣短 高溫天氣,如果長時間坐在室內,只要通風稍微差一點,人們就會感覺到胸悶氣短。如果夏季出現頭暈、出汗,且感覺喘不上氣,像一個大石頭壓在胸口上,有時還會伴有胸痛,呼吸頻率加快,頻率大於20次/分鐘,就有可能是心梗。 心梗來臨前可能會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大汗淋漓、手部發抖、胸口憋悶等症狀;而中暑早期會出現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大汗等症狀,千萬不要混淆了。 夏季如何預防突發心梗 1、控制飲食,保證水分攝入 要補充水分,多喝白開水;少食多餐,以清淡、低脂、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為主,多吃新鮮蔬菜、瓜果、瘦肉、魚類、豆製品等;食鹽攝人量為每天不超過6克;忌吃肥肉、動物脂肪、動物內臟、蛋黃等,少吃甜食;避免喝冰鎮飲料,以免加重心臟負擔;患者尤其應戒菸、忌飲烈性酒,忌暴飲暴食。研究顯示,心肌梗死後恢復的患者,繼續吸菸者再梗死發生率大約為不吸菸或已戒菸者的2倍。 2、合理運動,規律生活 夏季炎熱,運動項目以柔和舒緩的散步、太極等為佳,應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運動量過大,加重心臟負擔,夏季避免高溫室外活動。同時,長時間靜坐會使血流速度減慢,回心血流量減少,如果突然起來活動,很容易使冠狀動脈血流量發生驟減而致疾病發作。 夏季晝長夜短,應保證規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可適當安排午休。研究發現,心臟病人午睡半小時能減少30%的發病率;長時間在空調房內要注意及時增添衣物,定時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 3、積極治療慢性病 糖尿病是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的危險因素,也是影響心肌梗死患者預後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在所有心血管疾病中都是一個危險因素。血脂異常被認為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易患因素之一,控制血脂在正常範圍內也就成了預防心肌梗死的方法之一。因此,積極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是預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 當懷疑發生急性心梗時請務必記牢以下四點: 1、停止活動,平臥休息; 2、避免緊張情緒,不要盲目服藥; 3、立刻撥打120求救; 4、儘快前往就近的胸痛中心救治。 醫生簡介: 李文明,廈門市海滄醫院心血管內科行政副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主任醫師。 福建省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心電學會理事;福建省海醫會心律分會理事;廈門醫學會老年分會常務委員;廈門市康復醫學會心血管康復分會常務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心血管術研討會主席團成員。全國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第一批學員。2019年廈門市衛健系統「林巧稚式」好醫生。 擅長:冠脈造影和冠脈介入治療,在冠心病、介入治療隨訪、高血壓、血脂異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風心病、周圍血管疾病等疾患診治有較高的造詣。 門診時間:每周一下午 周四上午 科室介紹: 廈門市海滄醫院心血管內科為醫院重點規範科室,擁有45張床位,包括冠心病監護室5張病床。科室醫護人員30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3人、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6人。醫院擁有先進的西門子DSA、多通道心內電生理記錄儀、射頻消融儀、主動脈球囊反搏、血管內超聲等高精尖設備,常規開展了冠脈支架植入術、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術、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外周血管介入等先進技術,能及時有效地搶救急性心肌梗塞、惡性心律失常、頑固性心衰等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技術水平達到了三級甲等醫院要求。

【來源:健康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當心你的「中暑」是心梗!三大法寶助您遠離心梗危機
    如果觸摸皮膚發現特別冷,出冷汗,就要警惕心梗危機了! 2 頭暈背後的心梗危機 夏季時,最容易和「中暑」混淆的頭暈,其實是心梗前兆!高溫直曬頭皮的時候,頭皮的血管擴張,血壓相對下降,我們便容易感到頭暈。 心梗的頭暈一般伴有虛弱無力的表現。
  • 八旬老人心梗被誤認為是中暑,專家3招區分中暑和心梗
    近日,80多歲的凌爹爹從外面回來後,突然出現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症狀,家人誤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老人中暑了,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刮痧。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老人胸前區疼痛仍無緩解,家人這才覺得不對勁,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救治。
  • 專家教你4點鑑別中暑和心梗
    2020-08-07 12:03圖文來源:武漢晚報 中暑時會噁心嘔吐、頭暈、胸悶、心悸……症狀與心梗相似,很容易混淆,46歲的魯先生就把心梗當中暑,險釀悲劇。同事以為他熱中暑了,趕緊將他抬至陰涼地方休息,並餵服降暑藥物。不想1個多小時後,他依舊胸悶心慌,同事便將他送往附近醫院就診。醫生一做心電圖卻發現,他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儘快手術。2個多小時後,魯先生被轉往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急診科,急診科王軍主任立即開通急性心梗綠色通道,儘快為他進行急診支架手術,這才脫離生命危險。
  • 別把心梗誤當中暑,這幾個區別一定要記住!
    其症狀和中暑十分相像,但其實兩者的危害確是全然不同,如果不能正確區分這兩種疾病,就可能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那麼心梗在夏季高發的原因是什麼呢,和中暑的區別又在哪裡?
  • 男子將心梗當中暑險釀悲劇,這些方法可鑑別
    長江網8月6日訊 (記者黎清 通訊員呂惠)「我以為是熱中暑了,沒想到是心梗了!」武漢46歲的魯先生就把心梗當成中暑,險釀悲劇。魯先生是一名戶外建築工人,習慣了烈日下工作。同事以為他熱中暑了,趕緊將他抬至陰涼地方休息,並餵服降暑藥物。不想一個多小時後,他依舊胸悶心慌,同事便打車將他送往附近醫院就診,醫生一做心電圖卻發現,他是急性心肌梗死。「很危險,要儘快手術!」2個多小時後,魯先生被120救護車轉往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急診科,急診科主任王軍立即開通急性心梗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為他進行急診支架手術,他這才脫離生命危險。
  • 心肌梗塞前兆和表現忽視會要命,心肌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
    2月28日,蘭州第一看守所管教四隊隊長劉潤慶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年僅49歲。心肌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心肌梗塞的前兆和表現有哪些呢?  急性心梗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致死率非常高。那心肌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心梗是在冠狀動脈突然供血急劇減少或完全中斷,導致相應心肌嚴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心肌細胞壞死。
  • 不是「中暑」而是心梗,夏季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重視
    7月7日下午,長沙的龍先生(化名)在和朋友打了兩個多小時籃球後,出現胸悶、出冷汗等症狀,他以為是天氣太熱導致中暑了,趕緊回到家休息,還進行了「刮痧」處理,但是症狀無改善,到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後,被診斷為「急性心梗」。據了解,該院近期連續接收多例中青年心梗患者,且病情都比較重。
  • 男子涼水衝澡引發心肌梗死差點喪命 誤以為中暑
    近日,合肥一名四旬男子下班回家後往身上澆了一桶冷水,以為自己胸悶「中暑」,結果是大面積心梗,差點失去了生命。如今隨著氣溫升高,急診科裡心腦血管的病人數量逐漸增多,大部分都是那些以為自己身體健康的人。省立醫院專家給大家六點建議,午睡半小時,減少1/3的心臟病發病概率。
  • 3招區分中暑和心梗,你值得擁有
    辨別中暑和心肌梗死夏日炎炎,氣溫不斷的攀升,如何區別中暑和心肌梗死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萬榮文教授教大家3招區分中暑和心肌梗死:1.判斷是否在容易中暑的環境(如高溫、高溼或密閉空間)下發病;2.判斷出汗的部位:中暑主要以前胸、後背、額頭、脖子、腋下等部位出汗,且皮膚溫度升高;
  • 腦出血的幾個前兆,一定要記牢!
    平時多留意腦出血的前兆和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才能更好預防腦出血。 腦出血的幾個前兆,一定要記牢 1.全身性症狀 此外,部分腦出現患者還伴有全身乏力、四肢不靈活、胸悶、冷汗、低熱、走路不穩、突然摔跤、心悸、嘔吐、噁心等全身性症狀,這也是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表現。 腦出血會危及我們的生命,所以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重視起來,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 天氣炎熱,胸痛劇烈要區分中暑和心梗
    三湘都市報6月2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龍華君 楊穎)近日,80多歲的凌爹爹從外面回家後,突然出現胸前區疼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等症狀,家人誤以為是天氣炎熱導致老人中暑了,趕緊將老人扶到床上刮痧。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老人胸痛仍無緩解,家人這才覺得不對勁,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救治。該院急診科黃帥金醫師接診,了解到凌爹爹有冠心疾病,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老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合併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 頭痛、頭暈、乏力都是中暑前兆
    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周傳林介紹,這可能是中暑前兆,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中暑的常見誘因。  周傳林說,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當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時,可能是先兆中暑,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 冬季是心梗高發季節,出現這5個前兆,可能是心梗來臨
    哪些是心梗疾病來臨的前兆表現?1、晚上睡覺或者休息的時候出現胸痛,大家如果在平時生活中半月或者休息的時間出現胸口疼痛很可能是心梗疾病的發作。2、心絞痛症狀,如果你發現心絞痛症狀逐漸加重,或者胸痛次數比以前更加頻繁,程度越重範圍更大,時間比較長,一定要警惕是心梗疾病發生。3、無緣無故的胸痛,當我們在沒有任何外因或者疾病原因的情況下,出現胸痛症狀,並且伴有大汗淋漓,嘔吐,噁心頭暈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很可能是心梗疾病發作。
  • 高溫之下,中暑了怎麼辦?
    夏去秋來,溫度卻並沒有降低,秋老虎依舊強悍,高溫環境下工作的朋友經常會中暑, 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在高溫作業的環境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
  • 老人高溫下中暑交警為其遮陽 遇到中暑怎麼辦
    雖然都是中暑,但是其實中暑也是分等級的,而中暑一般分為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以及重症中暑,當然他們的症狀也是不一樣的,首先一般先兆中暑就是指那些長時間處於高溫之下,但是他們還沒有中暑,會有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頭暈,頭疼,四肢無力或者是汗特別的多,這時候的他們提問會高於普通人,有中暑的可能性,不能及時降溫的話就會有輕微的中暑,而輕微中暑的人除了之前這些症狀外還會有面色潮紅的症狀,有的人則是會出現四肢冰冷
  • 不小心中暑了,該怎麼辦?先了解中暑的這些症狀,再進行這幾招
    這幾天的高溫,讓很多高空作業或者露天工作的人很是受罪,甚至有的人出現了中暑的情況。夏天才剛剛開始,不管是在室內工作的白領,還是室外工作的勞動人員,都應該懂得一些有關中暑的常識。今天,博禾醫生就來科普下有關中暑的知識,希望你遇見中暑的人,能奉獻上你的一份愛心,如果你有中暑的症狀,請趕緊採取相關的措施。
  • 別以為只有高溫天氣才會中暑,「冷中暑」你見過麼?
    我們大天朝這幾天高溫甚至超過36度,差點兒挑戰了人類的極限啊,大街上總會看到一些「袒胸露乳」的民眾,冷飲也成為夏季人們的防暑神器。不少人更是通過選擇空調屋,大杯冰淇凌來預防中暑,但是,這樣真的能預防中暑麼?
  • 高溫天頭暈頭痛或許是「受涼」了
    這時候,很多人會懷疑自己中暑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傳統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孫玄厹說:「其實這並不是中暑了,而是在大夏天受了寒溼,大汗淋漓後吹空調、吃冷飲等,一下子從熱轉冷,著涼了,屬於偏寒的暑令感冒,這是夏天很常見的,常常表現出頭暈頭痛、怕冷、低熱、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症狀。01藿香正氣水,喝還是不喝?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11天中暑報警26宗!深圳120提醒,高溫天氣謹防「中暑」
    深圳天氣日趨炎熱,市民朋友一定要謹防 " 中暑 "。記者從深圳市急救中心獲悉:2020 年 6 月 1 日至 6 月 11 日,深圳 120 共接中暑報警 26 宗。其中,6 月 10 日有 9 宗,6 月 11 日有 8 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