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聯,請把我們設為「星標 ★」哦。
點擊上方藍字「南周知道」 →進入新頁面,點擊右上角「...」 → 點擊第一欄「設為星標 」。
11月27日,年僅35歲的臺灣地區藝人高以翔因錄製《追我吧》,突然昏厥,心跳驟停,之後搶救無效,遺憾離世。高以翔經紀公司傑星傳播有限公司以及《追我吧》節目組分別發布聲明,證實高以翔離世。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為「心源性猝死」。
「知道」(nz_zhidao)想說,斯人已逝,願其安息。高以翔參與的這檔節目是浙江衛視的《追我吧》。節目的定位是,「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陳偉霆、黃景瑜、範丞丞、宋祖兒、蕭敬騰、鍾楚曦擔任常駐MC,組成「追我家族」,他們與素人嘉賓組成的「追逐團」,上演一場「你追我趕」的城市追逐戰。從節目的定位就可以看出,《追我吧》是在深夜錄製的,是在城市實境中你我追趕。但在具體錄製過程中,它的艱難程度則超出了觀眾的想像。《追我吧》在奔跑途中設置了多個大型的挑戰裝置和變量障礙。比如「蜂巢蟲洞」,類似於迷宮,需要嘉賓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佳的通過路線;「平衡滾筒」,嘉賓要在兩個旋轉的滾筒上迅速找到身體平衡點,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爬樓速降」,參與藝人需要吊威亞爬70米高樓登頂,然後通過一個索道,滑向對面大廈的頂樓,場面驚險。顯然,節目是想通過「超出人類體能極限」的設置來凸顯驚險刺激,並以這種驚險刺激對嘉賓的虐待來製造衝突與看點,提升收視率,實現廣告效益的大豐收。而從實際效果看,明星們的確被虐得足夠慘。通過每一期節目就可以直觀看到,錄製的明星中,幾乎每個人都是上氣不接下氣,體力透支;有人錄製途中嘔吐;有人錄製完成後無法走路直接讓工作人員背下去;有人完成錄製後趕緊到臺下去吸氧……也許有人會說明星平時比較少運動,所以一運動難免氣喘籲籲。這並不準確,事實上,哪怕是經過魔鬼訓練的奧運冠軍李小鵬、鄒市明參與節目錄製,同樣吃不消。像鄒市明在玩平衡滾筒時不慎落下,掉進塑料球池裡。他完全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只能被淹沒在球海裡動彈不得,「我的腿已經沒有知覺了」都是喘了好幾口氣才說完的。演播廳的其他嘉賓和主持人喊了好幾遍,節目組才派人去把鄒市明救出來。而李小鵬比賽進程還沒到一半,就直呼爬不動了。高以翔的悲劇發生之後,#追我吧的難度和強度#在微博上爆了,網友們紛紛控訴節目組,為了戲劇性和收視率,並未考量明星的身體承受能力,並且忽略明星的生命安全。不過,說句公道話,節目組不可能有心去「草菅人命」,畢竟這是自絕生路。而且,在每一個節目錄製之前,都會由導演組進行環節測試,來考察任務是否合理、明星能否完成,也即,節目的流程都是做過了安全測試的。但高以翔的悲劇發生,仍舊說明了,節目組的安全測試做得還不夠細緻、不夠人道。作為一個戶外真人秀節目,保證嘉賓安全除了給嘉賓買意外保險,給節目的流程做安全測試外,還應該時時刻刻對嘉賓的身體狀況保持關注,並且對意外狀況有處置預案與準備。比如《追我吧》是在凌晨錄製,據說晚上八點嘉賓就位等待,錄製到第二天凌晨五六點。根據專業醫學人士科普,「凌晨一兩點,正是人體體溫最低的時候,人體的各項機能包括神經反應、關節活動性、心肺功能,都處於一天的低谷」。這個時候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會否給嘉賓的身體帶來什麼意外?因此,以後錄製戶外真人秀為保障嘉賓生命安全,還應注意到兩點:一個是錄製前的體檢,做常規的心肺功能、血壓等檢查。與此同時,要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和相關的急救設施。現在不少戶外真人秀錄製時都宣稱有專業醫護人員陪同,但很多時候,陪同的醫護人員與設備是不是真的專業?像這次高以翔心跳驟停,如果現場有體外除顫儀,也許可以避免最壞的結局。錄製戶外真人秀為保障嘉賓生命安全,要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和相關的急救設施。(ICphoto/圖)
高以翔的悲劇發生後,也有聲音指責節目組,為什麼要在深夜錄製?為什麼明星都要工作到深夜?不少節目深夜錄製有其難處。比如有些戶外真人秀是在城市的繁榮街道錄製,白天錄製難免人群擁擠,也可能給現場帶來不安全因素。也有個別明星因為工作原因,成了夜貓子,可以熬夜,但難以早起。再加上各行各業工作性質不同,不少工作的確是在深夜展開的,比如報紙的夜班、醫院的夜班,總不能說為了避免熬夜,就將所有夜班取消掉吧。因此,關鍵或許不在於熬夜工作,而在於熬夜工作的時長到底是多長。如果是正常的夜班工作8小時,然後白天可以好好休息,那還可以理解;可如果是熬夜工作,工作時長卻長達10多個小時,甚至白天還有新的工作,那麼,這就是對生命的一種透支了。而國內綜藝的一大陋習是,常常超時錄製。比如一位娛記抱怨,她曾經參加過幾檔音樂類綜藝的錄製,都是超時間錄製。比如晚上八點就通知媒體到現場,然而拖拖拉拉,半夜一兩點才開始錄製,錄製過程中又拖拖拉拉,一會兒要NG重錄,一會兒又要補個素材,等到當天節目錄製完成,可能已經是第二天五六點了。媒體和觀眾什麼都不用做,坐在那幾個小時都受不了,而現場的工作人員是要保持工作狀態好幾個小時。所以電視圈有這麼一個說法,別人是996,我們是007——每天零點上班零點下班,一周工作七天。這可一點都不誇張。在一檔播出的街舞節目中,韓庚就直接吐槽節目組,說錄製安排在晚上7點才開始,好不容易錄了一會,又要吃飯,一吃吃倆小時,然後再接著錄能錄到第二天早上八點,連續20個小時,易烊千璽和黃子韜都撐不住了。這次高以翔的悲劇發生,微博上不少明星同行在哀悼高以翔的同時,也呼籲明星要珍愛身體,這是「高危職業」。在此之前,不少明星和他們的粉絲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就是將明星的長時間熬夜工作,當做是熱愛工作、「敬業」的表現。殊不知,這是在將明星推入危險當中。而現實生活中,「高危」的職業何止是明星,很多職業都存在著高強度、高工作時長、高工作壓力等特徵。像不久前,一個令人敬重的同行媒體人徐勇去世。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寫道,「11月20日下午,在心梗胸痛症狀明顯的情況下,你還在改稿子。14時34分46秒,你提交了用生命改的最後一條稿子。半小時後,15時05分,你發微信說:『1702,需要急救。』最快速度送到醫院。醫生痛惜不已:『哪怕早10分鐘送來都好!』」很多時候,我們都抱著能拼多拼的觀念透支身體,並心懷僥倖,以為這不會有事的。但就像老話說的,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可以拼,但前提是,身體健康,身心愉悅。不久前的金雞電影節上,湯唯就談到當下年輕藝人們過度透支的現狀,她態度認真地勸年輕藝人們要學會保重身體,這樣藝術之路才能走得長久。湯唯說道:「我們在學校裡面也從來沒有老師教過我們要怎麼樣去保重自己的『青山』,只是教我們要怎麼樣去努力投入角色,怎麼樣去體驗角色,怎麼樣不顧一切地去為角色犧牲、付出。我們都是這麼走的,但是有些時候我也會想一想,是不是也應該要學會勞逸結合呢?我真的很想說這個。」無論是哪一種職業,切記切記,請先保重自己的「青山」。
BBC報導稱,在中國,長時間工作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據北京師範大學一名研究人員估計,中國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個小時——遠遠高於美國人、荷蘭人、德國人、日本人。
點擊藍字標題,即可閱讀《警惕過勞死,當你累了請停止「搬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