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復校取法西點軍校 改行四年制通才教育

2021-01-12 搜狐網
  如今鳳山陸軍官校的營區,仍在臺灣防務部門的軍事管制下,只有在校慶日等特定時節才向社會開放。南都記者陳輝 攝

羅友倫主持十院校入伍生結訓典禮。金可鏤 翻拍

  蔣介石(右三)與羅友倫(左三)在陸軍官校。羅友倫是繼蔣介石、關麟徵、張耀明之後的第四任校長,出任校長時年僅39歲。 金可鏤 翻拍

  65歲的臺灣老眷戶鄧伯宸說,他是聽著黃埔軍校的起床號長大的。

  鄧家的舊宅是一棟日本式軍眷宿舍,位於高雄鳳山黃埔新村西四巷40號。鄧伯宸出生那年,國民政府敗退臺灣。時局變幻,經歷了25載風雨的黃埔軍校,曾三易其校址,由廣州到南京再至成都,繁衍分校12所,遍布全國。這一次,它在大陸的歷史徹底結束。

  但與鳳山黃埔新村一街之隔的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以存留。

  一年後,黃埔軍校在此基礎上復校,仍沿用大陸時期「陸軍軍官學校」的校名,招生辦學,賡續至今。

  鳳山復校4年後,改行四年制新式教育,逐漸轉型成為一所現代化高等軍事院校,成為臺灣地區培養陸軍軍事人才的搖籃。

  在臺灣,「黃埔精神」後被概括為「犧牲、團結、負責」,是全臺灣軍人的核心價值觀。自1967年起,每年臺灣海陸空三軍各軍校聯合入伍訓練在鳳山陸軍官校實施,「黃埔軍校」的外延不斷擴大。臺灣海軍退伍少將、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副會長尹盛先說:「可以這樣講,臺灣的所有軍事人員,都可以稱作『黃埔軍人』。」

  鳳山復校

  自1950年10月1日起撤銷第四軍官訓練班番號,原址改組成立陸軍軍官學校

  高雄市鳳山區維武路1號,為陸軍軍官學校在臺校址。此地東去高雄市區約10公裡,地勢開闊,在成片樹蔭的遮蔽下,佔地面積3500多畝的陸軍官校(陸軍軍官學校的簡稱,下同)如一片平地森林。

  陸軍官校往南,有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兩所軍校與之毗鄰。作為現今臺灣陸軍的軍事教育重鎮,鳳山陸軍官校與北邊的左營海軍官校、岡山空軍官校互成鼎足之勢。

  在日據時期,陸軍官校現址是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日本人把這裡作為南侵太平洋的據點。現在校內的基本房舍,大多仍為日造永久樓房,均系鋼筋混凝土建築,堅固耐用。

  1945年臺灣光復,在隨後的國共內戰中,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部司令孫立人負責編練新軍。物色訓練基地時,孫立人看中了這裡:有日軍留下的營房設施和訓練場所,且遠離大陸戰場。

  1947年10月1日,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成立,組織上隸屬於成都本校,是其7個軍官訓練班中唯一選址在臺灣的。

  兩年後,國民黨兵敗遷臺,中共軍隊佔領陸軍官校成都校本部,在撤退中,連關防印信都未來得及攜出,在校的第23期學員也大多臨陣起義。蔣介石將其視作「恥辱」,認為「這是國民革命軍歷史上一個最大的挫折」。

  1950年8月8日,國民黨在臺灣剛站穩腳跟,蔣介石便飭令「國防部」,儘快恢復陸軍官校,以培養軍事幹部,「俾擔任未來反攻復國之前驅重任」,同時任命羅友倫為校長。

  同年9月21日,臺灣防務部門下令,自10月1日起,撤銷第四軍官訓練班番號,在原址上改組成立陸軍軍官學校。

  蔣介石說,軍校是人才培養的基地,攸關「黨國」前途,「早就應該恢復」,鑑於國民黨在大陸的軍事失敗,對校長的選任必須慎重,「校長一職,不能以任何人兼任,在人選未決定以前,軍校的名稱不願恢復。」選中羅友倫,「事前是經過多方審慎的考慮才決定的」。

  從1924年黃埔建校算起,羅友倫是繼蔣介石、關麟徵、張耀明之後的第四任校長。彼時,羅友倫年僅39歲,比他的兩位黃埔一期學長出任校長時都要年輕。

  羅友倫畢業於黃埔七期騎兵科,廣東梅縣人,對日抗戰期間,在蔣介石的嫡系第五軍中任職,後參加入緬作戰,擔任過第200師師長,深得蔣介石器重。國共內戰期間,任第六軍軍長,在東北與中共林彪所部交戰,蔣介石曾一度想讓其擔任東北「剿匪」總司令。

  在國共雙方的軍事決戰中,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羅友倫患上十二指腸潰瘍,卸下一切軍職赴美治病。很快,國民黨丟掉大陸江山,中共軍隊正籌劃渡海作戰。

  1950年5月,羅友倫回到臺灣,見了蔣介石,蔣說:「這個時候大家都跑到國外去了,只有你一個人回來。」

  3個月後,羅友倫即受命出任陸軍軍官學校鳳山復校後的首任校長。

  再造軍校

  復校後的陸軍官校,在教育模式上取法美國西點軍校

  陸軍官校在黃埔島草創,又在臺灣島復校。1950年9月16日,在對軍校大隊長以上主官的一次講話中,蔣介石說:「當我們在黃埔建校之初,論土地不過三英裡見方的面積,論實力只有五百個學生,五百枝步槍,而且海島周圍都是我們的敵人……這一切一切和現在的情形對照,幾乎完全一樣。現在我們所管的土地和人口,雖然比當時大些,但也是在一個孤島之上……」

  反思在大陸的軍事失敗,蔣介石要求,在軍校內部,首先要徹底剷除派系觀念,「不論區域、學校、期別、隸屬,都應一掃而空。」此外,軍校要尤為注重製度與法令,嚴密內部組織,並統一精神教育和思想訓練。

  蔣介石說,有第一次黃埔精神之鼓動,才有北伐的成功,有第二次黃埔精神的重振,才有抗戰的勝利,軍校復校後,其歷史使命就是要重建黃埔時代的「革命精神」,發揚北伐抗戰的光榮歷史,重振「革命的旗幟」,完成所謂「反共抗俄」這一「國民革命第三期任務」。

  1951年4月1日,陸軍官校舉行第24期新生開學典禮,1001名學生中,自由報考者98人,其餘均為軍隊保送。

  鳳山復校後,蔣介石對軍校的建設格外關心。羅友倫回憶,蔣介石每次到臺灣南部來,差不多都會到校視察,常常觀摩學生演習,甚至跟師生一道打野外。每學期新生開訓、畢業、校慶典禮等,蔣介石都要來主持,他還經常邀請黃埔校友吃飯,「那時物資極度缺乏,請吃飯也不過就是吃蘿蔔,再加上雞蛋,就已經算很豐盛了。」

  對於軍校的一些日常瑣事,蔣介石也會親自過問。學校的遊泳池年久失修,蔣介石得知後,旋即電令參謀總長周至柔,「應即準予撥款,限期修復為要。」(注1)

  復校後的陸軍官校,在教育模式上取法美國西點軍校。西點軍校以「責任、榮譽、國家」為校訓,校長羅友倫則大力提倡「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五大信念。在學生管理制度上,也效法西點,由高年級學生指揮低年級。

  比如在日常演習中,高年級學生隊長下命令:左腳穿鞋子,右腳穿襪子,回房之後,兩三分鐘內集合,然後又命令「左腳穿襪子右腳穿鞋子」,凡是穿錯的,就罰跑步3000米,聲色俱厲。

  羅友倫回憶,這樣的演習,曾經在蔣介石面前表演,蔣介石看完之後哈哈大笑,羅友倫就報告說,這種訓練的意義在於讓學生服從,蔣介石聽後點點頭,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了。

  新制改革

  教育內容完全更新,特別注重對學生的科學教育

  陸軍官校自1950年10月鳳山復校後,從第24期算起,3年內共畢業三期學生總計3025名。

  羅友倫之子、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會長羅文山說,這是軍校自遷臺以來最興盛的時期,其父親為治校傾注了不少心思。

  羅文山說,每期新生到校後,羅友倫就找學生一個個談話,每晚召見十多個,經常談到凌晨,記得住每個學生的名字。蔣介石來學校視察,羅友倫把全校學生集合到操場,不看花名冊挨個點名,甚至命令學生向後轉,他再從後往前倒著點名,「連當時的陸軍總司令孫立人看了也不得不佩服」。

  羅友倫的治校理念,是希望將陸軍官校改造成一所現代化新式軍校,即把過去以兩年半的軍事訓練為主的日式制度,改為效法美國的四年制通才教育:以大學科學教育為主,寒暑假進行基本軍事訓練,畢業後再進入各兵種專科學校深造,並授予大學學士學位。

  羅友倫認為,現代軍事學術與裝備,日新月異,軍官非有高深之科學知識,不足以領導現代化之軍隊。更為重要的是,臺灣的年輕人對於舊式專以軍事為主的學習,興趣不濃,畢業之後沒有學位,更不願報考。

  第25期學生畢業時,蔣介石到校主持典禮。羅友倫向其匯報改制方案時,蔣介石邊聽邊用右手在沙發的木質把手上輕拍,尚未報告完畢,就說「要改」,「要改」。蔣介石最後指示,軍校改行新制,等於新成立一所大學,要多請各高校協助,其次,不必招生太多,300人就好了。

  當時臺灣的大學很少,在南部只有臺南工學院(今成功大學),最開始到軍校任教的21名教授都來自其土木系。日本人戰敗後留下一大堆廢棄的機器,被搬來做教學設備,成立了機械室和理化室,而當時的校長辦公室,簡陋得只能擺下兩張藤椅。

  1954年6月16日,陸軍官校正式改行新制教育,所有報考學生由羅友倫親自面試,最後共招生200人。

  改制後的陸軍官校,教育內容完全更新,特別注重對學生的科學教育,普通科學佔總學時的75%以上,而純粹的軍事科學僅佔15%,這是自黃埔建校30年來最大的變革。

  軍校改制後,有人認為,對每屆畢業生,應當跟其他大學一樣,改稱幾年班,以畢業年度別取代期別。但羅友倫堅持認為,黃埔的傳統應一以貫之,不可因為改制而失傳,故實行新制教育的第一期,為黃埔27期。

  1954年10月25日,第27期新生開學,但正式報到入學的僅有105人,這令蔣介石大為不悅。

  開學典禮上,蔣介石直陳,半數學生沒來報到,大多是來自家庭的阻撓,「據說有些家長不惜以斷絕家人關係,來恐嚇其子弟,甚至還有子弟從火車站上被拖回去的。對於這些不明大義,而只知個人自私的家長,不能不令人感嘆。」

  一年後,蔣介石長孫、蔣經國之子蔣孝文被送到陸軍官校受訓。

  軍校生活

  回答教官問話只能有三句:「是」、「不是」、「沒有理由」

  羅文山和蔣孝文一起考入陸軍官校第28期,此時,父親羅友倫已經升任憲兵總司令。羅文山說,在同期入學的182名同學當中,像他們這樣的人有不少。

  「一進去,就被要求絕對服從,讓我們這些自以為了不起的學生知道,是進來當小兵的。」羅友倫說,教官對他們這幫人格外「照顧」,檢查內務時,洗臉盆明明擺整齊了,教官卻說杯子裡牙刷的毛朝向不對,一腳把臉盆全部踢掉,要求重新整理,「我們經常被罰,在中午太陽最大的時候,背著棉被,戴著鋼盔跑操場。」這種「魔鬼訓練」讓很多人受不了,「晚上睡覺時大家都躲在蚊帳裡哭。」

  羅文山回憶,那時候官校學生的待遇不如軍眷,沒有補貼,每頓飯「一塊肥肉、一塊饅頭、一碗稀飯」,一年級受訓完後,體重足足減了10公斤。

  四年後,第28期學生最終順利畢業的只有113人,退學23人,開除15人,降期29人,轉學兩人,淘汰率超過兩成(注2)。未能如期畢業的學生中,就有蔣孝文。「他軍事素質不錯,打靶成績常拿第一,但學科考試總不及格。校長找了很多人給他補習都不行,只好降到29期,但最終還是退學了。」

  羅文山以第14名的成績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後赴美國裝甲兵學校高級軍官班進修,回臺灣後歷任陸軍官校教育長、「國防部」常務次長、聯勤副總司令等職。

  秦忠平畢業於陸軍官校39期,後來回母校擔任過兩屆大學部主任。他說,剛進軍校時的入伍訓練,回答教官問話只能有三句:「是」、「不是」、「沒有理由」。在正規的操練之外,教官們還發明了被稱為「黃埔十項」的磨鍊手段,「比如在屁股後面頂一根刺刀讓你做半蹲彎,還有交互蹲跳、伏地挺身等各種花樣。」

  系統的軍事訓練集中在每學期開學前的寒暑假,日常科學教育以理工類通才學習為主。在秦忠平念陸軍官校的上世紀70年代,還有專門的政訓課程,但與黃埔時期軍事、政治三七開的比例不同,只在每個星期安排兩個小時的研讀討論課,包括黃埔校史、蔣介石的「訓詞」、軍人讀訓等內容,由軍校政戰部門的輔導長負責組織。

  秦忠平說,跟在黃埔時期一樣,當時所有學生統一加入國民黨,軍校裡有黨務組織,連長是那一級黨部主委,每個班一個黨小組,每月由班長組織一次小組會議。

  2000年,臺灣地區實現執政黨輪替,國民黨成為「在野黨」,黨務系統從此退出軍校,陸軍官校的政訓課程內容也開始變革,改為由校方邀請社會人士講演環保、國際政治等議題。2007年,陸軍官校原有的五大信念被刪掉了「主義」與「領袖」兩項,而今刻在校史館外牆上的,只剩「國家、責任、榮譽」六個字,操場照壁上的標語,也由「矢志完成統一大業」改為了「矢志捍衛民主憲政」。今年10月,值臺灣地區政黨「選戰」正酣之際,陸軍官校貼出告示,謝絕任何政黨候選人和黨務人員進入營區。

  黃埔一家

  「不同軍種、不同軍校的畢業生,最後都可以稱為是黃埔軍校的學生」

  如今鳳山陸軍官校的營區,仍在臺灣防務部門的軍事管制下,只有在校慶日等特定時節才向社會開放。

  校門正面橫額上,「陸軍軍官學校」的校名由蔣介石手書,兩旁掛上了「慶祝建校90周年,發揚黃埔榮耀精神」的大紅條幅。

  校門前馬路正對面,是一道長90米,高約5米的紅磚影壁,牆頭覆蓋翠綠色琉璃瓦,蔣介石所書「親愛精誠」四字校訓題於牆上。

  進入學校大門後,左側兩排共十棟學生宿舍,分別以戰死的黃埔名將命名,有安瀾樓、靈甫樓、清泉樓等。軍校的地標性建築中正堂,是遷臺之後仿造南京中央軍校圖書館而建。校園內的黃埔湖是全校生態環境最美的景點,黃埔新村的不少老眷戶說,每逢校園開放日,他們最愛到黃埔湖釣魚。

  黃埔湖四周常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圍湖修建了黃埔公園、黃埔賓館、黃埔先烈紀念塔、黃埔遊泳池等建築,處處體現出陸軍官校對黃埔傳統的紀念。

  1962年9月,鳳山陸軍官校31期生首次與岡山空軍官校、左營海軍官校學生聯合舉行畢業典禮,蔣介石在講話中表示,要「三軍一體」,用「黃埔精神」統領所有武裝力量。幾年後,海陸空三軍官校入伍受訓也在鳳山陸軍官校統一進行,此後,「黃埔軍校」的外延在臺灣不斷擴大。

  臺灣海軍退役少將尹盛先說,自從兩岸政治隔絕之後,黃埔軍校在大陸進入了歷史,但在臺灣,「三軍一體、黃埔一家」的傳統延續至今,「不同軍種、不同軍校的畢業生,最後都可以稱為是黃埔軍校的學生。」

  羅文山以陸軍中將銜退役之後,接任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第七任會長,致力於海峽兩岸黃埔同學的聯誼。該會是臺灣退伍軍人的組織,第三任會長是蔣緯國,蔣緯國畢業於德國慕尼黑陸軍官校,並不出身於黃埔。

  羅文山說,這意味著黃埔同學聯誼組織進入了「黃埔二代」時期,「天下黃埔是一家,全世界黃埔後代是一家,黃埔二代、三代、四代……都要把黃埔精神傳承下去,方不辜負中山先生創校之期望。」

  注1;臺北「國史館」檔案,檔號:002-010400-00020-035

  注2:臺北「國史館」檔案,檔號:002-080102-00115-004

  參考資料

  《羅友倫先生訪問記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等

  專題顧問

  曾慶榴

  (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教授)

  李楊

  (廣州市社科院黃埔軍校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研究員)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好的四所軍校,西點領銜,中國的軍校沒有上榜
    西點軍校全稱美國陸軍西點軍官學院(TheUnitedStatesMilitaryAcademyAtWestPoint)。1802年3月16日美國第二任總統傑弗遜總統籤署了法律,開始著手建立聯邦西點陸軍軍官學校,同年7月4日西點軍校成立。在成立的第一天起,西點軍校就是把培養一流的軍官作為辦校宗旨,因此在學員入學條件方面也秉承著嚴格的要求,對學員的學業成績、身體素質、身高標準、申請人的國籍等方面都有著明確的規定。
  • 震驚:「西點軍校22條軍規」的鼻祖是中國人
    而近年來在暢銷書市場上熱賣的「西點軍校22條軍規」系列圖書,被歸類為「勵志圖書」。這兩類書名中都有「22條軍規」的圖書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作者跟讀者開的一個玩笑——小說中的「第22條軍規」讓主人公尤薩林陷入圈套;而所謂「西點軍校22軍規」似乎只在國內風靡,其實純屬子虛烏有。
  • 西點軍校驚爆重大醜聞!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21日報導,西點軍校發言人、陸軍中校克里斯多福·奧普哈特當天表示,該校老師發現,73名一年級和二年級學員在今年5月的微積分考試中全都犯了同樣的錯誤。西點軍校法律教授蒂姆·貝肯稱,許多西點軍校學生將會成為美軍的高級將領,所以這次作弊堪稱「國家安全問題」。
  • 王品集團為何被稱為餐飲界的「西點軍校」?
    即便如此,把餐飲和「西點軍校」放在等同的位置上聽起來還是令人難以置信,王品集團到底做了什麼,才能得到業內的最高評價。在正品集團,每位員工進行魔鬼訓練的第一課就是刷馬桶,並在驗收時將自己的吻獻給馬桶。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總管理處總經理趙廣豐說:「王品的戰略是追求多品牌,區域性發展,以不同的品牌分區域來搶佔全國市場,那麼要作為10個甚至20個各個品牌的經理人,選才時就要慎選。
  • 美國西點軍校再曝考試作弊
    美國西點軍校70多名學員因新冠疫情接受遠程培訓,卻涉嫌在一場「線上」考試中作弊,釀成40多年來陸軍軍官初級培訓項目最嚴重的考試醜聞。【「網考」作弊】美聯社報導,西點軍校發言人、陸軍中校克里斯多福·奧法特21日說,73名學員涉嫌在5月一場微積分考試中作弊,72人是軍校「一年級生」,一人是「二年級生」。這些學員在考試某個部分所犯錯誤一致。
  • 與西點軍校有關的謠言:《孫子兵法》只是參考讀物
    在成功學的裹挾之下,西點軍校經常成為謠言的主角。1.西點軍校學習雷鋒好榜樣?謠言:「西點軍校學雷鋒」大規模傳播,是在1990年2月2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雷鋒出國了!」的消息。除了始作俑者承認將西方愚人節惡搞"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傳入中國外,方舟子也曾將中新網報導《學雷鋒學漢語成為美國西點軍校新時尚》譯成英文寄給美國西點軍校公共關係辦公室,西點軍校來函稱「那篇文章中關於雷鋒的信息是不準確的。在本軍事學院,沒有雷鋒的塑像或畫像。雷鋒語錄沒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學員出版物中。
  • 你不知道的美國支柱-西點軍校
    這個令世人矚目,讓眾多學子嚮往的「聖地」,就是坐落在美國紐約州西點(哈德遜河西岸)的西點軍校。 美國西點軍校,又稱「美國陸軍學院」,素有「美國將軍的搖籃」之稱。許多美軍名將,如格蘭特、羅伯特·李、艾森豪、巴頓、麥克阿瑟、布萊德利,以及海灣戰爭指揮官施瓦茨科普夫將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將軍等均是該校的畢業生。
  • 盤點關於西點軍校與中國的傳聞 《孫子兵法》只是普通參考書
    1月4日,新華社記者李竹潤承認傳假消息"西點軍校學員學雷鋒"並再度通過微博致歉,也讓這一謠言找到了源頭。除了「雷鋒說」,在成功學的裹挾之下,西點軍校經常成為謠言的主角。 西點軍校是美國第一所軍事學校,也是愛國者聯盟院校之一。西點軍校的校訓是「責任、榮譽、國家」,它曾與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俄羅斯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法國聖西爾軍校並稱世界「四大軍校」。
  • 吹上天的西點軍校也不過如此
    美國陸軍軍官學院,俗稱西點軍校,這是美國歷史最悠久也是著名的軍校。在《西點軍校經典法則》的第一頁上寫著這麼一句話:每一個學員絕不撒謊、欺騙或盜竊,也絕不容忍其他人這樣做。這句話也是西點軍校著名的校訓,然而據俄羅斯通訊社等媒體的消息稱,近日,這所學校爆出了45年以來最大的作弊醜聞。
  • 70人考試作弊,美國西點軍校曝50年來最大醜聞
    長期以來,西點軍校作為美國陸軍軍官的搖籃,一直被外界視為世界上最頂尖的軍事學院,甚至是美國精神的象徵。在2020年6月西點的畢業典禮上,美國總統川普親自出席並在講話中說道:「很難用寥寥幾句話來總結西點軍校所受到的敬仰和欽佩」,以及西點軍校只培育「最好中的最好,最強中的最強,最勇敢中的最勇敢」。
  • 西點軍校爆出重大醜聞 70多名學員被指控作弊
    據《今日美國報》當地時間21日報導,美國西點軍校70多名學員被指控在數學考試中作弊,校方表示,這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個美軍軍官訓練基地發生的最嚴重的學術醜聞。受疫情影響,此次考試是遠程進行的。《今日美國報》稱,這起醜聞打擊了西點軍校聲譽的核心。該軍校的道德準則被刻在了石頭上:「西點學員不會撒謊,欺騙或偷竊,也不會容忍其他人這樣做。」西點軍校法學教授蒂姆·巴肯(Tim Bakken)稱,這起醜聞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因為該軍校的學員未來將成為美國依賴的軍方高級領導人。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 | 美國西點軍校再曝考試作弊醜聞
    美國西點軍校 資料圖 「網考」作弊 美聯社報導,西點軍校發言人、陸軍中校克里斯多福·奧法特21日說,73名學員涉嫌在5月一場微積分考試中作弊,72人是軍校「一年級生」,一人是「二年級生」。
  • 美國西點軍校被曝嚴重作弊醜聞,俄媒侃:「致敬」校友蓬佩奧?
    資料圖:西點軍校學員(路透社)海外網12月23日電 美國西點軍校日前被曝出重大醜聞。在今年5月進行的一場遠程數學考試中,該校70多名學員出現作弊行為。俄媒調侃稱,這是學員們在「致敬」西點軍校的前輩蓬佩奧嗎?
  • 作弊歧視性侵,西點軍校五毒俱全憑啥被捧上神壇?
    大名鼎鼎的西點軍校,最近曝光了40多年以來的最大學術醜聞。21日,幾乎大部分美國媒體都用了大篇幅報導了這個事件:在西點軍校的考試中,73人提交了一模一樣的錯誤答案。西點軍校,本來是一個充滿了傳說的地方。它的全名是美國軍事學院,因為坐落在一個叫做西點的地方,所以一般都會被稱為西點軍校。西點軍校有多厲害?這裡是美國陸軍高級軍官的搖籃,可以說一旦入學,就已經走上了人生贏家的道路。
  • 美西點軍校出現40多年來最大作弊醜聞 73人涉案
    中新網12月22日電 綜合美媒21日消息,近期,美國負有盛名的西點軍校曝出40多年來「最大醜聞」,73名學生涉嫌在考試中集體作弊。  據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西點軍校不得不進行遠距離教學。可是,在2020年5月進行的一場線上微積分考試中,有73名學員提交了同樣錯誤的答案,被控集體作弊。
  • 西點軍校驚爆重大醜聞!73名學員被指控在數學考試中作弊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素有「不撒謊、不欺騙、不偷盜,也不容許他人做出此類行為」榮譽準則的西點軍校驚爆4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集體作弊案!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軍方人員分會主席傑基·斯貝爾呼籲校方披露更多事件細節及應對計劃,以便確保學員能配得上學校的聲望和名譽。
  • 西點軍校驚爆重大醜聞,73名學員被指控在數學考試中作弊
    【環球時報記者 張繼丹】素有「不撒謊、不欺騙、不偷盜,也不容許他人做出此類行為」榮譽準則的西點軍校驚爆45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集體作弊案!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軍方人員分會主席傑基·斯貝爾呼籲校方披露更多事件細節及應對計劃,以便確保學員能配得上學校的聲望和名譽。
  • 海峽兩岸高校專家齊聚山西工商學院探討通才教育_新聞動態_山西...
    山西新聞網9月21日訊(記者 葛海霞)日前,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臺灣建國科技大學、臺灣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等十餘所海峽兩岸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齊聚山西工商學院,探討通才教育。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大學生素質教育分會秘書長、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龐海芍教授、臺灣建國科技大學董事長吳聯星、臺灣明新科技大學董事長張紹鈞等出席。
  • 兩岸e眼|赴廣州黃埔軍校採訪,臺灣記者:這是我母校
    設於高雄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是臺灣培養陸軍幹部的搖籃,追根溯源,其建校歷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6月16日,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參加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人,今天上午來到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一睹「黃埔建軍」的榮光。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國共兩黨的很多傑出將領都出自該校,尤其是一至六期。
  • 西點軍校73名學員在「網考」中作弊,教授:這是「國家安全問題」
    ——西點法學教授蒂姆·巴肯圖為西點軍校畢業典禮。圖源新華社美國西點軍校70多名學員因新冠疫情接受遠程培訓,卻涉嫌在一場「線上」考試中作弊,釀成40多年來陸軍軍官初級培訓項目最嚴重的考試醜聞。醜聞 73名學員在「線上」考試作弊美聯社報導,西點軍校發言人、陸軍中校克里斯多福·奧法特21日說,73名學員涉嫌在5月一場微積分考試中作弊,72人是軍校「一年級生」,一人是「二年級生」。這些學員在考試某個部分所犯錯誤一致。